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条子分离方法及纺纱准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43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条子分离方法及纺纱准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台纺纱准备机的输出端,特别是在一台并条机或梳棉机的输出端,引导纤维条子开始分离过程的方法,其中,并条机或梳棉机配备了具有许多罗拉对的牵伸装置,纤维条子在该牵伸装置中被拉伸,然后利用压辊对输送到圈条器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抛放在一条筒中。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纺纱准备机,特别是一种并条机或梳棉机,其中,并条机或梳棉机配备了具有许多罗拉对的牵伸装置,纤维条子可在该牵伸装置中拉伸,然后利用压辊对在滚动方向对被拉伸的纤维条子进行压缩和输送,并利用圈条器装置输入和抛放在一条筒内。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有多种方法,为了换条筒,在一台纺纱准备机的输出端,特别是在一台并条机或梳棉机的输出端,引导纤维条子分离。用纤维条子填实,特别是用纤维条子填实的条筒,必须离开圈条器装置,并随后被送入一个空的条筒。这一过程中,从纺纱准备机输出的纤维条子必须与纺纱准备机分离,以便把远离机器的纤维条子一端在填实的条筒中或条筒上抛开,并将靠近机器的纤维条子一端送入空的条筒中。
例如,根据德国专利EP 681 983 B1的一种已知的方法,在并条机输出端有一个夹持装置抓住纤维条子,其中,当填实的条筒移开时,夹持装置上纤维条子拉断。然后,靠近机器的纤维条子一端被引入空的条筒中。这种设备的缺点在于,活动部件用在纤维条子分离器上比较易受干扰和磨损,更换材料时,纤维条子分离器需要重新调整,费时费工。
根据德国专利DE 195 48 232 A1已知有一种设备,这种设备通过提高主牵伸区的牵伸度在牵伸装置上产生一纱条细节。有纱条细节的纤维条子然后利用压延辊筒被输送通过圈条器装置,直到纱条细节到达圈条器装置开口。在这一瞬间,机器停机或输送速度大幅度降低,以便排出填实的条筒,使纱条细节在纤维条子出口的边缘处拉断。这种设备的一个缺点在于,例如,在非调速的并条机上,只有当机器分别为中间辊对和输送辊对同时装备了单一的驱动装置的条件下,才能可靠地实现这种功能。另外,所产生的纱条细节很长,因而不利于继续进行加工。
根据欧洲专利EP 593 587 B1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输出辊对与压延辊对之间的输送速度之差进行纤维条子的分离。这种设计需要一台附加的电动机作为压延驱动装置,当然需要额外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引导纤维条子的分离过程,并提供一种相应的纺纱准备机。
上述关于一种简单的方法引导纤维条子的分离过程之任务是通过主权利要求解决的,纤维条子被一对下行的罗拉对夹持和输送,同时,至少有一对上行的罗拉对中止对纤维条子的夹持,造成两对罗拉对之间的纤维条子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即一种在一台纺纱准备机的输出端,特别是在一台并条机或梳棉机的输出端,引导纤维条子开始分离过程的方法,其中,并条机或梳棉机配备了具有若干罗拉对的牵伸装置,纤维条子在该牵伸装置中被拉伸,然后利用压辊对输送到圈条器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抛放在一条筒中储存,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由一对下行的罗拉对夹持和输送,而用至少一对上行的平行罗拉对中止对纤维条子的夹持状态,此时,纤维条子在上述两组罗拉对之间产生一处纱条细节或一处断头。
另外,上述关于一种相应的纺纱准备机的任务是通过相应纺纱准备机独立权利要求解决的,纤维条子在至少一对上行罗拉对上的被夹持状态可以通过该罗拉对压力的减小而短时间中止,而在下行罗拉对夹持下的纤维条子则被继续输送,因而处在该两对罗拉对之间的纤维条子便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即纺纱准备机,特别是并条机或梳棉机,它配备了具有许多罗拉对的牵伸装置,在该牵伸装置中纤维条子是可以拉伸的,同时还配有在运行方向连接着的压辊对以压缩和输送被拉伸的纤维条子,以及配备有纤维条子道以输送和投放纤维条子到条筒中储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被夹持在至少一对上行的罗拉对上,通过减小该罗拉对的压力,可以短时间中止上述夹持状态,但是,纤维条子可被一对下行的罗拉对夹持着继续输送,并在上述两对罗拉对之间在纤维条子中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在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的同时,两对罗拉对中至少有一对罗拉对正在减压,致使在该罗拉对上中止对纤维条子的夹持。