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固定器及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319发布日期:2019-04-24 00:2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智能固定器及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雪板及其固定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固定器及安装有 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



背景技术:

滑雪是一项因滑雪速度、滑雪动作和滑雪环境等条件要求比较高的极限运动,所 以滑雪板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弹性。随着滑雪运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滑雪板已不 能满足滑雪者越来越多的滑雪体验需求,业者通过在传统滑雪板结构上加设传感器(及 其供电电池)以监测用户滑雪数据来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和体验。常用的做法是将 传感器(及供电电池)设置在滑雪板的面板上,因滑雪运动强度大,运动过程中易碰 撞障碍物,且滑雪板应用环境潮湿,传感器易损坏或出现故障,同时外置的部件也会 对滑雪板本身的平衡性能产生影响,应用效果并不好。如果将传感器(及其供电电池) 内嵌于滑雪板的板体内,需要将板体开槽,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滑雪板的强度和弹性, 如何在破坏滑雪板板体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传感器(及其供电电池)的安装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装传感器的智能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智能固定器,包括前固定器(02)、后固定器(03)和固定器底座(01),前 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通过固定器底座(01)固定于滑雪板面板(1)上,所 述固定器底座(01)上安装有主板单元(2)以及给主板单元(2)供电的电池单元(3), 主板单元内嵌于固定器底座内,包括主板外壳以及封装于主板外壳内的主板(23),主 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和传感器模块。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器底座(01)为一体式板体,前固定器(02)固定 于板体的前端,后固定器(03)固定于板体的后端,主板单元(2)内嵌于固定器底座 (01)的前端,电池单元(3)内嵌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间的固定器 底座(01)内;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通过导线电连接。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主板单元(2)的主板外壳包括上开口的主板盒(21)和盖合 于主板盒开口处的主板盒盖(22),主板盒(21)是由聚碳酸酯和聚丙烯晴合成的热可 塑性塑胶(ABS+PC)制成,主板盒盖(22)通过胶粘接于主板盒(21)的四周。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器底座(01)为一体式板体,前固定器(02)固定 于板体的前端,后固定器(03)固定于板体的后端,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 电连接且封装为一体作为智能单元(8),内嵌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 间的固定器底座(01)开设的开口向下的槽内。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智能单元(8)包括盒体(81)和盒盖(82)所形成的外 壳以及封装在外壳内的第二主板(83)和第二电池(84),盒体(81)是由聚碳酸酯和 聚丙烯晴合成的热可塑性塑胶(ABS+PC)制成,盒盖(82)通过胶粘接于盒体(81) 的四周。

上述智能固定器还包括一充电接头(9),充电接头(9)的接线端电连接至第二主 板(83)和第二电池(84),充电接头(9)的顶面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经抗氧化 处理的接头触点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器底座(01)包括呈间距设置的固定器前座(011) 和固定器后座(012),主板单元(2)内嵌于固定器前座(011),电池单元(3)通过 一固定座(5)安装在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之间;主板单元(2) 和电池单元(3)通过导线电连接。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导线穿套于一线管(4)中并有一定的延展余量,线管(4) 内嵌于固定器底座(01)设有的线管槽(014)中。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电池单元(3)包括电池盒(31)、电池盒盖(34)、电池 (32)和电路板(33),电池盒(31)为一上开口的盒状结构,电池盒盖(34)扣合于 电池盒(31)的开口处,电路板(33)和电池(32)置于电池盒(31)与电池盒盖(34) 形成的空间内,电路板(33)与电池(32)的接线端电连接。

上述智能固定器还包括一接线盒(6),接线盒(6)包括接线盒下盖(62)、接线 盒上盖(61)以及封装于接线盒上盖(61)和接线盒下盖(62)形成的空间内的接触 片(63),接触片(63)为多个彼此绝缘的多对金属片组合而成,接触片(63)分别电 连接主板(23)的输出端以及通过电路板(33)电连接至电池(32)的接线端。

