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级凝聚牵伸单元的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8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级凝聚牵伸单元的细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细纱机,特别一种具有多级牵伸单元的环锭细纱机,其一对出口罗拉上具有一个抽吸装置,特别是一个抽吸罗拉,这个抽吸装置有一个遍布圆周的穿孔区域,它(抽吸罗拉),特别是在相应的牵伸单元出口罗拉和抽吸罗拉之间构成一个加捻检验间隙,因而一个加捻检验相应的罗拉,沿着一段路径在它的圆周上产生一个引导面,用于在这里分开一纤维束的两部分或两彼此紧挨着供给的纤维束,以便构成一个凝聚阶段,在这个阶段已经包含最后牵伸但是仍然没有加捻的纤维束被凝聚和/或集束到紧密的纤维束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纺制合股线的生产。
背景技术
使用先前已知的这类细纱机(参见DE 19500036,DE 196 08697),在抽吸罗拉上形成的每一根紧密纤维束在加捻检验间隙之后都被纺成其自己的单股线。在生产合股线的情况中,这样产生的几根线则被加捻成合股线。
从EP 0 444 486 A2也知道在牵伸单元的出口罗拉后面把两个纤维条子结合起来,该牵伸单元包含有一些实心滚筒;也知道借助于一个锭子和基本上可自由旋转的钟形件处理这些纤维成类似于合股线的纺织纱线。然而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纺织纱线的合股线特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另外,AT-PS 398 086已经公开,在多级牵伸单元出口处提供的抽吸罗拉上,把纤维条子分裂成两个部分,然后这两个部分还是在加捻检验间隙前面又结合起来,因此最后纺成的纱线通常只是由一根纤维束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将提供一种细纱机,特别是一种环锭细纱机,和一种前面指出类型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各种线,无论是有或者没有合股线特性,都能够被生产。
独立权利要求的目标是提供这个任务的解决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细纱机的更多的实施例都是取自这些独立的权利要求。
在纤维束加捻和卷绕以前,至少一根纤维束受到随时间变化的牵伸而且后来被凝聚,这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此外,例如来自粗纱管的两根纤维条子,能够紧密在抽吸装置上,特别是在抽吸罗拉上,而且特别是在加捻检验间隙之后,它们能够彼此像合股线那样结合并加捻,由此,单个的紧密纤维束同时被给与某种充分的纺纱捻度。因此至少一根纤维束能够被不同地牵伸。此外,至少一根辅助纱线能够在任意点添加到一根或几根纤维束上。
通过使纤维束和/或条子紧密的方法,纤维束的强度显著地增加了,而且生产时干扰合股线的毛羽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特别是用较少捻回数来操作,这又导致增加生产。
如果两根紧密纤维束结合点离开加捻检验间隙的距离在5和15mm之间,而且特别是大约等于10mm,就特别更是可取的。加捻检验间隙处两紧密纤维束的横向距离将在5和10mm之间,特别是7mm。优选的是在加捻检验间隙之后提供一个装置,在紧密的纤维束被破坏的情况下,这个装置也中断另一根紧密纤维束,这正如由上述EP 0444 086 A2所知道的一样。
关于本发明,重要的是两根紧密的纤维束直到加捻检验间隙都是被分开引导的,只是后来在朝向纺纱装置方向才被结合成合股线。


本发明在下面,例如,是通过附图来描述的其中图1 按照本发明细纱机的侧视简图;图2 图1中主题的前视简图;图3 图1细纱机的相应部分前视图,它只是用一提供给多级牵伸单元的条子进行操作,以多少有些放大的尺度进行说明;图4带有速度变化装置并在牵伸单元出口带有凝聚装置的牵伸单元的示意图;图5a朝纺纱位置的纤维路径方向上的一示意图,这是在细纱机的纵向看的,由此,至少一根辅助纱线被加在该纺纱位置上;图5b朝凝聚装置处凝聚区域方向上的示意图,垂直于细纱机的纵向伸长;
