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头、上油装置、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2341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头、上油装置、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头/喷丝头、上油装置、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出多根长丝/单纤维并然后在分割、固化该长丝的同时对其进行卷绕的纺丝头,并涉及一种使用该纺丝头的合成纤维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多根长丝间的物理性质差异的纺丝头。
其次,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制造聚氨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等的纺丝头,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延长过滤介质的使用寿命并稳定地排出聚合物的纺丝头。
第三,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在服装和其它产品上的包括聚氨酯等弹性纤维的装置,一种用于制造该弹性纤维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向被连续纺出的弹性长丝加油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装置通常具有一用于对聚合物进行纺丝的纺丝头,一用于对从该纺丝头的纺丝孔纺出的长丝加油的上油装置,和一用于在加油后卷绕该长丝的卷取辊子。
迄今为止,已对纺丝装置作出了各种改进以使得可以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长丝。然而,如下所述,在组成部件及其设置方面还有几点需要改进。
纺丝头在其中聚合物从一纺丝头中排出并在固化的同时被卷绕的合成纤维的制造中,通常使用一种下述方法。即,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从每台纺丝机的多个纺丝头排出聚合物并然后卷绕多根长丝。
传统地,为了简化其操作、维护等,用于这种纺丝装置的纺丝头具有布置成多排例如圆周布置、菱形布置、格子布置、交错布置等的纺丝孔以主要用于实现该纺丝头面积的有效使用。
然而,在该迄今为止所使用的纺丝头中,在纺丝孔的位置间温度变化很大。此外,因为聚合物是从多排中排出,所以吹到所排出的长丝上的冷却空气的条件不同。这些因素增加了长丝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而这是个问题。
特别地,在熔融纺丝期间以极低的纺丝张力纺出一种熔融弹性纤维。因此,在普通熔融纺丝例如聚酯纺丝等中不会引起任何问题的用于冷却一排出的长丝的状态的变化会显著地影响熔融弹性纤维,并造成其不均匀,从而使其质量恶化。
此外,在该纺丝头中,通常通过在将熔融聚合物从纺丝孔排出之前通过一种过滤介质对该熔融聚合物进行过滤而将异物/污染物除去。在这样一种熔融纺丝处理中,从操作容易、设备简化等方面看,已知的是通过使用一种如在图13中简示出的设置来进行过滤。即,将一过滤介质100置于一组件102中纺丝头101的紧前方使得在该过滤介质100和纺丝头101之间有一空间以便该聚合物均匀地通过该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过滤介质100的整个表面。
然而,在熔融纺丝中,施加到过滤介质100上的压力通常较高而污染物在工作期间将逐渐堆积在过滤介质100上。结果,施加到过滤介质100上的压力升高,并且如图14所示,过滤介质100的整个或部分组成部件变形。这会导致在纺丝头101的纺丝孔103的入口部分中的不规则流动,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纺丝孔103会变得半阻塞。这样一种状态会导致过滤压力的迅速升高、过滤效率的下降和不规则流动,这会对从纺丝孔排出的长丝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不完全的排出等。因此,当过滤介质的一些部分变形时,即使该过滤介质本身仍可以过滤,该整个过滤介质应当立即更换,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特别地,当纺丝头与过滤介质相比具有较小的排出面积时,例如在用于单丝的纺丝头中,该问题非常明显。
上油装置在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装置中,一种上油装置向长丝加油以防止由于磨损等而造成该长丝的损坏,并增加其光滑度而使得操作容易。
一种这样的上油装置是辊子式上油装置,其中,使一辊子在其一些部分浸入在一油槽/油箱中的状态下旋转,以向该辊子的表面上施加一均匀的油层,并且使长丝在与该辊子的表面附接的同时行进以进行油施加。
还有一种引导式上油装置,其中将油供给到一个形成在一引导件中的槽中,并将一长丝引入该槽并使其行进,从而向该长丝上加油。
在这些上油装置中,在该长丝被卷绕至一辊子上之前,该被排出的长丝在油被施加到该长丝上的同时或此前不久与所述引导件的表面接触。
被排出的长丝在加油和接触表面上的部分由于其没有完全固化等而极不稳定。因此,摩擦阻力的任何波动会加强该长丝的不稳定状态,并且这会对卷绕的长丝的性质特别是其同质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的上油装置,该引导元件用于通过使一长丝通过一个槽而将通过一个形成在该槽中的供油开口供给的油施加至该长丝上,其中,该槽具有一个顶点,该顶点具有一条在(该长丝的)竖直线/垂线上的切线;和均从该顶点相对于(该长丝的)垂线向后倾斜的一上部斜面和一下部斜面,同时,该槽在和顶点相邻的位置处具有最窄部分。该供油开口在一位于顶点上方3mm或更高且离(该长丝的)竖直线2mm或更远的位置处形成于该有槽表面中,并具有一个比该槽的最窄部分的宽度更大的直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1993-23076)。
在该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1993-230706中公开的上油装置是一出色的发明,其中,在通过使在该长丝和引导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而减小摩擦的同时进行供油。
近年来,对弹性纤维的需求增加,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增加弹性、改善可适合性(fitting ability)等而实现附加价值。弹性纤维,例如作为一种典型例子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实际使用范围内表现出50-300%的高伸长性。一弹性纤维的长丝从一纺丝孔中纺出并被空气干燥,然后将纺丝油施加至其上以减小在该长丝和引导件等之间的摩擦。考虑到其高伸长性,与普通纤维相比,施加大约10倍的油量。
