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球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473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动球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球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滚动座滚动前进的同时,组装在滚动座内的壳座可保持直立,以增进玩具行进趣味性的滚动球玩具。
常见的行走玩具大都是在一玩具壳座内组装一传动机构,藉旋钮来旋紧一扭力螺旋弹簧蓄积一股旋转动力,以传动齿轮组旋转,进而驱动玩具以宛如行走的方式前进,这种传统行走玩具虽可藉着齿轮间的传动来移动,但其行进的趣味性较差,对於经常接触新奇玩具的儿童已逐渐失去新奇感;有鉴於一般行走玩具所产生的趣味性渐失,本案创作人乃针对此构造再加以改良,以期提供一种利用滚动方式来行进的滚动球玩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以滚动方式行进,并可增进新奇、趣味效果的滚动球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滚动球玩具包含一滚动座,为圆球状体,具有一中空的容室,在座体上开设有轴向对应的一穿孔和一对接孔;一壳座,架设在滚动座的容室内;一传动机构,组装在壳座和滚动座间,其包含一旋钮和一扭力螺旋弹簧,此旋钮突出於滚动座的对接孔外,并且旋钮可驱动扭力螺旋弹簧使其蓄积旋转动力;一衔接杆,架设在壳座和滚动座的穿孔间,并接受传动机构的传动旋转,在杆体和滚动座间呈套接、连动状态;一卡合机构,组装在滚动座上设置对接孔的一侧和壳座之间;一弹簧,组装在滚动座和壳座间,藉以将壳座恒推向滚动座上设置穿孔一侧;一离合机构,具有一压杆,压杆一端突出於穿孔外,另一端可顶推衔接杆并使壳座克服弹簧的弹力横向位移;在正常状态下,卡合机构受到弹簧顶推呈未卡掣状态,当离合机构推抵壳座克服弹簧的弹力横向位移时可驱使卡合机构卡合,如此转动旋钮就可驱动扭力螺旋弹簧旋紧并蓄积旋转动力;当离合机构停止对卡合机构作用时,藉弹簧的顶推,壳座和滚动座间会再度脱离卡掣,此时旋转动力就可驱动衔接杆和滚动座旋转,在此同时,组装在滚动座内的壳座可因本身重力保持接近直立状态;当滚动座行进遇到阻力时,扭力螺旋弹簧的旋转动力会作用在壳座使其翻转,并造成玩具偏转,使滚动座在偏转後持续滚动行进。
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衔接杆上突向滚动座的穿孔处形成一口字形的卡嵌部,而滚动座的穿孔周缘延伸一轴管,在轴管位在容室内一端固设一连动盖,连动盖上具有一供衔接杆的卡嵌部卡嵌的卡孔。
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卡合机构包含一环成型在滚动座的对接孔周壁上的外卡齿,和一环成型在壳座上并可因壳座横向移位和外卡齿相卡接的内卡齿。
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传动机构包含一轴向架设在对接孔上的转轴,在转轴上固设一离合盘并套设一齿座,上述离合盘一侧延伸两可插设在扭力螺旋弹簧上的插脚,在离合盘上突出两弹力部,每一弹力部末端形成一卡掣端,而齿座具有一供离合盘组装一凹室,在凹室内环设一环可供卡掣端卡抵的止逆齿,位在齿座和衔接杆间藉一齿轮组衔接,而将扭力螺旋弹簧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衔接杆上。
