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棒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768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球棒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棒球、皇球或其他类似运动的球棒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复合材料球棒本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棒球棒、皇球棒(以下均简称棒球棒),一般是以木质、金属、复合材料或结合其中二者所制成。所谓的复合材料通常是指以纤维材质含浸合成树脂的一种非单一材料。单独以复合材料制成的棒球棒,大部分都具有以多个复合材料板材卷绕而成的多层管状体,而为了使该管状体可呈现较佳的击球效果,例如美国第4,848,745号以及第5,395,108号专利案所揭露的先前技术,特别是前者说明书图2所示,其中各层板材的纤维是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众所周知,典型的棒球棒在结构上通常具有一击球段,一握持段以及一连接前述二者的推拔状段,依据经验显示,如要呈现较佳的击球效果,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也就是各段必须具不同的特性,例如,击球段的硬度最好大于握持段,而前述先前技术所揭露的棒球棒,其管状体的各层复合材料板材虽具不同的纤维走向,但是每一层的纤维则是单一走向,换言之,就单一层的管状体而言,其在棒球棒的任何一段,均具同一走向,也就是说,所呈现的特性,例如弹性或刚性,各段仍是相同。因此,事实上,所述先前技术的棒球棒还是无法达到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以纤维补强塑料材料制成的球棒本体,其各段部是依据需求,例如弹性,刚性或强度等的不同,而取用不同类别的纤维、纤维走向或层数的纤维补强塑料材料。
[0004]缘是,为达成前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05]一前段部及一后段部;
[0006]该前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一管状体;
[0007]该后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二管状体;
[0008]该第一管状体包含有一第一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一板材具有一第一左纤维层与第一右纤维层,该第一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一角度相交,各该第一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是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一角度相交,该第一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
[0009]该第二管状体包含有一第二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二板材具有一第二左纤维层与第二右纤维层,该第二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二角度相交,各该第二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二角度相交,该第二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以及
[0010]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
[0011]其中该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角度。
[0012]其中该第一纤维补强塑料板材与第二纤维补强塑料板材非属同类。
[0013]其中各该段部具有不同层数的管状体。
[0014]其中该前段部第一管状体的数目是大于或相同于该后段部第二管状体的数目。
[0015]其中各该板材的至少一板材包含有二张或以上具预定宽度的片材。
[0016]其中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是呈锯齿状。
[0017]其中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具有多个沿该球棒本体轴心延伸的切割缝。
[0018]其中还包含有一中段部,用来连接该前段部与该后段部;该中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三管状体,该第三管状体包含第三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三板材一第三左纤维层与第三右纤维层,各该第三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三角度相交,各该第三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三角度相交,该第三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三连接部,另一端具有一第四连接部;该第三板材的第三连接部与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该第三板材的第四连接部与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
[0019]其中该第一角度为30°,该第二角度为10°。
[0020]其中该第三角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角度。
[0021]其中该第一角度为30°,该第二角度为10°,以及第三角度为45°。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各段部是依据需求,例如弹性,刚性或强度等的不同,而取用不同类别的纤维、纤维走向或层数的纤维补强塑料材料,可以达到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3]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0024]图1为一般棒球棒的一面视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棒本体第一实施例的一面视图;
[0026]图3为构成前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管体的第一板材的平面图;
[0027]图4为构成前揭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管体的第二板材的平面图;
[0028]图5为前揭第一实施例的制法中将该第一板材卷绕于轴杆上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球棒本体制法中,当各段部具有多层管状体时,各板材的卷绕方式;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球棒本体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0031]图8为将一般棒球棒区分成三段部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球棒本体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0033]图10为构成前揭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管体的第三板材的平面图;以及
[0034]图11为前揭第三实施例的制法中,将该第一及第三板材卷绕于轴杆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号10所不的为一棒球棒,其具有一球棒本体12,一顶盖14以及一托端16。球棒本体12具有一前段部122及一后段部124 (以虚线a_a’来划分),通常前段部122是对应于棒球棒10的击球部,后段部124是对应棒球棒10的握持部。
[0036]前段部12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管状体20,后段部124包含有至少一第二管状体30。各该管状体是由复合材料所制成,通常是指纤维为补强塑料材料,本实施例二所用的为含浸环氧树脂的碳纤维材料,当然亦可为其他的纤维补强塑料材料,例如第二管状体30可采用浸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材料。更详细的说,第一管状体20包含有一第一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22,其具有一第一左纤维层222与第一右纤维层224。第一左纤维层2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X-X’以一正向第一角度相交,第一右纤维层224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管状体20的轴心X-X’以一负向第一角度相交,于本实施例第一角度为30°。另外,第一板材22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226。
[0037]第二管状体30包含有一第二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32,其具有一第二左纤维层322与第二右纤维层324。第二左纤维层3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X_X’以一正向第二角度相交,第二右纤维层324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X-X’以一负向第二角度相交,于本实施例第二角度为10°。另外,第二板材3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326,用来与第一板材22第一连接部226相互连接,于本实施例二是以交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再者,由于前段部122是对应棒球棒10的击球部,后段部124是对应棒球棒10的握持部。因此,前段部122可具有多层叠置的第一管状体20,后段部124同样可具有多层叠置的第二管状体30,但是前段部122的第一管状体20的层数较后段部124的第二管状体30的层数为多,例如前段部122可具有约十六层的第一管状体20,而后段部124可具有约十层的第二管状体30。更且,当第一管状体20是由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卷绕而成时,第二管状体30则可由玻璃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卷绕而成。
[0038]请配合参阅图3至图5,前揭的球棒本体12在制造上是包含有如下的步骤:
[0039]取用一具有加压风管的轴杆40,其中加压风管由于是属已知技术因此图上并未显示;
[0040]取用第一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22,在其一端226是布置成锯齿状,如图3所示;
[0041]将板材22卷绕于轴杆40的第一部位402上,用以形成第一管状体20 ;
[0042]取用第二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32,在其一端326布置有多个的切割缝,如图4所示;
[0043]将第二板材32以使其一端326与第一板材22的一端226交叠的方式卷绕于轴杆40的第二部位404上,用以形成第二管状体30 ;
[0044]将第一管状体20以及第二管状体30 —起置入一模具内(图上未示),利用前述的风管施予约12公斤的压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