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安装于其上的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82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及安装于其上的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制将带有供线源的线盒安装到缝纫机主体上时的移动速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将容纳有线轴等供线源的线盒安装到缝纫机主体的线盒安装部上的缝纫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要使线盒相对于线盒安装部移动并安装,从而需要进行适当的移动操作。
但是,若使用者一下子安装线盒,以致超过适当的移动速度进行安装时,由于安装时的冲击等,可能会损伤线盒自身,或者损伤线盒安装部,或者损伤缝纫机所设置的缝制或缝制准备用部件。
此外,在与线盒安装连动以使穿线装置动作的缝纫机中,有一种结构是在安装线盒时,由该线盒产生的操作力通过操作力传送件使穿线装置动作(专利文献1)。上述操作力传送件能够传递线盒的操作力而移动,并通过该移动使穿线装置动作。
日本申请特开2002-191886号公报在这种缝纫机中,如果操作力传送件的移动过快,则穿线装置有时不能正确工作。这样,将会出现穿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损坏结构零部件或乱线等不良情况。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产生于具有在安装线盒时由该线盒产生的操作力通过操作力传送件使送线装置工作的结构的缝纫机中。
即,在这种缝纫机中,如果操作力传送件的移动过快,送线装置的动作为正常动作速度以上,会出现损坏零部件、或者乱线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将线盒安装到线盒安装部上时的冲击,以及使穿线装置或送线装置的动作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缝纫机设有带有线盒安装部的缝纫机主体以及具有供线源的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线盒安装部上的线盒,其中,设有在将所述线盒安装到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限制所述线盒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
当将线盒安装到线盒安装部中时,移动速度限制装置限制线盒的移动速度,从而抑制线盒安装时线盒或缝纫机主体所受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可以由在所述线盒中沿规定方向延伸设置的齿条,和设置在所述缝纫机主体中的可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对所述齿轮施加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施加装置构成。
这样,当将线盒安装到线盒安装部中时,齿条移动以使齿轮旋转,这时,通过旋转阻力施加装置施加旋转阻力,从而限制线盒安装的移动速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可将所述齿轮构成为在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啮合位置和与所述齿条不啮合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所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设有切换装置,其在将所述线盒装入线盒安装部中时,将所述齿轮切换到啮合位置,在从线盒安装部取下所述线盒时,将所述齿轮切换到与所述齿条不啮合的退避位置。
这样,当将线盒装入线盒安装部中时,切换装置将齿轮切换到啮合位置,当从线盒安装部取下线盒时,将齿轮切换至退避位置而不再与齿条啮合,而不施加旋转阻力。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为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缝纫机的正面图。
图2为缝纫机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图3为图2中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4为线盒的正面图。
图5为线盒的左侧面图。
图6为线盒的右侧面图。
图7为线盒的底面图。
图8为线盒及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正面图。
图9为图8的左侧面图。
图10为齿轮、齿轮保持板及旋转阻力施加件的正面图。
图11A为显示在将安装线盒前状态下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1B为显示开始安装时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1C及图11D为显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状态的视图。
图11E为显示安装结束的状态的视图。
图12A为显示即将拆卸线盒之前时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2B及图12C为显示拆卸线盒过程中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2D为显示即将到达可拆卸位置之前时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2E为显示到达可拆卸位置时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13A为穿线装置的左侧面图。