然而,在上述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1993-230706中公开的上油装置中,即使当打算向一弹性长丝上施加所述大量的油时,如果该弹性长丝与该上油装置没有恒定地接触,即,如果它由于纺丝摆动、振动或者其它因素而从上油装置上甚至是暂时地脱离,也将在该弹性长丝中出现未被充分加油的部分,从而显著地降低该弹性纤维的性能。
纺丝装置的布置如上所述,近年来,聚氨酯弹性纤维由于其优良的弹性而引起大量的注意。聚氨酯纤维可用于各种目的,因为它可以通过仅在衣料中混合一较小的量而增加弹性、改善可适合性、稳定形状等从而使衣料增值。
作为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干纺丝法、湿纺丝法、和熔融纺丝法。其中,通过熔融纺丝法而获得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优良的热固性、耐磨蚀度和透明度以及低生产成本。因此,近年来,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使用量增加。在熔融纺丝法中,如上所述,熔融聚合物从一纺丝头排出,并且该排出的长丝通过冷却空气(冷风)而固化,并被加油,然后卷绕在一辊子上。
弹性长丝的卷绕通常是以与具有低弹性的聚酯长丝、尼龙长丝等相同的方式进行。特别地,将熔融聚合物从一挤出机(未示出)中挤出到一纺丝头中,并沿一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从各纺丝孔将弹性纤维的长丝排出。弹性纤维的各长丝通过用一吹风机将冷却空气吹至其上而固化,并通过一上油装置加油,并且一排长丝通过一引导元件而转向。此后,通过两个导丝辊调节该再排列的弹性纤维的张力,并且将该长丝进给至一卷取辊而将其卷绕成丝卷。
在上述制造装置中,从纺丝头纺出的弹性长丝以其排列方向旋转90℃的状态而在扭曲的同时被卷绕。因此,在该弹性长丝中该长丝道的长度和从引导件受到的摩擦力变得不同。因此出现了一个在卷绕上述聚酯、尼龙等时不会发生的问题。即,由于聚氨酯弹性纤维变得比聚酯等更容易弹性变形,当该聚氨酯弹性纤维以不同的长丝道长度和摩擦力卷绕时,该弹性纤维在各丝卷中的性能变得不同,导致产品特性变化很大。例如,在位于卷取辊中央的丝卷中,从纺丝头纺出的弹性纤维几乎没有扭曲而卷绕。另一方面,在位于卷取辊一端部的丝卷中,从纺丝头纺出的弹性纤维以由引导件而造成的变化较大的扭曲角而卷绕。因此,由于长丝和引导件的接触而产生的该长丝的摩擦阻力变得较大,并在多个丝卷之间产生该弹性长丝的张力差异。特别地,在端部的丝卷中,由于弹性长丝道的长度较长,该弹性长丝经受较大的空气阻力。这进一步增加了端部丝卷和中央丝卷上的弹性长丝之间的张力差异。
各弹性长丝受到的摩擦力的不同导致长丝的粗细、弹性、强度和卷绕丝卷的形状产生差异。如果通过结合其上卷绕有不同性质的长丝的丝卷而制造织物,则该产品的价值将会由于如通过条纹等所显示的不好的外观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下述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纺丝头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尽可能最小化从纺丝机排出的多根长丝的从它们在纺丝孔中时至它们被冷却时的温度差而控制在长丝间的物理性质差异的纺丝头。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一用于制造多根长丝的纺丝头实现,该纺丝头包括多个形成在一单个纺丝板中的纺丝孔,其中,所述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
在纺丝头的一单个纺丝板中形成多个纺丝孔并将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可以减少纺丝头表面的温度变化。同时,在冷却从纺丝孔排出的长丝时,通过将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可以完全避免由于冷却在前行的纺出的长丝而造成的冷风的温度升高,并且吹到前行的长丝上的冷风根本不影响在后行的长丝。当满足这些条件时,可以制造均匀的长丝而没有冷却状态的变化。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纺丝头中形成有8个或更多个纺丝孔。这是因为,在需要大量的纺丝孔的领域,即,在需要高生产率的领域,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具有8个或更多个纺丝孔而容易地表现出来。
此外,优选地,冷风从一个基本垂直于从上述具有设置成一行的纺丝孔的纺丝头排出的聚合物的方向吹送。这是因为,通过以这样一种方式吹送冷风,由各长丝所接受的冷风的温度变得均匀,并且纺丝头的温度在上述方向变得均匀。这减少了在纺丝孔间的温度差。
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制造熔融弹性纤维,这是因为,其效果特别地显著。与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多用途的纤维相比,弹性纤维通常具有极低的纺丝张力。其物理性质受到纺丝头的温度和用于冷却从纺丝孔排出的长丝的空气的温度的很大影响。因此,在弹性纤维中,不仅在长丝之间显现出明显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而且在冷却部分中的长丝的摆动也因长丝而不同,并导致长丝的不均匀和断裂。
将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是本发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该设置中,考虑在纺丝孔之间的用于使长丝分开操作容易的必要间隔,优选地长丝数目为1至3。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丝头,该纺丝头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设置在该纺丝头中的过滤介质的过滤能力而防止不完全排出和延长过滤介质的更换周期从而提高生产率。
考虑到当过滤介质变形并与纺丝头接触时过滤效率会下降,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并因此而完成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纺丝头,其中,在该纺丝头的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从熔融聚合物除去异物的过滤介质,并且形成有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熔融聚合物至纺丝孔的引导槽。
