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475发布日期:2020-12-04 15:2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



背景技术:

目前,经常使用的健身器材包括大型组合健身器和健身自行车,但大型组合健身器和健身自行车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大型组合健身器仅限于室内,多为健身房内设施,作为家用,占地面积过大,且搬运移动极不方便,运动环境单一,枯燥,很难保证使用者的锻炼热情。

健身自行车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代步型(分为普通脚蹬式自行车和跑步机型自行车),另一种为室内固定型(即动感单车),具有以下几个弊端:

运动方式单一,锻炼方式单一,无法全面综合的进行身体锻炼;

锻炼方式枯燥,很容易让使用者产生单调的倦怠感;

现代社会,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锻炼需要刻意安排时间去做;

运动场所限制,代步型仅限于户外,动感单车仅限于室内。

由于生活节奏快,很难让人们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上班的路途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健身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实现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为空气质量做贡献。组合健身器因为占地大,无法移动特点,不具有可普及性;自行车因为功能单一,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了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该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包括四轮代步车,所述四轮代步车包括车架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座椅和变速箱,还包括蓄能组件及健身组件;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缓冲储能组及钢丝绳轮绕组;所述缓冲储能组与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轮绕组包括两个可分别与所述缓冲储能组传动的钢丝绳轮;

所述健身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位于所述座椅前侧的平拉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的靠背支架;所述平拉支架中穿设有一端外露在所述平拉支架外并固定连接有平拉绳头、且另一端缠绕固定在其中一个钢丝绳轮上的第一钢丝绳,所述靠背支架中穿设有一端外露在所述靠背支架外并固定连接有背拉绳头、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钢丝绳滑动连接的第二钢丝绳,所述靠背支架中还穿设有一端外露在所述靠背支架外并固定连接有托举拉杆、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丝绳滑动连接的第三钢丝绳;

所述健身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车架铰接的t形架,以及对称铰接在所述t形架两侧的l形架;两个l形架分列于所述座椅的两侧,且所述两个l形架上分别固定套装有推动套筒并分别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还包括一端缠绕固定在另外一个钢丝绳轮上、且另一端分别与所述t形架及所述两个l形架固定连接的第四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缓冲储能组包括多个弹簧复位轮。

优选的,所述车架前端通过前轮轴安装有前轮,所述车架后端通过后轮轴安装有后轮,所述后轮轴与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轮轴上安装有方向机,所述方向机通过转向连杆连接有方向盘。

优选的,所述方向机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可锁定在所述车架上的脚踏式方向控制座。

优选的,所述后轮轴上安装有飞轮,所述车架前侧通过脚蹬链轮安装有脚蹬,所述脚蹬链轮与所述飞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后轮配合的辊筒支架,所述辊筒支架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两个辊筒。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集多功能健身与骑乘于一体,通过缓冲储能组(中转驱动后轮前行)为健身提供负荷以达到健身目的,通过缓冲储能组蓄能并在起步时释放蓄能来驱动车辆前行,让车辆起步省力响应快(锻炼时可使车辆前行,并可完成一定的储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能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及第三钢丝绳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钢丝绳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座椅;3-变速箱;4-钢丝绳轮;5-平拉支架;6-靠背支架;7-平拉绳头;8-第一钢丝绳;9-背拉绳头;10-第二钢丝绳;11-托举拉杆;12-第三钢丝绳;13-t形架;14-l形架;15-推动套筒;16-推动把手;17-第四钢丝绳;18-弹簧复位轮;19-前轮轴;20-后轮轴;21-方向机;22-方向盘;23-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4-飞轮;25-脚蹬;26-辊筒;27-变速轮;28-刹车踏板;29-手刹;30-尾座;31-单向轴承;32-单向驱动链轮;33-复位轮;34-定滑轮一;35-定滑轮二;36-定滑轮三;37-动滑轮一;38-定滑轮四;39-动滑轮二;40-定滑轮五;41-定滑轮六;42-定滑轮七;43-定滑轮八;44-定滑轮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下面请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该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包括四轮代步车,所述四轮代步车包括车架1及安装在车架1上的座椅2和变速箱3,座椅2具有靠背,变速箱3具有用来更换档位的换挡杆。变速箱3安装位于座椅2的右侧。

