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590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
要想解决当前细木工板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缝造成方桌或门板等固定部位下钉遇缝,再换位置没有余地;二是接触面小,强度不够,造成家具局部断裂而损坏。为了纠正以上这些产品结构造成的缺点,现有技术有改进完善的必要,增加新的品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拼装后的板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它由等厚的板体结构件和边沿结构件组成;
板体结构件上、下为平面,其两侧的纵向侧边有凸键和凹槽,每两块板体结构件的邻接侧边的凸键和凹槽的凸、凹方向相应而能拼装插接;边沿结构件的上、下面及一个侧边为平面,另一侧边有凸键、凹槽与邻接的板体结构件侧边的凸键、凹槽相应而能拼装插装;若干板体结构件相互插接拼装,并与上、下边沿结构件插接拼装构成上、下面平直的等厚的整体木工板。
所述各板体结构件的横截面口型相同,其结构为板体结构件的纵向侧边由下凸边,邻接下凸边的下凹槽,邻接下凹槽的上凸边,邻接上凸边的上缺口组成,该下凸边的下面与板体底面平齐、该上缺口的顶面为板体顶面,该下凸边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上缺口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上凸边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下凹槽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板体结构件两侧的凸边、凹槽形状对应相同。
所述板体结构件横截面口型的结构中,其下凸边的外凸长度大于上凸边的外凸长度。
所述板体结构件由若干键结构件、槽结构件组成键结构件的板体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外伸出的通长的凸键,该凸键与板体中心线对称;槽结构件的板体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内凹入的通长的凹槽,该凹槽的尺寸及位置与键结构件的凸键相应而能插接拼合。
所述键、槽结构件为混合结构,其板体一侧为凸键,另侧为尺寸及位置与该凸键相应的凹槽。
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凸键及凹槽的插接拼合接合面上涂有粘胶层。
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长度可以不相等,也可以相等。
所述板体结构件的凸键、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弧形、斜面中的任一种或其结合。
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材质为天然木材或人造木质板材。
在所述拼装粘固的木工板的外表面贴有夹芯面皮。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拼装式键、槽式细木工板结构合理,强度大,可用于高受力部位使用。或固定多点的门板、家具造形等处使用。
对于一般房屋装修或掩体部位,可直接用板坯,不加夹芯和面皮,这样会大大节约成本,一张板节省投资20元,从宏观上来计算,为国家每年节省20%的上等木材。即节省材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利国利民。
图3是


图1所示板体结构件的横截面口型示意图;图4同图3,为另一实施例,只画了二分之一的视图;图5同图4,为另一实施例;图6同图4,为另一实施例;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7中键结构件的口型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槽结构件的口型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边沿结构件的口型示意图;
图12同
图10,为双槽结构件一实施例的口型示意图;
图13同图9,为双键结构件一实施例的口型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型键、槽结构件一实施例的口型示意图。
1.(单)键结构件101.板体 102.凸键2.(单)槽结构件201.板体 202.凹槽3.双键结构件301.板体 302.凸槽4.双槽结构件401.板体 402.凹槽5.槽、键混合结构件501.板体 502.凸键 503.凹槽6.边沿结构件601.板体 602.凹槽(或凸键)7.(单一型)板体结构件701.下凸键702.下凹槽 703.上凸键704.上缺口705.板体8.夹芯面皮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各板体结构件的横截面口型相同,其结构为板体结构件7的纵向侧边由下凸边701,邻接下凸边的下凹槽702,邻接下凹槽的上凸边703,邻接上凸边的上缺口704组成,该下凸边701的下面与板体底面平齐、该上缺口704的上面为板体顶面,该下凸边701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上缺口704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上凸边703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下凹槽702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板体结构件7两侧的凸边、凹槽形状对应相同。
所述板体结构件横截面口型的结构中,其下凸边701的外凸长度大于上凸边703的外凸长度。
在图7、图8所示实施例中,每一板体结构件由键结构件1、槽结构件2组成;结构件1、2可以有多块。
请参照图9、
图13,键结构件1的板体101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外伸出的通长的凸键102,该凸键102与板体101中心线对称;图7为有双键的实施例。
请参照
