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染色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染色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纱的方法及装置,尤其但又不单纯地涉及纺织纱染色的方法及装置。
在染色处理中,一个或多个可渗透的卷装件装置于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上,在染色处理期间,此卷装件运载装置浸于染料液体中。在染色处理完成后,卷装件运载装置移离染料液体。然后自穿孔心轴上个别地移出纱筒。
在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移出后,纱筒在干燥机器中干燥。一般而言个别纱筒会由人手置列于干燥机器的输送机上。
这由人手自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移出纱筒,及安排其于干燥机器的输送机上的过程不实际且花费时间。许多穿孔心轴很长(通常每一卷装件运载装置包含约60心轴),从而妨碍卸载纱筒的工人取放趋近卷装件运载装置中心区处的纱筒。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色机器的卸载装置,包括一容器设计成可置于染色机器的卷装件运载装置中,并能接受一个或多个纱筒,其中,该容器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移离可造成一个或多个纱筒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移离。
容器最好包含一种液体可渗透的结构。容器可由一提篮提供。
容器宜在其底板中具有一或更多第一孔口,用以接受容器插入于卷装件运载装置时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
容器宜另包含一第二孔口在其底板中,用以接受卷装件运载装置的一个柱。容器可包含一导管,该导管自第二开口大致垂直于底板延伸。导管的内部形状及尺寸与卷装件运载装置的柱的外部形状及尺寸相似,从而当柱伸进导管内时,柱及导管之间能紧密配合。
导管可包含肋自容器底板以大致沿导管的整个长度的部分向上纵向延伸。柱的肋宜与柱的肋合作,以减小容器在卷装件运载装置内的转动至最低程度。
容器在其底板中可另包含一第三孔口。使得在使用其于染色处理期间,液体可进入容器中。容器在其底板中宜包含多个第三孔口。
容器的底板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孔口宜具有不同的尺寸,以便置容器于卷装件运载装置中,以供使用。
容器宜在其侧壁中具有孔口。
容器可包含定位装置,用以正确置容器于卷装件运载装置中。定位装置可包含一或更多定位螺帽。
容器宜具有形状及尺寸与其欲配合使用的卷装件运载装置的形状及尺寸大致相当。例如,可提供大致长方形的容器用于长方形的卷装件运载装置。而且容器可具有大致圆形横断面用于大致圆形的卷装件运载装置。容器的尺寸宜使容器可紧密配合于卷装件运载装置内。
装载装置另可包含一提起框架。其中,提起框架宜由连接装置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容器。连接装置宜包含一链,且有利地包含多条链。链的第一端可固定或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容器或提起框架。如连接装置包含多条链,一些链的第一端可连接至容器,同时另一些链的第一端可连接至提起框架。链的第二端可包含一钩或环。在使用中,钩或环宜连接至容器或提起框架的环或钩。作为替代或附加方案,链的第二端可钩于容器或提起框架上的一钩上。
提起框架宜包含一臂最好是多个臂。当使用时,该臂或该多个臂宜安排横过容器的大致整个宽度。如框架包含多个臂,各臂宜互相连接。多个臂可由单一构件提供。作为替代或附加方案,多个臂可包含连接一起的分开元件。
臂的安排视框架欲配合使用的容器的形状而定。例如,如容器具有大致长方形横断面,则框架宜包含大体H形的轮廓。或且,如容器具有大致圆形横断面,由框架宜具有大致X形的轮廓。
框架可包含一把手,用以提起该提起框架。把手宜置于框架的大致中心处。
框架可包含一或更多支杆延伸于相邻臂之间。
框架可包含一或更多钩由连接装置连接提起框架至容器。框架宜包含一钩置于每一臂的末端。作为替代或附加方案,框架可包含连接装置的一或更多链。链可连接臂至框架。如框架包含支杆,则链可连接至支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载纱筒于染色机器中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放置一容器于染色机器的一卷装件运载装置内;(b)放置纱筒于容器内,使纱筒保持于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上;及(c)装载含有容器的卷装件运载装置于染色机器中。,装载纱筒的方法可另包括以下步骤连接容器于提起框架,以便对齐容器与卷装件运载装置。
该方法可另包括以下步骤降下容器于卷装件运载装置中,使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延伸穿过容器的底板中的第一孔口。
该方法可另包括以下步骤在纱筒插入容器中之前,分开提起框架与容器的连接。
该方法可另包括装载多个纱筒于容器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染色机器卸下纱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自染色机器移出装有容器的一卷装件运载装置,其中置纱筒;(b)自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移出容器,从而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上移出纱筒;及(c)自容器中移出纱筒。
自染色机器卸下纱筒的方法可另包括连接提起框架于容器,以便自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移出容器。
