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28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服烘干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它可以通过方便地拆卸和安装电机提高装配性能和批量生产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衣服烘干机分为用来循环空气的冷凝式,用来将空气排到外面的排气式等。
图1是通常的冷凝式衣服烘干机的结构视图。
如图所示,衣服烘干机包括外壳10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壳100内用来烘干衣服的滚筒102,连接在滚筒102的前侧与后侧之间用来将热气供给到滚筒102并对滚筒102内已经完成烘干过程的空气进行循环的循环管104,设置于循环管104内用来去除从滚筒102排出的空气中所含的湿气的冷凝器106,用来强制循环空气通过循环管104的循环风扇108,以及用来加热供给到滚筒102的空气的加热器(未示出)。
冷凝器106由相互堆叠设置的用来通过外部空气的空气通道110和用来通过从滚筒102排出的空气的空气通道112组成,并将从滚筒102排出的循环空气中所含的湿气在冷凝后除去。
而且,外壳100具有用来引导供给冷凝器106的外部空气的进气口116,和用来将空气吸入进气口116的冷却风扇118。外壳还具有用来驱动循环风扇108和冷却风扇118并旋转滚筒102的电机120,并且电机120由支承装置固定于外壳110的底面。
图2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和滚筒的布置结构的侧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机支承装置的侧面图,而图4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机支承装置的上部侧面图。
现有的电机120设置于滚筒102的下侧,并具有设置于其两侧并分别连接于循环风扇108和冷却风扇118的转轴130。电机由支承装置支撑于外壳100。
电机支承装置包括两个按照一定间距直立地固定于外壳100的底面的支承件150;分别从电机120两侧表面突出并安置于支承件150上表面的电机毂152;以及覆盖电机毂152并由联结螺栓154连接于支承件150的框架156,用来将电机毂152支撑于支承件150上表面。
用来防止电机振动传递给外壳100的防振橡胶158设置于电机毂152的外圆周表面。
在现有的电机支承装置中,支承件150固定于外壳100的底面,并且从电机120两侧突出的电机毂152安置在上述两个支承件150的上表面。然后,框架156覆盖在电机毂152上,并且联结螺栓154从上侧方向连接到下侧方向从而来确定框架156与支承件150之间的间隔。
但是,在现有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中,联结螺栓从上到下连接于框架与支承件之间,并且具有较大直径的滚筒设置于电机的上侧。因此,在拆卸电机时,首先必须要移动滚筒来卸下连接螺钉,因而具有复杂的装配过程,降低了装配性能,并且降低了批量生产特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可以通过改进电机支承结构来简化装配过程,提高批量生产特性,并且简化维护保养,从而不需卸下滚筒就能够安装/拆卸电机。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所概括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包括分别从电机两侧突出的第一和第二电机毂;成型于外壳用来支撑第一电机毂的支承肋;和以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侧面用来支撑第二电机毂的支承件。
支承肋具有用来插入第一电机毂的圆柱形毂安装部分,并且整体成型于外壳。
支承件包括直立地设置于外壳底面的主体;成型于主体上侧用于插入并支撑第二电机毂的毂支承部分;和滑动连接于外壳的滑动结合部分。
在滑动结合部分滑动连接于主体后螺栓连接于主体的螺栓结合部分成型于主体的前侧。
滑动结合部分成型为具有经过毂支承部分的中心的相同的直径的圆弧状,并且结合于外壳的结合槽沿滑动结合部分的长度方向成型。
用来插入滑动结合部分的圆弧形插入槽成型于外壳,并且连接于结合槽的引导条沿其长度方向成型于插入槽的两侧。
结合附图从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包含于此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本说明书中构成其一部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图1是普通衣服烘干机的结构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和滚筒的布置结构的侧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机支承装置的侧面图;图4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机支承装置的上部侧面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截面图;图6和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支承件的透视图;图8为外壳的部分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支承装置的电机安装部分;以及图9和10为透视图,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支承装置将电机连接于外壳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置于外壳100内用来烘干衣服的滚筒102;连接于滚筒102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用来向滚筒102供给热气并循环滚筒102内完成烘干操作的空气的循环管104;具有用来去除滚筒102排出空气中所含的湿气的冷却风扇118的冷凝器106;用来强制循环空气通过循环管104的循环风扇108;以及用来驱动冷却风扇118和循环风扇108并旋转滚筒102的电机120。
电机120的两侧具有用来驱动冷却风扇118和循环风扇108的转轴130,并且用来分别支撑转轴130的第一电机毂2和第二电机毂4设置于电机120的两侧表面。第一电机毂2和第二电机毂4设置有电机支承装置,从而将电机120固定于外壳100。
电机支承装置由用来插入并支撑第一电机毂2的支承肋6和用来支撑第二电机毂4的支承件8组成。
支承肋6具有用来插入第一电机毂2的圆柱形毂安装部分10,并且整体成型于外壳100的内侧。支承肋6具有用来穿过转轴130的穿孔16。