图10、
图12,槽结构件2的板体201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内凹入的通长的凹槽202,该凹槽202的尺寸及位置与键结构件的凸键102相应而在两块邻接板对接时能插接拼合;
图13为有双槽的实施例。
请参照
图11,所述边沿结构件6的板体601一侧面有至少一内凹槽602或外凸键与键结构件1或槽结构件的凸键、凹槽相应,另侧为平面。

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键、槽结构件5为混合结构,其板体501一侧为凸键502,另侧为尺寸及位置与该凸键相应的凹槽503。
实施时,所述板体结构件7、键结构件1、槽结构件2及边沿结构件6的凸键及凹槽在插接拼合时,其接合面上涂有粘胶层。
实施时,所述键结构件、槽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长度可以不相等,也可以相等,当其长度不相等时,搭接拼合后的强度更大。
所述板体结构件的凸键、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见图3)、弧形(见图4)、斜面(见图6)中的任一种或其结合(见图5)。
实施时,所述键结构件1、槽结构件2及边沿结构件6的材质为天然木材或人造木质板材。
实施时,可以在拼装粘固的木工板的外表面(单面或双面)贴有夹芯面皮8,例如塑料膜、喷涂膜、漆膜等。
本实用型的结构特点及应用键、槽形细木工板的做法是把等宽板条件分别铣刨成两种形式的料来。一种是两侧边键形。一种是两侧槽形。然后在键和槽外表涂上胶,再用机器把键形部位强行挤进槽内,加压加热成型贴好夹芯面皮齐边后即为成品。这样工艺制造的细木工板,横向纵向受力强度都加大,因为它不单单是胶合力的作用而是板与板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体大板,保证无缝无薄弱部位。
加工键槽形细木工板,必须要选材精良,材料要有平直度,材料选好后,烘干到低于6-8个水份。才可进行压刨开槽铣键。为了键和槽的吻合,料长不得超过25公分。料断好后,键槽部位涂胶,上拼机打制成型。如果需要高强度板,再贴上夹芯面皮,齐边后为成品。
权利要求1.一种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拼装后的板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它由等厚的板体结构件和边沿结构件组成;板体结构件上、下为平面,其两侧的纵向侧边有凸键和凹槽,每两块板体结构件的邻接侧边的凸键和凹槽的凸、凹方向相应而能拼装插接;边沿结构件的上、下面及一个侧边为平面,另一侧边有凸键、凹槽与邻接的板体结构件侧边的凸键、凹槽相应而能拼装插装;若干板体结构件相互插接拼装,并与上、下边沿结构件插接拼装构成上、下面平直的等厚的整体木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板体结构件的横截面口型相同,其结构为板体结构件(7)的纵向侧边由下凸边(701),邻接下凸边的下凹槽(702),邻接下凹槽的上凸边(703),邻接上凸边的上缺口(704)组成,该下凸边(701)的下面与板体底面平齐、该上缺口(704)的顶面为板体顶面,该下凸边(701)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上缺口(704)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上凸边(703)的外凸长度及厚度与下凹槽(702)的深度及宽度相应;该板体结构件(7)两侧的凸边、凹槽形状对应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横截面口型的结构中,其下凸边(701)的外凸长度大于上凸边(703)的外凸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由若干键结构件、槽结构件组成键结构件的板体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外伸出的通长的凸键,该凸键与板体中心线对称;槽结构件的板体两侧面各有至少一向内凹入的通长的凹槽,该凹槽的尺寸及位置与键结构件的凸键相应而能插接拼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结构件为混合结构,其板体一侧为凸键,另侧为尺寸及位置与该凸键相应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凸键及凹槽的插接拼合接合面上涂有粘胶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长度可以不相等,也可以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的凸键、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弧形、斜面中的任一种或其结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件及边沿结构件的材质为天然木材或人造木质板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拼装粘固的木工板的外表面贴有夹芯面皮。
专利摘要一种拼装式键、槽形细木工板,其拼装后的板面为平面,它由等厚的板体结构件和边沿结构件组成;板体结构件上、下为平面,其两侧的纵向侧边有凸键和凹槽,每两块板体结构件的邻接侧边的凸键和凹槽的凸、凹方向相应而能拼装插接;边沿结构件的上、下面及一个侧边为平面,另一侧边有凸键、凹槽与邻接的板体结构件侧边的凸键、凹槽相应而能拼装插装;若干板体结构件相互插接拼装,并与上、下边沿结构件插接拼装构成上、下面平直的等厚的整体木工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好,只用粘结便可拼装固接,拼装工艺简使,拼装后的板面强度容易保证,适合现场施工,可使用细、碎木材,加工及拼装的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
文档编号B27D1/04GK2522232SQ0220537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尹春旺 申请人:尹春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