在减压时间过程中,纤维条子利用下行的罗拉对短时间(有时是在先停机之后)继续被输送。基于纤维条子的惯性,在冲击作用下产生纱条细节,或交替产生希望产生的断头。当纤维条子有相对较长的纤维时,发生多次前后相继的冲击是有利的。作为替代或补充,也可以利用纤维条子在牵伸装置某一位置上的摩擦,以实现纱条细节或断头,或支持该过程。根据本发明的设计,也可以充分利用参与运作的不同罗拉对之间的不同的速度比。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相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行状态改变牵伸装置中的牵伸状态;而是可以保持牵伸状态不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可见于其从属权利要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纱条细节或断头是这样产生的,即压辊对短时间输送纤维条子,与此同时,前置输送罗拉对的压力减小或完全中止,致使在输送罗拉对上对纤维条子的夹持状态也完全中止。于是,在作为上行罗拉对工作的输送罗拉对与作为下行罗拉对工作的压辊对之间便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根据这一实施例,在牵伸装置后的纤维条子被拉长。
如果为上输送罗拉后置一个换向上罗拉,则由这样一个换向上罗拉和下罗拉构成的罗拉对也可以充当符合本发明需要的上行罗拉对使用。其优点在于,上输送罗拉可以与换向上罗拉一起减压,因为两者的圆周速度相同。
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由换向上罗拉和下输送罗拉构成的罗拉对也可以充当符合本发明需要的下行罗拉对使用,而符合本发明需要的上行罗拉对则是输送罗拉对,在该罗拉对上,夹持状态短时间中止,或者更准确地说,夹持状态是可短时间中止的。纱条细节或断头(如第一批试验结果)发生在输送罗拉对上原先夹持位置的范围内。
根据牵伸装置的结构设计,最好的做法可能是,为了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不仅置于压辊对之前的最后一对罗拉对必须减压,而且牵伸装置其余的罗拉对也必须减压。需要注意的是,上牵伸装置罗拉对既不用弹簧力,也不用气动系统对位置固定的下罗拉加压,从而引起在每一罗拉对上对纤维条子的夹持作用。上罗拉连同它的各个加压装置可以支承在一个可以摆动的负荷臂上,通常是用气动系铁加压的。通过气动系统对负荷臂集中加压,可以抬高牵伸装置的所有上罗拉。
对于上述在输送罗拉对(或更准确地说,换向上罗拉和输送下罗拉)与压辊对之间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的实施例来说,最好是根据某一种实施例,用一种短时的触发脉冲至少给压辊对(最好由静止状态)加速,同时在前置的罗拉对上中止夹持状态。根据本发明一较佳的变型方案,触发脉冲的脉冲宽度根据被加工的纤维材料的扯样长度进行选择。例如,所谓的手扯长度或切断长度(对合成纤维而言),或者平均纤维长度或其他纤维长度特性,可以选为脉冲宽度的标准值。其优点在于,当操作人员输入了相应的值,例如聚酯纤维(PES)的长度为38mm之后,由机器的计算组件在内部计算出的脉冲持续时间。
作为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可以在纯时基基础上选择触发脉冲,例如持续时间为大约1到1000毫秒,例如20毫秒。
根据结构设计,最好的情况可能是,机器,特别是牵伸装置罗拉首先停机,然后在某一个或数个相应的前置或上行的罗拉对上中止对纤维条子的夹持状态,然后紧接着将触发脉冲发送到压辊对(作为下行罗拉对)上。当压辊对的驱动装置与牵伸装置的罗拉配合时,牵伸装置的罗拉同时被这一触发脉冲所驱动。其间重要的是,对纤维条子的夹持状态在压辊对之前的罗拉对上已经中止,因此,被驱动的罗拉对滑过在纤维条子下的这一罗拉对。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在输送与压辊对之间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
