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0956发布日期:2020-12-01 12:2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



背景技术:

滑道玩具是一种在架体上搭设连贯或相互搭接的滑道,以使滑动件实现由上至下进行滑动的一种玩具,而现有的滑道玩具大多只有一种使用状态,无法实现两种状态的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包括平板一、平板二、支板、滑道、若干个滚动件;

所述的支板设于所述的平板一和平板二之间;

所述的滑道至少包括滑道一、滑道二、滑道三,所述的滑道一和滑道二平行,所述的滑道三与所述的滑道二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的支板包括两个左下支板和两个右下支板,所述的滑道三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滑道三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下支板之间,且所述滑道三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其第二端的高度;

所述的滑道二设于所述滑道三的上方,所述滑道二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滑道二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下支板之间,所述的滑道二第二端的高度高于其第一端的高度;

所述的支板还包括两个左上支板和两个右上支板,所述的滑道一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上支板之间,所述的滑道一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上支板之间;

所述滑道一的第一端和所述的滑道二的第一端通过矩形铰接件铰接;

所述的右下支板、左下支板、左上支板、右上支板的高度依次降低;

所述的左上支板设于所述的左下支板上方,且与所述的左下支板共中心线;所述的右上支板设于所述的右下支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的右下支板共中心线;所述左下支板与左上支板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的右下支板和右上支板的高度之和。

所述的滑道一上接近其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长圆形通孔一,所述的滑道二上与所述的长圆形通孔一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长圆形通孔二,所述的滑道三上接近其第二端的位置设有长圆形通孔三;所述滑道一的下表面还设有卡槽,所述滑道二上表面与所述卡槽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其匹配的卡块。

所述的平板一与所述的平板二平行设置,所述的平板二固设于所述的左下支板和右下支板下方。

所述平板二上设有长条形的挡槽。

所述的矩形铰接件包括矩形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延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圆柱形安装柱。

所述的平板一上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所述的通孔一上设有环形卡套,所述的环形卡套包括空心圆柱体结构的卡套本体、设于所述卡套本体上方的限位环、设于所述卡套本体下方的若干个卡扣一,所述的卡扣一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卡套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立方体结构的卡扣二,所述的卡扣二的上方倒有斜面。

所述的两个左上支板之间设有活动轴,所述的活动轴上与所述的通孔二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个拨杆,所述的通孔二中心线与所述的活动轴的外表面相切。

所述的左上支板的外侧固设有表盘,所述的表盘上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的外侧固设有指针,所述的转盘穿过所述的表盘、左上支板与所述的活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滚动件包括直径不同的球体和与滑道宽度相适应的小车;所述的玩具还包括敲击锤。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滑道一和滑道三可以单独作为滑道使用;通过设置长圆形通孔一至三,可以使得该玩具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滑动件由滑道一的第二端滑动至长圆形通孔一处,由长圆形通孔一和长圆形通孔二掉落进入滑道三,最后到达长圆形通孔三,以此完成一个“<”型的滑动过程;将该玩具的左上支板和右上支板以上的部分绕着矩形铰接件进行逆时针转动180°,可以快速地将该滑道玩具切换为第二种使用状态,此时,滑道一和滑道二连接成为一个长的滑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矩形铰接件的立体图。

图4为环形卡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的滑道玩具,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该滑道玩具包括平板一4、平板二10、支板、滑道、若干个滚动件;

所述的支板设于所述的平板一4和平板二10之间;

所述的滑道至少包括滑道一6、滑道二7、滑道三9,所述的滑道一6和滑道二7平行,所述的滑道三9与所述的滑道二7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的支板包括两个左下支板14和两个右下支板8,所述的滑道三9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下支板14之间,所述的滑道三9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下支板8之间,且所述滑道三9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其第二端的高度;

所述的滑道二7设于所述滑道三9的上方,所述滑道二7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下支板14之间,所述的滑道二7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下支板8之间,所述的滑道二7第二端的高度高于其第一端的高度;

所述的支板还包括两个左上支板16和两个右上支板5,所述的滑道一6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左上支板16之间,所述的滑道一6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的两个右上支板5之间;

所述滑道一6的第一端和所述的滑道二7的第一端通过矩形铰接件15铰接;