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齿轮组包含数齿轮、一插销和两偏心插设在插销上的凸轮,而壳座是在对应的前、後半壳间组装两脚板,在两脚板上分别形成一可供两凸轮卡嵌的定位孔;当插销被传动而旋转时,可带动两脚板上下、前後位移。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一球状滚动座内组装一具有旋转动力的壳座,再利用衔接杆、卡合机构、离合机构和弹簧间的配合,使壳座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滚动座的设计,不仅从未见於传统行走玩具,更可藉由滚动座的滚动和壳座保持直立状的行走状态,产生有如飘浮行走的新奇、趣味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新颖,更具有以滚动方式行进,并产生新鲜、有趣的效果,故本实用新型确为一新颖、有趣的玩具。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後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离合机构与壳座间的对应关系侧视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与其他相关元件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横向移位动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扭力螺旋弹簧的组装作动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
图1、2,本实施例的滚动球玩具包含一滚动座1、一壳座2、一传动机构3、一衔接杆4、一卡合机构6、一弹簧7和一离合机构5,以下说明中的前後左右位置,是以
图1所示的方向为基准;其中滚动座1是由一左半壳11和一右半壳12对接而成的透明球状体,对接後在两者间形成一中空的容室10,其中,左半壳11上设有一左凹部111,在左凹部111中央开设一穿孔112,穿孔112左侧向孔中央突出一挡缘113,右侧向容室10内突出一轴管114,在轴管114右端固设一连动盖13,连动盖13上具有一口字形的卡孔131(如图4),在轴管114的管壁上再环设三个等距的卡接块14,两两卡接块14间为一通道15,上述卡接块14都具有一第一斜面141和一第二斜面142,两者间因段差形成一内凹的抵部143;而右半壳12具有一和左凹部111直向对应的右凹部121,右凹部121中央形成一和穿孔112轴向对应的对接孔122,在对接孔122的孔缘向容室10内突出一轴壁123。
配合
图1、3,壳座2,是由一前半壳21和一後半壳22前後对接而成的座体,其表面可设置动物图样以增加模拟趣味性,对接後在前、後半壳21、22内部形成两平行的隔板23,该等隔板23上分别形成一和穿孔112、对接孔122轴向对应的开孔231,在左侧隔板23左方延伸一平行板24,两隔板23间并组装两脚板25,该等脚板25都具有一位在上方的长条状限位孔251和一位在下方的定位孔252,两者的限位孔251内穿设一限位杆20,以限制两脚板25上下位移,在座体左侧突出一左突部27,其右侧突出一右突部28,其中左突部27可供滚动座1的轴管114伸入。
配合
图1、4,传动机构3,组装在壳座2内和右半壳11之间,其包含一夹设在两隔板23间的齿轮箱31,齿轮箱31上横向架设一穿出两开孔231的转轴32,在转轴32右侧套设一轴套34,转轴32穿出对接孔122外一端固结一旋钮35;又齿轮箱31内部组装穿经转轴32的一扭力螺旋弹簧36、一离合盘37和一齿座38,在齿轮箱31内并组装一齿轮组39;其中离合盘37和转轴32固接、连动,其馀两构件为套接,在离合盘37右侧突出两可插入扭力螺旋弹簧36中央并可带动其扭转的插脚371,盘体上突出两支对应的弹力部372,每一弹力部372末端突出一卡掣端373,而齿座38具有一供离合盘37容身的凹室381,凹室381的室壁上突出一环可供卡掣端373卡嵌的止逆齿382;而齿轮组39包含一架设在齿轮箱31上的插销391,上述插销391位在齿轮箱31内部固接一和齿座38潆合的第一齿轮392,在插销391突出於齿轮箱31外侧组装一第二齿轮393,此第二齿轮393并和一架设在平行板24和一隔板23间的第三齿轮394潆合;插销391突出於齿轮箱31两侧分别组装一偏心的凸轮395,两凸轮395偏心的位置相差一八○度,其分别卡嵌在两脚板25的定位孔252内。
衔接杆4,设在转轴32左侧,其具有一和第三齿轮394潆合的齿面41,在杆体伸向滚动座1的轴管114一侧形成一断面呈口字形的卡嵌部42。
卡合机构6,包含一环成型在轴壁123外环壁上的外卡齿61,和一环对应成型在壳座2的右突部28上的内卡齿620。