在释放触发脉冲之后,最好稍等短暂的时间间隔,直到有关的罗拉重新加压。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牵伸装置罗拉在产生纱条细节或纤维条子断头之前和之后停机。
按照另一种替代方案,相关的罗拉在机器缓慢运行的过程中减压和加压。触发脉冲的释放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纱条细节或断头发生在输送罗拉对与压辊对之间一个规定位置的范围内。例如,这个位置可能处于插在中间的一个成条装置上,特别是包括一个纤维网喷嘴或一个纤维网喇叭口或必要时包括一个后置的导条喇叭口的成条装置上,该成条装置把离开牵伸装置的纤维网制成纤维条子。在纤维网喷嘴上,纤维条子或纤维条子经历一次横截面压缩,并在其出口处受到一次摩擦。由于这一次摩擦,纤维条子或纤维条子才可能拉长。纱条细节才有可能(如试验所得的结果)在输送罗拉与压延罗拉之间的自由行程中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替代的设计中,在牵伸装置中在保持牵伸相等的情况下产生纱条细节,其间中间罗拉对的压力减小,因而该处对纤维条子的夹持状态中止,而压力没有发生变化的输送罗拉对继续夹持和输送纤维条子。与目前的技术发展有所不同,牵伸装置中的总牵伸没有发生变化。其中只是考虑了牵伸装置中部的上罗拉可以单独减压和加压。
在牵伸装置本身中,也就是说,在前牵伸区或主牵伸区,通常不实现纤维条子断头,因为在运行方向上的纤维条子后端在牵伸装置的输出端抛入纺纱条筒是有问题的-与在压延罗拉之前短距离内产生纤维条子断头的情形相反,松散的纤维条子端可能实现导纱。在特殊的导纱设计中,在牵伸装置中发生纤维条子断头时,也许还不能排除发生这种情形。
充分利用本发明的优点,通常在主牵伸区内在中部罗拉对与输送罗拉对之间布置一个压杆,通过在这一压杆上摩擦,可能引起纱条细节(或纱条断头)。这样就不必再设专门的设备以产生纱条细节(或纱条断头)。
为本发明的第一设计所做的关于脉冲宽度、牵伸装置罗拉静止时减压和加压的实施方案同样适用于牵伸装置中纱条细节的产生。特别上选的是设计了一套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根据本发明对相关牵伸装置上罗拉的加压和减压,并控制压辊对的驱动装置。为此,控制系统最好包括来自牵伸装置输出端的条筒填实状态探测器或纤维条子计长器的信号。根据这一类信号,控制系统在需要时可以引导条筒更换,为此,根据本发明首先必须产生纱条细节或纱条断头。取代这一控制系统,也可以代之以设计一种调整机构,用来调整纱条细节或纱条断头的产生。
为了在微秒范围内以高重复精度快速准确地进行转换,主电动机驱动装置优先采用了没有机械活动零部件的半导体接触器。此外还取消机械式接触器上存在的转换过程中的温度相关性。作为半导体接触器采用了例如晶闸管或IGBT。
可取的是预设了一个电子存储器,在其中存储了不同材料形成纱条细节或产生纱条断头的参数,以及(有区别的)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参数。在变换被拉伸的材料时,操作人员可以利用键盘(例如一种触摸屏)输入相应的参数,然后,控制系统就从数据库中获得属于该参数的和由该控制系统进行处理的数值,并用来控制某一个或多个罗拉驱动装置和罗拉的负荷。控制系统用一个专家系统进行工作。另外还可以预先规定,在机器上预设一个或多个探测器,自动进行材料识别,以便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系统可以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得数值。
最好是预设一个中心电子控制和/或调整装置,例如取微型计算机形式的这种装置,并将罗拉对、圈条器装置和/或条筒更换用的驱动装置连接到该微型计算机上。上述控制产生纱条细节纱条断头的控制任务也可以放到这个电子控制和/或调整装置中去完成。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预设一个单独的计算装置,用以根据数据库和专家系统计算中心电子控制和/或调整装置所需要的控制值或调整值,并传送到中心电子控制和/或调整装置。
纱条细节(与它们在牵伸装置中产生的位置或储存的位置无关)最好在牵伸装置重新达到满负荷的状态下通过圈条器装置输送,直到纱条细节到达其出口端。然后在机器停机状态或缓慢运行状态下进行条筒更换,同时,纱条细节在圈条器装置开口处继续被拉伸和断头。然后,纤维条子远离机器的一端悬挂在被填实条筒的条筒边缘上,而纤维条子靠近机器的一端可被送入随后输送过来的空的条筒中。