通过设置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熔融聚合物至纺丝头的引导槽,即使过滤介质变形并与纺丝头接触,也可以使得聚合物可靠地至少通过在该槽正上方的过滤介质的表面。该设置使得可以有效地利用过滤面积,并将过滤介质的更换周期延长至一很长的期间而不会引起不完全的排出。
优选地,本发明的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熔融聚合物至纺丝孔的槽呈辐射状布置并以纺丝孔为其中心。这是因为,这样一种设置使得可以平稳地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聚合物至纺丝孔。
此外,当纺丝头对应于一个过滤介质具有一个纺丝孔时,可以显著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换句话说,例如在用于单丝的纺丝头中,当纺丝孔的上部中的入口的面积相对于过滤件的面积较小时,本发明的效果可以显著地显现出来。
考虑到纺丝头的尺寸、过滤介质的强度等的设计差异,上述槽的形状、深度等不受限制。然而,聚合物应当被引导至纺丝孔中。具有上述以外的其它设置导致聚合物不能通过过滤介质。优选地,纺丝头的槽设置在过滤介质的整个表面上,槽间的距离较小,而槽的数目较多。这是因为,如果槽间的距离过大,该槽会由于过滤介质的变形而堵塞。此外,如果槽形成得不均匀或者槽的数目很少,则不能充分地利用过滤介质的过滤能力或者不能进行平稳的排出。
由于设置槽而形成的突出部可以以一锐角朝向过滤介质。这使得可以减少槽与过滤介质接触的面积并保持突出部的强度,使得可以有效地使用过滤介质。
通过在纺丝头中设置槽而形成的突出部可以从设置过滤介质时开始与该过滤介质接触。即使是在该状态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纺丝头的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纺丝头可以用于纺出例如典型的聚氨酯长丝的弹性长丝。与多用途的长丝例如聚酯、聚酰胺等相比,弹性长丝往往受到因扰动导致的长丝不均匀的影响,并因此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显著。
上油装置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油装置,它可以通过可靠地使弹性长丝与加油引导件接触而保持具有良好润滑的弹性长丝的质量,并防止由于和上油装置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而实现,该上油装置包括用于将油施加至一弹性长丝上的上油元件和一个用于引导弹性长丝至上油元件的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元件包括一个用于引导弹性长丝的槽部分和一个用于将油施加至经过该槽部分的弹性长丝上的供油孔;该槽部分包括一个在竖直线上具有切线的顶点部分,和均从该顶点部分相对于竖直线后倾的上部斜面和下部斜面;和引导元件设置成位于比顶点部分低的位置处的弹性长丝相对于位于比顶点部分高的位置处的弹性长丝具有一个大于0°而不大于3°的后倾角。
优选地,所述槽部分的在与顶点部分相邻的最窄部分处的宽度为1.5mm或更小。
优选地,上油元件的顶点部分周围和引导元件的表面粗糙度为2S至10S。
优选地,弹性纤维的长丝为2根或更少,且总细度为88或更小。此外,优选地,所述弹性纤维为一种通过熔融纺丝弹性纤维而获得的弹性纤维。
纺丝装置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装置而实现,该装置包括多个纺丝孔和一个用于卷绕从该纺丝孔纺出的弹性长丝的卷取辊,其中,所述多个纺丝孔成直线地设置成其对齐方向和卷取辊的轴向基本平行。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纺丝孔和卷取辊之间、用于将从纺丝孔纺出的弹性长丝沿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引导至卷取辊的引导元件,其中,该引导元件设置成在其间的间隔宽度大于在纺丝孔间的间隔宽度,并设置成弹性长丝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该倾角产生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并且是由于纺丝孔之间和引导元件之间的间隔差异而产生的。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以便沿用以使弹性长丝倾斜的引导元件的施压方向向弹性长丝加油的上油装置。在此,从纺丝孔至引导元件的部分包括该引导元件,并因此可以将上油装置设置在该引导元件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用于将从多个设置成一条线的纺丝孔中纺出的弹性长丝卷绕至一具有基本平行于纺丝孔的对齐方向的旋转轴线的卷取辊上的步骤。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为将引导元件设置在纺丝孔和卷取辊之间并使引导件间的间隔宽度大于纺丝孔间的间隔宽度,其中,引导元件将弹性长丝以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引导至卷取辊,其中,弹性长丝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而该倾角产生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并且是由于纺丝孔之间和引导元件之间的间隔差异而产生的。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为沿用以使弹性长丝倾斜的引导元件的施压方向向弹性长丝加油。在此,从纺丝孔至引导元件的部分包括引导元件,并因此可以在引导元件中进行加油操作。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纺丝头的透视图;图2是一示意性地示出一包括图1所示的纺丝头的熔融纺丝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一示出现有技术的纺丝头的透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纺丝头,其中,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纵向剖视图,和图4(c)是示出一纺丝头组件的横截面视图,该组件将该纺丝头和一过滤介质一起保持在其中;图5是示意地示出一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油装置的熔融纺丝装置的前视图;图6是示意地示出具有其它附件的图5中所示的熔融纺丝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图5中的上油装置的放大的纵向剖视