弹簧7,穿设在传动机构3的转轴32上,并介於壳座2的一隔板23和轴套34间,以顶推壳座2向左位移,而使卡合机构6恒呈未卡掣状态。
参阅
图1、2,离合机构5,组装在左半壳11的左凹部111内,其具有轴向对应的一按钮51、一压杆52和一推块53;其中压杆52组装在左半壳11的轴管114内并可在轴管114内直向位移,其左端突出於轴管114外并和按钮51结合,而位在轴管114内一端形成一突出的端部521,端部521表面突出数条可在通道15内滑移的突条522,以限制压杆52只能在轴管114内直线位移,在两突条522间向右突出多数个三角形的锥面523;而推块53也是组装在轴管114内,并介於压杆52与衔接杆4间,其表面突出三条可因旋转而旋入通道15内的卡条531,在卡条531左侧更形成一倾斜方向和第一、二斜面141、142相同的第三斜面532。
本实施例在组装後,受到弹簧7的顶推,整个壳座2和组装的传动机构3会向左位移,如此卡合机构6的内卡齿62和外卡齿61间呈未卡掣状态,此时推块53上的卡条531也和轴管114上的通道15直向对应。
参阅图2、5,本实施例要旋紧扭力螺旋弹簧36时先按压按钮51,就可推动压杆52并推顶推块53向右移位,当推块53上的卡条531越过卡接块14上第一斜面141的尖部时,由於卡条531上的第三斜面532会和压杆52上的锥面523打滑而旋转,并使卡条531旋转一个角度卡入卡接块14的抵部143内定位,这时壳座2和组装其内的构件将克服弹簧7的弹力右移,而使得设在壳座2上的内卡齿62和设在滚动座1上的外卡齿61相卡合,之後一手握持滚动座1、一手握持旋钮35预备旋转。
参阅图3、5、6,以下说明的顺、反时针是以图3所示方向为准,其中图5由於由右侧观察,因此图面所观察的方向正好和图3相反;当旋钮35被反时针旋转时可带动转轴32反时针旋转,由於离合盘37和转轴32相固接,因此离合盘37会被带动反时针旋转,此时因离合盘37的两插脚371设在扭力螺旋弹簧36中央,因此也会驱使扭力螺旋弹簧36作旋紧的动作,并蓄积一股顺时针的旋转动力;当旋转的动力停止时,由於离合盘37的卡掣端373抵接在顺时针方向的止逆齿382上,且齿座38藉齿轮组39和衔接杆4啮合,而衔接杆4又和滚动座1卡合,因此,在转轴32被放松且滚动座1被另一手扶持的状态下,转轴32会被定位,如此不断的旋转旋钮35,就可不断的反时针旋转扭力螺旋弹簧36;当扭力螺旋弹簧36被上紧的後,由於卡合机构6的作用,壳座2和滚动座1间仍呈现卡合状态,整个滚动座1和壳座2呈静止状态。
参阅
图1、2,本实施要使玩具滚动行进时再内压按钮51,使压杆52推抵推块53,当推块53再度被推动且卡条531的尖端突出第二斜面142时,会再度卡滑滑向通道15,此时整个壳座2会受弹簧7的作用向左位移,而使得壳座2和旋转座1间脱离卡掣。
配合
图1、4,当两者脱离卡掣之後,原本被反时针旋转的扭力螺旋弹簧36会释出顺时针的旋转动力,并带动离合盘37和转轴32顺时针旋转,当离合盘37顺时针旋转时,由於离合盘37和齿座38的顺时针方向相抵接,因此会带动齿座38顺时针旋转,进而传动齿轮组39旋转,在齿轮组39旋转的同时,组装在插销391上的两凸轮395会带动两脚板25一上一下和一前一後有如行走般的移位;在此同时,和齿轮组39潆合的衔接杆4会因此被带动反时针旋转,其反时针旋转的原因是齿座38传动固接一体的插销391、第一、二齿轮392、393反时针旋转,藉第三齿轮394的潆合、转向,衔接杆4就会呈反时针旋转,由於衔接杆4和连动盖13固接,而连接盖13又固设在滚动座1上,因此,反时针旋转的衔接杆4最终会带动滚动座1反时针旋转,也就是说,在扭力螺旋弹簧36释出旋转动力的同时,壳座2上的两脚板25会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的移位,而滚动座1也会反时针滚动行进;在设计上,由於本实施例壳座2的重量大於滚动座1的旋转动力,因此在滚动座1滚动时整个壳座2会保持近似直立的状态,藉以达到利用滚动方式驱动玩具行进的目的。