该方法可包括由人手自容器中移出纱筒。该方法可包括自容器中自动移出纱筒。
该方法宜包括自容器中移出多个纱筒。
装载纱筒于染色机器中的方法及/或自染色机器中卸下纱筒的方法可使用本发明的卸载装置执行。
发明的详细说明

图1a,1b,3a及3b系有关用于染色机器中的装载装置及带钩框架,具有大体长方形横断面。图2a,2b,4a及4b系有关用于染色机器中的装载装置及带钩框架,具有大体圆形横断面。由于二实施例除形状外基本上相同,故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以标示所有相同的特征。
图1a及1b的装载装置包括大致长方形的一个提篮2,该提篮2由链6连接至一带钩框架4(见图3a及3b)。提篮2在其底板10中具有孔8,及一管12大体垂直于底板10延伸。管12大致在提篮2的中心位置。
提篮2另包括定位螺帽14置于底板10上。多个肋板16自底板10沿管12纵向延伸,在管12的周边周围相分开。提篮2的底板10另包括穿孔18,使染料液体在使用中可渗透通过提篮2的底板10。
如自图3a可见,长方形提篮2的带钩框架4具有大体H形轮廓,具有钩20在框架4的每一臂的末端。框架4还具有一把手22自框架伸出,该把手22大约位于框架4的中心处。
在图1a,1b,3a及3b的装载装置的操作中,提篮2的每一链6分别地连接至带钩框架4的钩20。然后使用框架4的把手22提起空提篮2,并置于染色机器(未显示)的一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上方。提篮2然后下降于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上,使卷装件运载装置24的穿孔心轴26通过提篮2的底板10中的孔8。同时,卷装件运载装置24的一个柱28穿过提篮2的管12。提篮2在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中的位置由穿孔心轴26、柱28、及定位螺帽14限定。
卷装件运载装置24的柱28包含肋板30,这些肋板连同管12上的肋板16限制提篮2在卷装件运载装置24内的转动。管12之尺寸设计成使管12及柱28之间有紧密配合。一旦提篮2已置于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中时,由链6与钩20分开而移去带钩框架4。纱筒32然后被装进提篮2中的穿孔心轴26上。一旦装上纱筒32,包括卷装件运载装置及提篮2的整个装置会被装进染色机器中。
在染色处理期间,染料液体进入心轴26中,并通过可渗透的纱筒32。染料液体亦通过提篮2的底板10的穿孔18,从而产生更均匀的染色成品。
在染色处理的终段,卷装件运载装置24及提篮2被移离染色机器。为使纱筒32移出心轴26,提篮2的每一链6再连接至带钩框架4的相应钩20,且提篮2被提离卷装件运载装置24,使纱筒32在一迅速及简单的操作中移离心轴26。纱筒32故此可更容易被移离提篮2,并置于纱筒烘干机(未显示)的输送机(未显示)上。
图2a、2b、4a及4b所示的提起装置的提篮2基本上与以上参考图1a、1b、3a及3b所述相同。然而,提篮2具有大体圆形横断面。
图4b的框架40与图3b的框架4不同,故此说明如下。
框架40具有大体X形轮廓,具有支杆42延伸于框架的相邻臂之间,并连接各相邻臂。在框架40的每一臂的末端,连接一第一链44。在框架40与圆形提篮2的使用中,提篮2的链6在其末端处包含一钩,以连接提篮2的链6至框架40的第一链44。
一第二链46连接至每一支杆42。每一第二链46均在稍为偏离支杆42的中心的位置连接至一支杆42。比较适宜采用的安排是为了方便纱筒的安装。每一第二链46在其末端处均具有一钩48。
在使用框架40及圆形提篮2时,每一第二链46的钩48均连接至提篮2的一眼环。
图2a、2b、4a及4b所示的装载装置的操作大致与参考图1a、1b、3a及3b所述相同,且不再作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染色机器的卸载装置,包括一容器,该容器设计成可在使用中置于染色机器的卷装件运载装置中,并能接受一个或多个纱筒,其中,该容器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移离可造成一个或多个纱筒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移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为一提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在其底板中包含一第一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在其底板中包含多个第一孔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孔口设计成可在使用时接受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
6.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在其底板中另包含一第二孔口,在使用中接受卷装件运载装置的一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另包含一导管自第二开口大致垂直于底板延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管包含一个或多个肋自容器底板沿导管纵向延伸。
9.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的底板中包含一第三孔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中包含多个第三孔口。
11.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定位装置。
12.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具有与包装件运载装置的形状及尺寸大致相当的形状及尺寸。