在输送罗拉对与压辊对之间产生纤维条子断头的情况下,纤维条子靠近机器的一端必须由压延罗拉运送到圈条器装置中。为此,首先必须为纤维条子端头准备压延罗拉。最好为此设计一个吹气或吸气装置,并能特别适合于布置在纤维条子成条装置上。纤维条子端头通过流动的气流得到一个脉冲,它把纤维条子端头通过纤维条子成条装置输送到压延罗拉,支持纤维条子输送穿过前置的输送罗拉对。在牵拉装置中产生纤维条子断头时。最好预设一个模拟工作的导纱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见权利要求中所述特征。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用示意图表示的代表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的并条机侧视图;图2是图1中带有附加的负荷臂的一个牵伸装置;图3是图1中并条机的出口(部分截面图),但包括根据本发明产生纱条细节的第一个实施例;以及图4是图1中的牵伸装置,但包括根据本发明产生纱条细节的第二个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说明并条机(作为纺纱准备机的示例)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用示意图表示并条机的侧视图。根据代表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的这个示例,有多个基本上无捻的纤维条子FB(图中只在上面示出了这种纤维条子)并列提供给并条机。只向并条机输送一条纤维条子FB同样也是可能的,纤维条子由一台前置的梳棉机或精梳机直接提供。在并条机的输入端布置了一个喇叭口12,用来压缩纤维条子FB。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压缩装置。在穿过了一个下面还要说明的作为纤维条子横截面测量设备一个部件的扫描装置2、3之后,经过压缩的纤维条子FB′(由多条单一的纤维条子FB构成)被输送到构成并条机核心部件的牵伸装置4中。牵伸装置4通常有三个牵伸机构,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三个罗拉对,在这些罗拉对之间进行拉伸。它们分别是输入罗拉对5a、5b,中间罗拉对6a、6b,以及输出或输送罗拉对7a、7b,这些罗拉对按这样的顺序分别以逐渐上升的圆周速度旋转。通过罗拉对不同的圆周速度,将在牵伸装置中成纤维网状被轧宽的纤维条子FB′拉伸,拉伸的程度与圆周速度成正比。纤维网状的纤维条子FB′就是本发明意义上的纤维条子(FB′)。
输入罗拉对5a、5b和中间罗拉对6a、6b构成所谓的预拉伸区;中间罗拉对6a、6b和输送罗拉对7a、7b构成所谓的主拉伸区。在非调速的并条机上,在拉伸过程中,预拉伸和主拉伸都是恒定的。相反,在调速的并条机上,通过改变拉伸高度进行调整。因此在调速并条机上,不但可以改变预拉伸,而且可以改变主拉伸,但几乎总是选择主拉伸。其原因在于,主拉伸大于预拉伸,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
通常,在主拉伸区还布置一个压杆8,它可使纤维条子FB′换向,因而能对纤维,特别是不再两个罗拉对之间被夹持的纤维(所谓的浮动纤维)起更好的引导作用。被拉伸的纤维条子FB′借助于一个换向上罗拉9和一个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组合起来,并经过压辊对13、14和一条弧形的圈条器装置16以速度vL进入条筒18储存,其中,圈条器装置16布置在以角速度ω旋转的转盘17上。
在调速并条机上,为了均衡纤维条子质量的波动,进给的纤维条子FB通常要经过一个放置在牵伸装置4之前的扫描装置。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该扫描装置由两个扫描盘2、3组成,是纤维条子横截面测量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扫描盘2被设计成位置固定的,而扫描盘3以一定的压力作用到扫描盘2上,因此可垂直于其旋转轴偏移。扫描盘3的偏移量表示从两个扫描盘中引出的纤维条子FB′横截面的一个尺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扫描盘3连结着一个感应式探测器20,其输出信号采取电压信号的形式,首先传送给一个存储器21,该存储器考虑经过扫描装置2、3与进入牵伸装置4之间的时间差和行程(FIFO存储器=First-In-First-Out存储器=先进先出存储器),该时间差过后,再传送给分析和调整单元22。测量信号暂时保存在存储器21中,以便分析和调整单元22在预先规定的时间过后和由纤维条子FB′确定的返回行程过后启动调整,通过改变中间罗拉对6a、6b的以及必要时输入罗拉对5a、5b的圆周速度均衡质量的波动。在本例的情况下,主拉伸区中质量波动的均衡是通过改变一个伺服驱动装置23的转速而实现的,该伺服驱动装置产生行星齿轮减速器24的控制转速。利用主电动机25起动时行星齿轮减速器24的这个起始转速,驱动输入罗拉对5a、5b的和中间罗拉对6a、6b的下罗拉5a、6a。由主电动机25驱动的下罗拉7a的速度在本例中保持不变,并保证可精确计算的纤维条子的生产。同时,主电动机25驱动压延罗拉13,并依靠摩擦带动压延罗拉14一起转动。