图13B为穿线装置的正面图。
图14A为显示即将穿线之前时的钩装置的斜视图。
图14B为显示穿线结束状态的钩装置的斜视图。
图15为显示穿线动作结束后的头部的主要部位的左侧面图。
图16A为保持件及可动框架的左侧面图。
图16B为保持件及可动框架的正面图。
图16C为保持件及可动框架的右侧面图。
图17为保持件及连动移动装置的左侧面图。
图18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保持件即将移动之前)的视图。
图19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保持件刚开始移动后)的视图。
图20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部件开始摆动时)视图。
图21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部件摆动幅度最大状态)的视图。
图22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部件摆动结束时)的视图。
图23为显示保持件及线夹持部件的动作状态(面线夹持状态)的视图。
图24为显示进行穿线动作时钩装置及保持件的局部平面图。
图25为进行穿线动作时图20的左侧面图。
图26为穿线动作刚完成后的头部主要部位的左侧面图。
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与安装线盒连动地自动地使线穿过缝纫针的针孔的家用缝纫机的一个例子。
如图1、图2所示,家用缝纫机M的缝纫机主体M1包括带有水平底座面的底座1,垂直设立于底座1右端部的立柱2,与底座相对、从立柱2上部向左延伸的臂部3,以及设置在臂部3左端部的头部4。
在头部4中,设有自由装拆地安装线盒10的线盒安装部5。面线11从该线盒10引出。在臂部3的头部4上,设有缝制开始开关、缝制结束开关等操作开关类(图中省略)。此外,在臂部3上设有使画面朝向正面的液晶显示器7。
如图2、图3所示,在头部4中设有针杆12、挑线杆13(参照图15)、调节上述面线11的线张紧程度的夹线装置14、穿线装置16、送线装置17的主要部分、挂线装置18等。
上述挂线装置18能够自动将上述面线11挂在设置于针杆12下端的第1导线杆19和设置在头部4下端附近的第2导线杆20上。
此外,该缝纫机M还设有后面所述的安装线盒10时限制其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参见图9)、相当于操作力传送件及穿线装置用操作力传送件的穿线操作部件66(参见图13)以及相当于操作力传送件及送线装置用的操作力传送件的线盒接触体90(参见图17)。
如图1、图2所示,从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中的线盒10引出的面线11由上侧挂在夹线装置14的一对夹线盘之间的夹线轴(图中省略)上,从该夹线轴向下方延伸的面线11挂在挑线杆13上。此处,在该缝纫机M中,穿线装置16及送线装置17构成为与线盒10的安装动作连动地使面线11穿入缝纫针15的针孔15a中。如果将线盒10进一步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中,通过送线装置17,将从挑线杆13向下方延伸的面线11保持在缝纫针15的针孔15a附近。之后,面线11通过穿线装置16穿入针孔15a中,通过挂线装置18挂到2根导线杆19和20上。这样,将面线11设定至可缝纫状态。
此处,缝纫机M的结构为由于与线盒10的安装动作连动地通过穿线装置16使面线11穿入缝纫针15的针孔15a中,在线盒10安装之前,针杆12处于比针板1a靠上侧的规定位置处。
另一方面,在底座1中设有梭心安装部(图中省略),从装于该梭心安装部的梭心(图中省略)引出的线用作底线。此外,在底座1中,还设有梭心壳装置(未示出)。在将面线11和底线设置于可缝纫状态时,若驱动缝纫机马达(图中省略),则通过针杆上下运动装置(图中省略)使针杆12上下运动。与此同步地驱动梭心壳装置,通过该梭心壳装置,勾挂下降到比底座1的针板1a靠下的缝纫针15附近的面线11。因此,该面线11与底线之间相互交连形成针迹。
下面,对线盒10进行说明。如图4~图7所示,线盒10设有线盒主体30和开闭部件31,开闭部件前后自由开闭地绕枢轴安装在该线盒主体30上。在所述线盒主体30和开闭部件31的内部形成一个容纳有供线源的线轴32的装线部33。在开闭部件31中装有立线杆34。
在完成了准备将线盒10安装到线盒安装部5中的状态下,面线11按以下方式设置。即,使面线11从线轴32向上延伸并被引出至装线部33之外,并从此处通过线盒主体30和开闭部件31左端间的线路径35,挂到线盒10左下端的挂线部36a上。从此处,面线11向右延伸,挂到隔壁37下端的挂线部36b与线盒10右下端的挂线部36c上。之后,上述面线11向前方延伸,然后被挂到挂线部36d上并作U形转弯,向左延伸,从而被保持在线保持部38处,进而,由线保持部38左侧的刀39切断的状态的线端被挂到挂线部36e上。
后方及下方开口的挑线杆导向空间40在线盒10的右侧部分,沿大致上下整个长度形成。下方开口的夹线空间41形成于线盒10下端部分的中央部分上,这些空间40、41通过隔壁37分隔。
在线盒10右侧部分的前表面部上,形成左右一对避让槽43、44。所述避让槽43、44用以防止送线装置17的保持件70与线盒10的右侧部分的前表面互相干涉。
如图6~图8所示,当将线盒10从上方插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挑线杆13从下侧进入挑线杆导向空间40,夹线装置14从下侧进入夹线空间41。
在线盒10被插入到线盒安装部5的下端部中的状态下,将面线11的位于挂线部36b、36c之间的线段11a勾挂在进入到挑线杆导向空间40中的挑线杆13上。
由此状态开始,进一步将线盒10插入线盒安装部5内,通过进入夹线空间41内的夹线装置14保持挂线部36a、36b之间的线段11b。
另一方面,挂线部36d与线保持部38之间的线段11c通过送线装置17被牵引到缝纫针15的针孔15a附近并被保持(参照图26)。此外,在挂线部36d与线保持部38之间,设有驱动送线装置17的线夹持部件74摆动的后面所述凸轮42。在线盒10的左侧面上,设有作为后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的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的齿条120以及切换导向部件126。
