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组、中罗拉组、后罗拉组,所述的中罗拉组包括中罗拉、与所述的中罗拉相对压的中皮辊,生产由两种纱线组成的组合纱时,通常将两种粗纱同时喂入后罗拉组,通过中罗拉组同时将所述的两种粗纱预牵伸,随后再将两种粗纱同时喂入所述的前罗拉组,所述的前罗拉组的转动速度快于所述的中罗拉组,此时所述的两种粗纱都被拉伸为扁窄状的须条,由所述的前罗拉组输出,环锭加捻使得两种须条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两种须条相互缠绕构成组合纱。这种组合纱的加工方法及设备使得两种纱必须是同长纤维才行,且由于输出的两种须条的牵伸比例是一样的,因此纺出的组合纱的线条粗细均匀,没有变化,从而影响了组合纱乃至服饰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可制作出至少两股不同纤维长度的组合纱,并且可使组合纱的线条粗细富有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从后罗拉组喂入第一纤维粗纱,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再喂入转速快于后罗拉组的前罗拉组,所述的前罗拉组与所述的后罗拉组的转速差使得第一纤维粗纱被拉成第一纤维须条,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由前罗拉组输出,从中罗拉组喂入第二纤维粗纱,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再喂入转速快于中罗拉组的前罗拉组,所述的前罗拉组与所述的中罗拉组的转速差使得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被拉成第二纤维须条,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也由前罗拉组输出,通过环锭加捻使得分别由前罗拉组输出的第一纤维须条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相互缠绕构成组合纱,所述的组合纱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进行卷绕。
一种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组、中罗拉组、后罗拉组,所述的中罗拉组包括中罗拉、与所述的中罗拉相对应的中皮辊,所述的中皮辊、中罗拉至少一个上开有环槽,第一纤维粗纱位于所述的环槽的侧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第一纤维粗纱通过后罗拉组与前罗拉组牵伸后,由前罗拉组输出第一纤维须条,第二纤维粗纱通过中罗拉组与前罗拉组牵伸后,由前罗拉组输出第二纤维须条,因而第一纤维粗纱与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的纤维长度可以不同,随机调节所述的后罗拉组或中罗拉组的转动速,便可纺出线条富有变化的组合纱。
附图1为制作组合纱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4为通过本发明制作的产品示意图(第一纤维须条的纤维长度长于第二纤维须条);附图5为通过本发明制作的产品示意图(组合纱的线条富有变化);其中1、后罗拉;2、后皮辊;3、中罗拉;4、中皮辊;5、前罗拉;6、前皮辊;7、第一纤维粗纱;8、第一纤维须条;9、第二纤维粗纱;10、第二纤维须条;11、环槽;12、第一皮圈;13、第二皮圈;14、第一喇叭口;15、第二喇叭口;16、后罗拉组;17、中罗拉组;18、前罗拉组;19、环锭加捻装置;20、组合纱;21、第一撑件;22、第二撑件;发明技术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如附图1、附图2所示,从后罗拉组16喂入连续的第一纤维粗纱7,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再喂入转速快于后罗拉组16的前罗拉罗组18,所述的前罗拉组18与所述的后罗拉组16的转速差使得第一纤维粗纱7被拉成扁窄状的第一纤维须条8,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由前罗拉组18输出,从中罗拉组17喂入连续的第二纤维粗纱9,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9再喂入转速快于中罗拉组17的前罗拉组18,所述的前罗拉组18与所述的中罗拉组17的转速差使得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9被拉成扁窄状的第二纤维须条10,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10也由前罗拉组18输出,通过环锭加捻使得分别由前罗拉组18输出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9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9相互缠绕构成组合纱20,所述的组合纱20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4进行卷绕。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组18、中罗拉组17、后罗拉组16,所述的中罗拉组17包括中罗拉3、与所述的中罗拉3相对应的中皮辊4,所述的中皮辊4、中罗拉3至少一个上开有环槽11,第一纤维粗纱7位于所述的环槽11的侧部。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的中皮辊4上开有环槽11。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穿过所述的中罗拉组17后再喂入所述的前罗拉组18。所述的中皮辊4上套设有第二皮圈13,所述的第二皮圈13通过第二撑件22撑起,所述的中罗拉3上套设有第一皮圈12,中罗拉3转动带动所述的第一皮圈12运动,所述的第一皮圈12通过第一撑件21撑起,所述的第二皮圈13、所述的第一皮圈12轻微地夹着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
