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尤其是带有牵伸装置的纺织预备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19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机械,尤其是带有牵伸装置的纺织预备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是纺织预备机械,带有一牵伸装置、多个用于驱动机械元件尤其是牵伸罗拉的皮带轮,还带有至少一个始终是卷绕至少两个皮带轮的皮带。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特别是纺织预备机械,带有一牵伸装置、多个用于驱动机械元件尤其是牵伸罗拉的皮带轮,还带有至少一个始终是卷绕至少两个皮带轮的皮带。这种纺织机械是为人们所熟知,吕特(FirmaRieter)公司的RSB-D35并条机就装有三对罗拉对,它具有一个牵伸进口和到牵伸出口不断提高的周边速度,牵伸装置的下罗拉是为了产生不会收缩的驱动,这对于用平面皮带轮驱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上罗拉是压向下罗拉而夹住中间穿过的纺织纤维材料。
人们发现,平型传动带固然相对于目前还通常使用的齿形同步带传送有许多的优点,但是,因为它相对高的平型带的弹性会产生一种所不希望的收缩,平型带这种弹力尤其是在转速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使得速度传输出现错误,对不可避免的膨胀和由此而引起的滑动收缩而言,这样就必须对皮带进行后续调整。对于齿形带而言相对比较容易操作,而且不容易萎缩,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它受污染变脏后噪音比较大,此外,齿形带传动会产生所谓的多边形效应(Polygon-Effekt),即齿顶进入齿槽时会产生冲击,它另外的缺点在于不可以实现无级调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纺织机械的带传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传动带在其一侧面至少有两个纵向肋条,该纵向肋条容纳在至少一个驱动盘的周边上延伸的具有互补状形状的纵向肋槽内。
使用带有本发明的带有肋条和肋槽的传送带有许多的优点一个优点是传送带借助其肋条肋槽结构,在纵向相对于平型带更精确的传输,借助于至少两个纵向肋条能保证始终对中的传送带传输,从而,用这种传送带不需要两个传动轮的轴线绝对平行,相对于齿形带传动而言,它在脏了以后不会产生周期性的错误,也不会有齿形带传动中的多边形效应及运行时产生很大的噪音,由此,借助纵向肋条肋槽结构可以达到更好的传动效果。
总之,相对齿形带而言,肋条肋槽传送带结构可以达到近乎没有振动的传输,此外,这种肋条肋槽传送带的弹性模数相对于平型带更高,从而可以实现更精确的传动,尤其是在转速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可以达到转速较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可以达到无级传送,这是在齿形带传动中不可能达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相对于目前使用的其它传送带而言可以达到较高的转速驱动,比如,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达到60m/s,又因为通过纵向肋条肋槽造型,相对平型带而言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传送更高的功率,由此,电动机的牵伸罗拉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传输速度,这样使得线条的传送速度可以达到1000m/min,而且线条的精度更高。
本发明的传送带相对于传统的齿形带传动而言,它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借助于使用带肋条肋槽结构可以实现斜角的带传动,即两个皮带轮的轴可以是不平行的,甚至是90°延伸,这样可以提高纺织机械设计灵活度的可能性。
皮带轮周边上延伸的肋条相当容易制备,可借助一定直径的成型锉的转动来生产,这又是一个附加的优点,因为它不象齿形带传动一样需要一个固定齿数,而齿形带传动的皮带轮上的凹槽要很麻烦的用铣和冲才能制成。
本发明的肋条传送带最好具有多于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肋条,若干个肋条与这当中同时设置的肋槽保证了在皮带宽度方向上均匀的力量传输,同时也保证了很好的力量连接。
根据本发明,这两个纵向肋条最好是以楔形构成,这样楔形肋条传送带有极高的灵活性,这样可以用相对较小的皮带轮就可以达到很大的传动比(比如1∶40),这种传送带还可以弯曲使得整个传送装置使用的场地相对可以达到很小。
