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44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新型第M365927号专利(以下简称习知案),其为一种可对木板或木柱进行刨裁加工的木工机,其也是本案创作人先前的创作,该习知案经实施后普受广大使用者的赞赏而颇有口碑,然,每一项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皆有其再予以改良的空间;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该习知案的立体外观图,其平台11的中间位置组设一防尘盖12,防尘盖12的中心位置再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刀孔13,该防尘盖12以多个螺丝14与平台11锁固于一起,该刀孔13可供一电动刨刀机的刨刀(图未示,请参阅该习知案的专利说明书)于其中上下升降,该刀孔13的尺寸大小仅略大于刨刀一些,以防止对木板或木柱刨裁加工时所产生的木屑,会大量自刀孔13处掉落下去,造成电动刨刀机表面积累过多木屑而影响电动刨刀机的正常运转;而当木板或木柱有不同形状的刨裁加工时,该刨刀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即会有所不同,该防尘盖必须予以更换,而换上具有合适尺寸刀孔13的防尘盖12,该习知案的防尘盖12以多个螺丝14与平台11螺锁固定于一起,欲更换防尘盖12时,必须先调松多个螺丝14,取下旧防尘盖12,再换上新的防尘盖,再将多个螺丝14与平台11螺锁固定于一起,如此的操作,其效率可谓不高,而有待加以改良。

基于上述习知案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潜心研究,并制作样品试样,经不断的改良,终有本实用新型诞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更换防尘盖的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其可快速的拆卸或组装木工机的防尘盖,且于组装或拆卸时,不须再另以工具辅助组装或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借由多个齿轮的齿数倍数比的关系,搭配一螺杆的连动结构设计,而可提供使用者具有两种调整升降速度的选项,使用者可更灵活的操作木工机。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述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包括:一平台、一摇杆组;该平台具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处形成一环阶级缘而承置一防尘盖,该平台设有多个穿孔,该防尘盖具有一刀孔;该摇杆组设于平台底面的一侧,该摇杆组具有一摇杆,该摇杆为轴枢的状态,使其左侧与右侧可上下摆动,摇杆的一端位于防尘盖的底面,另一端与一按钮连动。

较佳的,该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还包括一导杆组、一驱动组、一箍紧件;该导杆组包括多个具有一距离的导杆,各导杆具有光滑的外表面,锁固于平台的底面;该驱动组包括一螺杆、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一第四齿轮,该螺杆临近顶端与一轴承座组设成轴枢状态,使该螺杆受驱动时可转动,螺杆的顶端凸出于轴承座,该螺杆的顶端面形成一非圆形凹孔,该轴承座固定于平台底面,使螺杆自平台底面朝下延伸,螺杆顶端嵌入于平台上的一穿孔中;该第一齿轮固定于螺杆上而可随着螺杆转动;该第二齿轮的齿数为两倍于第一齿轮,其一侧与一轴承座组设成轴枢状态,使该第二齿轮可转动,该第二齿轮的轴枢端具有一可与第二齿轮连动的凸轴,凸轴的顶端面形成一非圆形凹孔,该凸轴嵌入于平台上的一穿孔中;该第三齿轮的齿数与第一齿轮相同,该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齿数相同,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同轴固定于同一转轴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该箍紧件为一具有中心通孔的环形体,该箍紧件的中心通孔将一电动刨刀机夹紧固定;箍紧件的一侧具有一螺帽部,该螺帽部具有一内螺孔而与螺杆螺合于一起,该箍紧件的环面另两处各设有一滑套,各对应的导杆穿枢于各滑套。

较佳的,位于防尘盖底面位置的摇杆的末端形成一翘起的凸部。

较佳的,该平台底面设有一抵件,该抵件位于摇杆受按钮压抵的末端下方。

较佳的,平台的环阶级缘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缺口,各缺口的纵向位置形成内凹的凹槽,各凹槽中分别设有一簧片,该簧片由上而下具有一凸部及一凹部,该防尘盖的外环面形成一环凹槽,防尘盖置于环阶级缘上时,簧片的凸部恰嵌入该环凹槽而构成假性的结合。

较佳的,该平台具有一阶级孔,该按钮容置于阶级孔中而可直接触压。

较佳的,各导杆底端设有一挡止环。

较佳的,该箍紧件具有一断开部而使环形体未连接于一起,该断开部的两侧可受力而张合,使通孔的孔径变大或变小,以多个锁结件将断开部两侧予以锁固于一起。

较佳的,螺杆顶端所嵌入于平台上的穿孔四周设有一刻度表。

较佳的,第二齿轮的凸轴所嵌入于平台上的穿孔四周设有一刻度表。

本实用新型木工机的防尘盖组装结构借由以上的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可产生以下的功效:

