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棒本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976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以温度132-138Γ加热约45分钟,使各该管状体硬化成一完整的球棒本体;以及
[0045]将该球棒本体自该模具取出。
[0046]另外,必须一提的是,前揭各段部亦可由多个的管状体叠置而成,而在叠接多个管状体时,为使其各段部有均匀的壁厚,在制造上,可取用多张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以不同的起始点位置依序卷绕各该板材,例如,将轴杆断面分为五等分,如图6所示,首先将第一张板材100从1的位置开始卷绕于该轴杆,然后将第二张板材200从2的位置开始卷绕于该轴杆,接着将各张板材依3-5的位置依序卷绕该轴杆,如此当各层板材卷绕一圈后,如果起始端与末端重叠时,各重叠位置将会分散,因此可以使各该段部具有均匀的壁厚。
[0047]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制法中,在第一连接部226与第二连接部326的连接处可以一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的补强板材42包覆。补强板材42具有一左纤维层422与一右纤维层424。左纤维层4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X-X’以一正向60°相交,右纤维层424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X-X’以一负向60°相交。
[0048]请再参阅图8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球棒本体12’具有三段部,SP,前段部122’,后段部124’,以及连接此二部的中段部126’(以a_a’以及b_b’来划分)。
[0049]前段部122’具有一前管状体50,其是由一第一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52卷绕而成。于此实施例中,第一板材52具有一第一左纤维层522与第一右纤维层524。第一左纤维层5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正向30°相交,第一右纤维层524的各纤维走向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负向30°相交。另外,第一板材522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526。
[0050]后段部124’具有一后管状体60,其是由一第二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62卷绕而成。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板材62具有一第二左纤维层622与第二右纤维层624。第二左纤维层6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正向10°相交,第二右纤维层624的各纤维走向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负向10°相交。另外,第二板材6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626。
[0051]中段部126’具有一中管状体70,其是由一第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72卷绕而成。于此实施例中,第三板材72具有一第三左纤维层722与第三右纤维层724。第三左纤维层722的各纤维走向是与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正向45°相交,第三右纤维层724的各纤维走向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以负向45°相交。另外,第三板材72的一端设有一第三连接部726,另一端设有一第四连接部728。第三连接部726是与第一板材52的一第一连接部526相互叠接,第四连接部728是与第二板材62的第二连接部626相互叠接。
[0052]在此必须一提的是,由于本体12’的中段部126’是呈推拔状,因此为了制造上的方便,第三板材72可使其包含有二张或以上的片材沿球棒本体12’的轴心Y-Y’连接而卷绕成中管状体70,例如,第三板材72可由三张卷绕后断面呈约120°的片材所构成。
[0053]当然,前述各该段部的管状体层数亦可视各该段部的需要而有不同。
[0054]前揭的球棒本体12’在制造上是包含有如下的步骤:
[0055]取用一轴杆80;
[0056]取用第一碳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52,在其一端526是布置成锯齿状;
[0057]将板材52,卷绕于轴杆80的第一部位802上,用以形成前管状体50 ;
[0058]取用第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72,在其一端726设有一多个的切割缝,另一端728布置成锯齿状,如图10所示;
[0059]将第三板材72以使其一端726与第一板材52的一端52交叠的方式卷绕于轴杆80的第二部位804上,用以形成中管状体70 ;
[0060]取用一第二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补强环氧树脂板材62,在其一端626设有一多个的切割缝;
[0061]将第二板材62以使其一端626与第三板材72的一端728交叠的方式卷绕于轴杆80的第二部位806上,用以形成后管状体60 ;
[0062]将各该管状体一起置入一模具内(图上未示),利用前述的风管施予约12公斤的压力,并以温度132-138°C加热约45分钟,使各该管状体硬化成一完整的球棒本体;以及
[0063]将该球棒本体自该模具取出。
[0064]当然的,前述各该段部的管状体层数亦可视各该段部的需要而有不同。
[0065]此处,申请人必须一提的是以上所述均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请求的专利权范围,换言之,所有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概念而做的各种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前段部及一后段部; 该前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一管状体; 该后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二管状体; 该第一管状体包含有一第一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一板材具有一第一左纤维层与第一右纤维层,该第一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一角度相交,各该第一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是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一角度相交,该第一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 该第二管状体包含有一第二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二板材具有一第二左纤维层与第二右纤维层,该第二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二角度相交,各该第二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二角度相交,该第二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以及 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纤维补强塑料板材与第二纤维补强塑料板材非属同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段部具有不同层数的管状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前段部第一管状体的数目是大于或相同于该后段部第二管状体的数目。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板材的至少一板材包含有二张或以上具预定宽度的片材。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是呈锯齿状。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具有多个沿该球棒本体轴心延伸的切割缝。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中段部,用来连接该前段部与该后段部;该中段部包含有至少一第三管状体,该第三管状体包含第三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三板材一第三左纤维层与第三右纤维层,各该第三左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正向第三角度相交,各该第三右纤维层的纤维走向与该管状体的轴心以一负向第三角度相交,该第三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三连接部,另一端具有一第四连接部;该第三板材的第三连接部与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该第三板材的第四连接部与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叠接在一起。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角度为30°,该第二角度为 10。。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角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角度。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球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角度为30°,该第二角度为10°,以及第三角度为45°。
【专利摘要】一种棒球棒或垒球棒的球棒本体及制法,该球棒本体包含有一前段部及一后段部。该前段部包含有一第一管状体,该后段部包含有一第二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包含有一具第一纤维走向的第一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一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管状体包含有一具第二纤维走向的第二纤维补强塑料板材,该第二板材的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板材的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板材的第二连接部是相互连接或叠接在一起。
【IPC分类】A63B102/18, A63B59/58, A63B59/50
【公开号】CN205007520
【申请号】CN201520719744
【发明人】张荣士
【申请人】张荣士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