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上油装置的前视图;图9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的组成部件之一的引导件的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0是图2的局部前视图;图11是示出一种用于和图10所示的熔融纺丝装置对比的熔融纺丝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纺丝头和引导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一现有技术的纺丝头的纵向剖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纺丝头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纺丝头的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一纺丝头1中形成有多个纺丝孔2,并且该纺丝孔2以基本成单行布置。该纺丝头1具有8个纺丝孔2。优选地该纺丝孔2的数目为8个或8个以上。
对用在该纺丝头1中的一单个纺丝板的材料和尺寸没有限制,只要它在适于所使用的聚合物的条件下不变形和翘曲。
对通过使用该纺丝头1而获得的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没有限制,它可以为圆形、三角形、中空型、十字形、或者各种形状的组合。对其形状差异的程度或中空率(hollowness ratio)也没有限制。
在图2中所示的熔融纺丝装置4中设置有一个在其壳体中容纳有该纺丝头1的纺丝头组件3。
该熔融纺丝装置4设置有一个挤出机5、齿轮泵6、纺丝头组件3、吹风机7、上油装置8、导丝辊9、10、摩擦辊11和卷取辊12。
熔融聚合物通过挤出机5挤出并被输送至齿轮泵6。该齿轮泵6以一预定的流率将该熔融聚合物挤出。将从该齿轮泵6挤出的该熔融聚合物输送至纺丝头组件3。该纺丝头组件3在通过纺丝头1将该熔融聚合物分成多根长丝的同时纺出该熔融聚合物。将该纺出的多根长丝W用一吹风机7冷却,通过上油装置8加油,并通过导丝辊9、10卷绕至卷取辊12上。
下面将说明对本发明的纺丝头1和现有技术的纺丝头进行对比的评估测试。在该现有技术的纺丝头中,如图3所示,在一单个纺丝板10中形成两行纺丝孔11。将这些纺丝头设置在图2所示的纺丝装置中,并对这两种纺丝头进行评价。
对在冷却部分中的长丝摆动的评价观察在由吹风机开始进行冷却处下面2em的位置处的长丝摆动,并根据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A单根长丝的摆动小于2mm,该摆动无周期性;B单根长丝的摆动等于2mm或大于2mm并小于4mm,该摆动无周期性;C单根长丝的摆动等于或大于4mm,该摆动无用期性。
长丝均匀度评价使用由Keisokki Kogyo Co.Ltd.(计测器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Keisokki Evenness Tester,Model KET-80C通过积极解舒(positivereeling)(送给速度7.85m/min)送给原丝并使其伸长为200%而测量长丝均匀度。测量条件如下。测量模式惰性模式,样品速度8m/min,测量电极长度18mm,电极宽度0.13mm,样品测量时间5min,用于多根长丝/复丝的加捻装置的旋转频率1000rpm。
样品数目设置为n=24,获得该24根长丝的U%(I)平均值并基于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AU%(I)小于2%;BU%(I)等于2%或大于2%并小于3%;CU%(I)等于或大于3%。
长丝性质范围(R)评价使用Toyo Baldwin Co.Ltd.制造的REM-250 Tensilon进行测量。使用每长丝细度(dtex)1/1110g的初始测试力在该长丝长度为50mm和拉伸速度为500mm/min的条件下测量抗拉强度和总伸长度。对每一样品重复5次测量。然后计算该抗拉强度和总伸长度的平均值。使用n=24的标准,获得样品的抗拉强度和总伸长度的R(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并基于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A抗拉强度R小于0.07cN/dtex,总伸长度R小于20%;B抗拉强度R等于0.07或大于0.07并小于0.14cN/dtex,总伸长度R等于20%或大于20%并小于30%;C抗拉强度R大于0.14cN/dtex,总伸长度R等于或大于40%。
针织物评价制备无包覆针织物等级标准样品。然后,使用由KoikeSeisakusho制造的具有一导纱器的圆型针织机MODEL TN-1(针筒直径3.5英寸,织针数目350),原丝在通过积极解舒(送给速度84m/min)被送给的同时由以168rpm工作的针筒针织两分钟。将所形成的无包覆圆筒形针织物置于一标准黑板上以评价该针织物并将其拉伸至一预定位置。通过视觉对比该所形成的针织物样品与预先制备的无包覆针织物等级标准样品,对该所形成的针织物的无包覆针织物等级进行评价(一级优良,二级良好,三级普通,四级较差,五级受污)。
使用n=24的标准,基于平均无包覆针织物等级和各长丝的等级根据下述标准对样品进行评价。
A平均无包覆针织物等级小于2.5,没有出现四级和五级;B平均无包覆针织物等级等于2.5或大于2.5并小于3.5,没有出现五级;C平均无包覆针织物等级等于或大于3.5,没有出现五级。
(示例1)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的成直线布置成一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并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spandex)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对冷却区域中的长丝在卷绕时的摆动、所获得的长丝的性质、长丝的不均匀度及无包覆针织物的等级进行评价。