传送带的肋条肋槽背面可以是不同构型,一种是平面构型,使得传送带在转弯时平面表面可以在一个皮带轮上传动;也可以是肋条肋槽造型,或者是光滑的外表面造型,或者是一个齿形带。
另一种选择是传送带在其肋条肋槽背面同样具有一个造型,比如说带有横肋的一种齿形造型,在第一种情况下,这种带有纵向肋条的双造型在传送带的前侧及后侧都可以根据情况来使用,这样可以在两个轴转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有好处。
不管是单面的或双面的造型,通过两侧的转弯或一定的包角以及不同的弯折都可以达到清洁传送带的效果,赃物可以从内槽中掉下来,这样不会沉淀在皮带轮的表面上。
为了清洁传送带或者皮带轮的内槽,可以使用清洁装置,譬如,可以设置固定的板刷或用吹气喷口来清洁。
使用肋条或者是楔形肋条传送带最好是多个从动轮由一个主动轮同时驱动,这相对平型传送带而言可以达到更高的传送效率,也就是说,在一根传送带上可以设置一个驱动轴和多个从动轴,这样,在已有技术中需要的中间轴可以取消,由此,传送带的数量,尤其是轴和轴承的数量相对于传统纺织机械可以减少,从而降低制作成本,又因为整个传递装置的总重量变小,从而其惰性相对较小,由此其传递速度可以比较高,此外,如果在传送带系统需要更换多个皮带轮时只需要松一根皮带即可,譬如在调整机械精确度时,譬如在调整材料变形的精确度以及让机器跟不同的纺织机械配合的情况下都必须这样。迄今为止,如果要调整每个皮带轮,它所属的皮带都得松开。
本发明的纺织机械还可以借助一个设置一特定装置,该装置至少一根皮带的压力不论其长度或其卷绕的皮带轮的大小变化而调节到一个固定值(权利要求8)。对传统的齿形带传动,传动带是由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来调节到一个固定值。对于平型带传动,其张力借助一个在张紧杠杆设置的紧固螺钉来固定,在由弹簧加固的张紧杠杆上有一个压力或调节辊,通过紧定螺钉的固定使得压力辊固定在其位置上,随着平型带或前面所提的齿形带传动的弹性膨胀,弹性会减小,从而弹簧压力也会减小,使得操作者必须重新调节,更换皮带轮尤其是不同外径的皮带轮时,有可能需用更换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装置,传送带的张紧力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保持一个相对固定值,不需使用者对传送带进行调整,这样维护和调换的费用可以大大减低。不管皮带轮的大小或者所使用的传送带的长度,皮带的张紧力都可以调整到一个固定值,皮带的张紧力以及使用者所需要的一定经验就不那么重要了。为此目的,传送带张紧的装置特别使用可移动支撑的张力辊或者是转向辊,它们受一定的压力张拉使得传送带相应张紧到一定的力而不需要使用者进行调整,张力辊一般放在一个可直线引导的滑座上,这样在不同的皮带轮的直径或者调整牵伸装置区宽度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预定的传送带的张紧力。
传送带的张力在不同皮带轮直径或不同的皮带长度情况下,当传送带的包角α为180°时通过压力辊的调节可以调节在一个恒定的值。包角随着传送带的压力会有不同的值,根据使用的区域,它有一定的偏差范围,一般包角α的范围在170°~190°,甚至是160°~200°的情况下都是可以使用的。
所述的压力辊最好直接或间接通过一弹簧力施压,其中弹簧力最好是通过气弹簧来实现,气弹簧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就是它力量路程额定线(Kraft-Weg-Kennlinie)接近水平,这样当包角α大约在180°时,就算是传动带的压力可以保持一致,不管弹簧不管压力辊是因为传动带的膨胀或者是在更换不同直径皮带轮以后都可以调整到一个固定的值。
如果气弹簧带有一个减震缓冲装置,传动带的振动都可以在整个装置运行时大大的减少。
另外,优选的构造是压力辊可以借助一个紧固装置固定在其位置上,以避免整个设备的震动,此紧固装置可以是紧固螺钉,此紧固螺钉可以把上面所说的滑座固定,当紧固装置松脱时,传送带可以借助预紧力有一定的张力,这样紧固装置必须重新激活,操作者就不用亲费力气去把传送带张紧,更换皮带轮时,包角如果是180°,可以使传送带很快地、-除松动和重新固定张紧装置时-自动地张紧。
选择性的方案是,传送带的张力也可以始终在整个机械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张紧就是说不对压力辊定位。对此的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带减振装置的气弹簧,这样一来,传送带长度的偏差可以始终得到调节,由此,传送带的寿命通过这样持续的调节追加的张力而得以延长,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固定装置,本发明的其他具有优点的实施例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的特点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图1并条机的整个驱动装置;图2带楔形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剖面图;图3楔形传送带在弯曲区域的横剖图;图4两个运行面均带有楔形造型的传送带的横剖图;图5一运行面为楔形一运行面为齿形的传送带立剖图;图6传送带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带牵伸装置2的并条机(Strecke)1的传动配置图。并条机1的各元件由两个电机3、40驱动,第一电机3用于驱动牵伸装置2首部的元件以及两个前牵伸罗拉,而第二个电机40用于驱动后牵伸罗拉及牵伸装置后部的元件。根据本发明为实现主动/从动轴间的功率传递,将使用一个运行面带有至少两个纵向肋条的传送带。