上述智能固定器还包括一接触顶针(7),接触片(63)的顶部对准接线盒上盖(61) 开设的通孔、电池盒盖(34)设有的第二通孔(341)和固定器底座(01)上开设的第 三通孔(016),接触顶针(7)头部依次穿过固定器底座(01)的第三通孔(016)、电 池盒盖(34)的第二通孔(341)和接线盒上盖(61)的通孔插入接触片(63)中,接 触顶针(7)的顶部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接触顶针(7)的顶部铺设磁 铁作为接头触点(71);或者接触片(63)的顶部对准接线盒上盖(61)开设的通孔和 电池盒盖(34)设有的第二通孔(341),接触顶针(7)头部依次穿过电池盒盖(34) 的第二通孔(341)和接线盒上盖(61)的通孔插入接触片(63)中,接触顶针(7) 的顶部暴露在电池盒盖(34)的上表面,接触顶针(7)的顶部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 (71)。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器底座(01)包括呈间距设置的固定器前座(011) 和固定器后座(012),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电连接且封装为一体作为智能 单元(8),通过一固定座(5)安装在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之间。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座(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固定器前座(011)和固 定器后座(012)中固定,固定座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单元(3)或智能单元(8) 的容置槽,容置槽两端的固定座(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固、释放电池单元(3)或 智能单元(8)的电池锁扣机构,电池单元(3)的电池盒(31)或智能单元(8)的盒 体(81)的两端部外侧各设置有与电池锁扣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凸起(311)或第 三限位凸起(811)。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固定座(5)包括支撑座(51)和固定板(52),支撑座 (51)为中空的方形底座,支撑座(52)两端的侧边分别向两端延伸形成插接部,两 端的插接部分别插入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设有的凹槽内固定;固 定板(52)为方形板体,固定板(52)扣合于支撑座(51)上并一体连接,固定板(52) 的中部设置的容置槽为一通槽(521),固定板(52)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槽(55),通 槽(521)邻近卡槽(55)的两端槽壁上各设置有一限位条(53),卡槽(55)的一端 对应的限位条(53)的位置开设有一缺口(54),缺口(54)的尺寸与电池盒(31)设 有的第一限位凸起(311)或盒体(81)设有的第三限位凸起(811)相匹配;电池锁 扣机构包括电池锁扣支架(57)和电池锁扣(56),电池锁扣机构设置在卡槽(55)内, 电池锁扣支架(57)靠近通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571),电池盒(31)的第 一限位凸起(311)或盒体(81)的第三限位凸起(811)与第二限位凸起(571)配合 形成卡扣结构。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主板(23)或第二主板(83)背向滑雪板面板(1)的一 侧设置有一发光板(25),发光板(25)电连接至主控芯片,主板单元(2)的主板外 壳或智能单元(8)的外壳和固定器底座(01)均为透光材料制成,或者,主板外壳或 智能单元(8)的外壳为透光材料制成,固定器底座(01)为镂空结构。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发光板(25)为冷光板或导光板,其中,导光板厚度小 于1mm。

上述智能固定器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GPS、蓝牙、陀螺仪、压力计和磁力计, 其中,陀螺仪能够配合主控芯片及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传感器模块在沉睡状态和工作 状态之间自动转换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智能固定器在固 定器底座内嵌装主板单元,主板单元的外壳内封装有主板,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和 多个传感器模块,使得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的板体和性能不受影响,且 能够更好记录滑雪板轨迹、滑雪姿态等滑雪参数,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电池单元 与主板单元通过导线电连接,二者可封装为一体,安装于前固定器和后固定器之间, 也可以独立封装,电池单元内嵌于固定器底座内或者通过一固定座可拆卸的安装于固 定器前座和固定器后座之间,连接主板与电池的导线穿套于埋设在固定器底座中的线 管内,并留有一定延展余量,有助于增加导线的柔韧性,避免导线因承受拉伸或变形 而损坏;接头触点暴露在固定器底座或电池盒盖的上表面且铺设有磁铁,可同时实现 电池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该智能固定器结构简单,设置灵活,可靠性好,安装有该 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不但具有一般滑雪板的性能、可靠性,还能更好的满足滑雪 爱好者对滑雪乐趣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固定器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板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主板的正面视图;