图6a,6b与图5a和5b相比为一些改动了的实施例;和图7a,7b,7c在凝聚装置周边内引导纤维束和辅助纱线的进一步变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的是一个细纱机,特别是一个环锭细纱机,它具有至少一个带几对罗拉29的多级牵伸单元13,并由一两个粗纱管12或一两个条筒供给纤维束,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处或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附近安排有一个抽吸装置25,上面带有遍布其圆周的穿孔区域35,它(抽吸装置),沿着一个路径段15,在其圆周上,与一根或多个纤维束一起移动,产生一用于这些纤维束的引导面,以便构成一个凝聚阶段,在这个阶段至少一个包含有最后牵伸的,但是至少还没基本加捻或没有完全加捻的纤维网被凝聚和/或集束成最好小于1mm宽的紧密纤维束22,22′,由此,沿着随其移动的路径段15,直接径向地在抽吸装置25的穿孔区域35之内,借助于一个一般在圆周方向上伸展的伞状零件32中的一个切口,构成一个限定的抽吸区33,33′,它沿圆周方向引导该纤维束22,22′和/或这些纤维束,并借助于随后的纺纱装置17,特别是一个环锭纺纱装置,对紧密的该纤维束22,22′和/或这些纤维束给以反手捻,其特征在于在牵伸单元13和/或在牵伸单元驱动器50处安排有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这个装置的作用是单对罗拉29的速度在时间上不是彼此按比例地起作用,因此纤维束22,22′受到随时间变化的牵伸。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所涉及的是把多个组份彼此一起进行纺纱的细纱机,这些组份至少是要被牵伸和凝聚的一根纤维束22a,以及至少是一根辅助纱线60a,特别是带有如上所述特性,它有一个用于至少一根纤维束22a的牵伸单元和凝聚装置,由此,为纤维束提供有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把辅助纱线60a,60b导向纤维束22a,22b的引导装置61,这些纱线是化学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的或花色线,由此,引导装置61和引导部件25设计成或者是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纤维束22a上,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上,而且两者彼此一起加捻,由此,在相对于图5b,6b,7a,b,c中输送罗拉25的轴成横向的视图中,也就是说在这些图中布置的投影中,组份的运输方向是这样选择的这些组份沿着它们通往纺纱装置的路径越来越靠近(彼此接近),直到它们加捻在一起。
通过对或多或少成倾斜彼此接近的组份进行适当定位,借助于引导装置,至少由一根牵伸并紧密的纤维束和一根辅助纱线而组成的组合纱线的结构能够受到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的是一个把组份彼此进行纺纱的细纱机。这些组份至少是要被牵伸和凝聚的一根纤维束22a以及至少一根辅助的纱线60a,特别是带有如上所述的特性,它有一个至少用于一根纤维束22a的牵伸单元和凝聚装置,由此,为纤维束提供有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把辅助纱线60a,60b导向纤维束22a,22b的引导装置61,这些纱线是化学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的或花色线,由此,引导装置61和引导部件25设计成或者是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纤维束22a上,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上,而且两者彼此加捻,而且不是对角引导的组份的运输方向优选地的是与运输罗拉25的轴精确横向地前进,而另一个组份则并不与此轴精确横向地前进。通过对或多或少成倾斜地彼此接近的组份进行适当的定位,由至少一根牵伸并紧密的纤维束和一根辅助纱线而组合的组合纱线的结构能够受到影响。
在图1到3中描述了与凝聚纺纱有关而且特别是与凝聚纱线的加捻有关的现有技术,正如按照DE 196 19 307而得到的现有技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图4到7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
按照图1和2,在没有画出的机架中安装有两个粗纱管12,借助于一进口罗拉37,37′,来自两个粗纱管的两根翼锭纺成的条子11在转向部件28上面被平行引导而进入一个对包含有预牵伸区域23和主牵伸区域24的三圆筒牵伸单元13。在预牵伸区23的末端和在主牵伸区域24,30′起始处的一对罗拉29,29′只是示意地做了说明,都知道,它安装有条带(皮圈)30,该条带伸进一对出口罗拉25,26的引入间隙14中。
这一对出口罗拉的底部罗拉设计成带有旋转轴36的穿孔抽吸罗拉25,该底部罗拉包含有大体上比其余罗拉大的直径,它与对面的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6构成牵伸单元13的最后夹持间隙14。
通过牵伸单元13行进的这些条子沿着出口间隙14被引导沿着弯曲的路径段15,绕着抽吸罗拉25的一段圆周,也就是说,直到加捻检验相对罗拉27,这个相对罗拉和抽吸罗拉25一起构成这些纤维束的加捻检验间隙16。
依照图1和2,抽吸罗拉25的穿孔区域35遍布在抽吸罗拉25的整个圆周上,然而却只是跨过一个足够大的轴向宽度,这也考虑到纤维束22,22′的任何横向运动,因此两根纤维束22,22′总是保持与出口间隙14和加捻检验间隙之间的穿孔区域35相接触。