以下对图1的整个传动配置图进一步说明第一电机3通过主轴5驱动主动轮6,该轮的周边具有肋条肋槽结构(见图2)。通过主动轮6将楔形带7张紧,后者带动牵伸装置2前面的从动轮8,14,16,21。从动轮14通过一轴带动从动轮17,后者又通过楔形带18转动从动轮19。这个从动轮19带动其两侧放置的转送罗拉20以拉伸线壶(未示出)的纱线。这里只给出了最靠近牵伸装置2边上的两个线壶,一般成对放置有6个或8个线壶。
而从动轮14带动转送罗拉15,其上滚动一诺基罗拉(Jockeywalze),将其中引过的线板输送至牵伸装置2。
其后的从动轮8带动的逆向传动装置9,而转向的传送带10借驱动轮12和传送带11带动一槽键罗拉对(Nut-Tastenwalzenpaares)的两从动轮13,借此可求得线板横向摆动值以便在牵伸装置2加以调整。
由传送带7最后带动的皮带轮21,通过轴22与两从动轮23、26相连,其中一个由皮带24和另一从动轮25驱动进口下罗拉30,而另一个由另一皮带27和另一从动轮29驱动中间下罗拉31。未绘出的上罗拉压紧在下罗拉30、31上而被带动。
第二电机40通过主动轴41与两主动轮42、51连接,前者通过一皮带43和从动轮44驱动出口下罗拉32,同时和从动轮45并借助已知的过渡升高46(bertriebs)(这里由一齿形带驱动)将两轧光罗拉48相向转动。从出口罗拉对引出的线板(虚线表示)以方向A由轧光罗拉46引向设在一自转的转盘50上的线筒49(Bandkanal),并放到一自转的线壶59上。轧光罗拉48以及壶杆(Kannenstock)连带线壶59在图1的驱动配置图中相对牵伸装置90°倾斜示出。
转盘51通过与轴41相连的主动轮51驱动,为此一传送带52包裹主动轮51,传送带51驱动从动轮53及与之相耦合的从动轮54,后者则与从动轮55固定,从动轮55借助传送带56驱动转盘。通过从动轮54将线壶盘58借助主动轮57驱动,以便将线壶在加线过程中有选择的加以转动。
图2是被动轮70的剖图,它的周边表面上沿周长延伸方向设有肋条71和肋槽72。楔形肋条带80的肋条8和楔入皮带轮的肋槽72中,同时皮带轮的肋条71插入皮带的肋槽82中。在肋条、肋槽之间有缝隙,使得肋槽、肋条在其侧翼上作力量接触。
图3是楔形(肋条)带80在弯曲处的横剖图,可以清楚的看到,肋条81由皮带背向83延伸,肋条结构的背面是平面构成,此平的背面可由带平滑表面的皮带轮驱动,也可由皮带轮如图面上的有肋条、肋槽结构的皮带轮70来驱动。
某些或全部传送带7、18、24、27、43、52可由图1作为楔形带构成,同时皮带轮最好在纵向上也具有肋条、肋槽造型。
图4为另一传送皮带180的实例,它的两运行表面均有纵向肋条、肋槽结构86、87,因此这种传送带180的两运行面均可与周面带肋条、肋槽的皮带轮进行最佳驱动配合。
图5的传送带280在一运行表面有一纵向肋条、肋槽结构86,在另一运行表面有一齿形造型89,从而可与带肋条、肋槽的皮带轮,也可与带齿形造型的皮带轮配合使用。
图6是一楔形传送带80,包卷主动轮70和从动轮75a或75b。为张紧传送带80设有一特定装置93,此时传送带80由转向轮90引向压力辊95,同时皮带80以包角α约为180°的角度卷绕压力辊95。后者又和一转轴线98上设置的张杆96相连,张杆96的摆动方向用f2表示。张杆96被气弹簧99用可沿f1方向移动的支柱99a(Stempel)施以恒力,使在此实例中直线引导(见箭头f3)在滑座94上的压力辊95承受一恒定的力,结果使得包角α约为180°时,楔形传送带80受一恒定的张紧力,即使皮带80有不可逆变形,通过气弹簧99加在其上的预紧张力保持不变。
为避免震动,滑座94(或张杆96)借助一张紧螺栓97或一其它固定装置来固定,使压力辊95仅为监控张力或反张紧时受气弹簧99施加力量,为此可将螺栓97拧松,使得传送带自动调整而后再将螺栓上紧。
如果要调换从动轮75a、75b,可先通过摆动张杆96使得传送带张力减少,如果使用张紧螺栓97则将它松动把张杆96回摆后借助气弹簧99的施力可自动获得对新的从动轮75a、75b的相同的传送带张力。接着可将紧定螺栓上紧即可,不需要其它的人工辅助。
另一较简单的实施例中可不要紧固螺栓97,为此气弹簧99构成有减震功能。其它构造与图4相同。
包角α不一定案为180°不可,有些偏差也不会引起线板质量的明显下降,传送带张力在包角α不等于180°时,在从动轮75a和75b上的影响不同。包角α可以是160°~200°,在实践中证明,包角α在170效果也很好。
本发明不受以上实施例的限制,根据权利要求书的特征可以引申出其它的发明构型,如其它的纵向肋条造型也可代替如图中所示的楔形肋条加以使用。
权利要求