下面,对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进行说明。如图8~图12所示,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设有齿条120、齿轮121、以及旋转阻力施加件122(旋转阻力施加装置)。将齿条120设置在线盒10上并向下方延伸。在缝纫机主体M1的头部4中,齿轮121可以在与齿条120啮合的啮合位置和与该齿条120不啮合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旋转阻力施加件122用于向该齿轮121施加旋转阻力。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设有切换装置123。该切换装置123的结构是,在将线盒10装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将齿轮121切换到啮合位置,并且,在将线盒10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时,将齿轮121切换到退避位置。
齿条120从线盒主体30左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下方延伸,并在左方突出。齿条120的齿形成于其前侧。齿轮121由齿轮保持板124自由旋转地支承。该齿轮保持板124安装于支承夹线装置14的夹线轴的框架部件14a上,并以轴124b作为摆动轴向前后方向自由摆动。
在齿轮保持板124的后端右侧设有向右方突出的从动销124a。该从动销124a由后述切换导向件126操纵,以此使齿轮121从啮合位置切换到退避位置。之后,在将齿轮121从啮合位置切换到退避位置时,该从动销124a被形成于齿条120上端的阻挡部120a阻挡。
此处,齿轮121通过旋转阻力施加件122由齿轮保持板124支承。该旋转阻力施加件122通过填充于内部的液体例如润滑油的粘性阻力向齿轮121施加旋转阻力。
当将线盒10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中时,如图11C以及图11D所示,若齿轮保持板124向后方摆动,则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啮合的啮合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1E所示,当齿轮保持板124向前方摆动时,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不啮合的退避位置。
切换装置123包括板簧125(加载部件)和切换导向件126。板簧125从啮合位置向退避位置对齿轮121加载。切换导向件126设置在线盒主体30中,当将线盒10装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抵抗板簧125的作用力使齿轮121从退避位置切换到啮合位置。因此,该切换导向件126是对齿条120的移动在啮合状态下进行导向的装置。
使板簧125的上端125a(自由端)与比轴124b靠向上方的齿轮保持板124的上端相连,板簧125的下端125b(固定端)固定在框架部件14a上。板簧125对齿轮保持板124加载以使其基本保持直立状态。切换导向件126与线盒主体30形成一体,以便在线盒主体30的左侧面,在比齿条120靠后侧的部分中向下方延伸。
该切换导向件126设有平行导向部126a及倾斜导向部126b。平行导向部126a从略低于齿条120的阻挡部120a的位置,与齿条120平行向下延伸。倾斜导向部126b在齿条120的下侧,从平行导向部126a的下端向前斜下方弯曲延伸。在齿条120与平行导向部126a之间,有一条导向槽127。当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线盒10时,该导向槽127用于导引从动销124a。此外,在切换导向件126的下方形成有导向突起500(参照图5)。该导向突起500用于在将线盒10插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使线盒主体30的方向准确对准线盒安装部5的开口。
当将线盒10从上方安装至线盒安装部5中时,如图11A所示,齿轮保持板124从通过板簧125的加载力所处的直立状态开始,如图11B所示,因由倾斜导向部126b导引(推压)从动销124a,从而使其在切换导向件126的后侧、相对于线盒10向上移动。与此相伴,齿轮保持板124克服板簧125的作用力向后摆动,如图11C所示,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啮合的位置。
这样,在齿轮121与齿条120啮合的状态下,若使用者进一步安装线盒10,则如图11D所示,从动销124a由平行导向部126a导引,齿条120向下方移动。换句话说,齿轮121相对于齿条120向上相对移动。
此时,由于旋转阻力施加件122对齿轮121施加了旋转阻力,因此会对线盒10的安装动作产生阻碍作用的阻力。此后,如图11E所示,若从动销124a到达切换导向件126的上端,从动销124a脱离切换导向件126,则通过板簧125的加载力使齿轮保持板124及齿轮121向前摆动。之后,从动销124a暂时对接齿条120上端的阻挡部120a。随后,齿轮保持板124变为直立的姿态,齿轮121与齿条120脱离,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不啮合的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当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线盒10时,如上所述,在线盒10安装结束的同时,齿轮121已经切换到退避位置,由于通过板簧125的作用力维持在该退避位置处,因此,从图12A的状态开始,在齿轮121与齿条120不啮合的状态下,从动销124a相对进入齿条120与切换导向件126之间的导向槽127内。在线盒10向上方移动时,通过从动销124a导引齿条120的后侧(参照图12B)。之后,如图12C所示,当从动销124a到达导向槽127的下端时,从动销124a通过倾斜导向部126b克服板簧125的作用力而被推压向前方。之后,如图12D所示,齿轮保持板124向前方摆动。之后,如图12E所示,当从动销124a脱离倾斜导向部126b时,齿轮保持板124通过板簧125的作用力向后方摆动返回直立状态。