(示例2)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的成直线布置成一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并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44dtex,2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示例3)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的成直线布置成一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并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66dtex,3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对比示例1)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垂直于一冷却空气出口表面、并且行间距为4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并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对比示例2)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垂直于一冷却空气出口表面、并且行间距为10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并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对比示例3)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具有一个15°的夹角、并且行间距为10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对比示例4)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具有一个30°的夹角、并且行间距为10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示例1至3和对比示例1至4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对比示例5)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具有一个60°的夹角、并且行间距为10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22dtex,1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对比示例6)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熔融温度220℃下进行熔融纺丝,从一具有24个形成在基材(SUS630W360×T80×H20mm)中并成直线布置成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垂直于冷却空气出口表面、并且行间距为10mm的两行的孔(孔径φ1.0)的纺丝头纺出,通过从垂直于该行方向吹来的速度为0.3m/min的经整流的单向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然后,通过辊子加油对该长丝进行加油,并将所形成的熔融斯潘德克斯长丝(44dtex,2根长丝)进行卷绕。进行类似于示例1的评价。
表2中示出了对比示例5和6的评价结果。
表2

如上表1和2中所清楚示出的,当将排出的聚合物纺成纤维时,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纺丝头可以使纺丝头温度一致,并可以防止在长丝易受到扰动的影响的冷却步骤中的长丝间的冷却条件的变化。这使得可以稳定地供应具有较小不均匀度的原丝、减少不均匀的长丝造成的在中间处理步骤中的损失、提高成品质量和增加产出。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纺丝头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4所示,纺丝头20容纳于一个壳体21中。在该纺丝头20上,设置有一个过滤介质22。该纺丝头20在其中央具有一单个纺丝孔23。该纺丝头20包括多个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22的熔融聚合物至纺丝孔23的引导槽24。该多个引导槽24呈辐射状地布置且其中心位于纺丝孔23处。在该纺丝孔23的入口侧,形成有一个锥形孔部25。
进行一用于评价纺丝头20的性能的测量并在下面对测量结果进行说明。
(示例4)在一具有一单轴挤出机的纺丝装置中放置一具有肖氏A硬度为90的由基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基的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构成的聚氨酯聚合物。然后,将该聚合物在220℃的纺丝温度下通过一过滤介质从具有下述结构的纺丝头挤出。为了获得20旦尼尔(denier)单丝,以500m/min的卷绕速度进行连续操作。
纺丝头结构如图4所示。
纺丝孔数目1纺丝孔上部的锥形角度30°纺丝孔入口直径φ2.0mm纺丝孔直径φ0.28mm纺丝孔长度0.56mm纺丝头的槽的布置辐射状(槽间角18°)槽的数目20槽宽度0.5mm槽深度0.5mm
过滤介质和纺丝头之间的距离0.5mm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纺丝。当纺丝开始时过滤介质的初始背压为4Mpa,并在7天后仅升高至4.7Mpa。未发生不完全排出并且稳定操作进行了30天。在使用了30天的一过滤介质中未发现有在锥形孔25中的凹陷部。
(对比示例7)使用除没有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聚合物进入纺丝孔的槽以外与示例4中所示相同的纺丝头,在与示例4中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一纺丝操作。
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纺丝。当开始纺丝时,过滤介质的初始背压为6Mpa,并在7天后升高至10Mpa。过滤介质的背压在12天后变成15Mpa,并且开始出现不完全排出。因此,必须更换过滤介质。在使用了12天的过滤介质中发现有在锥形孔25中的凹陷部。
(对比示例8)使用除没有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聚合物进入纺丝孔的槽、以及过滤介质以与纺丝头之间的距离为0mm而与纺丝头接触以外与示例4中所示相同的纺丝头,在与示例4中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一纺丝操作。
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纺丝。当开始纺丝时,过滤介质的初始背压为8Mpa。该背压在7天后升至15Mpa,并且因为开始出现不完全排出而必须更换过滤介质。在使用了7天的过滤介质中发现有在锥形孔中的凹陷部。
下面参照图5至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的一实施例。
在图5和6中,参照标号31表示一上油装置,参照标号32表示一纺丝头组件,参照标号33和33’表示导丝辊,参照符号F表示摩擦辊,参照符号P表示纸管。在图6中,参照标号34表示齿轮泵,参照标号35表示挤出机,参照标号36表示吹风机。从纺丝头组件32排出的弹性长丝W经过上油装置31、导丝辊33、33’和摩擦辊F卷绕在纸管P上。