图5是电池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接线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接触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固定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固定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智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1:固定器底座,011:固定器前座,012:固定器后座,013:主板槽,014:线 管槽,015:电池槽,016:第三通孔;02:前固定器,03:后固定器;

1:滑雪板面板;

2:主板单元,21:主板盒,211:第一区域,212:第二区域,213:支撑柱;22: 主板盒盖;23:主板,231:接线插孔;24:GPS陶瓷天线,25:发光板;

3:电池单元,31:电池盒,311:第一限位凸起,312:第一通孔;32:电池,33: 电路板,34:电池盒盖,341:第二通孔;

4:线管,41:中空管体,42:线管硅胶套;

5:固定座,51:支撑座,52:固定板,521:通槽;53:限位条,54:缺口;55: 卡槽,56:电池锁扣,57:电池锁扣支架,571:第二限位凸起;

6:接线盒,61:接线盒上盖,62:接线盒下盖,63:接触片;

7:接触顶针,71:接头触点;

8:智能单元,81:盒体,811:第三限位凸起;82:盒盖,83:第二主板,84:第 二电源;

9:充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9,滑雪板固定器通常包括前固定器02、后固定器03和固定器底座 01,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通过固定器底座01固定于滑雪板面板1上,固定器底 座01通常借助于螺钉固定于滑雪板面板1上,也可以粘接或焊接于滑雪板面板1上; 固定器底座01可以是一体式板体,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分别固定于板体的前端 和后端;固定器底座01也可以包括呈间距设置的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 前固定器02固定于固定器前座011,后固定器03固定于固定器后座012。

为了满足滑雪者记录滑雪参数、记录并分享滑雪姿态、显示滑雪数据以便提高滑 雪技能、增强滑雪乐趣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固定器,该智能固定器将主 板单元及给主板单元供电的电池单元安装在滑雪板固定器上,其中,主板单元内嵌于 固定器底座内,包括外壳以及封装于外壳内的主板,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和传感器 模块;电池单元内嵌于固定器底座内或者安装在固定器前座和固定器后座之间,主板 单元与电池单元通过导线电连接,导线穿套于一线管中。上述智能固定器结构在不改 变原滑雪板板体结构的基础上,使得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不但具有一般 滑雪板所具有的强度、弹性和可靠性,还能够记录滑雪板轨迹、滑雪姿态等滑雪参数, 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以某一类型滑雪板及其固定器 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智能固定器及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器中,固定器底座01为一体式板体,前固定器02固定于板体的前端,后固定器03固定于板体的后端,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相互独立,其中主板单元2内嵌于固定器底座01的前端,电池单元3内嵌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间的固定器底座01内;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导线穿套于埋设在固定器底座01内的线管4内。从而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能够实现记录滑雪板轨迹、滑雪姿态等滑雪参数,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的目的。

参照图2,固定器底座01的前端开设有一开口向下的主板槽013,用于放置主板单元2。主板单元2包括主板外壳和封装在主板外壳内的主板23,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板外壳包括主板盒21和主板盒盖22,主板盒21为上开口的盒状结构,主板盒 21的尺寸与主板槽013相匹配,主板盒21内部分为相连通的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第一区域211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13,用于支撑主板23,第二区域212用于放置GPS陶瓷天线24,GPS陶瓷天线24可以直接卡接在第二区域212中;主板盒盖22覆盖于主板盒21的开口处,将主板23和GPS陶瓷天线 24封装于主板盒21中。

主板单元2的外壳可采用聚碳酸酯和聚丙烯晴合成的热可塑性塑胶(ABS+PC)制成,这种改性塑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耐热性和硬度,适用于滑雪应用场合。