所述的右下支板8、左下支板14、左上支板16、右上支板5的高度依次降低;

所述的左上支板16设于所述的左下支板14上方,且与所述的左下支板14共中心线;所述的右上支板5设于所述的右下支板8的上方,且与所述的右下支板8共中心线;所述左下支板14与左上支板16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的右下支板8和右上支板5的高度之和;

在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下,滑道一6和滑道三9可以单独作为滑道使用;将该玩具的左上支板16和右上支板5以上的部分绕着矩形铰接件15进行逆时针转动180°,可以将该滑道玩具切换为如图2的使用状态,此时,滑道一6和滑道二7连接成为一个长的滑道。

所述的滑道一6上接近其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长圆形通孔一61,所述的滑道二7上与所述的长圆形通孔一6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长圆形通孔二71,所述的滑道三9上接近其第二端的位置设有长圆形通孔三91;所述滑道一6的下表面还设有卡槽62,所述滑道二7上表面与所述卡槽62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其匹配的卡块72;所述的滑道三9的端部还设有挡块92,用以对滑动件进行阻挡;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长圆形通孔一61刚好在长圆形通孔二71上方。

通过设置长圆形通孔一至三,可以使得该玩具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滑动件由滑道一6的第二端滑动至长圆形通孔一61处,由长圆形通孔一61和长圆形通孔二71掉落进入滑道三9,最后到达长圆形通孔三91,以此完成一个“<”型的滑动过程。

所述的平板一4与所述的平板二10平行设置,所述的平板二10固设于所述的左下支板14和右下支板8下方。

所述平板二10上设有长条形的挡槽13,该挡槽13的设置可以收集由长圆形通孔三91掉落的滑动件。

如图3所示:所述的矩形铰接件15包括矩形的外壳体151,所述的外壳体内延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圆柱形安装柱152;所述的外壳体151可以为空心结构,圆柱形安装柱152靠近矩形的外壳体151的左右两侧设置,在外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条153,以增加其强度,在圆柱形安装柱152内安装一个直径小于该圆柱形安装柱152的销钉,将销钉的两端与滑道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即可。

所述的平板一4上设有通孔一2和通孔二1,通孔一2和通孔二1的直径不同,滑动件可以由通孔一2和通孔二1进入滑道。

如图4所示:所述的通孔一2上设有环形卡套3,环形卡套3由橡胶制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的环形卡套3包括空心圆柱体结构的卡套本体33、设于所述卡套本体33上方的限位环31、设于所述卡套本体33下方的若干个卡扣一32,所述的卡扣一3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卡套本体3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立方体结构的卡扣二34,所述的卡扣二34的上方倒有斜面;将环形卡套3安装在通孔一2上,使得卡扣一32的上端面与平板一4的下表面相贴合,挡环31的下表面与平板一4的上表面相贴合,可实现环形卡套3与通孔一2的固定,将与卡套本体33的内径大小一致的球体放入环形卡套3内,由于卡扣二34的限制,需要使用敲击锤11向下敲击球体,才能使球体掉落。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两个左上支板16之间设有活动轴19,所述的活动轴19上与所述的通孔二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个拨杆18,所述的通孔二1中心线与所述的活动轴19的外表面相切;将小球体依次放入通孔二1内,由于通孔二1的中心线与活动轴19的中心线并不相交,且通孔二1存在一个向右的偏移量,该偏移量可以使得小球体掉落下来时,能够推动拨杆18,进而带动活动轴19进行转动,并且,在活动轴19的限制下,小球体落入长圆形通孔一61和长圆形通孔二71内,然后滑动到滑道三9的底端。

所述的左上支板16的外侧固设有表盘17,所述的表盘17上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的外侧固设有指针,所述的转盘穿过所述的表盘17、左上支板16与所述的活动轴19固定连接,活动轴19带动指针转动,当放入的小球体数量越多,指针转动的角度越大。

所述的滚动件包括直径不同的球体12和与滑道宽度相适应的小车;所述的玩具还包括敲击锤11。小车的宽度大于长圆形通孔的宽度,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小车可以由滑道7二的第二端活动至滑道一6的第二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