上油装置31包括一用于将油加至一弹性长丝W上的上油元件38,和一用于将弹性长丝W引导至上油元件38的引导件39。该弹性长丝W一引导装置由上油元件38和引导件39构成。
如图7和8所示,上油元件38包括一个用于引导弹性长丝W的槽部分40和一个朝向形成于该槽部分40中的开口41可连通地开口以用于向在槽部分40中行进的弹性长丝W加油的供油孔42。该槽部分40包括一个与图7中竖直虚线H接触的顶点部分43、一个相对于从该顶点部分43延伸的竖直线H具有后倾角的上部斜面44和下部斜面43和在与该顶点部分43相邻位置处的最窄部分46。
优选地,该顶点部分43是圆的并具有一小的半径(例如,0.1至20mm);但是,对其形状并没有限制。重要的是弹性长丝W仅在该顶点部分43与槽部分接触。因此,对上部斜面44和下部斜面43相对于从该顶点部分43延伸的竖直线H的后倾角α和β没有限制,但优选地该角度在15°至70°范围内。
如图7所示,优选地,在该槽部分40中的开口41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即,从顶点部分43至开口41的最短距离dH为3mm或更大,位于弹性纤维的行进方向上方,而离竖直虚线H的最短距离L为2mm或更大。注意,上述“竖直线”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的术语,而在实际的纺丝中,该弹性长丝可以从上部斜面44(下部斜面45)和该竖直线之间(在α和β之间)进入。
此外,优选地,开口41的最大直径大于槽部分40的最窄宽度(图8中的N)。该槽部分40可以形成为其侧视剖面为一梯形,如图7中所示,并且如图8中所示,当从前面看时,该有槽部分形成为可以一个从向上方向至与顶点部分43相邻的最窄部分成一定角度的V形变窄,而以一个朝向下方成一定角度的倒V形变宽。该槽部分40的侧壁彼此相对并且与上部斜面和下部斜面一起形成一个槽;然而,该槽部分40可以具有一个没有明显的侧壁的弯曲面形状。
优选地,该槽部分40的最窄部分46的宽度N为0.1至1.5mm。这是因为如果该槽部分40的最窄部分46的宽度N大于1.5mm,将难以防止在该槽部分40中的长丝的摆动,并且加油往往会变得不均匀。此外,优选地,该槽部分40至顶点部分43的深度D为3至10mm。注意,优选地,开口41的最大直径比槽部分40的最窄部分46的最小宽度N大0.2至0.4mm。
具有上述结构的上油元件38将纺出的弹性长丝保持在槽中防止位置变化直至它们被卷绕,并显著地减少了由于沿行进方向(沿该弹性纤维的竖直线方向)的在保持点的摩擦变化而引起的不稳定状态。
引导件39可以构成为例如,如图9所示,在沿一平行于弹性长丝的方向设置两个梳状板39’、39’,并且该弹性长丝通过该梳齿之间的间隙。
引导件39必须设置成该弹性长丝在上油元件38的顶点部分43下方的部分相对于从顶点部分43引出的竖直虚线H具有一大于0°且不大于3°的后倾角ε(见图7),并更优选地是一个不大于2°的后倾角ε。只要满足该要求,对引导件39的形状等没有限制。
优选地,由于以下原因,上油元件38的顶点部分周围和引导件39的表面粗糙度为2至10S。如果该表面粗糙度小于2S,实际接触面积变大,并且摩擦变大。另一方面,如果表面粗糙度变得过大,表面张力的变化变大,且保持油的能力容易发生变化。如果表面粗糙度超过10S,往往会发生加油的不均匀。
此外,本发明的该上油装置优选地用于弹性纤维,其中长丝数目为2或更少,而其总体细度为88或更小。这是因为如果长丝数目大于2,在长丝之间的集束状态会发生变化,而且几乎不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当总细度超过88时,在圆周方向上容易出现未加油的部分。当这样的部分与引导元件接触时,该长丝部分地受到过大的摩擦阻力。
表3和4示出了具有上述上油装置的熔融纺丝装置的评价结果。
表3示出了在改变后倾角ε时卷绕的以200%伸长的长丝的行进张力的测量结果。表4示出了在改变后倾角ε时测量的在卷绕状长丝(筒子纱)中的缺陷发生率,即所谓的台阶发生率(step-occurrence rate)。在用于测量行进张力的测试中,弹性纤维的进给速度设定为15.7米/分,测量时间设定为1分钟,用于输入数据的时间设定为0.2秒/次。在表3和4中,A至L对应于12个筒子纱(呈筒子纱状卷绕在卷取辊上的弹性长丝)。
表3
行进张力200的平均值(g)

注AVE表示平均值;MAX表示最大值;MIN表示最小值;R表示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STDEV表示标准偏差。
表4台阶发生率(%)

如图3中清楚所示,直到后倾角ε达到3°,行进张力都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当后倾角ε变为4°或更大时,其变化变大。
同样如图4中清楚所示,当后倾角ε超过2°时,出现台阶(卷绕的筒子纱的一种缺陷),并且随着该后倾角ε的增大该阶段发生率变大。根据表4,后倾角ε优选地不大于2°;然而,只要该后倾角ε的不大于3°,就落于实际操作的允许范围内。
如图3和4中清楚所示,根据上述评价测试,本发明的上油装置可以通过使用引导元件将后倾角ε设定成大于0°且不大于3°而减少行进张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和阶段缺陷。结果,本发明的上油装置可以通过可靠地使纺出的弹性长丝与引导装置接触以将油施加至长丝上而保持弹性长丝质量,并同时防止由于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变得过大。
接着,下面参照图2和10说明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一种用于制造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熔融纺丝装置。
重要的是,如图2所示,在该熔融纺丝装置4中,一种用于纺出弹性长丝W的纺丝头3设置成沿基本平行于一卷取辊12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而用于排出弹性长丝W的纺丝孔2以规则的间隔沿纺丝头3的纵向成直线设置。
一用于熔融聚合物并将其挤出至纺丝头3的挤出机5通过齿轮泵6与纺丝头3连接。几乎在纺丝头3的正下方,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弹性长丝W布置成平行于纺丝孔2的对齐方向并控制该长丝的摇摆的引导元件59。如图10中所示,引导元件59沿与纺丝头3的纵向平行的方向设置在一支承元件51上使得引导元件59之间的间隔比纺丝孔2之间的间隔大。从而,各弹性长丝W在沿纺丝头3的纵向延伸的同时被卷绕。注意,各引导元件59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各弹性长丝W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
