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0724发布日期:2019-12-03 17:0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封边机是一种在板式家具制造领域中常用于对板材(如压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等)进行饰边美化处理的设备,主要是将封边带复合到板材的四边,以利用封边带来避免因空气中的水分从板边进入板材内而引起板材边部膨胀、减少甲醛等有害气体挥发以及提高板材的装饰性等效果。

其中,手提式封边机因其所具有的操作方便灵活、购置及维护成本低廉等特点,在板式家具封边工序中被广泛使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3478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手提式木材封边机》(其中,图1和图2示出了其基本结构构造);此类手提式封边机在进行实际的封边作业时,首先将定位板3叠置于待封边板材的表侧以使封边机整体以搭接的形式被悬挂在板材的边侧,同时由操作人员手握手提柄4来保持封边机整体被放置的平衡性,然后利用送带轮8沿板材的边侧面进行滚动的作用以及操作人员通过手提柄4向封边机施加的一个朝板材的表侧方向分布的牵制力来实现封边机整体沿板材边侧进行行走的效应,从而完成封边作业。

然而,此类手提式封边机仍由人力带动作业,即:人工手扶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始终扶持封边机并随同封边机作同步行走,无法解决诸如封边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封边质量均一性差及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它包括装设于封边机上并位于与封边机行进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的定位底板、至少一个开设于定位底板上的辊体嵌位口、转动地装设于定位底板上并嵌合于辊体嵌位口内的牵制辊轮以及装设于定位底板上并与牵制辊轮作传动连接以驱动牵制辊轮相对于定位底板在辊体嵌位口内作旋转运动的动力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牵制辊轮的旋转行进方向与封边机的行进方向呈交叉分布,且相对于水平面,所述牵制辊轮位于定位底板的底面侧的周面顶点所在的平面不高于定位底板的底面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动力驱动器包括装设于定位底板的表面侧的动力马达以及将动力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牵制辊轮作传动连接的传动连接器,所述传动连接器为齿轮变速箱、传动皮带、传动链中的其中一种。

优选地,所述牵制辊轮包括转动地装设于定位底板上并与动力驱动器作传动连接的辊轴以及包覆于辊轴的周壁上的胶体包覆套。

优选地,所述牵制辊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绕牵制辊轮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的挠地凹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板上并排地开设有若干个辊体嵌位口,且每个所述辊体嵌位口内均嵌合有一个牵制辊轮,所有所述牵制辊轮均与动力驱动器作同步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板的端部且邻近封边机的一侧设置有一与封边机作转动连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底板通过定位轴装设于封边机上。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与定位底板相对拼装为一体并将动力驱动器封盖于定位底板上的顶盖壳,所述顶盖壳上嵌装有分别与动力驱动器作电连接的电源插座和电源开关。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与动力驱动器作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底板的端部且远离封边机的一侧还设置有升降支撑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取代传统封边机上的定位板和手提柄的组合体,依靠牵制辊轮所产生的动力来替代操作人员向手提柄施加的人工作用力,使封边机无需人工手扶即可完成自动化地封边作业,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封边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封边质量均一性差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为对传统的手提式封边机的改造创造了条件;其结构简单、装配及使用的灵活方便、有利于对传统的手提式封边机进行自动化性能改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手提式封边机的结构参考示意图(一);

图2是现有手提式封边机的结构参考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封边机装配后进行封边作业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封边机装配后处于静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边辅助移载机,主要与现有的手提式封边机或者对现有的手提式封边机进行简单的结构改造(如将图1和图2所示的封边机的定位板3及手提柄4省掉)后所形成的改进封边机进行配套装配使用;它包括装设于封边机上并位于与封边机行进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的定位底板10、至少一个开设于定位底板10上的辊体嵌位口a、转动地装设于定位底板10上并嵌合于辊体嵌位口a内的牵制辊轮20以及装设于定位底板10上并与牵制辊轮20作传动连接以驱动牵制辊轮20相对于定位底板10在辊体嵌位口a内作旋转运动的动力驱动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手提式封边机(为便于描述,将此封边机的附图标记标注为b),本实施例的移载机在具体装配时,可利用定位底板10来取代封边机上的定位板3和手提柄4以实现将整个移载机与封边机b装配为一体的结构效果或者直接将定位底板10装配于传统封边机的定位板3上来实现其与封边机的装配连接效果;如图6所示,在具体作业时,将定位底板10以叠置的形式放置在待封边板材的表面上以使封边机b位于待封边板材的侧边,当动力驱动器启动后,即可带动牵制辊轮20在辊体嵌位口a内作旋转运动,从而利用牵制辊轮20与待封边板材之间的摩擦效应向封边机b施加一个朝向待封边板材内侧的动态牵制力,使封边机b的送带轮8能够紧靠在待封边板材的侧边上,而当送带轮8动作后,即可使封边机b能够沿着板材的边侧行进并完成封边作业;在此过程中,由于牵制辊轮20始终会产生一个与封边机b的行进方向相垂直的动态牵制力,可有效保证封边机b不会脱离被封边作业的板材。基于此,本实施例的移载机相当于取代了传统封边机上的定位板3和手提柄4的组合体,依靠牵制辊轮20和动力驱动器所产生的动力来替代操作人员人工向手提柄4施加的作用力,使封边机b无需人工手扶即可完成自动化地封边作业,不但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封边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封边质量均一性差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为对传统的手提式封边机的改造创造了条件。

