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242发布日期:2019-01-02 22:1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模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飞机模型。



背景技术:

战斗机模型是军事装备爱好者热衷藏品之一。战斗机模型大多为与真机等比例缩放制作出的模型。但是由于真机内部结构复杂,所以战斗机模型一般只在外观上做到仿真效果。为了做到最大程度的仿真,从外部能够看到的运动部件应该都能运动。因此,模型生产厂家在设计模型时,需要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运动部件的仿真运动,以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仿真战斗机模型无法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高度仿真效果,提供一种飞机模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飞机模型,模型包括机壳,在机壳内部设置有中隔板;

包括

第一传动部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后端与模型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转动固定在中隔板上形成杠杆,按压模型机尾,机身上翘,第一传动部件姿态不变;

第二传动部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后端处于第一传动部件前端的下方,第二传动部件转动固定在中隔板上形成杠杆;按压机尾,第二传动部件上抬,其后端被第一传动部件的前端压制,使其前端上抬;

第三传动部件;所述第三传动部件的后端处于第二传动部件前端的上方,第三传动部件转动固定在中隔板上形成杠杆;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前端上抬,将第三传动部件的后端顶起,使第三传动部件的前端下压;

第四传动部件;所述第四传动部件通过限位柱固定在中隔板上,并能沿限位柱上下运动;所述第三传动部件的前端处于第四传动部件的上方;所述第三传动部件的前端下压,使第四传动部件下压;

所述第四传动部件的下方设置有穿过中隔板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低端连接弹夹;所述第四传动部件下压带动弹夹下压,从而顶开弹仓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前端与仓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模型处于原姿态时,第一传动部件通过连接件拉动仓门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在所述中隔板上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孔,且钢丝绳在孔内可做水平方向的移动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后端向下延伸伸出机壳,与支架连接,前端向机头方向延伸,在第一传动部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件的安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为一Z字型结构,后端低,且处于第一传动部件前端的下方,前端高,转轴处于Z字形中间转折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部件为一板状结构,其后端高于第二传动部件前端,其中间靠后位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传动部件为一板状件,其四个拐角处开设有通孔;在所述中隔板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限位柱,在限位柱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处于第四传动部件与中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仓门为四开门,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部;在两个安装部上分别固定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的低端分别与四开门的两侧边门固定。

还包括起落架:

起落架包括轮支架、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一端转动固定在起落架舱朝向机头的侧壁上,另一端与轮支架的中间部位转动固定,且伸缩支架的两端转轴平行,伸缩支架在一竖直面内转动;

在起落架舱内顶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轮支架一端固定有轮胎,另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轮支架包括外架和内架,内架穿设在外架内腔且能够沿轴向抽动;所述外架内壁和内架外壁上均设置有方向相对的环向台阶,两台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复位弹簧的容置腔。

优选的,向外抽动所述内架时,所述复位弹簧受压。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靠近起落架舱朝向机尾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一端穿在外筒内,另一端与轮支架中间位置转动固定;所述内筒能够沿轴向在外筒内抽动,且内筒和外筒之间阻尼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4个传动部件均转动固定在中隔板上,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联动动作,最终实现按压机尾时,机身倾斜到设定斜位,使第二传动部件后端受第一传动部件前端压制,第二传动部件前端上抬,使第三传动部件后端上抬,第三传动部件前端下压,从而带动第四传动部件下压,迫使弹夹向下运动,从而顶开仓门,整个过程连贯性好,无需再机身设置额外驱动机构。

通过伸缩支架和轮支架的配合,实现手动打开和关闭起落架,且通过复位弹簧以及伸缩架的阻尼配合,实现轮支架的定位和复位。

当机身恢复原姿态时,在连接件的作用下,使仓门关闭。

通过在第四传动部件与中隔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当机身恢复原姿态时,第四传动部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通过伸缩支架和轮支架的配合,实现手动打开和关闭起落架,且通过复位弹簧以及伸缩架的阻尼配合,实现轮支架的定位和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仓门打开后沿模型长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起落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起落架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飞机模型,模型包括机壳,在机壳内部设置有中隔板1;