参照图3和图4,主板23上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控芯片、存储单元和相应的处理电路以及传感器模块,例如GPS、蓝牙、陀螺仪、压力计、磁力计,其设置有电子元件的一面为正面,主板23的背面安装有一电连接至主控芯片的发光板25,可用作指示灯以显示主板单元2的工作状态。安装时,主板23可通过胶粘接在支撑柱213 的顶部,主板23的正面朝向主板盒21的底部,主板23的端部设置有一排接线插孔 231。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板23、主板盒盖22对应位置各设置螺纹孔,螺纹孔与支撑柱213上的螺纹孔对齐,可通过螺栓将主板盒盖22、主板23和主板盒21的支撑柱213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指示主板23和GPS陶瓷天线24的工作状态,该实施例将主板23背面的发光板25用作指示灯。该实施例中,发光板25可以为厚度为3mm且耐高温的冷光板,或厚度不到1mm的导光板,导光板相对于冷光板功率小、亮度高、弹性好,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60℃~120℃),更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器和智能滑雪板中。主板23和GPS陶瓷天线24正常工作时,发光板25发光,位于发光板25上方的主板盒盖22和固定器底座01均为透光材料制成,发光板25发出的光可透出(安装于固定器底座01上的前固定器02不是透光材料时,光线可从侧面透出);或者位于发光板25 上方的主板盒盖22为透光材料制成,固定器底座01设置为镂空结构,也能实现光线透出的效果。

为了省电以增加智能固定器中电池单元3的有效工作时间,主板23上安装的主控芯片和陀螺仪结合应用程序来实现各传感器模块的状态转换的功能,传感器模块的状态一般可分为沉睡状态、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当滑雪板静止时,各传感器模块沉睡待机,此时只有3mA-5mA的电流维持主控芯片工作状态,用于随时感知滑雪板状态变化;当陀螺仪感应到震动、翻转或位移时,其他传感器模块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以记录数据;当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模块发生故障时,主控芯片发出指令,指示灯指示故障状态。

使用时,依次将主板23正面朝向盒体的底部并粘接于主板盒第一区域211的支撑柱213上,将GPS陶瓷天线24卡装于主板盒21的第二区域212内,并用导线将主板 23和GPS陶瓷天线24电连接;主板盒盖22盖合于主板盒21的开口处并四周粘接,或者通过螺栓主板盒盖22、主板23和主板盒21的支撑柱213固定连接在一起;封装好的主板单元2置入固定器底座01的主板槽013内,主板23的正面朝向滑雪板面板 1,当固定器底座01固定于滑雪板面板1上时,主板单元2被限定在滑雪板面板1和固定器底座01之间。为了增强主板单元2的强度和韧性,主板单元2的外壳外周覆盖一层玻璃纤维。

参照图2至图8,固定器底座01的中部(位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间) 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电池槽015,用于安装电池单元3。电池单元3包括电池盒31、电池盒盖34、电池32和电路板33,电池盒31为一上开口的盒状结构,电池盒盖34扣合于电池盒31的开口处,并通过胶将电池盒盖34的四周粘接于电池盒31上,电路板 33和电池32置于电池盒31与电池盒盖34形成的空间内,电路板33与电池32的接线端电连接。其中,电池盒31和电池盒盖34均由ASB树脂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滑雪板应用场合;电路板33用于对电池32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短路保护等。

电池32可以是充电电池,此时,为了给电池32充电,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器还包括有接线盒6和接触顶针7。如图6和图7所示,接线盒6封装于电池盒31与电池盒盖34所形成的空间中,接线盒6包括接线盒下盖62、接线盒上盖61和接触片63,接触片63为多个彼此绝缘的多对金属片组合而成,每对金属片之间用于插接接触顶针 7,接触片63下部插接于接线盒下盖62中,并封装于接线盒上盖61和接线盒下盖62 形成的空间内,且接触片63的顶部对准接线盒上盖61开设的通孔、电池盒盖34设有的第二通孔341和固定器底座01上开设的第三通孔016;接触顶针7头部依次穿过固定器底座01的第三通孔016、电池盒盖34的第二通孔341和接线盒上盖61的通孔插入接触片63中,接触片63的金属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主板23的输出端以及通过电路板33连接电池32的充电接线端(电池盒31靠近接触片63的盒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12,导线穿过第一通孔连接至接触片63),接触顶针7的顶部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接触顶针7的顶部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71,接头触点71可作为充电触点和数据传输触点使用。

