玩具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728发布日期:2018-09-21 22:24阅读:20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轨道。



背景技术:

目前,玩具轨道的滑动面表面平滑,玩具在轨道上转弯时,下滑速度快向心力过大从而会滑出轨道,造成使用的不便;缺乏教学功能,难以激发儿童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玩具轨道,玩具可以从轨道滑行,速度稳定,轨道两侧具有防护功能,不会滑出轨道;玩具轨道能与积木拼接,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轨道两侧安装标识路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玩具轨道,由一条以上的轨道组成;其特征在于:

在每条所述轨道的滑动面 的中部设有滑槽;

在每条所述轨道的滑动面的一侧或两侧可设有护栏;

在每条所述轨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相邻两轨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滑动面上位于滑槽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条凸条。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护栏与轨道的滑动面是一体成型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护栏可拆卸安装在轨道的滑动面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护栏为竖直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可与积木配合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轨道的中部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两插接拄或插柱。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插接拄或插柱,相邻轨道上的插柱插设在两插接拄之间从而将相邻轨道固定。

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条所述轨道呈弯形,轨道弯曲部位的滑动面向里倾斜。

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条所述轨道呈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玩具可以从轨道滑行,速度稳定,轨道两侧具有防护功能,玩具不会滑出轨道,玩具轨道能与积木拼接,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轨道两侧安装标识路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轨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轨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轨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底”及“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其是一种玩具轨道,由三条轨道1组成其中,一条轨道1呈波浪形,另两条轨道1呈弯形;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轨道1可以呈多种形状如直线形、螺旋状等;

在每条轨道1的滑动面 11的中部设有滑槽111;

在每条轨道1的滑动面11的一侧或两侧可设有护栏13;其中,在所述轨道1的滑动面11的两侧或一侧设有护栏13,滑动面11上也可以不设有护栏13;所述滑动面11的两侧通过插接孔与护栏13配合连接,在所述护栏13上可设有插接位,所述插接位可以与红绿灯积木、隧道积木等积木配合连接,美观并有教学功能。

在每条所述轨道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12,相邻两轨道1通过连接件12相互连接。

使用时,将相邻的两轨道1通过连接件12相互连接形成玩具轨道,再将玩具车放置在玩具轨道上,玩具车的底部与滑动槽111滑动配合,滑动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面11上位于滑槽11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条凸条112。使用时,玩具车的两侧与若干条凸条112摩擦接触;当玩具从上往下滑时,玩具滑动时不会脱离轨道;当玩具从下往上滑时,凸条112增大了摩擦,使玩具车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以从下往上移动;所述凸条112用于防滑或减速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13与轨道1的滑动面11是一体成型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13可拆卸安装在轨道1的滑动面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13为竖直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2可与积木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轨道1的中部还设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是两插接拄121或插柱1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两插接拄121或插柱123,相邻轨道1上的插柱123插设在两插接拄121之间从而将相邻轨道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一条所述轨道1呈弯形,轨道1弯曲部位的滑动面11向里倾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