下面,对穿线装置16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穿线装置16包括穿线轴50、滑块导引轴51、滑块52、钩装置53、穿线轴驱动部件54以及穿线操作部件66。穿线轴50及滑块导引轴51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针杆12的左侧。滑块52可上下运动地外嵌于所述穿线轴50及滑块导引轴51的上端。钩装置53与穿线轴50的下端连接,与穿线轴50的转动动作连动地使面线11穿过缝纫针15的针孔15a。穿线轴驱动部件54与线盒10的安装动作连动地驱动穿线轴50向下方运动。穿线操作部件66被线盒10推压,将用以操纵穿线装置16的操作力传送到穿线轴驱动部件54。
穿线轴50及滑块导引轴51与针杆12均由针杆台55支承,可摆动地一体设置这些针杆12、针杆台55、穿线轴50及滑块导引轴51。在此,如前所述,在即将进行穿线动作的状态下(线盒10安装前的状态),针杆12处于可使面线11穿入针孔15a的位置,具体地说,处于略低于最高位置的规定位置。
在穿线轴50的上端部分与上下方向中途,分别突设有销56a、56b。销56b在穿线轴50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与固定在针杆12上下方向中途的限制部件13c结合。而且,在穿线轴50中,设有向上推动穿线滑块52的螺旋弹簧57。在滑块导引轴51的上半部中,外装有向上推动穿线滑块52的螺旋弹簧58。
在穿线滑块52上,形成有由上半部直线槽和下半部螺旋槽构成的凸轮槽52a。而且,在穿线滑块52上还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板59。在该突出板59的后表面部上形成有水平面(省略图示)。
如图13、图14所示,钩装置53设有勾挂面线11的穿线钩60、位于穿线钩60两侧的2个导向件61、62、水平贯穿这些穿线钩60及导向件61、62的挂线保持金属丝63、以及固定于穿线轴50的下端并保持穿线钩60与导引件61、62等的钩保持件64。
如图14所示,在穿线钩60的顶端形成一个钩部60a。穿线时,该钩部60a穿过缝纫针15的针孔15a。穿线钩60在从两侧由2个导向件61、62导引的状态下,勾挂由后述的送线装置17保持在针孔15a附近的面线11。
穿线轴驱动部件54可转动地与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导向轴65上的穿线操作部件66相连,并通过扭转弹簧67对其沿图13A的顺时针方向加载。另一方面,螺旋弹簧68对穿线操作部件66向上加载。
在安装线盒10时,线盒主体30的下端与穿线操作部件66的下端对接。之后,线盒10将克服螺旋弹簧68的作用力向下方推压穿线操作部件66。在穿线轴驱动部件54的上端,形成驱动力传送部54a。该驱动力传送部54a与突出板59的水平面对接,以将线盒10安装时的驱动力传送给穿线滑块52。
在穿线轴驱动部件54的下端形成用来阻止驱动力传送给穿线滑块52的凸轮部54b。另一方面,在导向轴65的下端,固定了带有倾斜状的顶端凸轮部69a的凸轮件69。当穿线轴驱动部件54向下方移动规定量时,凸轮部54b与顶端凸轮部69a对接。
下面对由该穿线装置16实现的穿线动作进行说明。在使用者将线盒10装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由该线盒10产生的操作力被传送到穿线操作部件66,使穿线操作部件66向下方移动。与所述穿线操作部件66连动地驱动穿线轴驱动部件54克服螺旋弹簧68的作用力向下方运动。于是,驱动力传送部54a与突出板59的水平面接触,其驱动力被传送到穿线滑块52的突出板59。因此,穿线轴50及滑块导向轴51也向下方移动。若穿线轴50向下方移动规定量,则销56b与限制器13c结合,以便穿线轴50不再向下移动,但是穿线滑块52会克服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这时,设置在穿线轴50上的销56a沿穿线滑块52的凸轮槽52a相对移动。因此,将所述穿线滑块52相对于穿线轴50向下方的相对移动转换为穿线轴50的旋转动作,且穿线轴50转动规定角度。这时,如图14A所示,设置在穿线轴50下端的钩装置53也与穿线轴50一体地向缝纫针15一侧转动,穿线钩60的钩部60a穿过缝纫针15的针孔15a勾挂面线11。
如图14A所示,在钩部60a勾挂了面线11的状态下,穿线轴驱动部件54向下方移动至规定位置处,所述凸轮部54b与凸轮件69的顶端凸轮部69a对接。在此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将线盒10压入线盒安装部5内,以致穿线轴驱动部件54向下方移动,则通过顶端凸轮部69a,驱动穿线轴驱动部件54以克服扭转弹簧67的作用力按图13A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这样,由于驱动力传送部54a与突出板59的水平面脱离,因此,驱动穿线轴50向下方运动的驱动力不再传送至穿线滑块52。于是,穿线轴50向反方向转动,并由于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返回上方。与此相伴,钩装置53也向离开缝纫针15的方向转动,如图14B所示,勾挂了面线11的穿线钩60从针孔15a拔出,穿线动作结束。
下面,对送线装置17进行说明。如图3、图15~图17所示,送线装置17设有保持件70、连动移动装置73、线夹持部件74以及扭转弹簧75。保持件70包括隔开规定间隔并可保持面线11的一对线保持件71、72。连动移动装置73与线盒10的安装动作连动地使一对线保持件71、72移动到缝纫针15的针孔15a附近。线夹持部件74用于将面线11可解除地夹持到左侧的线保持件71上。扭转弹簧75用于向线夹持侧弹性推动所述线夹持部件74。另一方面,如图4、图6所示,在线盒10的线盒主体30中,设有在线盒10的安装工序的规定时刻驱动线夹持部件74暂时向夹持解除侧摆动的凸轮件42。
