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包芯纱的制造方法,将短纤维粗条喂入罗拉牵伸机构中,然后通过罗拉牵伸机构输出短纤维须条,一芯线也一同喂入进给罗拉对,并使所述的芯线位于短纤维须条的中间,再将从罗拉牵伸机构一并输出的短纤维须条及芯线由环锭加捻装置进行加捻合并,加捻合并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包住所述的芯线构成包芯纱。其中,芯线控制着生产的包芯纱的强度与捻度,而包在芯线上的短纤维须条主要决定包芯纱的手感和外观结构。因此,作为芯线一般采用连续的合成线,而作为短纤维须条一般采用天然的短纤维,例如棉花和/或羊毛。因此,在包芯纱中,芯线应尽可能完全被包在短纤维须条中。但目前在生产包芯纱时,芯线不可能始终位于短纤维粗条或短纤维须条的中央部,当芯线相对短纤维粗条或短纤维须条产生偏移时,会使得芯线常常有部分不被包在短纤维须条中,这表示以这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生产的包芯纱的质量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用该方法制作出的包芯纱,其芯线的整个长度上能被短纤维须条尽量多的均匀覆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罗拉牵伸机构输出短纤维须条后喂入芯线,环锭加捻使得短纤维须条与芯线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缠绕所述的芯线构成包芯纱,所述的包芯纱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卷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短纤维须条自罗拉牵伸机构输出后再与芯线相合并,合并前短纤维须条与芯线是并排设置的,通过环锭加捻装置使得所述的短纤维须条缠绕在所述的芯线上,因此芯线不需要位于短纤维须条的中间也能使得芯线的整个长度上能被短纤维须条缠绕。
附图1为制造包芯纱的示意图;附图2为包芯纱的结构图;其中1、罗拉牵伸机构;2、芯线供给装置;3、导向管;4、环锭加捻装置;5、短纤维粗条;6、短纤维须条;7、芯线;8、进给罗拉对;9、中间罗拉对;10、输出罗拉对;11、包芯纱;12、导纱器;13、导纱器;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罗拉牵伸机构1输出短纤维须条6后喂入芯线7,环锭加捻使得短纤维须条6与芯线7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缠绕所述的芯线7构成包芯纱11,所述的包芯纱11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4卷绕。
所述的罗拉牵伸机构1包括进给罗拉对8、中间罗拉对9、输出罗拉对10,制造成包芯纱时,先将短纤维粗条5喂入进给罗拉对8,通过中间罗拉对9将所述的短纤维粗条5预牵伸,随后所述的短纤维粗条5进入所述的输出罗拉对10,所述的输出罗拉对10的转动速度稍快于所述的中间罗拉对9,此时所述的短纤维粗条5被拉伸为扁窄状的短纤维须条6由所述的输出罗拉对10输出。所述的芯线7由一芯线供给装置2输出,然后芯线7穿过一导向管3,所述的导向管3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之间相空间垂直,所述的芯线7再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缠绕所述的芯线7构成包芯纱11,所述的包芯纱11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4卷绕。
从罗拉牵伸机构1中输出的短纤维须条6的输出速度稍快于从芯线供给装置2输出的芯线7的输出速度,使得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的张力略小于芯线7的张力。所述的芯线7的张力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的张力可使得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更有效和紧密地被缠绕覆盖在所述的芯线7上。
如附图2所示,一种包芯纱,包括芯线7、包设在所述的芯线7上的短纤维须条6,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沿着所述的芯线7的长度方向紧密地缠绕覆盖在所述的芯线7上。
所述的短纤维粗条5为棉条。所述的芯线7为长丝化纤。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罗拉牵伸机构(1)输出短纤维须条(6)后喂入芯线(7),环锭加捻使得短纤维须条(6)与芯线(7)相合并,合并后,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缠绕所述的芯线(7)构成包芯纱(11),所述的包芯纱(11)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4)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罗拉牵伸机构(1)中输出的短纤维须条(6)的输出速度稍快于从芯线供给装置(2)输出的芯线(7)的输出速度,使得所述的短纤维须条(6)的张力略小于芯线(7)的张力。
全文摘要
一种包芯纱的制作方法,罗拉牵伸机构输出短纤维须条后喂入芯线,环锭加捻使得短纤维须条与芯线相合并,合并后,短纤维须条缠绕芯线构成包芯纱,包芯纱再输入环锭加捻装置卷绕。当短纤维须条自罗拉牵伸机构输出后再与芯线相合并,合并前短纤维须条与芯线是并排设置的,通过环锭加捻装置使得短纤维须条缠绕在芯线上,因此芯线不需要位于短纤维须条的中间也能使得芯线的整个长度上能被短纤维须条缠绕。
文档编号D02G3/36GK1699655SQ20051004027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沈晓飞 申请人:沈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