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干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5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干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衣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挂衣式干衣装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洗涤过的衣物,一般采用晾晒方式进行干燥。这种干衣方式的效果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空气温度高、湿度低,干衣速度快;反之,干衣速度慢。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乃至初春,室外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加上不期而至的雨、雪、风、浮尘、沙尘暴等天气,都会给晾晒衣物带来不便。在我国南方地区,除了冬季低温影响干衣速度外,一年四季多阴雨潮湿天气,例如某特大城市,几乎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有数条横空伸出的晾衣竿,地面上有各种样式的晾衣架,电线杆、树干、护栏、路牌上绑着晾衣绳,甚至高空中的电缆也被当成晾衣绳,除了下雨天,上上下下挂满了衣物,被媒体戏称作“万国旗”,严重影响了市容、影响了大都市的形象。针对上述不便,人们设计出了采用人工方式,加快衣物干燥速度的装置,如滚筒式干衣机,挂衣式干衣机等。以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的《小家电维修入门》一书第115-117页“挂衣式干衣机”的内容为例,该文介绍的挂衣式干衣机,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热风发生器,其外形及固定方式类似家用抽油烟机,热风发生器内部设置两组电热丝,一台交流感应式风扇,定时器,温控器,选择开关,及超温保险器等。选择开关分“冷风”、“暖风”和“热风”三挡。下部为晾衣杆和风罩,晾衣杆用于吊挂洗涤后的衣物,晾衣杆下方是四周及底部围起的塑制风罩。风罩前面有拉链,方便取放衣物。其工作原理,文中作如下叙述使用时,先将定时器拨至设定时间,再拨动控温器至设定温度,然后,拨动选择开关至相应挡位,风扇便开始转动,将空气吸入并推动空气经过电热丝,然后,成一定温度热风向下吹出,热风吹过分隔悬挂的衣服间隙直至风罩底部,然后再返回经过湿衣服,使衣服上的水分二次蒸发,湿空气则被排出罩外。从文中的描述看,该干衣机似乎是一件实用性较强的干衣装置,但其实际使用效果是否如文中所述的一样理想,却值得商榷。第一,从结构上看,该干衣机实际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热风发生器,中部为晾衣架,下部为风罩,三部分之间分别有一定间距,并且是敞开式结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开空调时,应关闭门窗,如果门窗没关,甚至门窗大开,不仅不会达到预想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还会在空调出风口附近至远离空调的地方,形成持续的梯度温差。这种梯度温差出现在干衣机上,会使衣物上部先于下部干燥,若等到衣物上下完全干燥,已失去水分的衣物上部将承受太长时间的热风烘烤。第二,该干衣机是敞开式结构,加热过程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热风发生器的热损耗较大,难以使风罩内的气温明显升高,也就是说,风罩内外的气温不可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这就好象在一间门窗大开的房间内,尽管空调不停地运转,但除非你靠近空调出风口,不会明显感到室内外气温的不同一样。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样的干衣过程,至少要持续数小时之久。第三,由于该干衣机整体不密封,来自周边的气流、各种障碍物、梯度温差等,都会使热气流的流动方式发生复杂变化,而不可能象个听话的孩子“吹过分隔悬挂的衣服间的缝隙直至风罩底部,然后再返回经过湿衣服,使衣服上的水分二次蒸发”。