还包括弹仓门打开联动机构、起落架;

弹仓门打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件2所述第一传动部件2后端向下延伸伸出机壳,与模型的固定支架连接,与支架连接,前端向机头方向延伸,第一传动部件2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隔板1上形成杠杆,按压模型机尾,机身上翘,第一传动部件2姿态不变。所述第一传动部件2的前端为Y型,在Y型两定点分别设置有安装部21,安装部21 可以为吊耳,供连接件3固定,连接件3为钢丝绳,可拴在吊耳上。模型处于原姿态时,第一传动部件2通过连接件3拉动仓门4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中隔板1上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孔,孔一般为腰型孔,以便于钢丝绳水平位置的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仓门4为四开门,连接件3的低端与四开门处于外侧的子门连接。四开门内侧的子门还固定有拉杆5,拉杆5另一端穿过中隔板1并被在中隔板1上方。当弹仓门4打开时,在拉杆5的牵制作用下,四开门的内侧子门处于水平状态,外侧子门处于悬垂状态,当弹仓门4关闭时,拉杆5上移处于中隔板1上方。

第二传动部件6;所述第二传动部件6为一Z字型结构,后端低,且处于第一传动部件 2前端的下方,前端高,Z字形中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隔板1上。按压机尾,机身倾斜,第二传动部件6上抬,其后端被第一传动部件2的前端压制,根据杠杆原理,第二传动部件6的前端上抬。

第三传动部件7;所述第三传动部件7为一板状结构,其后端高于第二传动部件6前端,其中间靠后位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隔板1上。所述第二传动部件6前端上抬时,将第三传动部件7的后端顶起,使第三传动部件7的前端下压;

第四传动部件8;所述第四传动部件8为一板状件,其四个拐角处开设有通孔81;在所述中隔板1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通孔81相配合的限位柱11,在限位柱11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处于第四传动部件8与中隔板1之间。所述第四传动部件8的下方设置有穿过中隔板1的连接板82;连接板82的低端连接弹夹9。所述第四传动部件8能沿限位柱11上下运动;所述第三传动部件7的前端处于第四传动部件8的上方;所述第三传动部件7的前端下压时,使第四传动部件8下压,带动弹夹9下压,从而顶开弹仓门4。

上述的4个传动部件均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中隔板1上,以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联动机制。4个传动部件与中隔板1的固定结构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机壳腹部设置有容纳起落架的起落架舱10;

起落架包括轮支架20、伸缩支架30;

所述伸缩支架30包括外筒310和内筒320;所述内筒320一端穿在外筒310内,另一端与轮支架20中间位置转动固定;外筒310的一端与起落架舱1朝向机头方向的侧壁转动固定;所述内筒320能够沿轴向在外筒310内抽动,且内筒320和外筒310之间阻尼配合。

伸缩支架30的两端转轴平行,伸缩支架30在一竖直面内转动;

所述轮支架20包括外架210和内架220,内架220穿设在外架210内腔且能够沿轴向抽动;所述外架210内壁和内架220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对的环向台阶,两台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第二复位弹簧40的容置腔。向外抽动所述内架220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0 受压。

在起落架舱10内顶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10;所述定位孔110靠近起落架舱10朝向机尾的一端。所述内架220一端固定有轮胎50,另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孔110配合的定位销2210。

具体工作方法:若想打开轮支架20,先打开起落架舱10门,然后向下拉动轮胎50,带动伸缩架伸长,直至轮支架20呈竖直状态,并将轮支架20顶端的定位销2210插入定位孔110内,至此完成轮支架20打开动作。关闭时,先沿着支架轴方向向下拉轮胎50,然后把轮支架20向飞机机头方向推入舱10内,手动再关闭舱10门即可。在第二复位弹簧40 的作用下,当松开轮胎50,内架220复位,以便于下一次打开与定位孔110配合。通过伸缩架的阻尼配合,可实现将轮支架20固定在某一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