13.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卸载装置,还包含一提起框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提起框架由连接装置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容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含一链。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含多条链。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链的第一端以固定或以可移离方式连接至容器。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链的第一端以固定或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提起框架。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条链中的一些以固定或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容器,及其他多条链以固定或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提起框架。
20.如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链的第二端包含一钩或环。
21.如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提起框架包含一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提起装置包含多个臂。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用时,一个或多个臂被安排横过容器的大致整个宽度。
24.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提起框架包含一或更多支杆延伸于框架的相邻臂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连接至框架的一支杆。
26.一种装载纱筒于染色机器中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放置一容器于染色机器的一卷装件运载装置内;(b)放置纱筒于容器内,使纱筒保持于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上;及(c)装载含有容器的卷装件运载装置于染色机器中。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包含连接容器至一提起框架,以便对齐容器与卷装件运载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包括降下容器于卷装件运载装置中,使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延伸穿过容器的第一孔口。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包括在纱筒插入于容器中之前,分开提起框架与容器的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含装载多个纱筒于容器中。
31.一种自染色机器卸下纱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自染色机器移离装有容器的一卷装件运载装置,其中置纱筒;(d)自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移出容器,从而自卷装件运载装置的穿孔心轴上移出纱筒;及(e)自容器中移出纱筒。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包括连接提起框架于容器,以便自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移出容器。
33.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由人手自容器中移出纱筒。
34.如权利要求31、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容器中移出多个纱筒。
35.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装置执行。
36.如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装置执行。
37.大致如上述及参考图1a、1b、3a及3b所述的装置。
38.大致如上述及参考图2a、2b、4a及4b所述的装置。
39.大致如上述及参考图1a、1b、3a及3b所述的方法。
40.大致如上述及参考图2a、2b、4a及4b所述的方法。
全文摘要
一种纱染色机器的装载装置,其方便装上及卸下于卷装件运载装置中的纱筒,包括一提篮2、一提起框架4及连接链6。提起框架4以可移离的方式连接至提篮2,后者在其基板中包含一或更多第一孔口,当容器下降于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中时,接受卷装件运载装置24的穿孔心轴26。在使用中,提篮2置于卷装件运载装置24内,纱筒32置于心轴26上。卷装件运载装置被置于染色机器中,如一般用于染色处理。在染色处理后,卷装件运载装置24会被移出染色机器,提篮2自卷装件运载装置24中提出,从而自心轴26上移离纱筒32。
文档编号D06B5/16GK1406855SQ0210324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0日
发明者徐达明 申请人:科万商标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