车架1前端通过前轮轴19安装有前轮,车架1后端通过后轮轴20安装有后轮,后轮轴20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具体的,在后轮轴20上固定安装有变速轮27,变速轮27通过变速链条与变速箱3一端的变速箱链轮连接。

后轮轴20上还固定安装有飞轮24,车架1前侧通过脚蹬链轮安装有脚蹬25,脚蹬链轮及脚蹬25安装位于座椅2前方,脚蹬链轮与飞轮24通过脚蹬链条传动连接,蹬踩脚蹬25,后轮轴20上的后轮驱动四轮代步车行进。前轮轴19上安装有方向机21,方向机21通过转向连杆连接有方向盘22,通过方向盘22来控制四轮代步车行进的方向。

另外,车架1上对应每个前轮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固连在车架1上,一端固连在前轮的内侧,转向后通过复位弹簧可以使前轮自动复位,确保在不施加外力的前提下保证前轮可以恢复前行。

车架1上还安装有传统的刹车踏板28和手刹29,刹车踏板28安装位于座椅2前侧的靠右位置处,通过右脚踩下刹车踏板28,使与刹车踏板28相连的钢丝绳带动刹车片锁紧后轮轴20上安装的刹车盘,以实现减速或刹停四轮代步车,手刹29安装位于座椅2的左侧,手刹19具有棘轮自锁机构,拉起手刹29以驻停四轮代步车,防止出现溜车。

此外,在车架1上还安装设置有尾座30,尾座30安装位于座椅2的后侧,增加尾座30,可供亲子出游或情侣共乘。

本申请还包括蓄能组件及健身组件,通过所述健身组件实现多功能健身锻炼的目的,通过所述蓄能组件实现为健身锻炼时提供负荷,与此同时,所述蓄能组件蓄能,在四轮代步车起步时通过所述蓄能组件释放蓄能来驱动车辆前行,让车辆起步省力并且响应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安装在车架1上的缓冲储能组及钢丝绳轮绕组。所述缓冲储能组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轮绕组包括两个可分别与所述缓冲储能组传动的钢丝绳轮4。

具体的,所述缓冲储能组包括多个弹簧复位轮18,多个弹簧复位轮18均固定套装在同一蓄能轴上,该蓄能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且该蓄能轴上于多个弹簧复位轮18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蓄能链轮。

两个钢丝绳轮4均固定安装在同一绳轮轴上,该绳轮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且两个钢丝绳轮4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单向轴承31与同一个单向驱动链轮32转动连接,单向驱动链轮32固定安装在上述绳轮轴上,两个钢丝绳轮4相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复位轮33,复位轮33固定套装在上述绳轮轴上。

单向驱动链轮32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蓄能链轮连接,另外一个蓄能链轮也通过链条与变速箱3另一端的变速箱链轮连接。两个钢丝绳轮4能够分别通过单向轴承31独立的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复位轮33为弹簧复位轮,两个钢丝绳轮4能够分别通过复位轮33自动复位,并且不会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反向回转。

所述健身组件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包括固定在车架1上且位于座椅2前侧的平拉支架5,以及固定在座椅2的靠背上的靠背支架6。平拉支架5和靠背支架6安装位于车架1的轴线上,且平拉支架5和靠背支架6均为中空结构。平拉支架5下端固定在车架1上,平拉支架5上端朝座椅2一侧倾斜延伸。靠背支架6整体呈折弯状,包括与座椅2的靠背固连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上端固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座椅2的前侧上方倾斜延伸。