在各引导元件59中,形成有一个弹性长丝W在其中接合的槽部分53,并且,在槽部分53中的与弹性长丝W相接触的部分中形成有一个用于排出油的喷管55。在各喷管55中,如图2所示,油从一油箱59经一齿轮泵57供给。此外,各喷管55构造成沿用于使弹性纤维倾斜的引导元件59的施压方向向弹性长丝W加油,原因如下面所述。因为各弹性长丝W在引导元件59的作用下倾斜并向下扩展,施加在该长丝上的长丝张力起作用以使该长丝朝支承元件51的中央返回,而这增加了沿该方向的在引导元件59和弹性长丝之间的摩擦。如上所述,通过沿引导元件59的施压方向朝弹性长丝W排放油,可以增加降低与引导元件59的摩擦的效果。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由一喷管55、齿轮泵57和油箱59构成。
如图2所示,在纺丝头3和引导元件59之间设置有一吹风机7,该吹风机沿与弹性长丝W的对齐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弹性长丝W上吹送冷风。在该引导元件59下方,设置有两个导丝辊9、10和一个卷取辊12。它们设置成沿与纺丝头3的纵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将长丝卷绕至一个丝卷60上是通过一个在引导该长丝的同时沿该丝卷60的轴向往复运动的横向引导件(未示出)而进行的。
下面,将说明一种使用具有上述设置的纺丝装置的弹性长丝制造方法。由一挤出机5熔融的聚合物在其供给量被调节的同时通过一齿轮泵6被挤出至纺丝头3,并且由纺丝孔2向下纺出弹性长丝W。该弹性长丝W沿向下方向延伸并同时稍微扩展其间的距离。在由一引导元件59加油以后,该弹性长丝在沿与纺丝孔2的对齐方向相同的方向对齐的同时被卷绕在两个导丝辊9、10上。然后,在通过该导丝辊9、10调节其张力后,该弹性长丝W送至一卷取辊12,并被卷绕至丝卷60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纺丝头3的纺丝孔2的对齐方向设置成基本平行于导丝辊9、10和卷取辊12的轴向,弹性长丝W以与纺丝孔2的对齐方向相同的对齐方向被卷绕在卷取辊12上,而不会使该行弹性长丝产生较大程度的偏转。因此,可以降低由于作用在弹性长丝上的摩擦和在使该行弹性长丝偏转后各长丝道长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弹性长丝之间的张力的差异并从而降低其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因此,即使是在使用在同一装置的不同位置处的丝卷时,也可以防止在布料上出现条纹等,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此外,如图10中所示,各弹性长丝W相对于引导元件59的倾角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这使得可以进一步降低弹性长丝间的在弹性长丝W和引导元件5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差异并使得各卷长丝的物理性质均匀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引导元件59中进行加油;然而,该上油装置可以与该引导元件59分开设置。作为一上油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一种其中弹性长丝被设置成与其表面上施加有油的辊子接触的类型。然而,重要的是在该长丝与引导元件59接触之前进行加油,即,在纺丝孔2和引导元件5之间的某处加油。从而,可以防止弹性长丝在其未被加油且具有一较大的摩擦系数的状态下与引导元件59接触。这防止了弹性长丝被引导元件挂住并受到损坏。
对该引导元件的结构没有限制,只要其可以控制长丝的摇摆,并因此,除了为一弹性长丝提供一引导元件以外,还可以设置成例如,在支承元件中形成多个槽并且各个槽引导一弹性长丝,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纺丝装置用于通过熔融纺丝制造一种聚氨酯弹性长丝;然而,该装置可以用于其它方法,例如干式纺丝和湿式纺丝。
还可以使用该装置以制造上述聚氨酯弹性长丝以外的弹性长丝。
下面说明关于上述弹性纤维制造装置的本发明的示例和对比示例。在示例5中,使用如图2和10所示的装置,和在对比示例9中,使用如图11和12所示的装置。
图11和12所示的纺丝装置81包括一个具有多个沿其纵向对齐的纺丝孔2的纺丝头3、一个用于在沿纺丝头3的向下方向引导弹性长丝W的同时进行加油的上油装置8、一个设置在纺丝头3和上油装置8之间的吹风机7、导丝辊9、10和用于将弹性长丝W卷绕至一丝卷67上的卷取辊69。在该方面,该纺丝装置81具有如图2所示的装置相同的结构。然而,其结构与图2所示的装置的区别在于一引导环82、导丝辊9、10和卷取辊12在上油装置8下方被设置成其轴向与纺丝头3的纵向之间的角度为90°以充分地利用空间。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纺丝装置81中,以下述方式制造聚氨酯弹性长丝。熔融聚合物从一挤出机(未示出)挤出至纺丝头3,弹性长丝W从纺丝孔2沿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排出。各弹性长丝W通过由吹风机7吹至其上的冷风冷却以进行固化,油通过上油装置8而施加至各弹性长丝上,并且该行弹性长丝W通过引导环82而转向。其对齐方向因此而扭曲的弹性长丝W的张力由两个导丝辊9、10调节,然后该长丝被送至卷取辊12上并卷绕至丝卷60上。
在上述示例5和对比示例9中,纺丝孔的直径设定为0.28mm,纺丝速度设定为550m/min,树脂熔融温度设定为200℃,该长丝被卷绕至12个丝卷上。
表5示出在示例5和对比示例9中的聚氨酯弹性长丝的应力ST值。该应力ST值为当以15.7m/min的速度供给时以上述方式卷绕的伸长200%的弹性长丝的行进张力。
表5

如上述表5所示,对比示例9的较高平均值示出该弹性长丝的应力ST值整体上较大,而应力ST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示出弹性长丝之间的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在示例5中,弹性长丝未进行较大程度的伸长,并因此应力ST值整体上较小,与对比示例9相比,应力ST值的差异很小。如上所述,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弹性长丝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供更均匀的弹性长丝。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弹性长丝的装置,因为弹性长丝从其排出的纺丝孔的对齐方向基本平行于卷取辊的轴向,所以弹性长丝可以与纺丝孔相同的对齐方向卷绕在卷取辊上而不会使该排弹性长丝产生较大程度的偏转。因此,可以减少在弹性长丝之间的张力差异,而该差异在现有技术中是由于作用在弹性长丝上的摩擦力差异以及长丝道长度的差异所造成的问题。因而可以减少在弹性长丝之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因此,即使使用在同一装置中的不同丝卷,也可以防止在布料上具有一条纹状图案等,从而提供具有高质量的产品。