在抽吸罗拉25内存在着一个弯曲的伞状插入件32,这个插入件与抽吸罗拉是同心的,而且在路径段15的区域内以适当的方式中断,同时它是这样安排的由于在伞状插入件32的内部保持真空,所以沿着图1中箭头34的方向,产生了通过抽吸罗拉25的穿孔区域35的气流,该气流是从外部朝向内部径向地产生的。
沿着加捻检验间隙16,离开加捻检验间隙16的两个紧密的条子结合并加捻成合股线39,此合股线被导向后面的传统环锭纺纱装置17,这个装置装备有一个钢领板18、一个钢领19、一个钢丝圈20、一个锭子21和一个对全部锭子来说是共同零件的下龙筋38,因此在锭子21上产生由两个纤维束加捻而成的合股线。
牵伸单元13中的总牵伸优选地的是80到100-倍,由此,在预牵伸区域23中的牵伸只是在1.1到1.3倍的常见限度内。
像在图2中能够看见的那样,伞状件32内的切口限定了两个抽吸区33,33′,这两个区域在轴向是间隔开来的,一般延伸在抽吸罗拉25的圆周方向和/或纤维束传送方向31,并彼此朝着纺纱装置17汇合。
在按照图2所举的实施例中,抽吸区33,33′在轴向邻近的,而且在纤维束传递方向31来看,直接位于抽吸罗拉25和对应的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6之间的出口夹持间隙14后面的端部之一,位于条子11进入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内部,抽吸区33,33′包含有大的轴向距离。从那里以后,这两个抽吸区33,33′本身在圆周方向朝着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中心轴镜面对称地逐渐变细,直到端部区域内大约平行运行的槽口,或是彼此稍微汇合的槽口。
虽然在按照图2所举的实施例中,抽吸区33,33′的汇合起始于抽吸罗拉25的一个圆周点42(参见图2),与夹持间隙14相符,但是在按照图3所举的实施例中,相应的圆周点42′在纤维传递方向31上,却是离夹持间隙14一个显著的圆周距离。这是必需的,因为利用图3的设计形式,只有一根条子11提供给多级牵伸单元13,而在夹持间隙14的后面,由于已知的抽吸区33,33′的发散,必须首先由所述的一根条子形成两个分离的纤维束22,22′。两个分离纤维束22,22′的形成得到一根风管40的帮助,这个风管延伸到发散区里,在图1中以虚线表明。
在两个分离的纤维束22,22′彼此处于一个显著的轴向距离之后,由此,这个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两个纤维束22,22′之间的拱架(连接桥)至少基本上是避免了,这时两个抽吸区33,33′的汇合就在纤维束传送方向31,从圆周点42′起开始,也就是说,类似于图2,然而由此,对于这个方法来说,有效的圆周区域较短,因此相对于图2来说,或者是汇合角必须增加,或者是总的汇合减少。另外的可能性在于增加了抽吸罗拉25的直径,因此增加了路径段15的长度。
也是在按照图3所举的实施例中,在抽吸罗拉25上形成的这两个紧密纤维束只是在加捻检验间隙16后才结合并加捻成纺纱合股线39。
按照图4,在牵伸单元13处安排了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该装置接合在牵伸单元驱动器50中。现代细纱机的牵伸单元圆筒54a,54b,54c通常是由独立的牵伸单元马达50a,50b,50c所驱动,由此,减速传动装置52b,52c施加在这些马达和圆筒之间。优选的是牵伸单元13的预牵伸区域处于其间的牵伸单元圆筒54a和54b连接在第一传动装置52b上,而牵伸单元的出口圆筒54c优选的是包含有其自己的驱动马达50c和指定的传动装置52c。程序控制装置优选的是连接在马达50a,c上。
对于生产花色线或烧条子来说,牵伸单元13中的牵伸在时间上不是保持恒定的,而是如所提及的那样是变化的,这可以这样来完成独立牵伸单元圆筒的速度不是与另一个牵伸单元圆筒的速度按比例地改变的。这可以通过速度变化装置52d来完成,优选的是由一个差动传动装置来实现,这个差动传动装置连接在牵伸单元传动装置52b或52c上。如果进入速度变化装置和/或进入差动传动装置装置52d的进口速度是通过马达50b的速度控制机构而进行随时间改变的,即使是传动马达50b和50c以及它们进入传动装置52b和52c的主动轴等速运转,在圆筒54a,54b和54c的传动装置52b和52c的输出端,也会造成一个在时间上不恒定的转速。这种类型的速度变化装置例如是由Amsler公司提供的。
差动传动装置装置52d与牵伸单元传动装置52b和52c接合在一起,可以给这个差动传动装置装置预先安排上另外的减速装置52a,而一个马达50a连接在这个减速装置上。
纤维束11是作为粗纱或并条条子由包装12供给的,例如由一个粗纱管或一个条筒供给。并条条子11然后在三个牵伸单元圆筒54a,54b,54c上被牵伸,如同联系着上述公开已经提到的一样,由此,在每一种情况,对一个牵伸单元圆筒分配了一个对应罗拉27。在预牵伸区域23中,并条条子11只是稍微牵伸,而在主牵伸区域24中,却至少牵伸了10倍,因此在牵伸过程中,纤维的内聚变得越来越弱。由于速度变化装置52d的作用,如果现在牵伸过程是间断地进行,那么这意味着在纤维流中的一种干扰,可以采取通过在牵伸单元13的出口布置一个凝聚装置25的措施来阻止这种干扰。作为所举的实施例,在图中图解说明了一个凝聚装置,它包含有一个圆筒状透气鼓,用作主要的凝聚部件,依照图4,这个凝聚部件安装在牵伸单元圆筒54c上。然而凝聚部件25也可以安排在牵伸单元圆筒54c后面,也就是说与这个圆筒无关。像已经描述过的一样,必须通过附加的对应罗拉27在某些点把凝聚装置25的圆周上的纤维束和/或并条条子11挤压到该凝聚装置上,同样利用另一个牵伸单元圆筒54a和54这也是必需。利用来自内部抽吸空气而起作用的凝聚装置25的作用是,在条子11断续接近的情况下,在并条条子11从穿孔区域35出来,组合成一根(环锭纺纱(ringspinnin8))纱线之前,使条子结合起来,也即凝聚起来,为此提供了一个环锭纺纱装置17,它是由锭子21驱动的。