第四,该干衣机的主要部件体积较大,并且须要固定在墙上,放在哪里,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小家电维修入门》第112-114页介绍的滚筒式干衣机与挂衣式干衣机不同,它提供了一个密封的干衣空间,主要由外箱体、内箱体、滚筒、加热室、喷管、抽风室、吸管、电机、及控制板等组成。外、内箱体以薄钢板制成,正面开有一圆形窗口并装有门,用来取放衣服。滚筒装于内箱体内,由固定于内箱体下底面的电机驱动。喷管固定于内箱体下底面,喷管的喷口穿过内箱体壁与滚筒圆柱表面贴近,喷管的另一端与加热室相连。吸管装于滚筒上方内箱体上底面上,吸口穿过内箱体壁与滚筒圆柱表面贴近,另一端通到背部下方与抽风室相连。控制板装于正面外箱体上。加热室内装有电热丝或PCT电热元件,用来加热空气。抽风室内装有风扇,与滚筒受同一电机驱动,并由各自的皮带传动系统带动。干衣时,先选定干衣温度、容量和时间,然后关妥门。门开关闭合后,电机带动滚筒和风扇转动,电热元件温度升高。由于风扇高速转动,形成筒内负压,使空气进入加热室,并经加热后通过喷管进入滚筒。热空气在筒内循环并穿过翻滚的衣服吸收衣服内的水分,很快达到了饱和。饱和的空气被吸管吸出到抽风室,然后被风扇排出机外。在这里,我们先不必去求证滚筒式干衣机的实际使用效果,单就其复杂的机械结构而言,对一般家庭来说,购置一台滚筒式干衣机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当今的衣物,从设计、选料、做工等环节越来越考究,越来越时装化、个性化,对洗涤、干燥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滚筒式干衣机的干衣方式难以满足要求。时至今日,我们都难以见到适合一般家庭使用的干衣机在市场上销售,这种现象足以说明,上述两种干衣装置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现了偏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密闭空间内,人工制造一个高温、干燥的环境,使吊挂其中的衣物均匀受热,同步干燥,干衣速度超过在任何自然状态——包括酷暑烈日下的干衣速度,且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廉,使用和存放方便的快速干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热源内置式快速干衣装置,由干衣罩、热风机和热风机固定装置组合而成,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固定装置被固定在干衣罩内。所述干衣罩是一个由软质不透气材料制成的,通过配套的吊挂或支撑装置形成的可供吊挂、干燥衣物的密闭空间,顶部设有出气口及衣架吊挂装置,干衣罩还设有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及热风机等的活动装置,以及热风机电源线引出通道;所述热风机可以是能产生稳定热气流的适合的电热产品,如小型家用暖风机、电吹风或其改进型等;热风机固定装置,可以是吊挂式、也可以是支架式、或者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其它形式,其功能主要是保证热风机进出风口不受阻碍,通风顺畅,在干衣过程中,使热风机在适当位置保持稳定。工作原理是,利用内置的热风机,对限定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循环加热,过程中没有空气的流入及流出,几乎不存在热损耗,因此,干衣罩内的气温可以迅速大幅升高,吊挂其中的衣物,在高温、干燥的热气流持续吹拂下,水分陆续汽化蒸发,一部分自然向上由干衣罩顶端的出气口流出,一部分在干衣罩内表面遇冷凝聚成水滴,向下流淌。干衣的操作过程是,选择适当位置,利用干衣罩顶部配套的吊挂装置,将干衣罩挂起,自然悬垂,充分展开;或者利用配套的支撑装置将干衣罩撑起,用热风机固定装置将热风机固定在干衣罩内适当位置,将热风机电源线通过引出通道引出,再将经过洗涤、甩干或控干不滴水的衣物用衣架挂到吊挂装置上,闭合干衣罩,接通电源,开始干衣。用后,干衣罩可折叠存放。
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干衣罩上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及热风机等的活动装置,以及热风机电源线引出通道,可以是拉链,也可以是尼龙粘,还可以是二者的组合。
所述快速干衣装置,热风机可以有定值恒温调节装置及风速调节装置;在干衣操作前,根据衣物成分及洗涤说明,预调相应的温度及风速,可以满足各类质地衣物的干燥要求,还可以用于换季衣物及其它家庭用品的除湿防潮。