送线装置17还设有固定于头部4中的主体框架76以及可动框架77,该可动框架由主体框架76可升降地导引支承并固定有保持件70,并由连动移动装置73带动移动。主体框架76设有位于挑线杆13上下摆动路径左右两侧的挑线杆导向件78和设置在挑线杆导向件78右侧、并对可动框架77的升降移动进行导引的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参照图3)。此处,左侧的导引板79a的左侧部分与安装线盒10时导引线盒10的上述导引器27一体形成。可动框架77由设置在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的左右一对可动板80a、80b通过多个连接销连接而构成。
首先,对保持件70及线夹持部件74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保持件70的1对线保持件71、72通过连接件81连接。连接件81的右端向右方水平延伸,连接件81通过后述的保持件支承体104固定在连动移动装置73的第2根金属丝101上。为了在安装线盒10时能够勾挂面线11,在线保持件71、72中分别形成凹部71a、72a。线夹持部件74通过枢轴82安装在左侧线保持件71上,在枢轴82上安装有扭转弹簧75。
在线夹持部件74下端的前侧部形成与左侧的线保持件71协同夹持面线11的凹部74a,在线夹持部件74下端侧部分设有由后述凸轮件42操作的从动销84。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在线夹持部件74的上端部(相对于枢轴82,与从动销84相反的一侧)设有限制销85。所述限制销85用来限制线夹持部件74以使其向线夹持侧的摆动不在规定范围以上。此处,从动销84向左突出,限制销85与从动销84相反向右方突出。
下面,对连动移动装置73进行说明。如图16、图17所示,连动移动装置73设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线盒接触体90以及第1、第2动滑轮装置91、92等。线盒接触体90在线盒10安装时与线盒10接触并由线盒10向下推压。第1、第2动滑轮装置91、92用于使线保持件70仅移动线盒接触体90移动量的4倍。线盒接触体9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主体框架76的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在线盒接触体90的左端部上,从左侧导向板79a向左突出地形成有与线盒10下端接触的接触部90a。
第1动滑轮装置91设有与线盒接触体90一起一体地上下移动地连接的滑轮93,绕所述滑轮93且一端被固定在导向板79b上的第1金属丝94、以及与第1金属丝94另一端相连的滑轮95等。将滑轮93装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滑轮容纳件96的内部,滑轮容纳件96设置在线盒接触体90下方的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且可与滑轮93一体地上下移动。在线盒接触体90与滑轮容纳件96之间设有螺旋弹簧97,其相对于滑轮93向上推动线盒接触体90。另一方面,通过用来使可动框架77向上方返回的螺旋弹簧98而向上方推动滑轮93(以及滑轮容纳件96),所述螺旋弹簧98的下端与左侧的可动板80a的下端连接。
第1金属丝94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板79b上高于线盒接触体90的上侧处,第1金属丝94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左右一对可动板80a、80b的上端的销99上。所述销99由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沿导向槽100上下可移动地支承,滑轮95由销99可旋转地支承。因此,在销99由导向槽100导引的状态下,滑轮95与可动板80a、80b(可动框架77)可相对于导向板79a、79b(固定框架部件76)上下移动。
在安装线盒10时,当线盒接触体90与线盒10接触并下压线盒接触体90时,滑轮93也与线盒接触体90一起被压下。这时,由于滑轮93起到动滑轮的作用,因此,使滑轮95、即可动框架77仅向下移动线盒接触体90移动量的2倍。
第2动滑轮装置92设有两端固定于导向板79b上的第2金属丝101、及绕有所述第2金属丝101的2个滑轮102、103等。2个滑轮102、103分别可旋转地支承于左右一对可动板80a、80b的下端及上端。第2金属丝101的一端固定于导向板79b的上端,在第2金属丝101绕在2个滑轮102、103上的状态下,第2金属丝101的另一端固定于导向板79b的下端。
如图17所示,在第2金属丝101中的2个滑轮102、103之间的部分上,固定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件支承体104。将保持件70的连接件81连接在所述保持件支承体104上。这些保持件支承体104及连接部件81可在左右一对可动板80a、80b之间沿导向槽105上下移动地得到支承。
当通过上述第1动滑轮装置91使左右一对可动板80a、80b向下移动时,2个滑轮103、104也随可动板80a、80b的移动向下方移动。此处,滑轮102起到动滑轮的作用,当第2金属丝101中绕在滑轮102上的部分由滑轮102下压时,第2金属丝101仅从滑轮102的前侧(图17右侧)向后侧(图17左侧)移动滑轮102的移动量的2倍。
即,与第2金属丝101中滑轮102、103之间部分相连的保持件70也向下移动,其移动量仅为滑轮102(可动框架77)的移动量的2倍。即,线保持件70的移动量为线盒10的移动量的4倍。
下面,对凸轮件42进行说明。如图4、图6、图7、图15所示,凸轮件42在线盒主体30后端的右侧部中,以向前突出的形状与线盒主体30一体地形成在线盒主体30前表面部上。所述凸轮件42设有从线盒主体30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110、和从该突出部110的前端向右方延伸的凸轮形成部111。
在凸轮形成部111和线盒10的前表面之间,设有线盒10安装时、从动销84相对于线盒10相对通过的销通路112。