上罗拉5b、6b、7b、9利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的气动缸35、36、37、38对下罗拉5a、5b、5c施压,以保证夹持住纤维条子FB′。在本例的情况下,气动缸35、36、37、38受包含一个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调整单元22控制,以实现对全部或各个或成对的上罗拉5b、6b、7b或9或罗拉组合的减压或加压。
在图2中所示的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另外增加了一个气动加载的负荷臂34,该负荷臂设在牵伸装置4上,它上面支撑着上罗拉5b、6b、7b、9(用示意图表示)。在本例中,负荷臂34可利用一个与气动缸32相连接的钩装置33向下拉动,以让上罗拉5b、6b、7b、9给下罗拉5a、6a、7a加压。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不用气动缸35、36、37、38,作为替代方案,用弹簧加载取代气动缸35、36、37、38。负荷臂34也可以设计成弹簧加载的。另外,通过双箭头34a表示,在气动缸32卸载时,负荷臂34可以向上摆动,以伸向牵伸装置4。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引导纤维条子FB′分离过程的两种方式,一方面是通过在下输送罗拉7a与压辊对13、14之间产生纱条细节进行分离,另一方面是在主拉伸区内进行分离。
图3中用截面图表示安插在牵伸装置之后的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的一种实施例。本例中,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包括一个带手柄41的纤维网喇叭口40。其中,有一个纤维网喷嘴42插入到纤维网喇叭口40的中心开口中。纤维网喇叭口40布置在托板43上,可以转动,其中设有一个纤维条子喇叭口支座44和一个插在该支座中的纤维条子喇叭口45。纤维条子喇叭口45一头是尖的,以便将纤维条子FB′送入压延罗拉13、14之间的缝隙中。
为了产生纱条细节,纤维条子FB′由压延罗拉13、14夹持和输送,同时,利用由分析和调整单元22控制的气动缸38至少给换向上罗拉9减压。最好是,至少上罗拉7b以及上罗拉5b、6b(见图1)也同时减压,以便在产生纱条细节时禁止沿着压延罗拉13、14的方向继续输送纤维条子FB′。
现在逐一说明如下探测器19测得压延罗拉13的转速,并把相应的信息传给分析和调整单元22。达到预先规定的转速意味着条筒18已被填实,可以开始条筒更换引导纤维条子分离过程。首先,分析和调整单元22激发一次机器停机。然后,单元22把一个减压脉冲至少发给换向上罗拉9的气动缸38,必要时同时发给上罗拉7b的气动缸37,并根据情况另外发给上罗拉5b、6b的气动缸35、36。相应地,至少气动缸38减压,必要时气动缸37也减压,如图3中向上指的箭头所示。为求简单起见,图3中没有示出其他气动缸35、36。
在带有负荷臂34的中心牵伸装置加载的情况下(见图2),作为替代或补充,也可以让经过分析和调整单元22控制的气动缸32减压,结果所有支撑在负荷臂34上的上罗拉5b、6b、7b、9全部同时减压。
在这样减压之后,有一个或多个短时触发脉冲发送到主电动机25上,该主电动机在图1所示的并条机上也驱动下罗拉7a。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下,输入和中间罗拉对也同时被驱动。相反,如果采用单个驱动装置,则可以脱开罗拉对。在上述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持续期间,下罗拉7a在纤维条子FB′下滑过。但它继续由压延罗拉13、14输送。这样便在输送罗拉对7a、7b与压延罗拉13、14之间产生一个纱条细节DS1。产生纱条细节的位置也可能是纤维网喇叭口40的输入端,因为纤维条子FB′在此处受摩擦,其结合力受到削弱。但是,纱条细节也可能在纤维网喇叭口40之前产生,因为纤维条子FB′聚集在纤维网喇叭口上,因而纤维会形成更强的结合力。但对每一种情况所作的试验已经证明,纱条细节是在输送罗拉对7a、7b之后的区域内产生的。
由于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的时间短促(最好在几毫秒的范围内),机器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范围内重新停机,然后牵伸装置4可以重新加载。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的脉冲宽度最好与被拉伸材料的扯样长度一致。例如,操作人员将材料的平均扯样长度或手扯长度输入控制面板27,然后,机器(考虑材料FB′在产生纱条细节时段范围内的速度)计算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的脉冲宽度。脉冲宽度特别应当这样进行计量,即基于这样长的脉冲,绝不产生任何纤维条子断头取代产生一处希望产生的纱条细节。脉冲时间长度的控制最好是经过一个探测器19(见图1)进行。