按照图5a和5b,另外的材料被引到纤维束22旁的牵伸单元和/或纺纱位置,特别是辅助纱线60a,60b,它们也叫作芯或芯纱线。可以有一根或几根辅助纱线60a和/或一根或几根辅助纱线60b,它们彼此紧挨着运行,在规定的点被提供给纤维束22或几根纤维束22。辅助纱线例如是在线轴60a′,60b′上,而且是离开这些线轴。按照图5a,纤维束22行进通过罗拉或圆筒54a,27a,54b,27b等之间的夹持间隙,到带有对应罗拉27c的圆筒54c,由此,牵伸单元圆筒54c像抽吸罗拉25一样形成了。像上面已经进一步描述过的一样,凝聚区域在带有对应罗拉27c的圆筒54c的夹紧点和圆筒54c与对应罗拉27d之间的夹紧点之间运行。像在图5a中图解说明的一样,辅助纱线例如可以在入口侧供给牵伸单元圆筒54c处的第一对应罗拉27c,和/或一根另外的辅助纱线60b在入口侧供给牵伸单元圆筒54c处的对应罗拉27d,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中,按照图5a和5b,辅助纱线本身嵌入在纤维束22中间,或者就在对应罗拉27d处的供给来说,它本身侧向躺到纤维束22上。可以提供一个导纱器和/或导纱器装置61,它是可按照双箭头活动的,如同在图5b中指出的,在辅助纱线60b1或60b2向牵伸单元13的供应部分,该导纱器引导辅助纱线或多或少接近纤维束22,而按照图5b,本身在凝聚。因此在纱线39内部,一根或几根处在加捻过程中的辅助纱线60a,60b,60b1,60b2的位置是可以受到影响的。对于图5a中的示意图来说,假设/理解为辅助纱线60a,60b如同在用于辅助纱线60a的图5b中所指出的,大约在中心运行到纤维束22上。因此辅助纱线60a和/或60b由正在加捻的纤维构造22所包裹,在那里该纤维构造朝着纺纱装置和/或锭子的方向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纱线60a,60b定位得更在纱线39的中心内部,同样通过在锭子21处的环锭纺纱装置17被卷取。然而,如果按照图5b,通过对导纱器装置61进行适当的定位,辅助纱线60b2更向凝聚装置25处纤维束22的外部区域被引导,那么另一个作用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在由于环锭纺纱装置17的作用而对纱线39进行加捻的时候,辅助纱线60b2本身在纤维束22的周围加捻,按照图5b中的示意图,同时处在加捻过程中。同时另外的辅助纱线60a,和/或另外的辅助纱线60a,60b1可以定位在更向正在加捻过程中的纤维束22的内部。与图5a和5b的示意图所示不同,可以构想只是在夹持线14以后和/或在引出牵伸单元圆筒54c和最后的对应罗拉27d之间并安排在出口侧的夹持间隙14之后才引入(进入)辅助纱线,而其他的辅助纱线60a则被预先带到纤维束22,例如在对应罗拉27c前面或在另外的对应罗拉27d前面。通过适当改变辅助纱线的供给,在正在形成的最终产品中可以实现不同的作用。也可以在纺纱过程中来回移动导纱器装置61,由此,辅助纱线60b2可以或多或少地被带到纤维束22的内部,因此在纱线39中产生了附加的作用。很清楚,在图5b中用数字22标注的纤维束只是在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5和对应罗拉27c之间的夹持点以后才可以汇合。
按照图6a和6b,纤维束22a,22b可以彼此平行地由适当的粗纱包装12a,12b供给牵伸单元13。不同纺纱组份的命名类似于图5a和5b中的命名,因此这里不重复。如同对于图5a和5b已经表明的一样,几根辅助纱线60a,60b的供应也是可以实现的。按照图6b.,如果抽吸缝口25″是以成倾斜彼此接近的方式配置的,那么它们可以有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两个纤维束22a和22b本身例如在抽吸罗拉25和对应罗拉27之间的夹持间隙14处结合起来,而且它们由于锭子21的转动而在夹持间隙14的出口侧被加捻在一起。此外,如同联系到图5a和5b已经描述过的一样,辅助纱线60a,60b也或者只是一根独立辅助纱线,可以被引入纺丝过程,由此,与纤维束22a和另外的纤维束22b一起,产生一根紧密的花色线。通过一个按照图6b中的数字61处的双箭头已经描述过的导纱器61,辅助纱线60a或辅助纱线60b可以做侧向移动,因此辅助纱线或多或少地放置在处于加捻过程中的该纤维束22a和/或这些纤维束22a,22b的内部。按照图6a和6b中的构形,因此产生一根凝聚的假合股线,这个合股线补充有辅助纱线或芯纱线。也可以不是把纤维束22a和22b引导到相应的牵伸单元圆筒54a,54b,25和/或54c上,而是引导到不同的,必要时,是彼此平行放置的圆筒上,因此一根纤维束22a包含有连续牵伸,而另外的纤维束22b在牵伸单元13中承受断续的牵伸。对图6b要注意的是,抽吸罗拉25的穿孔25a安排在左边抽吸缝口25″的区域中,而另外的抽吸缝口25″则处在另外的没有画出的抽吸罗拉25的穿孔区域的下面,在抽吸插入件中相对辅助纱线60b镜象对称,而辅助纱线60a,60b却停止在抽吸缝口25″和25之间的区域,位于牵伸单元出口罗拉和/或抽吸罗拉25上的穿孔区域25a外面。辅助纱线60a,60b可能涉及的是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或也可以是光滑的或花色线,而纤维束22a,22b却是连续地供给或随时间变化地牵伸。
