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244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压胶合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



背景技术:

热压胶合机是一种可对复合面料、防盗门板实施热压,使复合面料或防盗门快速实现胶合的专用设备。传统的热压胶合机主要由机体、架设于机体上并呈成叠设置的若干块压合板及驱动压合板压紧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各压合板之间具有压合空间,机体上设有可对压合板内部添加热能的热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待胶合的物体放置于压合空间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压合板,使物体得到热胶合。然而,目前对于待胶合物体的放置及由机体上的输出分别通过人工进行,不仅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延长了加工时间,胶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胶合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的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包括有胶合装置,胶合装置包括有机体、架设于机体上并呈成叠设置的若干块压合板及驱动压合板压紧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各压合板之间具有压合空间,机体上设有可对压合板内部添加热能的热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及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所述的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包括有机架、架设于机架上的输送平台、架设于输送平台上并可沿输送平台往复移动的送料机构及设于机架上并可对输送平台实施升降的升降机构a;所述的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包括有机架体、架设于机架体上的输出平台、架设于输出平台上并可沿输出平台往复移动的出料机构及设于机架体上并可对输出平台实施升降的升降机构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可自动将待胶合的物体输送至机体上压合空间内的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及将经过胶合的物体输出的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使对待胶合物体的输送及移出可通过全自动的机械实施操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提高了胶合效率,而且降低了由于人工操作而产生的生产成本及消除了人工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中输送平台的设置是为了对待胶合的物体实施输送,升降机构a的设置是由于压合板具有若干块,因此压合空间也就具有若干个,升降机构a可通过升降促使处于输送平台上的待胶合物体可对某个压合空间实施选择,然后通过送料机构将输送平台上的待胶合物体输送至压合空间内实施胶合;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中的升降机构b的设置是为了将输出平台升降至完成胶合的压合空间处,对该完成胶合的物体实施衔接,使完成胶合的物体可由输出平台自动输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中的送料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具有供待胶合物体移动的移动空间,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有可沿输送平台往复移动的送料框及驱动送料框移动的送料框驱动组件,送料框朝向机体的一端处设有可摆动及可将压合空间内完成胶合的物体推出压合空间的第一顶料组件,送料框位于其尾部与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顶料组件,所述的升降机构a包括有第一升降电机、与第一升降电机联动的第一转轴及架设于第一转轴上并与第一升降电机通过传动带联动的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一转轴与机架的顶部之间绕设有传动带,传动带位于输送平台处的部分与输送平台联动连接;所述的胶合物体输出装置中的出料机构与输出平台之间具有胶合完成物体的输出空间,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有可沿输出平台往复移动的出料框及驱动出料框移动的出料框驱动组件,出料框朝向机体的一端处设有可摆动及可将输出空间内完成胶合的物体输出的第三顶料组件,所述的升降机构b包括有第二升降电机、与第二升降电机联动的第二转轴及架设于第二转轴上并与第二升降电机通过传动带联动的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二转轴与机架体之间绕设有传动带,传动带位于输出平台处的部分与输出平台联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胶合的物体被放置到输送平台上后,根据需要升降机构a中的第一升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使与第一转轴及机架顶部绕设的传动带开始工作,传动带将输送平台整体实施升降,并使移动空间对应的压合空间,然后第一顶料组件将压合空间中完成胶合的物体顶出,并通过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对其实施衔接,然后第二顶料组件将移动空间中待胶合的物体由移动空间中推移至压合空间内,依此循环,可持续对压合空间投入待胶合的物体;反之,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仅需配合由第一顶料组件推出的完成胶合的物体既可。