所述快速干衣装置,热风机的固定装置可以是用软质绳带吊挂的构件,该构件与热风机外壳适配,软质绳带可根据需要调节长短,用于调试热风机的位置及平衡;也可以在热风机外壳上设置穿孔,直接用软质绳带将热风机吊挂固定。
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干衣罩底部可以有一条拉链,适当拉开,可使沿干衣罩内表面凝聚流淌下来的水滴由此流出。
热源内置式快速干衣装置,将热风机固定在干衣罩内,对限定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升温既快又高,并且不受外界气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该装置都可以将衣物快速干燥。干衣过程中,高温、干燥的环境还能杀灭衣物自身携带的,或者在洗涤过程中交叉传染的病菌。另外,热风机被固定在密闭的空间内,输出的热气流相对稳定,保证了衣物均匀受热、同步干燥。使用该装置,只须将人们日常的洗涤过程稍加延长,就可以将洗涤、甩干、干燥连续操作,依次完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吊挂式干衣罩示意图;图2是热风机固定装置示意图;图3、图4是干衣罩顶部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是落地式干衣罩示意图;图6是落地式干衣罩内部支撑架示意图。
第一种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的吊挂式干衣罩、置于吊挂式干衣罩内的热风机及图2所示的热风机固定装置组成。所述吊挂式干衣罩1使用的面料是一种轻薄的遮光布,也叫雨披布,表面有防风防水涂层,吊挂式干衣罩1呈整体密封状态,顶端留有小孔10,衣架钩9从小孔10中伸出,钩到晾衣绳或竿上,小孔10同时兼作出气口,靠近两边的衣架用来支撑吊挂式干衣罩1,中间部分的衣架用于吊挂衣物;衣物和热风机的放入或取出通过吊挂式干衣罩1的侧面2或侧面3实现,侧面2两边通过拉链4和拉链5与吊挂式干衣罩1连接成整体,由顶部向下拉开拉链4和拉链5,侧面2即可开启;侧面3两边通过拉链6和拉链7与吊挂式干衣罩1连接成整体,由顶部向下拉开拉链6和拉链7,侧面3即可开启;图3和图4示出了侧面2和侧面3在顶部连接的方式,侧面2和侧面3在顶部通过三组尼龙粘11与12、13与14、15与16粘接,粘接的间隙形成小孔10,同时对衣架起到限位作用,粘接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小孔10的大小,也决定了出气口的大小。在吊挂式干衣罩1的底部有一条拉链,干衣过程结束后,拉开此拉链,将其中的积水放出。吊挂式干衣罩1内部的热风机固定装置由金属框18和四条软绳17组成,四条软绳17的长度可独立调整,在选择合适的位置后,将金属框18固定在支撑吊挂式干衣罩1的靠近两边的衣架上,金属框18靠重力保持平衡;热风机被固定在金属框18内,本实施方式中的热风机选用一支功率1000W的小型家庭美发用具——电吹风,热风机电源线经过吊挂式干衣罩1的侧面2底部的拉链8处引出。平时,吊挂式干衣罩1被折叠放入金属框18内一并存放,衣架和用作热风机的电吹风则恢复其原本具有的使用功能。使用时,先用两支衣架将吊挂式干衣罩1撑起,吊挂在晾衣绳或竿上,充分展开,将金属框18用软绳17固定,再将热风机固定在金属框18内,将热风机电源线经拉链8处引出,之后,将洗涤并甩干或控干不滴水的衣物用衣架挂起,放入吊挂式干衣罩1内,并将衣架钩9通过小孔10伸出,挂在晾衣绳或竿上,闭合拉链、尼龙粘,接通电源,干衣过程开始。在本实施方式中,吊挂式干衣罩1适合同时干燥四件衣物,所用电吹风有过热保护装置。测试结果,化纤类衣物的干燥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纯棉衣物的干燥时间在30分钟之内。
图5与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由落地式干衣罩19、热风机及热风机固定隔栅组成。落地式干衣罩19选用一种印花尼龙PVC复合面料,其外观与内部支撑构件近似简易组合衣柜。落地式干衣罩19整体密封,正面由拉链20、拉链21及拉链22控制开合,用来放入或取出衣物、热风机等,三条拉链的拉紧程度控制出气口23的大小,三条拉链同时拉向出气口23,落地式干衣罩19被密封,拉链24位于落地式干衣罩19侧面的下端,用于引出热风机电源线;落地式干衣罩19内部支撑架25是一组可灵活拆装的组合式金属支架,支架水平方向设有三组卡位,用于固定隔栅26,热风机可被固定在任一卡位的隔栅26上;热风机选用经过改进的小型家用暖风机,控温装置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做了较大上调,并改用定值式控温装置,以适应干衣时的高温环境要求;落地式干衣罩19内部上方设有衣架吊挂装置27。