在该实施例中,埋设于固定器底座01内的导线长时间时候易变得僵硬,柔韧性变差,安装有该智能固定器的滑雪板在使用时,连接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的导线因滑雪者在做滑行、跳跃、走刃、刹车等动作时产生的拉伸或变形使得导线易断裂。为了增加导线的柔韧性,防止导线因拉伸或变形而断裂,该实施例还设有一线管4,如图8所示,线管4包括中空管体41和设置在中空管体41两端的线管硅胶套42,固定器底座01开设有与线管4的尺寸相匹配的的线管槽014,线管槽014位于主板槽013 和电池槽015之间且与主板槽013和电池槽015相连通,线管4的中空管体内套装有多根导线,导线在线管4内留有一定的延展余量,导线一端焊接至主板23的接线插孔 231,并在焊接处套装线管硅胶套42,对连接端进行绝缘保护;导线另一端伸出线管4 连接至接线盒6的接触片63上,同样,该接线端也套装线管硅胶套42进行绝缘保护。另外,线管4除了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弥补由于穿设导线而在固定器底座01 开槽带来的固定器的强度性能损失。

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器制作时,先将导线穿套入线管4中,导线一端焊接至主板 23的接线插孔231中,并在该接线端套装线管硅胶套42,再将主板23正面朝向主板盒21的底部并粘接于主板盒第一区域211的支撑柱213上,将GPS陶瓷天线24卡装于主板盒21的第二区域212内,并用导线将主板23和GPS陶瓷天线24电连接;主板盒盖22盖合于盒体21的开口处并四周粘接,或者通过螺栓将主板盒盖22、主板23 和主板盒21的支撑柱213固定连接在一起,封装好的主板单元2置入固定器底座01 的主板槽013中;线管4中的导线另一端连接至接线盒6的接触片63上,并套装线管硅胶套42,然后将线管4置入线管槽014中,接线盒6置入电池盒31中并与电池32 的接线端电连接;最后接触顶针7头部依次穿过固定器底座01的第三通孔016、电池盒盖34的第二通孔341和接线盒上盖61的通孔插入接触片63中,接触顶针7的顶部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接触顶针7的顶部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71。

以上部件按照上述连接关系组装形成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器,该智能固定器通过在固定器底座01内嵌主板单元2,主板单元2的外壳内封装主板23和GPS陶瓷天线 24,主板23上设置主控芯片和传感器模块,能够记录滑雪板轨迹、滑雪姿态等滑雪参数,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电池单元3安装在前固定器底座011和后固定器底座012 之间,电池单元3的电池盒31内置接线盒6,接线盒6的接触片63分别电连接主板 23和电池32,接触顶针7与接触片63相插接,接触顶针7的顶部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接触顶针7的顶部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71,能够方便的给电池32充电,磁吸式充电方式安全可靠,可同时实现电池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连接主板23 与电池32的导线穿套于埋设在固定器底座01中的线管4内,并留有一定延展余量,有助于增加导线的柔韧性,避免导线因承受拉伸或变形而损坏;朝向滑雪板面板1的主板23背面设置发光板25,发光板25发出的光可透过其上的透光材料制成的滑雪板面板1透出,可用作指示灯指示主板单元2的工作状态;主控芯片和传感器模块(陀螺仪)配合应用程序对各传感器模块的沉睡状态和工作状态进行智能转换,自动识别传感器模块的故障状态,能够增加各传感器模块的有效工作时间,便于用户使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智能固定器是对实施例一的智能固定器的改进,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固定器底座01和电池盒31的结构不同;二是电池单元3固定方式不同。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点不同之处进行介绍。

如图9所示,固定器底座01包括呈间距设置的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主板单元2内嵌于固定器前座011,电池单元3通过一固定座5安装在固定器前座011 和固定器后座012之间。固定座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 中固定,固定座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单元3的容置槽,容置槽两端的固定座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固、释放电池单元3的电池锁扣机构,电池单元3的电池盒31的两端部外侧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311,与电池锁扣机构配合使用,方便电池单元3的拆装和更换。

