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成型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1622发布日期:2018-06-17 16:46阅读:1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签加工机械配件,具体牙签成型刀。



背景技术:

人们充分利用竹材资源,生产出许多竹产品和竹工艺品,并且实现了家具用料的以竹代木,节约了大量的木材资源,减少了森林的砍伐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生产竹产品和竹工艺品,实现家具用料以竹代木的时候,必须经过先将原竹截段,再将竹段开条,然后铣削竹条的上下面和两个侧面。为了铣削竹条的上下面和两个侧面,人们开发生产出竹条铣削机,在铣削去除了竹外青皮、竹内黄皮和两个侧面以后,竹条铣削机用铣刀将竹片铣削成竹条,然而由于刀架的几何角度设计不当,整体结构庞大、金属材料用料多、造成其生产制造成本、噪声大,工作效率低,原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效率高,废料少,质量稳定的牙签成型刀。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牙签成型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刀体和设于其外圆上的若干刀架,刀架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刀架顶端安装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的刀口上均匀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弧槽状的刨削口。

所述的刀片的刀尖角设置为65°至75°之间,优选为70°。

所述的刀片由硬质合金制作而成,焊接固定在刀架顶端的刀槽上。

所述的刨削口的宽度根据牙签直径设置为0.8mm至3.0mm之间。

所述的刀片的刨削口的槽底为圆弧成型区,圆弧成型区与刀口间为直槽状的断层区,断层区高度D设置为0.3mm至0.4mm,优选为0.3mm。

所述的刀片两端设有废料刨削区,其宽度根据刨削口之间变化,设置为0.4mm至1.8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成型刀使用普通金属材料作为刀体,使用合金刀片作为刨削加工使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刀具的锋利程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3)刀片刀尖角经过反复的实验确定为70度,在保证加工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竹片的冲击,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刨削口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牙签成型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刀体1和设于其外圆上的若干刀架2,刀架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刀架2顶端安装有刀片3,所述的刀片的刀口上均匀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弧槽状的刨削口4。

所述的刀片3的刀尖角设置为65°至75°之间,优选为70°。

所述的刀片3由硬质合金制作而成,焊接固定在刀架2顶端的刀槽21上。

所述的刨削口的宽度根据牙签直径设置为0.8mm至3.0mm之间。

所述的刀片的刨削口4的槽底为圆弧成型区41,圆弧成型区41与刀口间为直槽状的断层区42,断层区42高度D设置为0.3mm至0.4mm,优选为0.3mm。

所述的刀片两端设有废料刨削区5,其宽度根据刨削口4之间变化,设置为0.4mm至1.8mm之间。

工作原理:本成型刀在加工时成对上下安装且左右错位使用,并由电机驱动两成型刀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且上下两成型刀上的刀片运动圆周相切,当竹片5从左往右经过送料轮被送入成型刀的转动范围时,上下两成型刀对竹片的上下两面分别进行铣削,而位于刨削口4处材料则被保留下来,因此经过第一把成型刀刨削后的竹片5在其上表面形成若干沟槽,将竹片5的上半圆加工成型,再经过第二把成型刀的加工后,其将沟槽贯穿并将竹条的下半圆周加工成型,最终加工出圆柱状的竹条6,竹条6经过切割分条后磨尖形成牙签。其中需要说明的时,本发明中的刀片位置采用硬质合金制作,其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保证了其加工性能,即使长时间加工也不会变钝,避免需要经常修刀造成的停机和尺寸误差。同时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本发明中的刀片刀尖角设置成70°,其在保证刨削性能的同时,还能避免刀片在刨削时对竹片表面的严重撞击导致竹片破裂,和工作噪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