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542发布日期:2019-10-13 01:40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传统的蹬腿训练是通过选择片或铃片作为负载,通过蹬腿动作来训练股四头,腘绳肌,臀肌;然而这种阻力会随着训练者的运动而变化。这种变化在训练时会对腿部的关节造成冲击伤害,同时在运动过程中阻力最大发力点和肌肉最大发力点不同步,训练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力量型器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为肌肉提供稳定不变的阻力,让阻力最大发力点和腿部肌肉最大发力点同步,大大提高训练效果的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在所述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之间连接有轨道、内限位杆和外限位杆,所述轨道与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内限位杆与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活动连接,所述外限位杆与前连接架和后连接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轨道上安装有坐垫架,在所述坐垫架上安装有坐垫、背垫和头垫,在所述坐垫架前方的底座上安装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上连接有脚踏架,在所述脚踏架上安装有脚踏,在所述脚踏架上连接有连杆的一端,在所述连杆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气缸的头部连接压缩气缸产生阻力,所述内限位杆的两侧通过连接片与限位调节杆相连,在所述坐垫架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充气手柄和放气手柄 。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存储器、显示装置、用户识别模块和网络连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底座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多组高度可调底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度可调底脚与底座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限位杆为Z形杆,在非使用状态时所述内限位杆的前端抵住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坐垫架上的背垫与头垫的幅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本装置提供的阻力很稳定,采用机械联动装置代替以前的线缆系统来提供适当的直线牵引力,本装置所提供的阻力开始和结束的力量较小,能够更好的保护使用者,适应不同身材的训练者,具有坐垫可调节机构,适用性强,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通过拉动坐垫架调节扳手,调节适合自己训练的最佳位置。适应不同身材的训练者,具有坐垫可调节机构,适用性强,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通过拉动坐垫架调节扳手,调节适合自己训练的最佳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运动幅度图;

图中标号:1-底座, 2-后连接架,3-连接架,4-前连接架,5-脚踏架,7-气缸, 9-坐垫,10-背垫,11-头垫,12-坐垫架,13-轨道,14-转动架,15-连杆,16-1-内限位杆,16-2-外限位杆,17-限位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健身器械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2,在所述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2之间连接有轨道13、内限位杆16-1和外限位杆16-2,所述轨道13与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2固定连接,所述内限位杆16-1与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2活动连接,所述外限位杆16-2与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轨道13上安装有坐垫架12,在所述坐垫架12上安装有坐垫9、背垫10和头垫11,在所述坐垫架12前方的底座1上安装连接架3,在所述连接架3上连接有脚踏架5,在所述脚踏架5上安装有脚踏,在所述脚踏架5上连接有连杆15的一端,在所述连杆15连接有转动架14,所述转动架14与气缸7的头部连接压缩气缸产生阻力,所述内限位杆16-1 的两侧通过连接片与限位调节杆17相连,在所述坐垫架1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充气手柄和放气手柄;还包括存储器、显示装置、用户识别模块和网络连接设备;在所述底座1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多组高度可调底脚;所述高度可调底脚与底座1螺纹连接;所述内限位杆16-1为Z形杆,在非使用状态时所述内限位杆16-1的前端抵住连接架3,所述坐垫架12上的背垫10与头垫11的幅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本智能可调气阻蹬腿训练器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设计出来的,通过气压作为阻力源,在运动的过程中为肌肉提供稳定不变的阻力。其次,由于运动过程中阻力稳定,通过机械连杆的精确计算,让阻力最大发力点和腿部肌肉最大发力点同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果,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训练需求,通过充气手柄和放气手柄,实现对阻力进行调整。

上图2是配重(铃片)阻力训练与气压阻力训练时的作用力的对比曲线;线1是气压阻力训练时的作用力曲线,线2是配重阻力训练时所产生的作用力曲线。每条线的上半部分都是腿部发力时所产生的力量,下半部分是腿部放松回到初始位置所产生的力量;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气动技术提供的阻力很稳定,而传统的配重在某一运动范围内所产生的阻力变化很大,这种变化会对用户的关节和结缔组识造成极大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机械联动装置代替以前的线缆系统来提供适当的直线牵引力,提供的的阻力曲线是经过精确测量、计算而设计出来的。可以从图2中看出,开始和结束的力量较小,中间某一角度的力最大,这是因为在开始和结束位置是发力的开始和结束点,用户在训练时最易受伤,因此需要小一点,中间一段的阻力逐渐增大,这一段是最适合发力的一段;

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身材的训练者,具有坐垫可调节机构,适用性强,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通过拉动坐垫架调节扳手,调节适合自己训练的最佳位置;

本实用新型安装了可调式脚垫,即使地面不平整,也可以通过脚垫调整,达到稳定状态。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