所述的中罗拉组17的转速稍快于所述的后罗拉组16的转速。
第一纤维粗纱7通过后罗拉组16与前罗拉组18牵伸后,由前罗拉组18输出第一纤维须条8,第二纤维粗纱9通过中罗拉组17与前罗拉组18牵伸后,由前罗拉组18输出第二纤维须条10,因而第一纤维粗纱7与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9的纤维长度可以不同。如附图4所示、一种组合纱,包括一股第一纤维须条8、一股纤维长度较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的纤维长的第二纤维须条10,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10与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相互缠绕在一起。第一纤维粗纱7为毛纤维粗纱,第二纤维粗纱9为棉纤维粗纱。
通过随机调节所述的中罗拉组17、所述的后罗拉组16的转动速度,对所述的第一纤维粗条7、所述的第二纤维粗条9进行不同比例的牵伸,再将分别经前罗拉组18输出的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10经环锭加捻装置19加捻,形成组合纱,如附图5所示,该组合纱的特征为粗细变化且连续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粗细变化且连续的第二纤维须条10相互缠绕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后罗拉组(16)喂入第一纤维粗纱(7),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再喂入转速快于后罗拉组(16)的前罗拉组(18),所述的前罗拉组(18)与所述的后罗拉组(16)的转速差使得第一纤维粗纱(7)被拉成第一纤维须条(8),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由前罗拉组(18)输出,从中罗拉组(17)喂入第二纤维粗纱(9),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9)再喂入转速快于中罗拉组(17)的前罗拉组(18),所述的前罗拉组(18)与所述的中罗拉组(17)的转速差使得所述的第二纤维粗纱(9)被拉成第二纤维须条(10),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10)也由前罗拉组(18)输出,通过环锭加捻使得分别由前罗拉组(18)输出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9)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第一纤维须条(8)与所述的第二纤维须条(9)相互缠绕构成组合纱(20),所述的组合纱(20)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4)进行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穿过所述的中罗拉组(17)后再喂入所述的前罗拉组(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罗拉组(17)的转速稍快于所述的后罗拉组(16)的转速。
4.一种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组(18)、中罗拉组(17)、后罗拉组(16),所述的中罗拉组(17)包括中罗拉(3)、与所述的中罗拉(3)相对应的中皮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皮辊(4)、中罗拉(3)至少一个上开有环槽(11),第一纤维粗纱(7)位于所述的环槽(11)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罗拉牵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皮辊(4)上套设有第二皮圈(13),所述的中罗拉(3)上套设有第一皮圈(12),所述的第二皮圈(13)、所述的第一皮圈(12)夹着所述的第一纤维粗纱(7)。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纱的制作方法,从后罗拉组喂入第一纤维粗纱,前罗拉组与后罗拉组的转速差使得第一纤维粗纱被拉成第一纤维须条,从中罗拉组喂入第二纤维粗纱,前罗拉组与中罗拉组的转速差使得第二纤维粗纱被拉成第二纤维须条,环锭加捻使得分别由前罗拉组输出的第一纤维须条与第二纤维须条相合并并且两者相互缠绕构成组合纱。一种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前罗拉组、中罗拉组、后罗拉组,中罗拉组包括中罗拉、与中罗拉相对应的中皮辊,中皮辊、中罗拉至少一个上开有环槽,第一纤维粗纱位于环槽的侧部。第一纤维粗纱与第二纤维粗纱的纤维长度可以不同,随机调节后罗拉组或中罗拉组的转动速,便可纺出线条富有变化的组合纱。
文档编号D02G3/00GK1699652SQ20051004030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7日
发明者沈晓飞 申请人:沈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