在图7a,7b,7c中,为引导辅助纱线60a,60b到牵伸的纤维束22a,22b,指出了另外的可能性。例如在图7a中,辅助纱线60a在左边纤维束22a处被引导到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5,进入直的抽吸缝口25″附近。此辅助纱线的引导是由导纱器装置61完成的。另外的一根纤维束22b同样也是连续地或间断地被牵伸的,它朝着牵伸单元出口罗拉的方向运行,和另一根所提到的组份一起加捻成纱线39。凝聚部件处的或抽吸罗拉25上的抽吸缝口25″可以以直线(参见图7a)或成倾斜(参见图7c)结构地运行。对于辅助纱线60a,60b的引导来说这也适用。按照图7c,两个要凝聚的纤维束22a,22′a可以在同一个抽吸缝口25″上运行。
与此相反,在图7b中,第二辅助纱线60b是在第二纤维束22b处放置到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5上,或者辅助纱线60aa在中心地,也就是说,在该附图的对称面中朝着夹持线14下面的加捻点的方向运行。按照图7c,也是与图6b相联系已经描述过的一样,辅助纱线60a,也可能是另外的辅助纱线60aa,是处于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5上的纤维束22a和22b之间,由此,按照双箭头,导纱器装置61可以影响辅助纱线相对于纤维束22a,22b的位置。罗拉25上的穿孔区域一般称作凝聚部件,可以像由图7c所见到的一样,对全部所举实施例来说,都延伸在抽吸罗拉25的所有区域上,而这些区域则受到纤维束或辅助纱线的作用。
因此产生下列变化-例如按照图7a,芯纱线存在于合股线轴22a和22b中的一根处,由此,抽吸缝口25″笔直地运行,也就是说,与夹持线14成横向地或成倾斜地运行。
-按照图7b,一根附属的或芯的纱线每根都处在一根合股线轴22a,22b上;而-按照图7c,一根单一芯纱线或辅助纱线60a和特别是一根另外的辅助纱线60b处在两根合股线轴22a,22b之间的中心,由此,抽吸缝口可以,单一地或一起地,笔直地和/或成倾斜地(25″)运行。
权利要求
1.细纱机,特别是一种环锭细纱机,它具有至少一个带几对罗拉(29)的多级牵伸单元(13),由一两个粗纱管(12)或一两个条筒供给纤维束,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处或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附近安排一抽吸装置(25)遍布其圆周有一个穿孔区域(35),它(抽吸装置)沿着一个路径段(15),在其圆周上,与一根或多根纤维束一起移动,为这些纤维束产生一个引导面,以便构成一个凝聚阶段,在这个阶段至少一包含有最后牵伸然而却还没基本上或完全没有加捻的纤维网被凝聚和/或集束成一根优选小于1mm宽的紧密纤维束(22,22′),由此,随其移动的路径段(15),直接径向地在抽吸装置(25)的穿孔区域(35)之内,借助于一个一般在圆周方向上伸展的伞状零件(32)中的切口,构成一个限定的抽吸区(33,33′),它沿圆周方向引导该纤维束(22,22′)和/或这些纤维束,并利用随后的纺纱装置(17),特别是一个环锭纺纱装置,对紧密的纤维束(22,22′)给以反手捻,其特征在于在牵伸单元(13)和/或在牵伸单元驱动器(50)处安排有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这个装置的作用是单对罗拉(29)的速度在时间上不是彼此按比例地动作,因此纤维束(22,22′)受到随时间变化的牵伸。
2. 用于把多个组份一起进行纺纱的细纱机,这些组份至少是要被牵伸和凝聚的一根纤维束22a,以及至少是一根辅助纱线60a,特别是带有如上所述特性,它有一个用于至少一根纤维束22a的牵伸单元和凝聚装置,由此,为纤维束提供有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把辅助纱线60a,60b导向纤维束22a,22b的引导装置61,这些纱线是化学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的或花色线,由此,引导装置61和引导部件25设计成或者是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纤维束22a上,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上,而且两者彼此一起加捻,由此,在相对于运输罗拉25(图5b,6b,7a,b,c)的轴横向的视图中,也就是说在这些图中布置的投影中,组份的运输方向是这样选择的这些组份沿着它们通往纺纱装置的路径连续地越来越靠近(彼此接近),直到它们加捻在一起。