无需人工操作,而且工序可持续循环进行,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送料框驱动组件包括有沿机体横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架设于第一导向杆上可沿第一导向杆往复移动的第一滑座、与第一导向杆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架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联动的第一传动轴及设于第一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的送料框相对于设置第一顶料组件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座连接;所述的出料框驱动组件包括有沿机架体横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架设于第二导向杆上可沿第二导向杆往复移动的第二滑座、与第二导向杆平行设置的第二齿条、架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联动的第二传动轴及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的出料框相对于设置第三顶料组件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使第一传动轴周向旋转,设于第一转动轴上的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使第一滑座处于第一导向杆上实施滑移,而与第一滑座连接的送料框也会随之处于输送平台上实施往复移动,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紧凑,联动稳定。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顶料组件及第二顶料组件分别包括有与机架铰接连接的顶料摆动块及驱动顶料摆动块摆动的驱动气缸,所述的驱动气缸与顶料摆动块之间设有驱动头,驱动头与顶料摆动块之间通过斜面联动;所述的第三顶料组件包括有与机架体铰接连接的摆动块及驱动摆动块的气缸,所述的气缸与摆动块之间具有呈斜面联动的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胶合的物体处于移动空间时候,第一顶料组件及第二顶料组件中的顶料摆动块不会摆动至移动空间内,当移动空间内的待胶合的物体需要被输送至压合空间内时,第一顶料组件中的顶料摆动块首先将压合空间内完成胶合的物体推出,然后第二顶料组件中的顶料摆动块将移动空间内的待胶合的物体推入压合空间中实施胶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较为方便。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有沿机体纵向设置的液压油缸、与液压油缸联动的升降板及设于升降板上可延伸至压合空间内对压合板实施提升或下压的升压组件,所述的升降板与机体之间设有导向组件。

其中,导向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升降板上的导向转轴、设于导向转轴上的导向齿轮及沿机体纵向固设并与导向齿轮啮合的导向齿条;所述的升压组件包括有均布于升降板上的若干个的驱动气缸体及朝向压合空间设置并与驱动气缸体联动的升压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联动稳定,而且可分别对不同的压合板实施驱动,为持续胶合提供了铺垫。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热能发生器为可对内部燃油加热的油箱,油箱通过导管分别与各压合板的内部连接并形成循环回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压合板可得到快速的加热,使压合空间中的物体得到快速的加热及胶合,从而缩短胶合时间,提高胶合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全自动热压胶合设备,包括有胶合装置1,胶合装置1包括有机体11、架设于机体11上并呈成叠设置的若干块压合板12及驱动压合板12压紧或分离的驱动机构13,各压合板12之间具有压合空间121,机体11上设有可对压合板12内部添加热能的热能发生器14,机体11的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2及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2包括有机架21、架设于机架21上的输送平台22、架设于输送平台22上并可沿输送平台22往复移动的送料机构23及设于机架21上并可对输送平台22实施升降的升降机构a24;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包括有机架体31、架设于机架体31上的输出平台32、架设于输出平台32上并可沿输出平台32往复移动的出料机构33及设于机架体31上并可对输出平台32实施升降的升降机构b34。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机体11的两侧分别设置可自动将待胶合的物体输送至机体11上压合空间121内的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2及将经过胶合的物体输出的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使对待胶合物体的输送及移出可通过全自动的机械实施操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提高了胶合效率,而且降低了由于人工操作而产生的生产成本及消除了人工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2中输送平台22的设置是为了对待胶合的物体实施输送,升降机构a24的设置是由于压合板12具有若干块,因此压合空间121也就具有若干个,升降机构a24可通过升降促使处于输送平台22上的待胶合物体可对某个压合空间121实施选择,然后通过送料机构23将输送平台22上的待胶合物体输送至压合空间121内实施胶合;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中的升降机构b34的设置是为了将输出平台32升降至完成胶合的压合空间121处,对该完成胶合的物体实施衔接,使完成胶合的物体可由输出平台32自动输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合板12之间压合空间121的间距可控,即在机体11处设置光码盘,用于计算压合空间的尺寸,当压合空间121的宽度可适用于物体进入时,可通过后台对驱动机构13发出指令,使驱动机构13开始工作,当处于压合空间121的尺寸达到压合饱和状态时,后台可发出指令,使驱动机构13停止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胶合物体输入装置2中的送料机构23与输送平台22之间具有供待胶合物体移动的移动空间25,送料机构23包括有可沿输送平台22往复移动的送料框231及驱动送料框231移动的送料框驱动组件232,送料框231朝向机体11的一端处设有可摆动及可将压合空间121内完成胶合的物体