第一功效为:于按压该按钮而令其往下位移时,可连带令摇杆的受压端向下位移而令另一末端向上,而将防尘盖向上推起,借此,使能方便地更换防尘盖,当该按钮不受力时,该摇杆恢复至原位,从而实现可快速的拆卸或组装木工机的防尘盖,且于组装或拆卸时,不须再另以工具辅助组装或拆卸。

第二功效为:当以工具驱动第二齿轮转动时,可连带驱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及第一齿轮同步转动,再同步令该螺杆也一起转动,借该第二齿轮的齿数为第一齿轮的2倍,可较大幅度的调整箍紧件上下升降,而调整组设于电动刨刀机上的刨刀位置至所需的位置;当以工具驱动螺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时,由于该第一齿轮的齿数仅为与其相啮合的第四齿轮的一半,借此,使箍紧件及电动刨刀机上下升降的调幅,可做细微的调整,从而借由多个齿轮的齿数倍数比的关系,搭配一螺杆的连动结构设计,而可提供使用者具有两种调整升降速度的选项,使用者可更灵活的操作木工机。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木工机的升降机构的立体外观。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组装立体图。

图4、图5为图3的A-A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6为换上刀孔较大的防尘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B-B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B-B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置于一工作台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0升降机械 11平台

12防尘盖 13刀孔

14螺丝 20升降机构

21平台 22通孔

23环阶级缘 24缺口

25凹槽 26阶级孔

27穿孔 271刻度表

28穿孔 281刻度表

29簧片 291凸部

292凹部 30防尘盖

31刀孔 32环凹槽

40摇杆 41凸部

42轴孔 43角片

431纵片部 432穿孔

433横片部 44螺栓

45螺帽 46抵件

51导杆 511挡止环

52滑套 53导杆

531挡止环 54滑套

55螺杆 551轴承座

552非圆形凹孔 56螺帽部

561内螺孔 60箍紧件

61中心通孔 62断开部

63螺丝 71第一齿轮

72第二齿轮 721轴承座

722凸轴 723非圆形凹孔

73第三齿轮 731转轴

74第四齿轮 75固定片

76固定柱 80电动刨刀机

81刨刀 90工作台

100六角板手 47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及据以实施,兹列举一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本实施例仅为利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本实用新型日后的实施,并非以此为限制,凡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为的改良实施,皆受本实用新型所拘束。

请参阅图2、图3、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20承置于一工作台90上,该升降机构20包括一平台21、一摇杆组、一导杆组、一驱动组、一箍紧件60;

该平台21的内侧具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22,通孔22处形成一内缩的环阶级缘23而可供承置一防尘盖30,于环阶级缘23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缺口24,各缺口24的纵向位置形成更内凹的凹槽25,各凹槽25中设有一簧片29,该簧片29由上而下概呈为波浪状,其具有一凸部291及一凹部292,该防尘盖30的中心具有一刀孔31,其外环面形成一环凹槽32,防尘盖30置于环阶级缘23上时,其环凹槽32恰可供簧片29的凸部291嵌入,而使防尘盖30暂时被假性固定;该通孔22的一侧设有一阶级孔26,通孔22的另一侧另设有两穿孔27、28,穿孔27的环周设有一粗刻度表,穿孔28的环周设有一细刻度表;

该摇杆组包括一摇杆40、一角片43、一抵件46、一按钮47,该角片43的横片部433锁固于平台21底面,其纵片部431设有一穿孔432,摇杆40亦设有一轴孔42,而可以一螺栓44同时穿过纵片部431、摇杆40,该螺栓44的另一端再螺设一螺帽45,使摇杆40构成为一轴枢的状态,而可以螺栓44为轴点,其左侧及右侧可上下摆动,该摇杆40的一末端形成向上延伸的凸部41而位于防尘盖30的底面,其另一末端的上面恒与一按钮47抵接于一起,下面则受到一抵件46的限制而仅能向下摆动至抵件46处,该按钮47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其容置于平台21的阶级孔26中;

该导杆组包括两具有一距离的导杆51、53,各导杆51、53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其锁固于平台21的底面而使其呈自平台21底面向下延伸,各导杆51、53的底端设有一挡止环511、531;