在凸轮形成部111的后表面上形成有线盒10安装时从动销84相对移动(滑动)的凸轮面111a。该凸轮面111a由越靠下方越向后探出的上部倾斜面以及与所述上部倾斜面下端相连且越向下方越向前探出的下部倾斜面构成。即,面向线盒10前表面的凸轮面111a向后方突出。此外,所述上部倾斜面与下部倾斜面之间连接的部分是弯曲的,在该弯曲的部分凸轮面111a向后突出的最多。
所以,随着线盒10向下方移动,从动销84沿凸轮面111a通过销通路112。之后,通过凸轮件42操纵从动销84,使线夹持部件74前后摆动。这时,将面线11夹持在线保持件71与线夹持部件74之间。
下面,主要参照图15、图18~图25,围绕通过所述线保持件71和线夹持部件74所实现的面线11的夹线动作以及送线装置17的送线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线盒10刚刚与线盒接触体90接触的状态下,线夹持部件74处于由扭转弹簧75向夹持线侧加载的状态。如图19所示,当将线盒10由此状态插入线盒安装部5内时,来自线盒10的操作力传送到线盒接触体90并使其向下方移动。
当线盒接触体90的移动带动保持件70开始向下方移动时,由于通过图17的第1、第2动滑轮装置91、92,线保持件70的移动量是线盒10的移动量的4倍,因此,保持件70相对于线盒10向下相对移动。
之后,如图20所示,当从动销84到达形成于凸轮件42内侧的销通路112内时,从动销84被凸轮面111a向后推压,与此相伴,线夹持部件74以枢轴82为中心开始向夹持解除侧摆动。保持件7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如图21所示,当从动销84到达凸轮面111a的向后方突出最多的部分时,线夹持部件74处于摆动至最大限度夹持解除的状态。这时,挂在线盒10前侧的面线11的线段11c(参照图4、图7)进入线保持件71的凹部71a与线夹持部件74的凹部74a之间。
接着,从动销84沿凸轮面111a向下方相对移动,在销通路112中通过凸轮面111a的最突出部分时,线夹持部件74由扭转弹簧75(参照图16B)加载开始向线夹持侧摆动。之后,如图22所示,当从动销84脱离销通路112而与凸轮面111a不再接触时,在线保持件71的凹部71a与线夹持部件74的凹部74a之间夹持面线11。此外,限制销85相对于线保持件71的凹部71a及夹线部74a向上分离。
这样,在夹持面线11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可动框架77进一步向下方移动。由此,线保持件71、72使面线11停留在缝纫针15的针孔15a附近。这时,如图24所示,上述穿线装置16的钩装置53按图2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穿线钩60穿过针孔15a。
此处,当保持件70移动到缝纫针15的针孔15a附近时,与线盒10的下端接触且被其向下推压的线盒接触体90与线盒10分离。这样,通过返回用的螺旋弹簧98的加载,滑轮93向上方移动,与此相伴,可动框架77及保持件70开始向上方移动。
这时,通过保持件70的1对线保持件71、72保持的面线11勾挂在穿线钩60上,在穿线钩60勾挂住面线11的状态下,钩装置53如上所述按图24的逆时针方向返回,如图25、图26所示,面线11穿过针孔15a。
下面,以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为中心,对安装线盒10时缝纫机M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当使用者将线盒10从上方插入线盒安装部5的上部中而压入时,通过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一边限制线盒10向下的移动速度,一边将其安装到线盒安装部5中。
即,如图11A所示,从齿轮保持板124因板簧125的作用力处于直立的状态开始,在线盒10向下方移动时,如图11B所示,倾斜导向部126b也向下方移动。之后,通过倾斜导向部126b与从动销124a滑接,从而使所述从动销124a向后摆动。这样,齿轮保持板124会克服板簧125的加载力向后摆动,如图11C所示,将齿轮121转换至与齿条120啮合的啮合位置。
这样,在齿轮121与齿条120啮合的状态下,使用者继续安装线盒10时,如图11D所示,通过平行导向部126a与从动销124a滑接,将导引齿条120向下方移动。由于齿轮121与齿条120啮合,因此,齿条120的移动将使其旋转,这时,由于通过旋转阻力施加件122向齿轮121施加了旋转阻力,因此,对线盒10的安装工作起到了阻挠作用。这样,即使将线盒10一下子推进线盒安装部5中,由于旋转阻力施加件122的作用,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也将受到限制,从而不会出现线盒10向下移动速度极快的情况。
之后,如图11E所示,当从动销124a相对到达切换导向件126的上端时,从动销124a与切换导向件126分离。于时,从动销124a由于板簧125的作用力而向前方摆动,并暂时受到齿条120的阻挡部120a的阻挡。这样,齿轮保持板124稍向前方摆动并直立,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不啮合的退避位置。
这样,由于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的作用会限制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因此,在线盒10安装时可以抑制其对所述线盒10或缝纫机主体M1所产生的冲击。
此外,通过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能限制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因此,通过线盒10推压而传递操纵穿线装置16及送线装置17的操纵力的穿线操作部件66及线盒接触体90的向下移动速度也同样受到限制。于是,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均能获得适度的操作力,结果,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动作,由此,能确实地进行穿线装置16的穿线动作或送线装置17的送线动作。