推出压合空间121的第一顶料组件26,送料框231位于其尾部与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顶料组件27,升降机构a24包括有第一升降电机241、与第一升降电机241联动的第一转轴242及架设于第一转轴242上并与第一升降电机241通过传动带联动的传动齿轮243,第一转轴242与机架21的顶部之间绕设有传动带244,传动带244位于输送平台22处的部分与输送平台22联动连接;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中的出料机构33与输出平台32之间具有胶合完成物体的输出空间35,出料机构33包括有可沿输出平台32往复移动的出料框331及驱动出料框331移动的出料框驱动组件332,出料框331朝向机体11的一端处设有可摆动及可将输出空间35内完成胶合的物体输出的第三顶料组件36,升降机构b34包括有第二升降电机341、与第二升降电机341联动的第二转轴342及架设于第二转轴342上并与第二升降电机341通过传动带联动的传动齿轮343,第二转轴342与机架体31之间绕设有传动带37,传动带37位于输出平台32处的部分与输出平台32联动连接。当待胶合的物体被放置到输送平台22上后,根据需要升降机构a24中的第一升降电机241驱动第一转轴242,使与第一转轴242及机架21顶部绕设的传动带244开始工作,传动带244将输送平台22整体实施升降,并使移动空间25对应的压合空间121,然后第一顶料组件26将压合空间121中完成胶合的物体顶出,并通过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对其实施衔接,然后第二顶料组件27将移动空间25中待胶合的物体由移动空间25中推移至压合空间121内,依此循环,可持续对压合空间121投入待胶合的物体;反之,完成胶合物体输出装置3仅需配合由第一顶料组件26推出的完成胶合的物体既可。无需人工操作,而且工序可持续循环进行,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送料框驱动组件232包括有沿机体11横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2321、架设于第一导向杆2321上可沿第一导向杆2321往复移动的第一滑座2322、与第一导向杆2321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2323、架设于第一滑座232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2324、与第一驱动电机2324联动的第一传动轴2325及设于第一传动轴2325上的传动齿轮2326,传动齿轮2326与第一齿条2323啮合,送料框231相对于设置第一顶料组件26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座2322连接;出料框驱动组件332包括有沿机架体31横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3321、架设于第二导向杆3321上可沿第二导向杆3321往复移动的第二滑座3322、与第二导向杆3321平行设置的第二齿条3323、架设于第二滑座3322上的第二驱动电机3324、与第二驱动电机3324联动的第二传动轴3325及设于第二传动轴3325上的传动齿轮3326,传动齿轮3326与第二齿条3323啮合,出料框331相对于设置第三顶料组件36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座332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324驱动第一传动轴2325,使第一传动轴2325周向旋转,设于第一转动轴2325上的传动齿轮2326与第一齿条2323啮合,使第一滑座2322处于第一导向杆2321上实施滑移,而与第一滑座2322连接的送料框231也会随之处于输送平台22上实施往复移动,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紧凑,联动稳定。出料框驱动组件332的原理及工作状态与送料框驱动组件232一致,仅为一个输入,一个输出,这里不在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中,第一顶料组件26及第二顶料组件27分别包括有与机架21铰接连接的顶料摆动块261及驱动顶料摆动块261摆动的驱动气缸262,驱动气缸262与顶料摆动块261之间设有驱动头263,驱动头263与顶料摆动块262之间通过斜面2631联动;第三顶料组件36包括有与机架体31铰接连接的摆动块361及驱动摆动块361的气缸362,气缸362与摆动块361之间具有呈斜面3631联动的驱动件363。当待胶合的物体处于移动空间25时候,第一顶料组件26及第二顶料组件27中的顶料摆动块261不会摆动至移动空间25内,当移动空间25内的待胶合的物体需要被输送至压合空间121内时,第一顶料组件26中的顶料摆动块261首先将压合空间121内完成胶合的物体推出,然后第二顶料组件27中的顶料摆动块261将移动空间25内的待胶合的物体推入压合空间121中实施胶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较为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驱动压合板12升降的驱动机构13包括有沿机体11纵向设置的液压油缸131、与液压油缸131联动的升降板132及设于升降板132上可延伸至压合空间121内对压合板12实施提升或下压的升压组件133,升降板132与机体11之间设有导向组件134。导向组件134包括有架设于升降板132上的导向转轴1341、设于导向转轴1341上的导向齿轮1342及沿机体11纵向固设并与导向齿轮1342啮合的导向齿条1343;升压组件133包括有均布于升降板132上的若干个的驱动气缸1331体及朝向压合空间121设置并与驱动气缸体1331联动的升压头1332。当驱动机构13需要对压合板12实施驱动时,液压油缸131接收到后台的指令对升降板132实施驱动,升降板132升降至待升降的压合板121处时,升压组件133中的升压头1332延伸至压合板12处,对其实施提升或下压,这样设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联动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能发生器14为可对内部燃油加热的油箱,油箱通过导管分别与各压合板12的内部连接并形成循环回路。这样设置使压合板12可得到快速的加热,使压合空间121中的物体得到快速的加热及胶合,从而缩短胶合时间,提高胶合效率。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该热能发生器14也可为蒸汽发生器或可对介质实施加热的水箱,都是可行的,但采用燃油加热速度快,且温度高,因此本发明优选前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