平拉支架5中穿设有一端外露在平拉支架5外并固定连接有平拉绳头7、且另一端缠绕固定在其中一个钢丝绳轮4上的第一钢丝绳8,靠背支架6中穿设有一端外露在靠背支架6外并固定连接有背拉绳头9、且另一端与第一钢丝绳8滑动连接的第二钢丝绳10,靠背支架6中还穿设有一端外露在靠背支架6外并固定连接有托举拉杆11、且另一端与第二钢丝绳10滑动连接的第三钢丝绳12。

设置第一钢丝绳8时,在平拉支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定滑轮一34,并在平拉支架5的上端并排固定安装定滑轮二35和定滑轮三36,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绕过定滑轮一34、且穿过平拉支架5、并于定滑轮二35和定滑轮三36之间穿出平拉支架5上端外,第一钢丝绳8该端与平拉绳头7固连,平拉绳头7设有两个并分别具有限位露于平拉支架5上端外的绳头。

锻炼时,坐在座椅2上,双手分别拉动两个平拉绳头7,第一钢丝绳8被部分拉出平拉支架5上端外,与第一钢丝绳8相连的钢丝绳轮4独立的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蓄能轴上的多个弹簧复位轮18转动蓄能,同时多个弹簧复位轮18为上述运动提供负载,实现坐姿平拉锻炼健身的目的。

设置第二钢丝绳10时,第二钢丝绳10一端固定连接动滑轮一37,动滑轮一37位于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的正下方,第一钢丝绳8抵压在动滑轮一37的轮槽上端,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中固定安装有定滑轮四38,第二钢丝绳10另一端穿设在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中、且绕设在定滑轮四38上、并于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的中间位置穿出后与背拉绳头9固连,背拉绳头9设有两个并分别具有限位露于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的中间位置外的绳头。

锻炼时,坐在座椅2上,双手绕至背后,向前下方拉动两个背拉绳头9,第二钢丝绳10被部分拉出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外侧,动滑轮一37带动第一钢丝绳8向上运动,第一钢丝绳8连接平拉绳头7的一端受平拉绳头7的限位作用不会发生移动,间接的使与第一钢丝绳8相连的钢丝绳轮4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蓄能轴上的多个弹簧复位轮18转动蓄能,同时多个弹簧复位轮18提供负载,实现颈后下拉锻炼健身的目的。

设置第三钢丝绳12时,第三钢丝绳12一端固定连接动滑轮二39,动滑轮二39在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中上下活动,第二钢丝绳10绕过定滑轮四38后抵压在动滑轮二39的轮槽上端,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和延伸部的连接处固定安装定滑轮五40,靠背支架6的延伸部的自由端并排固定安装定滑轮六41和定滑轮七42,第三钢丝绳12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五40、且穿过靠背支架6的延伸部、并从靠背支架6的延伸部自由端处的定滑轮六41和定滑轮七42之间穿出后与托举拉杆11固连,托举拉杆11搭在靠背支架6的延伸部的上端。

锻炼时,坐在座椅2上,双手取下托举拉杆11,向下拉动或向上托举托举拉杆11,第三钢丝绳12被部分拉出靠背支架6的延伸部的自由端外,动滑轮二39带动第二钢丝绳10在靠背支架6的连接部中向上运动,第二钢丝绳10连接背拉绳头9的一端受背拉绳头9的限位作用不会发生移动,间接的使第二钢丝绳10另一端的动滑轮一37带动第一钢丝绳8向上运动,第一钢丝绳8连接平拉绳头7的一端受平拉绳头7的限位作用不会发生移动,间接的使与第一钢丝绳8相连的钢丝绳轮4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蓄能轴上的多个弹簧复位轮18转动蓄能,同时多个弹簧复位轮18提供负载,实现下拉或向上托举锻炼健身的目的。