根据图1的实施例,在数据库26中存储了不同材料值和材料参数的脉冲宽度。供分析和调整单元22访问的这个数据库26可以预装在机器上,并且/或者可由操作人员经过控制面板27输入和补充。此外,分析和调整单元22可以根据机器特定的和/或环境特定的参数(例如外界温度)计算脉冲宽度的修正量。
如果负荷感测器(图中没有示出)未能识别出负荷在短暂的时间范围内没有发生效果,则在相应加载的牵伸装置4上,在纤维网喇叭口40上产生的纱条细节即一直被输送到压延罗拉13、14的后面,达到圈条器装置16的输出端。然后引导进行条筒更换,纱条细节在圈条器装置输出端的边缘处断头。
作为替代产生纱条细节DS1的一种可能,在输送罗拉7a、7b或换向上罗拉9与压延罗拉13、14之间可能产生一次纤维条子断头BB。对此,脉冲宽度和/或触发振幅可能相应地选择得较高。纤维条子远离机器的一端被压延罗拉13、14送入或送到填实的条筒18,而纤维条子靠近机器的一端则被例如吹气或吸气装置的气流送入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然后进入压延罗拉13、14之间的缝隙中。
图4中示出了纱条细节在牵伸装置4中产生的情形。为此,分析和调整单元22将一个减压脉冲发送给气动缸36,随后,中止中间罗拉6b上的夹持状态(如松开的罗拉6b和气动缸36中向上指的箭头所示)。这样,中间罗拉对6a、6b不再输送纤维条子FB′,结果,由于纤维彼此间在压杆8上的摩擦、纤维的惯性和附着力以及由于输入罗拉对5a、5b和输送罗拉对7a、7b的速度差,在这两对罗拉对之间压杆8的范围内产生了纱条细节DS2。与正常的拉伸过程相比,输入罗拉对5a、5b和输送罗拉对7a、7b运行的圆周速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牵伸装置4中,总拉伸没有发生变化。
在产生了纱条细节DS2之后,上罗拉6b被重新加压,纤维条子FB′中的纱条细节DS2(如上述实施例一样)被输送到圈条器装置16的输出端,在该处机器停机,或转为慢速运行,以便紧接着从填实位置拉出填实的条筒。相应地,纤维条子FB′的纱条细节DS2在纤维条子出口的边缘处断头。如果不产生纱条细节,也可能在切身装置中发生纤维条子断头,这取决于纤维条子靠近机器的一端在后面的罗拉对中进行相应的导纱。
以上根据调速并条机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在非调速并条机上也可不受限制地使用。同样,如果不采用上述驱动装置布置,也可以实现主驱动装置25和伺服驱动装置23的单一驱动装置设计方案。另外,在本文中由分析和调整单元22接受的计算功能,也可以使用单独计算单元实现,由分析和调整单元22获得计算结果,并向一个或若干个气动缸发出控制脉冲。这些控制功能也可以由一个自身的控制单元执行,其中。分析和调整单元22可作为中心控制单元起作用,同样,不需要提供换向罗拉(例如垂直的牵伸装置),可以直接在输送罗拉对与压辊对之间实现纱条细节或纱条断头,无需提升换向上罗拉。
权利要求
1.一种在一台纺纱准备机的输出端,特别是在一台并条机或梳棉机的输出端,引导纤维条子(FB′)开始分离过程的方法,其中,并条机或梳棉机配备了具有若干罗拉对(5a、5b、6a、6b、7a、7b、9)的牵伸装置(4),纤维条子(FB′)在该牵伸装置中被拉伸,然后利用压辊对(13、14)输送到圈条器装置(16、17),并利用该装置抛放在一条筒(18)中储存,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FB′)由一对下行的罗拉对(7a、7b;7a、9;13、14)夹持和输送,而用至少一对上行的平行罗拉对(6a、6b;7a、7b;7a、9)中止对纤维条子(FB′)的夹持状态,此时,纤维条子(FB′)在上述两组罗拉对(6a、6b、7a、7b;7a、7b、7a、9;7a、9、13、14)之间产生一处纱条细节(DS1;DS2)或一处断头(BB)。