为保证牵制辊轮20在旋转动作的过程中能够在待封边板材的配合下产生强有力的摩擦力,以对封边机b形成有效的牵制力,本实施例的牵制辊轮20的旋转行进方向与封边机b的行进方向呈交叉分布(可以理解为:牵制辊轮20的行进方向所在的平面与封边机b的行进方向所在的平面呈垂直分布),并且相对于水平面,牵制辊轮20位于定位底板10的底面侧的周面顶点所在的平面不高于定位底板10的底面所在的平面(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待封边板材的表面,牵制辊轮20的最低点所处的位置不高于定位底板10的最低点所处的位置)。以此,可确保牵制辊轮20至少是外露于定位底板10的底面的,以为其与待封边板材的摩擦接触创造结构条件;同时,通过对牵制辊轮20的旋转行进方向的设置,不但可保证移载机能够对封边机b产生强有力的牵制力,而且不会对封边机b的正常行进造成阻碍或干扰。

为保证动力驱动器对牵制辊轮20的驱动效果,通过增强移载机整体运动性能的稳定性以及简化移载机的结构构造,本实施例的动力驱动器包括装设于定位底板10的表面侧的动力马达30以及将动力马达30的动力输出轴与牵制辊轮20作传动连接的传动连接器,而传动连接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齿轮变速箱、传动皮带、如图5所示的传动链31中的其中一种;其中,利用现有的齿轮变速箱作为牵制辊轮20与动力马达30之间的传动连接部件不但可实现动力马达30对牵制辊轮20的精确驱动控制,防止打滑等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够对动力马达30所输出的动力作减速增扭力或增速减扭力的动力转换;利用传动皮带作为牵制辊轮20与动力马达30之间的传动连接部件则可简化移载机的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本实施例优选传动链31作为牵制辊轮20与动力马达30之间的传动连接部件,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动力马达30对牵制辊轮的驱动效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移载机的配置及维护成本。当然,具体选择何种传动方式,可根据实际设计及使用需求了选择。

为最大限度地增强牵制辊轮20的抓地性能并降低因牵制辊轮20与板材的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噪音,达到耐磨静音、抓地能力强、牵制效果显著等目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牵制辊轮20包括转动地装设于定位底板10上并与动力驱动器(具体为动力马达30)作传动连接的辊轴21以及包覆于辊轴21的周壁上的胶体包覆套22(其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诸如pu胶等橡塑材料制作而成)。以此,可利用辊轴21来保证牵制辊轮20的刚性强度,而利用胶体包覆套22则可直接与板材作摩擦接触,以提高耐磨静音、抓地性能等等。

为进一步提高牵制辊轮20的抓地能力,在牵制辊轮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绕牵制辊轮20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的挠地凹槽23。由此,利用呈螺旋状分布的挠地凹槽23可有效增强牵制辊轮20的外周壁与板材之间的摩擦效应;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牵制滚轮20可为单一材料(如金属材料)的结构体,也可采用类似于前述的包胶式复合材料的结构体,而其结构构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类似于脚轮的结构构造或者辊轴状结构构造(其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牵制辊轮20与板材的接触面积,进而对封边机b形成强力的牵制效应)。

作为优选方案,在定位底板10上并排地开设有若干个(如附图所示的两个或者多个)条形的辊体嵌位口a,并且在每个辊体嵌位口a内均嵌合有一个牵制辊轮20,所有牵制辊轮20均与动力驱动器作同步传动连接。以此,通过设置多个牵制辊轮20可有效提升移载机的抓地能力,保证移载机对封边机b的牵引效果。

为提高整个移载机与封边机b进行拆装的便利性,在定位底板10的端部且邻近封边机b的一侧设置有一与封边机b作转动连接的定位轴11,定位底板10通过定位轴11装设于封边机b上。

为完善整个移载机的结构,尤其是对动力驱动器以及传动部件进行封装以及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动作,本实施例的移载机还包括一与定位底板10相对拼装为一体并将动力驱动器封盖于定位底板10上的顶盖壳40,在顶盖壳40上嵌装有分别与动力驱动器作电连接的电源插座41和电源开关42。以此,形成结构更为完备且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体来使用的移载机,利用电源插座41与外部电源建立电连接关系,利用电源开关42为人工启闭整个移载机提供便利。另外,在顶盖壳40上还可设置诸如提手43等部件,以便于以提携的方式对移载机进行位置移动或者装配拆卸等等。

为增强整个移载机的自动化或智能化控制性能,本实施例的移载机还包括一与动力驱动器作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2.4g模块等等),由此利用无线通信装置可与远程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以实现对移载机的自动化或智能化的遥控启闭操控。

另外,由于移载机与封边机b装配为一体后,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即:移载机的底面相当于处于板材的平面上,而封边机b的底面则相当于低于移载机的底面),当封边作业完成后或者两者的装配体在闲置时需要置于桌面、地面等承载面上进行放置,故为保证装配体放置的平稳性,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定位底板10的端部且远离封边机b的一侧还设置有升降支撑杆50(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锁固在定位底板10(或顶盖壳40)上或者采用液压升降杆等装置);当需要对装配体进行放置时,可将升降支撑杆50由定位底板10的底面侧伸出,然后利用升降支撑杆50和封边机b作为移载机两端的支撑部件,使移载机能够以悬空的方式置于承载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