所述健身组件另外一部分包括与车架1铰接的t形架13,以及对称铰接在t形架13两侧的l形架14。t形架13的竖直部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车架1铰接,两个l形架14的水平部的自由端分别与t形架13的水平部的两端对应铰接,具体也通过铰接轴铰接。t形架13与车架1铰接可实现t形架13相对车架1向前转动,两个l形架14与t形架13铰接可实现两个l形架14相对t形架13转动,并且可实现两个l形架14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

两个l形架14对称的分列于座椅2的两侧,且两个l形架14上分别固定套装有推动套筒15并分别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16。推动套筒15固定套装在l形架14的竖直部上,推动把手16固定安装在l形架14的竖直部上,且推动把手16安装位于推动套筒15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钢丝绳17,设置第四钢丝绳17时,第四钢丝绳17一端缠绕固定在另外一个钢丝绳轮4上,第四钢丝绳17另一端依次绕过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的定滑轮八43和定滑轮九44后分别与t形架13及两个l形架14固定连接。定滑轮八43和定滑轮九44安装在车架1上不造成阻碍的位置处,第四钢丝绳17另一端分出三个连接绳,三个连接绳分别与t形架13及两个l形架14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

该部分一种锻炼方式为,坐在座椅2上,双手握住两个推动把手16,向前下方推动,两个推动把手16带动两个l形架14及t形架13一同相对车架1向前转动,从而使得与第四钢丝绳17相连的钢丝绳轮4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蓄能轴上的多个弹簧复位轮18转动蓄能,同时多个弹簧复位轮18提供负载,实现类似划船的锻炼健身目的。

该部分另一种锻炼方式为,坐在座椅2上,双臂分别绕在两个推动套筒15,通过双臂带动两个l形架14相对t形架13发生转动,两个l形架14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两个l形架14相对t形架13发生转动时,由于两个l形架14分别通过连接绳与第四钢丝绳17连接,从而使得与第四钢丝绳17相连的钢丝绳轮4带动单向驱动链轮32正向旋转,从而带动蓄能轴上的多个弹簧复位轮18转动蓄能,同时多个弹簧复位轮18提供负载,实现蝴蝶背夹胸或蝴蝶臂推胸的锻炼健身目的。

作为优选,本申请还包括用于与后轮配合的辊筒支架,所述辊筒支架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两个辊筒26。需要在室内进行骑行健身时,将四轮代步车两个后轮置于固定支架上的两个辊筒26之间,这样后轮可正常旋转,然后可进行骑行健身锻炼。并且,骑行健身锻炼可与上述各种健身锻炼交替进行,起到室内综合健身器的功效。在进行上述任一项健身锻炼时,负载的大小可通过变速箱3随时改变。

除此之外,方向机21还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可锁定在车架1上的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设置位于座椅2前侧靠左的位置处,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可通过一个螺旋贯穿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的旋钮柱塞锁定在车架1上。锻炼健身时,可以将旋钮柱塞松开,此时通过左脚踩在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上来控制四轮代步车的方向,便于腾出双手来锻炼健身。正常骑行时,使用上述旋钮柱塞将脚踏式方向控制座23锁定在车架1上,此时通过方向盘22来控制四轮代步车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把健身锻炼变成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活动,既能充当交通工具,又可作为专业的健身锻炼器材,能激发人们的锻炼热情,既有利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出行需求,又能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同样用于公园、景区等作为出租交通工具,比景区传统的自行车更富有娱乐性,并且能全面的锻炼身体。缓冲储能组使得健身锻炼的力量不直接施加在车轮上,锻炼输出能量富余时,可将能量储存在缓冲储能组,而不用一直做动作驱动车辆行进,在等待红绿灯或者需要暂停车辆时,锁紧刹车,车辆停止,再次启动时,缓冲储能组直接释放能量,驱动车辆前行,让车辆起步省力响应快,通过变速箱随时改变缓冲储能组释放能量的大小,相应的给车辆带来不同的速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