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气流压紧,减小或中止相关的上行的平行罗拉(6b;7b;9)对相应的下行的罗拉对(6a;7a;7a)的压力,中止上行的平行罗拉对(6a、6b;7a、7b;7a、9)上的夹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压辊对(13、14)(作为下行的罗拉对)上夹持和继续输送纤维条子(FB′)产生纱条细节(DS1)或断头(BB),同时至少减小或中止上行输送罗拉对(7a、7b)之间的以及/或者下输送罗拉(7a)与换向上罗拉(9)之间的压力,以便在输送罗拉对(7a、7b)与压辊对(13、14)之间的范围内直接产生纱条细节(DS1)或断头(B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也减小或中止牵伸装置(4)的其他罗拉对(5a、5b、6a、6b、7a、7b)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至少驱动压辊对(13、14)短时间脱离停机状态。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条细节(DS1)或断头(BB)在前罗拉对(7a、7b)与压辊对(13、14)之间,优先在一个成条装置(10)的某一摩擦位置上产生,在该位置上纤维条子(FB′)被拉伸开。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减小中间罗拉对(6a、6b)(作为上行的罗拉对)的压力,同时用负荷没有变化的输送钆辊对(7a、7b)(作为下行的罗拉对)继续夹持和输送纤维条子(FB′),在拉伸保持相等的情况下在牵伸装置(4)中产生纱条细节(DS2)。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条细节或断头产生在牵伸装置(4)中的某一摩擦位置上,优先产生在主拉伸区的压杆(8)上,在该处纤维条子(FB′)被拉伸。
9.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罗拉(5a、5b、6a、6b、7a、7b、9)在产生纱条细节(DS1;DS2)或断头(BB)之前和之后进入停止状态。
10.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罗拉(5a、5b、6a、6b、7a、7b、9)在停机期间被减压和加压。
11.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辊对(13、14)的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由纺纱准备机的计算单元(22)进行计算,为此,操作人员输入被拉伸材料的一个特性长度作为计算的基础,例如输入材料的手扯长度或切断长度。
12.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辊对(13、14)的脉冲起动由一个或多个触发脉冲组成,每一个单一触发脉冲的持续时间为1到100毫秒,最好是15到25毫秒。
13.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生一个纱条细节的情况下,圈条器装置,特别是纤维条子道(16)与条筒(18)中最上面的纱条储备位置之间的间距在更换条筒时放大,致使纱条细节(DS1;DS2)在圈条器装置(16)的纤维条子出口处断头。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行的罗拉对(6a、6b、7a、7b、9)中的至少一个罗拉对的压力在产生纱条细节(DS1;DS2)后重新恢复,纱条细节(DS1;DS2)由压辊对(13、14)输送到纤维条子出口处,通过紧接着移动条筒分离纱条细节(DS1;DS2)上的纤维条子(FB′)。
15.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过程-纺纱准备机停机进行条筒更换,-牵伸装置(4)卸载,-纱条细节(DS1;DS2)产生,-牵伸装置(4)重新加载,-纱条细节(DS1;DS2)被输送到压辊对(13、14)的后面,最好输送到纤维条子道(16)的输出端,-引导进行条筒更换,分离纤维条子(FB′)。
16.根据上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系统(22)控制一对或多对牵伸装置上的罗拉对(5a、5b、6a、6b、7a、7b、9)的加压和减压,以及压辊对(13、14)的驱动装置。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22)连接着一个电子存储器(26),存储器中可以输入和存储有不同材料形成纱条细节或产生断头的参数,例如材料的扯样长度。