通过引导元件使得弹性长丝W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这使得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在弹性长丝中的摩擦力的差异并使得在各丝卷中的长丝的物理性质均匀化。
此外,沿用以使弹性纤维倾斜的引导元件的施压方向将油施加到弹性长丝上,由此可以获得下述效果。各弹性长丝W通过该引导元件而在其长丝道中倾斜,并因此受到沿返回至该原丝道的方向的张力,而这使得沿该方向的和引导元件59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如上所述,这可以通过沿引导元件相对于弹性长丝W的施压方向加油而减少与引导元件之间的摩擦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多根长丝的纺丝头,它包括多个形成在一单个纺丝板中的纺丝孔,其中,所述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头,其特征在于,它具有8或更多个纺丝孔。
3.一种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风沿基本垂直于包括从一纺丝头排出的长丝的表面的方向施加至所述长丝上,其中,多个纺丝孔形成在一单个纺丝板中,并且所述多个纺丝孔设置为基本成一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为熔融弹性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纤维的卷绕长丝数目为1至3。
6.一种纺丝头,它包括一个设置在其上部用于从熔融聚合物中除去异物的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用于引导经过过滤介质的熔融聚合物至纺丝孔的引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呈辐射状布置并以所述纺丝孔为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纺丝头,其特征在于,纺丝孔的数目为1。
9.一种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它包括用于将油施加至一弹性长丝上的上油元件和一个用于引导弹性长丝至该上油元件的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元件包括一个用于引导弹性长丝的槽部分和一个用于将油施加至经过该槽部分的弹性长丝上的供油孔;该槽部分包括一个在竖直线上具有切线的顶点,和一个从该顶点相对于竖直线后倾的上部斜面和下部斜面;和所述引导元件设置成使位于比顶点低的位置处的弹性长丝相对于竖直线具有一个大于0°不大于3°的后倾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与顶点相邻的最窄部分的宽度为0.1至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油元件的顶点部分周围和引导元件的表面粗糙度为2S至10S。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纤维具有2根或更少的长丝,且总细度为88或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弹性纤维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熔融纺丝弹性纤维。
14.一种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装置,它包括一具有多个纺丝孔的纺丝头和一个用于卷绕从该纺丝孔纺出的弹性长丝的卷取辊,其中,所述多个纺丝孔成直线设置成其对齐方向和该卷取辊的轴向基本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装置,它还包括设置在纺丝孔和卷取辊之间的用于沿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将从纺丝孔纺出的弹性长丝引导至卷取辊的引导元件,其中,该引导元件设置成在其间的间隔宽度大于在纺丝孔间的间隔宽度,并设置成使弹性长丝的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而该倾角产生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并且是由于纺丝孔之间和引导元件之间的间隔差异而产生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装置,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以沿用以使弹性长丝倾斜的引导元件的施压方向向该弹性长丝加油的上油装置。
17.一种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具有多个成直线布置的纺丝孔的纺丝头纺出的弹性长丝被卷绕在一具有基本平行于纺丝孔的对齐方向的旋转轴线的卷取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设置在纺丝头和卷取辊之间,同时引导元件之间的间隔宽度大于纺丝孔之间的间隔宽度;引导元件沿基本竖直向下的方向将弹性长丝引导至卷取辊;和弹性长丝的相对于竖直线的倾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5°或更小,而该倾角产生在纺丝孔和引导元件之间并且是由于纺丝孔之间和引导元件之间的间隔差异而产生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制造弹性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用以使弹性长丝倾斜的引导元件的施压方向加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头、上油装置、纺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纺丝头(1)包括一单行纺丝孔(2)。从纺丝头(1)的纺丝孔(2)排出的长丝避免了扭曲并通过一个上油装置(8)和导丝装置(9,10)卷绕至卷取辊(12)。在纺丝头(20)中,可以将槽(24)形成为沿径向延伸并且其中心位于纺丝孔(23)。一由过滤介质(22)过滤的熔融聚合物可以通过槽(24)进入纺丝孔(23)。上油装置(31)可以包括一上油装置(8)和一引导元件(9),并且该两元件的配合防止了加油不完全。
文档编号D01D5/096GK1608149SQ02826028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大家义信, 小高健一郎, 藤江勉, 林清秀 申请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