但是,在线盒10安装时,由于通过切换装置123自动地从啮合位置切换到退避位置,因此,当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线盒10时,齿轮121与齿条120已经分离,如图12A~图12E所示,因此,不会对线盒10的取下起阻碍作用,使用者可以顺利地使线盒10向上方移动并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
使用以上所说明的缝纫机M,可获得以下效果。
1)由于通过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可以限制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因此,即使使用者将线盒10一下子推进线盒安装部5中,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也将受到限制,从而不会出现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极快的情况。结果,在线盒10安装时可以抑制其对线盒10或缝纫机主体M1所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防止线盒自身的损伤及线盒安装部的破损,或者也可以防止缝纫机所装备的缝纫或缝纫准备用的部件的损坏。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可适当地限制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因此,传递来自于线盒10的操作力(来自穿线装置16外部的操作力、来自送线装置17外部的操作力)的穿线操作部件66及线盒接触体90的向下移动速度也同样受到限制。于是,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动作。因此,可确实地进行穿线装置16的穿线动作或送线装置17的送线动作。
2)由于切换装置123在将线盒10安装到线盒安装部5中时,将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啮合的啮合位置,因此在安装线盒10时,能够可靠地限制线盒10的移动速度。另外,由于切换装置123在从线盒安装部5取下线盒10时,将齿轮121切换到与齿条120不啮合的退避位置,因此,在取下线盒10时,不会对线盒10的取下起阻碍作用,从而可以顺利地取下线盒10。
3)在线盒10的安装动作中,由于板簧125的弹力作用,从动销124a确实地与倾斜导向部126b的后侧对接。结果,可确实地维持齿条120与齿轮121的啮合状态,从而确实地限制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各种变形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本发明适用于由手动操纵的操纵手柄输入操纵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的操作力的缝纫机,在这种缝纫机中,即使一下子按下操作手柄等,也可以限制向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传送操作力的操作力传送件的向下移动速度。
2)本发明也适用于未设置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的缝纫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线盒10一下子推进线盒安装部5中,由于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限制了线盒10的向下移动速度,因此,可以极大地抑制线盒10安装时所产生的冲击,防止安装于线盒安装部5周围的各种零件的损坏。
3)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对与齿条120啮合的齿轮121施加旋转阻力,以限制线盒10的移动速度。但取而代之,也可以使用在安装线盒10时使橡胶等与线盒10直接接触,对线盒10施加摩擦阻力,还可以通过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向上推动线盒10。
4)此外,作为旋转阻力施加装置中的液体除了润滑油之外,也可以使用粘性系数较高的其它液体。另外,也可以不用液体,而是通过气体来产生旋转阻力。使用气体时,也可以使用空气阻尼器作为旋转阻力施加装置。
5)作为收纳在线盒10中的供线源,可以有各种形式,例如可以由线轴或梭心构成,也可以仅仅是线团。此外,也可以采用在不覆盖作为供线源的线轴或线团而使其处于露出状态下,仅仅是将这些线轴或线团穿过立线杆的结构的线盒。
6)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采用的是操作者亲自将线盒10压入线盒安装部5内以实现安装线盒10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通过橡胶辊或马达等其它驱动装置自动安装线盒10的结构。此外,还可以采用通过该驱动装置来驱动线保持装置17或挂线装置18的结构。
7)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齿轮121直接与旋转阻力施加件122相连,但也可以通过使齿轮121的旋转速度降低的减速装置,将齿轮121与旋转阻力施加件122连接。这时,即使齿轮121的旋转速度高于旋转阻力施加件122能够对齿轮121施加规定阻力的临界旋转速度,由于齿轮121的旋转速度通过减速装置减速,因此,旋转阻力施加件122也能够对齿轮121施加规定的旋转阻力。
8)虽然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线盒10、作为操作力传送件的穿线操作部件66以及线盒接触体90的移动速度,使其小于能确保对穿线装置16或送线装置17进行稳定操作的规定速度,但是这种移动速度限制装置21也可以采用即使在安装线盒10的动作很慢时,也不会使操作力传送件的速度低于等于规定速度的结构。这样,既可以提高线盒10的安装性,同时又不会使操作力传送件的速度低于等于规定速度。
