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2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当在活动支臂部上安装辅助底板时,使所述活动支臂部和所述辅助底板形成平底板部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了很多上述形式的缝纫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将辅助台面安装在活动支臂上,并以两者形成平底板部。
专利文献1特许3021041号公报发明内容在上述缝纫机中,由于安装在活动支臂上的辅助台面的面积一定,所以,与所要缝制的工件相比,作业面积会过窄或过宽,可以说对于用户来说,使用状况未必良好。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在将辅助台面安装在活动支臂部上时所形成的平底板部的作业面积的缝纫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方案1中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当在活动支臂部上安装辅助底板时,使所述活动支臂部和所述辅助底板形成平底板部,在如上构成的缝纫机中,当进行所述安装时,使所述辅助底板和所述活动支臂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的上侧,被从所述辅助底板抽出的可动部封闭起来”,而构成缝纫机的。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当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在活动支臂部上安装辅助底板时,由于该空间的上侧被从辅助底板抽出的可动部封闭,所以与以不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将辅助底板安装在活动支臂部上时的平底板部的作业面积相比,可以扩展活动支臂部和辅助底板形成的平底板部的作业面积。于是,可以通过调整作业面积来改善使用状况。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被用作活动支臂类型的缝纫机时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缝纫机上安装辅助底板,构成具有第1作业面积的平底板部的缝纫机的整体透视图。
图3是在图1所示的缝纫机上安装辅助底板,构成具有第2作业面积的平底板部的缝纫机的整体透视图。
图4是表示将辅助底板从图1所示的缝纫机的活动支臂抽出规定距离时的状态的整体透视图。
图5是表示形成图4所示的状态后,转动辅助底板的壁面部,将要形成图3所示的状态时的缝纫机的整体透视图。
图6是表示开放前部时的辅助底板单体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不开放前部时的辅助底板单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缝纫机10,具有活动支臂部12。在活动支臂部12的上侧面的前端部附近,装有针板14。缝制机构被安装在活动支臂部12的内部,以使其位于该针板14之下。当上下往复动作的针16每次贯通针板14时,该缝制机构与针16-起缝制外插在活动支臂部12上的筒状工件(省略图示)。
在图1所示的缝纫机10中,当缝制通常的工件(省略图示)时,如图2所示,形成辅助底板20被安装在活动支臂部12上的平底板部80。
即,如图4~图7所示,辅助底板20由前部22、后部24和壁部件26构成,从俯视看来,大致呈U字型。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后部24和壁部件26,形成使壁部件26构成侧部的沟槽28,辅助底板20向活动支臂部12的安装,是使辅助底板20向右移动,并通过辅助底板20和活动支臂部12的凹凸嵌合而进行的。具体地说,当活动支臂部12完全没入辅助底板20的沟槽28内时,则成为如图2所示的状态。
当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的右端部221和后部24的右端部241,分别与支臂部主体18的前突出部181的阶梯部182和后突出部186的左端部187抵接。此外,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的上端部的内边222和后部24的上端部的内边242,分别与活动支臂部12的长度方向的前上边部121和后上边部122扣合。于是,辅助底板20,不能向脱离方向(图示的左向)之外移动,而被稳定地定位。
当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根据缝制物,有时平底板部80提供的作业面积可能过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缝纫机10,形成平底板部80,从而可以提供较宽的作业面积。即,如图4所示,将辅助底板20向左移动,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的右端部221,与支臂部主体18的前突出部181的左端部183搭接,则辅助底板20停止移动。这时,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后部24和壁部件26,虽然在与活动支臂部12的前端部之间划分成空间,但是,该空间,壁部件26大约转动90度,前部22和后部24的上边形成同一表面,之后,沿着前部22和后部24水平移动并与活动支臂部12的前端部抵接,而将空间封闭起来。因此,与处于图2状态的平底板部80提供的作业面积相比,可以提供较宽的作业面积。
另外,可以通过使一体设在壁部件26上侧的一对销(省略图示),分别沿前部22的长度方向沟槽42和后部24的长度方向沟槽42可滑动地进行嵌合,来达到上述壁部件26的转动和水平移动。此外,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使补足部件50从辅助底板20的后部24延伸出来,该补足部件50与活动支臂部12的长度方向的后部122扣合,限制辅助底板20向前移动,同时,在辅助底板20的后部24的右端部241和支臂部主体18后突出部186的左端部187之间形成。
另外,在辅助底板20的前部22的里面,形成小物箱60。此外,使辅助底板20的底板27和中间板29之间,可以存放底板调整器(省略图示)。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10),包括活动支臂部(12)和辅助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底板(20)上形成有沟槽部(28),所述沟槽部(28)容纳所述活动支臂部(12)从而所述辅助底板(20)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支臂部(12),其中所述活动支臂部(12)和所述辅助底板(20)构成平底板部(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底板(20)被一体安装于所述活动支臂部(12),构成具有第1作业面积的所述平底板部(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底板(20)具有壁部件(26),所述壁部件(26)构成所述沟槽部(28)的侧面并作为可动部,所述可动部将所述辅助底板(20)和所述活动支臂部(12)之间的空间的上侧封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底板(20)沿所述活动支臂部(12)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形成所述辅助底板(20)和所述活动支臂部(12)之间的空间,并且所述活动支臂部(12)、辅助底板(20)以及被所述可动部封闭的所述空间一起构成具有第2作业面积的所述平底板部(8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底板(20)的所述壁部件(26)之外的地方,设置有存放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使平底板部的作业面积可变,从而改善使用状况。当在活动支臂部(12)上安装辅助底板(20)时,使活动支臂部(12)和所述辅助底板(20)形成平底板部(80),在如上构成的缝纫机(10)中,当进行所述安装时,使所述辅助底板(20)和所述活动支臂部(1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的上侧,被从所述辅助底板(20)抽出的可动部(26)封闭起来。
文档编号D05B73/04GK2782732SQ20042005731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7日
发明者胜山真行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