3.用于把多个组份一起进行纺纱的细纱机,这些组份至少是要被牵伸和凝聚的一根纤维束(22a),以及至少一根辅助的纱线(60a),特别是如上面权利要求所述的,它有一个至少用于一根纤维束(22a)的牵伸单元和凝聚装置,由此,为纤维束提供有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把辅助纱线(60a,60b)导向纤维束(22a,22b)的引导装置(61),这些纱线是化学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的或花色线,由此,引导装置(61)和引导部件(25)设计成或者是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被成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纤维束(22a)上,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倾斜地引导到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上,而且两者彼此一起加捻,而且不是倾斜引导的组份的运输方向优选地的是与运输罗拉(25)的轴成精确横向地前进,而另一个组份则并不与此轴成精确横向地前进。
4.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特别是环锭细纱机,它带有至少一个多级牵伸单元(13),由一两个粗纱管(12)或一两个条筒供给纤维束,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处,安排了一个带有遍布其圆周的穿孔区域(35)的抽吸装置(35),它(抽吸装置)沿着路径段(15),在其圆周上产生一个引导面,用于在这里分离一纤维网的两部分或被彼此紧挨着引导的两个纤维网,以便形式一个凝聚阶段,在此已经包含最后牵伸然而却还没基本上或完全没有加捻的纤维网凝聚和/或集束成一根特别是至多1.5,优选的是小于1mm宽的紧密纤维束(22,22′),其特征在于沿着在抽吸装置(25)的穿孔区域(35)内部直接径向地和这些(纤维束)一起移动的路径段(15),形成两个抽吸区(33,33′),这由轴向的一距离所确定,一般在沿圆周方向包含有在伞状零件(32)中延伸的切口,它们(抽吸区)各自都引导这些纤维束(22,22′)中的一根与另一根分离(22,22),处于一个优选的小的侧向距离,一般是在圆周方向,而且还有一个唯一的随后的纺纱装置(17),特别是环锭纺纱装置,这个装置使两个紧密的合股线式的纤维束(22,22′)彼此加捻,而且同时使它们产生反手捻。
5.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该抽吸装置是一个抽吸罗拉(25)。
6.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路径段(15)在对应的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6)和加捻检验对应罗拉(27)之间延伸,这里的对应罗拉(27)与抽吸罗拉(25)构成一个加捻检验间隙(16),由此,两个紧密的纤维束(22,22′)从加捻检验间隙(16)出来。
7.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抽吸区(33,33′)分别包含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从抽吸罗拉(25)的圆周方向偏离的限制机构。
8.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分离的纤维网和/或条子(11)被供给多级牵伸单元(13)和抽吸区(33,33′),开始于多级牵伸单元(13)的出口夹持间隙(14),沿着纤维束传送方向(31),或者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前进,或者优先地至少彼此大致汇合地前进。
9.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向多级牵伸单元(13)供给独立纤维网和/或独立条子(11),而且在出口夹持间隙(14)之后,为了形成两个分离的紧密纤维束(22,22′),抽吸区(33,33′),首先是发散,然后从两个分离的纤维束(22,22′)存在的圆周点(42′)开始,在纤维束传送方向(31),或者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前进,或者优选地彼此至少大致汇合地前进。
10.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安排在纤维束传送方向(31)并在圆周点(42′)之前的吹风机(40)有助于形成两个分离的纤维束(22,22′)。
11.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处于端部区域内部且在纤维网传送方向(31)的抽吸区(33,33′)至少基本上在抽吸罗拉(25)的圆周方向并彼此平行延伸地形成具有优选恒定宽度的缝口。