当行走的滚动球玩具在行进中遇到阻碍时,就宛如滚动座1被使用者握持,原本用来驱动滚动座1滚动的动力,就无法往前传递作用在滚动座1,因此在滚动座1静止的状态下,原本反时针旋转的衔接杆4会停止旋转,并造成齿轮组39停止,而使得潆合的齿座38不再转动,这时候扭力螺旋弹簧36释出的反时针作用力会造成离合盘37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固接的转轴32和供转轴32插设的壳座2向後翻转,在壳座2翻转的同时,由於整个玩具的重心会略为偏移,因此会使得滚动座1在略为偏移後改变行进路径,并使玩具得以持续滚动行进,翻转後的壳座2又回复呈直立状,但滚动座1可在转变方向後持续向前滚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玩具在行进遇到阻力时会偏转,以维持其行进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了驱动衔接杆4传动的可行方式很多,其并不以实施例所揭露的传动机构3为必要,离合机构5则是将传统按压式原子笔的按压机构运用在玩具上,况且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机构5只要能藉着持续按压驱使衔接杆4和壳座2横向位移,并造成卡合机构6卡合,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设计上并不以实施例所揭露的定位式离合机构5为必要。
权利要求1.一种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其包含一滚动座,为圆球状体,具有一中空的容室,座体上开设有轴向对应的一穿孔和一对接孔;一壳座,架设在滚动座的容室内;一传动机构,组装在壳座和滚动座间,其包含一可驱动扭力螺旋弹簧使其蓄积一旋转动力的旋钮和一扭力螺旋弹簧,其中旋钮突出於滚动座的对接孔外;一衔接杆,架设在壳座和滚动座的穿孔间,并接受传动机构传动旋转,其杆体和滚动座呈套接、连动状态;一卡合机构,组装在滚动座上设置对接孔的一侧和壳座间;一弹簧,组装在滚动座和壳座间,藉以将壳座恒推向滚动座上设置穿孔一侧;一离合机构,具有一压杆,压杆一端突出穿孔外,另一端顶推衔接杆并使壳座克服弹簧的弹力横向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衔接杆上突向滚动座的穿孔处形成一口字形的卡嵌部,而滚动座的穿孔周缘延伸一轴管,在轴管位在容室内一端固设一连动盖,连动盖上具有一供衔接杆的卡嵌部卡嵌的卡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卡合机构包含一环成型在滚动座的对接孔周壁上的外卡齿,和一环成型在壳座上并可因壳座横向移位和外卡齿相卡接的内卡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传动机构包含一轴向架设在对接孔上的转轴,在转轴上固设一离合盘并套设一齿座,上述离合盘一侧延伸两可插设在扭力螺旋弹簧上的插脚,在离合盘上突出两弹力部,每一弹力部末端形成一卡掣端,而齿座具有一供离合盘组装一凹室,在凹室内环设一环可供卡掣端卡抵的止逆齿,位在齿座和衔接杆间藉一齿轮组衔接,而将扭力螺旋弹簧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衔接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球玩具,其特征在於齿轮组包含数齿轮、一插销和两偏心插设在插销上的凸轮,而壳座是在对应的前、後半壳间组装两脚板,在两脚板上分别形成一可供两凸轮卡嵌的定位孔;当插销被传动而旋转时,可带动两脚板上下、前後位移。
专利摘要一种滚动球玩具,其是在滚动座内组装可保持直立的壳座,滚动座上设有轴向对应的穿孔和对接孔,在壳座上装设一可因旋转蓄积旋转动力的传动机构,滚动座的对接孔和壳座间组装一卡合机构,在滚动座的穿孔上组装一可控制卡合机构卡合的离合机构,而壳座到滚动座的穿孔间装设一受传动机构控制可旋转的衔接杆,此衔接杆并和滚动座连动;当传动机构蓄积的旋转动力释出且壳座和滚动座脱离卡掣时,可在壳座保持直立时驱使滚动座滚动。
文档编号A63H29/04GK2323839SQ97231518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4日
发明者山川和三 申请人:大洋玩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