权利要求
1.缝纫机,其装有线盒,所述线盒具有供线源且可装拆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的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所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设有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其在将所述线盒安装到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限制所述线盒的移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设有在所述线盒中沿规定方向延伸设置的齿条,设置于所述缝纫机主体中的可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对所述齿轮施加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施加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可以在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啮合位置和与所述齿条不啮合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所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的结构为,在将所述线盒装入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将所述齿轮切换到啮合位置,而在从所述线盒安装部取下所述线盒时,将所述齿轮切换到退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设有从所述啮合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加载所述齿轮的加载部件,以及切换导引部件,所述切换导引部件设置在所述线盒中,且在将所述线盒安装到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克服所述加载部件的加载力使所述齿轮从所述退避位置切换至所述啮合位置,且导引所述齿条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有使线通过缝纫针的针孔的穿线装置;穿线装置用的操纵力传递部件,其在所述线盒的安装时,传递由所述线盒产生的操纵力而移动,并通过该移动使所述穿线装置动作;为使线通过所述针孔而将线输送至所述针孔附近的送线装置;送线装置用的操纵力传递部件,其在所述线盒的安装时,传递由所述线盒产生的操纵力而移动,并使所述送线装置动作。
6.缝纫机,其设有使线通过缝纫针的针孔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设有操纵力传递部件,其传递从所述穿线装置外部产生的操纵力而移动,并通过所述移动使所述穿线装置动作;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其限制所述操纵力传递部件的移动速度。
7.缝纫机,其设有为了使线通过缝纫针的针孔而将线输送至所述针孔附近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设有操纵力传递部件,其传递从所述送线装置外部产生的操纵力且移动,并通过所述移动使所述送线装置动作;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其限制所述操纵力传递部件的移动速度。
8.线盒,其设有线盒主体,所述线盒主体具有供线源并且可装拆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的线盒安装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盒设有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其限制将所述线盒主体安装到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的移动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速度限制装置设有设置在所述线盒主体上的齿条;设置在所述缝纫机主体上且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对所述齿轮施加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施加装置;切换部件,其进行切换以便在将所述线盒主体安装在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并且,导引所述齿条的移动,在从所述线盒安装部取下所述线盒时,使所述齿轮不与所述齿条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力施加装置的结构为,利用液体施加旋转阻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力施加装置的结构为利用气体施加旋转阻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缝纫机为了抑制将线盒安装到线盒安装部中时的冲击,在装有具有供线源且可拆卸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的所述线盒安装部中的线盒的缝纫机中,设有移动速度限制装置,其在将所述线盒安装到所述线盒安装部中时,限制所述线盒的移动速度。
文档编号D05B87/00GK1495314SQ0312729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榊原薰, 堀正幸, 原薰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