进行干衣操作时,可根据衣物长度,选择卡位,固定隔栅26,再将热风机固定在隔栅26上,由拉链24处引出热风机电源线,挂好衣物,拉合拉链,接通电源,开始干衣操作。在三组卡位上同时放入隔栅26,将热风机固定在最底层隔栅26上,上面两块隔栅26用于放置各种物品,预调热风机的温度及风速,可对这些物品进行除湿防潮处理。干衣操作结束,可将本装置拆开存放,也可将其整体搬到合适的位置,当作具有除湿防潮功能的衣柜或储物柜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干衣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是热源内置式快速干衣装置,由干衣罩、热风机和热风机固定装置组合而成,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固定装置被固定在干衣罩内;所述干衣罩是一个由软质不透气材料制成的,通过配套的吊挂或支撑装置形成的可供吊挂、干燥衣物的密闭空间,顶部设有出气口及衣架吊挂装置,干衣罩还设有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及热风机等的活动装置,以及热风机电源线引出通道;所述热风机可以是能产生稳定热气流的适合的电热产品,如小型家用暖风机、电吹风或其改进型等;热风机固定装置,可以是吊挂式、也可以是支架式、或者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其它形式,其功能主要是保证热风机进出风口不受阻碍,通风顺畅,在干衣过程中,使热风机在适当位置保持稳定;干衣的操作过程是,选择适当位置,利用干衣罩顶部配套的吊挂装置,将干衣罩挂起,自然悬垂,充分展开;或者,利用配套的支撑装置将干衣罩撑起,用热风机固定装置将热风机固定在干衣罩内适当位置,将热风机电源线通过引出通道引出,再将经过洗涤、甩干或控干不滴水的衣物用衣架挂到吊挂装置上,闭合干衣罩,接通电源,开始干衣,吊挂其中的衣物,在高温、干燥的热气流持续吹拂下,水分陆续汽化蒸发,一部分自然向上由干衣罩顶端的出气口流出,一部分在干衣罩内表面遇冷凝聚成水滴,向下流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其特征是干衣罩上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及热风机等的活动装置,以及热风机电源线引出通道,可以是拉链,也可以是尼龙粘,还可以是二者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其特征是热风机可以有定值恒温调节装置及风速调节装置;在干衣操作前,根据衣物成分及洗涤说明,预调相应的温度及风速,可以满足各类质地衣物的干燥要求,还可以用于换季衣物及其它家庭用品的除湿防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其特征是热风机的固定装置可以是用软质绳带吊挂的构件,该构件与热风机外壳适配,软质绳带可根据需要调节长短,用于调试热风机的位置及平衡;也可以在热风机外壳上设置穿孔,直接用软质绳带将热风机吊挂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快速干衣装置,其特征是干衣罩底部可以有一条拉链,适当拉开,可使沿干衣罩内表面凝聚流淌下来的水滴由此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干衣装置,可用于衣物洗涤后的快速干燥,也可以用于换季衣物与其它家庭用品的除湿防潮。该装置由干衣罩、热风机和热风机固定装置组合而成,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固定装置被固定在密闭的干衣罩内。热风机输出热气流,对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循环加热,过程中没有空气的流入及流出,不受外界气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几乎不存在热损耗,因此升温迅速且升幅大,吊挂在密闭干衣罩内的衣物的干衣速度超过在任何自然状态——包括酷暑烈日下的干衣速度。
文档编号D06F58/00GK1382862SQ0211533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6日
发明者丛德奎 申请人:丛德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