1.纺织机械,尤其是纺织预备机,带一牵伸装置(2),多个用于驱动机械元件b尤其是牵伸罗拉(30,31,32)的驱动盘(6,8,12,14,16,17,19,21,23,25,26,19,42,44,45,51,53;70,75a,75b)以及至少一根至少卷绕两个驱动盘传送带(7,18,24,27,43,52;80;180;280),其特征在于该传送带的侧面至少具有两个纵向肋条(81),它们容纳在至少一个传送带轮(6,8,12,14,16,17,19,21,23,25,26,19,42,44,45,51,53;70,75a,75b)周边上延伸的互补状纵向肋槽(7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传送带(7,18,24,27,43,52;80;180;280)的肋条(81)呈楔形(楔形肋条传送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传送带(7,18,24,27,43,52;80)在纵向肋条(81)的背面是平面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传送带(7,18,24,27,43,52;80;180;280)在纵向肋条(81)的背面有造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该造型同样具有两条纵向肋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该造型为齿状构成。
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至少一传送带(7,18,24,27,43,52;80;180;280)卷绕一作为主动轮(6;42)构成的传送带轮和若干个作为从动轮(8,14,16,17,21;44,45)构成的传送带轮。
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包含有一装置(93),借之至少一传送带(80)的压力不论其长度和其卷绕的传送带轮(75a,75b)的直径大小变化而调节到一个固定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装置(93)包括有一可移动式装置以及至少被一传送带(80)卷绕的压力辊(9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至少一传送带(80)以一包角(α)卷绕压力辊(95),该角度范围在约160°~20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至少一传送带(80)以一包角(α)包的压力辊(95),该角度范围在约170°~19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至少一传送带(80)以约180°的包角(α)卷绕的压力辊(95)。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至少一传送带(80)以约180°的包角卷绕的压力辊(95)。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压力辊(95)借助弹簧力而可移动地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压力辊(95)放置在一可直线引导的滑座(94)上,该滑座(94)承受弹簧力。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弹簧力由一气弹簧(99)产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气弹簧(99)起缓冲作用,使得传送带(80)的振动在机械运行时得以减少或避免。
18.如权利要求8~17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装置(93)包括有一固定装置(97),借之可将压力辊(95)固定。
19.如权利要求8~18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是装置(93)设置来用于机械运行时持续给至少一传送带(80)施压。
全文摘要
纺织机械,尤其是纺织预备机,带一牵伸装置(2),多个用于驱动机械元件b尤其是牵伸罗拉(30,31,32)的驱动盘(6,8,12,14,16,17,19,21,23,25,26,19,42,44,45,51,53;70,75a,75b)以及至少一根至少卷绕两个驱动盘传送带(7,18,24,27,43,52;80;180;280),其特征在于该传送带的侧面至少具有两个纵向肋条(81),它们容纳在至少一个传送带轮(6,8,12,14,16,17,19,21,23,25,26,19,42,44,45,51,53;70,75a,75b)周边上延伸的互补状纵向肋槽(72)中。
文档编号D01G19/00GK1576407SQ200410063620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8日
发明者A·布吕纳 申请人:利特 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