12.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抽吸区(33,33′)本身像漏斗一样逐渐变细,在纤维网传送方向(31)的前端开始,必要时直到狭缝状的端部区的开始,而且同时该吸入区(33,33′)优选地稍微汇合。
13.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抽吸区(33,33′)是相对于处于它们之间的轴成镜面对称地形成的,并且在抽吸罗拉(25)的圆周方向和/或纤维网传送方向(31)延伸。
14.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优选地是由一个与牵伸单元传动装置(52b或52c)相连的差动传动装置或由至少一个速度可控制的马达(50a,50c)实现的,而且该马达与用软件进行程序控制的机构相连。
15.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除纤维束(22)之外的至少一根附加的材料提供给牵伸单元和/或纺纱位置,特别是一根辅助纱线(60a,60b),也叫作芯或芯纱线,由此,一根或多根辅助纱线(60a)可以在限定的点被向纤维束(22)或向几根纤维束(22)引导,在那里该纤维束彼此紧挨着前进。
16.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一个处在圆筒(54c)与对应罗拉(27c)的夹紧点和圆筒(54c)与另外的对应罗拉(27d)的夹紧点之间的凝聚区域,由此,辅助纱线可以向位于第一对应罗拉(27c)的进口侧的牵伸单元圆筒(54c)引导,而且必要时,另外的辅助纱线(60b)可以向位于另外的对应罗拉(27d)的进口侧的牵伸单元圆筒(54c)引导,因此在第一情况中的辅助纱线本身嵌入在纤维束(22)中间,或者在向对应罗拉(27d)供应的情况中,本身侧向地处于纤维束(22)上。
17.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一个相对于纤维运输方向横向可活动的导纱器和/或一个导纱器装置(61),通过这个装置,在辅助纱线(60b1或60b2)向牵伸单元(13)的供应点处,辅助纱线可以或多或少紧密地朝着凝聚纤维束(22)的方向移动,通过这个装置,一根或者几根辅助纱线(60a,60b,60b1,60b2)在加捻纱线(39)内部的位置可以受到影响。
18.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一根辅助纱线(60a,60b),此纱线在中心接近纤维束(22),因此辅助纱线(60a和/或60b)是一种由加捻而卷绕的纤维构造(22),而此纤维构造则朝着纺纱装置和/或锭子的方向运行。
19.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一个导纱器装置(61),通过这个装置,辅助纱线(60b2)可以移动靠近位于凝聚装置(25)的纤维束(22)的外部区域,因此得到一种作用,即在进行纱线(39)的加捻处理时,由于环锭纺纱装置(17)的作用,辅助纱线(60b2)本身放置在纤维束(22)的周围,而纤维束则同时在加捻过程中。
20.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是凝聚部件处或抽吸罗拉(25)上的抽吸缝口(25″),这个抽吸罗拉则在笔直的或倾斜的路径上运行。
21.用带至少一个多级牵伸单元(13)的细纱机,特别是环锭细纱机,生产纺制合股线的方法,此多级牵伸单元由一两个粗纱管(12)或一两个条筒供给纤维束,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处安排了一个带遍布其圆周的穿孔区域(35)的抽吸装置(25),它(抽吸装置)沿着路径段(15),在其圆周上产生一个引导面用于在这里分离一纤维网的两部分或被引导彼此紧挨着的两个纤维网,以便形式一个凝聚阶段,在此已经包含最后牵伸然而却还没基本上或完全没有加捻的纤维网凝聚和/或集束成一根特别是至多1.5,优选的是小于1mm宽的紧密纤维束(22,22′),其特征在于沿着和这些(纤维束)一起移动的路径段(15),在抽吸装置(25)的穿孔区域(35)内部直接径向地形成两个抽吸区(33,33′)或只是一个抽吸区,它们是由轴向的一个距离限定的,它通常在圆周方向包含有在伞状零件(32)中的延伸的切口,它们(抽吸区)各个都使该纤维束(22,22′)中的一根,通常沿圆周方向以一个小的优选横向距离与另一个纤维束(22′,22)分离,而且还有一个唯一的随后的纺纱装置(17),特别是一个环锭纺纱装置,这个装置对一根,必要时,两根合股线式的紧密纤维束(22,22′)一起加捻,而且特别是按照前面权利要求的一项同时这个装置给它们和/或它一个反手捻,其特征在于在牵伸单元(13)和/或牵伸单元驱动装置(50)处提供了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这个装置的作用是,独立罗拉对(29)的速度在时间上不是彼此按比例地运转,因此纤维束(22,22′)承受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牵伸。
22.按照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一个抽吸罗拉(25)作为抽吸装置。