该驱动组包括一螺杆55、一第一齿轮71、一第二齿轮72、一第三齿轮73、一第四齿轮74,该螺杆55的近顶端与一轴承座551组设成轴枢状态,使该螺杆55受驱动时可转动,螺杆55的顶端凸出于轴承座551,其顶端面形成一非圆形凹孔552,该轴承座551固定于平台21底面,使螺杆55自平台21底面朝下延伸,螺杆55顶端嵌入于平台21上的穿孔28中;该第一齿轮71固定于螺杆55上而可随着螺杆55转动;该第二齿轮72的齿数为两倍于第一齿轮71,其一侧与一轴承座721组设成轴枢状态,使该第二齿轮72受驱动时可转动,该第二齿轮72的轴枢端具有一可与第二齿轮72连动的凸轴722,凸轴722的顶端面形成一非圆形凹孔723,该凸轴722嵌入于平台21上的穿孔27中;该第三齿轮73的齿数与第一齿轮71相同,该第四齿轮74与第二齿轮72齿数相同,该第三齿轮73与第四齿轮74同轴固定于同一转轴731上,第三齿轮73与第二齿轮72啮合,第四齿轮74则与第一齿轮71啮合;该第二齿轮72、第四齿轮74的另一侧轴枢于一固定片75上,而固定片75则借多个固定柱76连接至平台21底面而锁固,使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73或第四齿轮74转动时得以平顺稳定的转动;

该箍紧件60为一具有中心通孔61的环形体,其具有一断开部62而使其环形体未连接于一起,该断开部62的两侧可受力而张合,使中心通孔61的孔径可变大或变小,并可以多个螺丝63将断开部62两侧予以锁固于一起,该箍紧件60的中心通孔61可将一电动刨刀机80夹紧固定;箍紧件60的一侧具有一螺帽部56,该螺帽部56具有一内螺孔561而与螺杆55螺合于一起,该箍紧件60的另两处各设有一滑套52、54,各滑套52、54可供各对应的导杆51、53穿枢,该紧箍件60可因螺杆55转动时而带着电动刨刀机80上下升降,并借由两导杆51、53的支持及引导,使箍紧件60及电动刨刀机80可受力平衡且平稳的上下升降位移。

以上为本实施的结构介绍, 本实施例可产生的功效,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11所示,当欲更换组设于电动刨刀机80上的刨刀81时,若该刨刀81的尺寸与防尘盖30的刀孔31尺寸不能配合时,须更换该防尘盖30,使用者用手直接按压该按钮47,由于该按钮47与摇杆40的其中一末端恒保持抵接,该摇杆40的受压端乃向下摆动位移,而该摇杆40另一末端的凸部41则向上摆动,该凸部41会推抵防尘盖30的底面,由于该防尘盖30仅受两簧片29轻力的抵靠住,当防尘盖30受到摇杆40的凸部41的推抵时,该防尘盖30的环凹槽32会脱离簧片29的凸部291而使防尘盖30可被取下,而为了避免按钮47脱离阶级孔26,该摇杆40的受压端于抵靠到抵件46时,即无法再往下位移,待更换好刨刀81后,再以具有适当尺寸大小的刀孔31的防尘盖30强力向下压入通孔22的环阶级缘23,两簧片29的凸部291又嵌入于防尘盖30的环凹槽32中而暂时假性结合,借上述结构的改良,使防尘盖30的更换,方便、快速而又无需使用额外的工具。

请再参阅图7、图8、图11所示,当欲调整刨刀81的位置时,乃可以一六角板手100自平台21的穿孔27插入,并插入于凸轴722顶端面的非圆形凹孔723中,而可驱动第二齿轮72正转或逆转,当第二齿轮72转动时,乃可连带驱动第三齿轮73、第四齿轮74及第一齿轮71同步转动,再同步令该螺杆55转动,该箍紧件60及电动刨刀机80乃可上下升降位移,由于该第二齿轮72的齿数为第一齿轮71的2倍,所以,可较大幅度的调整箍紧件60及电动刨刀机80上下升降的距离,而调整刨刀81至所需的位置。

请再配合参阅图9、图10、图11所示,当须微调刨刀81的位置时,可以一六角板手100自平台21的穿孔28插入,并插入于螺杆55顶端面的非圆形凹孔552中,而可直接驱动螺杆55正转或逆转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齿轮71转动,由于该第一齿轮71的齿数仅为与其相啮合的第四齿轮74的一半,借此,可微调箍紧件60及电动刨刀机80上下升降的距离,进而使刨刀81可做细微距离的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