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为固定座5的一个具体实现形式,这里只是为了示例。该实施方式中,固定座5包括支撑座51和固定板52,支撑座51为中空的方形底座,支撑座 51两端的侧边分别向两端延伸形成插接部,制作时,两端的插接部分别插入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设有的凹槽内固定;固定板52为方形板体,固定板52扣合于支撑座51上并一体连接,固定板52的中部设置有一通槽521(对应于容置槽),用于安装电池单元3,固定板52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槽55,卡槽55用于安装电池锁扣支架57,电池锁扣支架57与一电池锁扣56配合使用;通槽521邻近卡槽55的两端槽壁上各设置有一限位条53,卡槽55的一端对应的限位条53的位置开设有一缺口54,用于卡接电池单元3的电池盒31端部设置的第一限位凸起311(参见图11),缺口54 的尺寸与第一限位凸起311相匹配。电池锁扣机构包括电池锁扣支架57和电池锁扣 56,电池锁扣机构设置在卡槽55内,电池锁扣支架57靠近通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571,电池盒31的第一限位凸起311与第二限位凸起571配合形成卡扣结构。

装配时,电池锁扣支架57置于卡槽55下方,电池锁扣56下部卡入电池锁扣支架57中固定,电池锁扣56的上部卡在卡槽55上方,拨动电池锁扣56可带动电池锁扣支架57沿卡槽65滑动;当拨动电池锁扣56使电池锁扣之间57滑动至卡槽55的远离缺口54端时,第二限位凸起571移至限位条53的下方,电池单元3的第一限位凸起 311穿过缺口54置入固定座5的通槽521中,再拨动电池锁扣56使电池锁扣支架57 滑至缺口54所在的一端,电池锁扣支架57的第二限位凸起571卡入电池盒端部的第一限位凸起311的卡扣中,配合限位条53将电池单元3固定。这种结构便于电池单元 3的安装,当电池32需要更换时,方便更换。

优选的,固定座5的顶部低于固定器底座01顶部,使得该实施例的智能固定座使用时,滑雪者的脚部不会对电池单元3直接施加压力,从而保护电池单元3避免因滑雪者施加过大压力而损坏电池32。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的智能固定器是对实施例一的智能固定器的改进,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参见12,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封装为一体作为智能单元8,内嵌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间的固定器底座01中,省掉了线管4和接线盒5,固定器底座01上只需开设一个安装智能单元8的槽(槽的结构参照实施例一中的主板槽013),智能单元8的整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盒体81和盒盖82所形成的外壳以及封装在外壳内的第二主板83和第二电池84,智能单元8的外壳结构与主板单元2的主板盒结构基本相同且第二主板83的结构与主板23结构相同,只需要将GPS陶瓷天线24 替换为第二电池84,接线盒6和接触顶针7替换为充电接头9即可,其他部分的结构参见实施例一。

例如,智能单元8的充电接头9为小型化磁吸式充电接头,使用方便,可单手操作,随意插拔;图14所示的充电接头9为圆柱体结构,充电接头9的接线端穿过盒盖 82的穿插孔焊接在第二主板83的接线插孔上,从而将充电接头9连接至第二主板83 和第二电池84,充电接头9穿套在固定器底座01对应位置设置的通孔中并固定,使得充电接头9内嵌于固定器底座01内,充电接头9的顶面铺设磁铁作为接头触点,接头触点暴露在固定器底座01的上表面。接头触点做了抗氧化处理,各触点采用磁吸方式进行充电及数据传输线的连接。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的智能固定器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的改进,其与实施例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封装为一体作为智能单元8,安装于前固定器02和后固定器03之间。智能单元8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的智能单元8结构基本相同(具体结构参见实施例三),该实施例的智能单元8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其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二中电池单元7的安装方式相同,即智能单元8通过一固定座5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器前座011和固定器后座012之间,智能单元8的盒体81端部外侧设有的第三限位凸起811与电池锁扣机构中电池锁扣支架57的第二限位凸起571配合形成卡扣结构(具体结构参见实施例二),便于智能单元8整体的拆装和更换。

主板单元2和电池单元3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只要安装于固定器底座01上,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构思,实现了基本相同的功能,均在本实用新型公开范围。

安装有上述智能固定器的智能滑雪板,由于在不改变滑雪板的板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主控芯片、传感器模块等智能单元,能够实现记录滑雪板轨迹、滑雪姿态等滑雪参数,增强滑雪者的滑雪乐趣的目的,还具有一般滑雪板所具有的强度、弹性和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