23.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径段(15)本身在对应的牵伸单元出口罗拉(26)和加捻检验对应罗拉(27)之间延伸,此对应罗拉与抽吸罗拉(25)构成加捻检验间隙(16)。
24.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其特征是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60b)或只是单一的辅助纱线,它们可以供给到纺丝过程中,通过这个纺丝过程,与第一纤维束(22a)和另外的纤维束(22b)一起形成一根紧密的花色线。
25.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捻检验间隙(16)之前,引导纤维束(22,22’)彼此分开引导,而且只是在加捻检验间隙(16)以后才朝着仅有的纺纱装置(17)的方向,与另一纤维束结合并加捻成合股线状。
26.操作用于待彼此纺制在一起的多个组份的细纱机的方法,该组份包含有至少一根待牵伸和凝聚的纤维束(22a),以及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特别是带有如上所述特征,具有用于至少一根纤维束(22a)的一个牵伸单元和一个凝聚装置,由此,提供了用于纤维束的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把辅助纱线(60a,60b)导向纤维束(22a,22b)的引导装置(61),这些纱线是化学合成的和/或弹性的和/或光滑的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的或花色线,由此,引导装置(61)和引导部件(25)是如此设计的,即或者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成倾斜地被导向至少一根纤维束(22a),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成倾斜地导向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而且两者一起加捻,由此,组份的运输方向是如此选择的,即在与运输罗拉(25)的轴成横向的视图中(图5b,6b,7a,b,c,),也就是在这些图中配置的投影中,这些组份,沿着它们通向纺纱装置的路径,不断地越来越接近(彼此接近),直到它们加捻在一起。
27.特别是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此方法利用要彼此纺制在一起的组份,该组份包含有至少一根要牵伸和凝聚的纤维束(22a),以及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其特征是为纤维束(22a,22b)供应辅助纱线(60a,60b),此辅助纱线是合成和/或弹性和/或光滑地和/或卷曲的纱线。和/或光滑地或花色线,由此,或者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被成倾斜地导向至少一根纤维束(22a)上,或者相反,至少一根纤维束(22a)被成倾斜地导向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a),而且两者被一起加捻,由此不是对角引导的组份的运输方向优选地的是与运输罗拉(25)的轴成精确横向地前进,而另一个组份则并不与此轴成精确横向地前进。
28.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其特征是引导至少一根辅助的或芯纱线(60a,b)到一根合股线轴(22a,22b)的上。
29.按照前面方法权利要求的一项来操作细纱机的方法,其特征是把至少一根辅助纱线(60b)导向两根合股线轴(22a,22b)之间的中心中。
30.用按照权利要求1到21的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和/或按照权利要求22到30所述的方法生产的纺纱合股线和/或假的合股线。
全文摘要
具有至少一带几对罗拉(29)的多级牵伸单元(13),由一两粗纱管(12)或一两条筒供给纤维束,在一对出口罗拉(25,26)处或在其一对出口罗拉(25,26)附近安排带有遍布其圆周的穿孔区域(35)的抽吸装置(25),抽吸装置沿着一个路径段(15),在其圆周上,与一根或多根纤维束一起移动,为这些纤维束产生一个引导面,以便构成一个凝聚阶段,借助于一个一般在圆周方向上伸展的在伞状零件(32)中的切口,构成一个限定的抽吸区(33,33′),利用随后的纺纱装置(17),在牵伸单元(13)和/或在牵伸单元驱动器(50)处安排有一个速度变化装置(52d),其作用是单对罗拉(29)的速度在时间上不是按比例起作用因此纤维束(22,22′)随时间变化地牵伸。
文档编号D01H5/66GK1483870SQ0312744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
发明者L·古布泽尔, J·温利, L 古布泽尔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