用来使电机120所产生的振动最小化地传递给外壳100的防振件18设置于第一电机毂2的外圆周表面和毂安装部分10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如图6和7中所示,支承件8包括直立地设置于外壳100底面的主体20;成型于主体20上侧用来插入并支撑第二电机毂4的毂支承部分22;以及成型于主体20下侧并滑动连接于外壳100的滑动结合部分24。
用来在滑动结合部分24被滑动插入外壳100后将支承件8螺栓连接到外壳100的螺栓结合部分26成型于主体20的前侧。
螺栓结合部分26整体成型于外壳100的前侧,呈平板形,并具有多个螺栓结合孔28。因此,当把支承件8装配到外壳100后,螺栓结合部分26朝着外壳100的横向螺栓连接于支承件8。
毂支承部分22成型为圆柱形来插入第二电机毂4,并且在其一侧具有用来穿过转轴130的穿孔30。用来防止电机120所产生的振动传递给外壳100的防振件32设置于第二电机毂4的外圆周表面与毂支承部分22的内圆周表面之间。而且,结合部分36成型于毂支承部分22的内圆周表面,防振件32插入到该结合部分内并一起转动。
滑动结合部分24成型为具有以穿孔30的中心P为中心的相同半径的圆弧状,以便在毂支承部分22插入第一电机毂4的状态下当转动主体20时被滑动连接于外壳100。滑动结合部分24的两侧具有滑动插入外壳100的圆弧形结合槽38,并且优选地具有“I”形截面。
如图8中所示,用来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分42成型于外壳100的底面。电机安装部分42的一侧设置有具有毂安装部分10的支承肋6,在其另一侧设置有用来插入滑动结合部分24的插入槽40。具有圆弧形状及与滑动结合部分24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引导条44成型于插入槽40的两侧,以与滑动结合部分24的结合槽38相配合。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的装配过程和操作进行说明。
图9和10为透视图,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支承装置将电机连接于外壳的结构。
首先,将电机120安置于外壳100的电机安装部分42,然后把第一电机毂2插入支承肋6的毂安装部分10。其次,电机120的转轴130穿过成型于支承肋6的穿孔16。这时,上述过程在防振件18已经安装于第一电机毂2的外圆周表面的情况下进行。
在上述情形下,转轴130穿过支承件8的穿孔30从而沿横向方向移动支承件8并将支承件8的毂安装部分22插入第二电机毂4。上述过程也在防振件32已经安装于第二电机毂4的外圆周表面的情况下进行。
然后,以毂安装部分22为基准来转动支承件8从而将支承件8的滑动结合部分24安装到成型于外壳100底面的插入槽40中。从而,成型于滑动结合部分24的结合槽38与成型于插入槽40的引导条44配合在一起。
接着,将螺栓连接到成型于支承件8的螺栓结合部分26从而使支承件8固定于外壳100,由此完成电机的安装。
依照电机装配过程的相反顺序拆卸电机来执行电机拆卸过程。
在根据本发明的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中,将电机的第一电机毂插入到成型于外壳的支承肋,然后将支承件插入到沿横向设置于电机相对侧的第二电机毂,接着转动支承件,从而通过滑动的方式使支承件固定于外壳。因此,简化了装配过程。而且,由于在装配或拆卸电机时不需要卸下滚筒,所以提高了维护保养性能和批量生产特性。
由于本发明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而不背离其实质或本质特征,还应当理解除非另有说明上述实施例并不受到上述说明所限制,而是应在其实质和所附权利要求确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所有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者这种界限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变化和修改都将被包含于所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包括分别从电机两侧突出的第一和第二电机毂;成型于外壳用来支撑第一电机毂的支承肋;和以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侧面用来支撑第二电机毂的支承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肋具有用来插入第一电机毂的圆柱形毂安装部分,并且整体成型于外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振件设置于毂的内圆周表面与第一电机毂的外圆周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件包括直立地设置于外壳底面的主体;成型于主体上侧用于插入并支撑第二电机毂的毂支承部分;和成型于主体下侧并且滑动连接于外壳的滑动结合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动结合部分被滑动连接于主体后螺栓连接于主体的螺栓结合部分成型于主体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结合部分整体成型于主体的侧面,呈平板形状,并具有多个螺栓结合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毂支承部分整体成型于主体上侧,呈圆柱形,用来插入第二电机毂,并在其一侧具有用来穿过转轴的穿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振件设置于第二电机毂的外圆周表面与毂支承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结合部分成型为具有经过毂支承部分的中心的相同直径的圆弧状,并且结合于外壳的结合槽沿其长度方向成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插入滑动结合部分的圆弧形插入槽成型于外壳,并且结合于结合槽的引导条沿其长度方向成型于插入槽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连接于在支承件上成型的螺栓结合部分的螺栓结合槽成型于主体的前侧。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衣服烘干机的电机支承装置,包括分别从电机两侧突出的第一和第二电机毂;成型于外壳用来支撑第一电机毂的支承肋;和以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侧面用来支撑第二电机毂的支承件。该装置通过改进电机支承结构使装配过程得到简化,提高了批量生产特性,并且简化了维护保养,因而不需要卸下滚筒就能够安装/拆卸电机。
文档编号D06F58/08GK1580377SQ20041007166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2日
发明者郑寅澈, 朴大润, 朴永焕, 李东范, 洪京燮, 全时汶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