18.纺纱准备机,特别是并条机或梳棉机,它配备了具有许多罗拉对(5a、5b、6a、6b、7a、7b、9)的牵伸装置(4),在该牵伸装置(4)中纤维条子(FB′)是可以拉伸的,同时还配有在运行方向连接着的压辊对(13、14)以压缩和输送被拉伸的纤维条子(FB′),以及配备有纤维条子道(16)以输送和投放纤维条子(FB′)到条筒(18)中储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FB′)被夹持在至少一对上行的罗拉对(6a、6b;7a、7b;7a、9)上,通过减小该罗拉对的压力,可以短时间中止上述夹持状态,但是,纤维条子(FB′)可被一对下行的罗拉对(7a、7b;7a、9;13、14)夹持着继续输送,并在上述两对罗拉对之间在纤维条子(FB′)中产生纱条细节(DS1;DS2)或断头(BB)。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产生纱条细节(DS1;DS2)之后,可重新建立至少一对上行罗拉对(6a、6b;7a、7b;7a、9)的压力,而且纱条细节可由压辊对(13、14)继续输送到纤维条子道(16)的出口处,纱条细节(DS1;DS2)处的纤维条子(FB′)可通过紧接着移动条筒(18)而被分离。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电子控制和/或调整装置,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个分析和调整单元(22),例如微型计算机,给罗拉加压或减压的气动装置(32、35、36、37、38)以及罗拉对、圈条器装置和条筒更换的驱动装置(25、23)连接在该微型计算机上。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行的罗拉对是牵伸装置(4)的输送罗拉对(7a、7b);下行的罗拉对是压辊对(13、14)。
2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上行的罗拉对由下输送罗拉(7a)和换向上罗拉(9)组成,而下行的罗拉对是压辊对(13、14)。
2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纱条细节或断头,只有驱动压辊对(13、14)可短时间脱离停止状态。
2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纱条细节(DS1;DS2)或断头(BB)可产生在两对罗拉对(6a、6b、7a、7b;7a、7b、7a、9;7a、9、13、14)之间的摩擦位置上,在该位置上纤维条子(FB′)被拉伸开。
2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摩擦位置处在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上。
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成条装置(10)包括有在输送罗拉对(7a、7b)与压辊对(13、14)之间的喇叭口(40)。
2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FB′)中产生断口之后,纤维条子在机器一侧的一端被压辊对(13、14)输送到圈条器装置(16、17),必要时需要得到吹气或吸气装置的支持。
2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拉伸保持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减小中间罗拉对(6a、6b)(作为上行的平行罗拉对)的压力,而用负荷没有变化的输送罗拉对(7a、7b)(作为下行的罗拉对)继续夹持和输送纤维条子(FB′),从而在牵伸装置(4)中可产生纱条细节(DS2)或纤维条子断头。
29.根据权利要求24和权利要求28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压杆(8)范围内摩擦位置在主拉伸区中。
3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至29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半导体接触器,用以保证触发脉冲开关的准确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一台纺纱准备机的输出端,特别是在一台并条机或梳棉机的输出端,引导纤维条子(FB′)开始分离过程的方法,其中并条机或梳棉机配备了具有许多罗拉对(5a、5b、6a、6b、7a、7b、9)的牵伸装置(4),纤维条子(FB′)在该牵伸装置中被拉伸,然后利用压辊对(13、14)输送到圈条器装置(16、17),并利用该装置抛放在一条筒(18)中储存。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纤维条子(FB′)由一对下行的罗拉对(7a、7b;7a、9;13、14)夹持和输送,用至少一对上行的罗拉对(6a、6b;7a、7b;7a、9)中止对纤维条子(FB′)的夹持状态,在纤维条子(FB′)中,在上述两组罗拉对(6a、6b、7a、7b;7a、7b、7a、9;7a、9、13、14)之间产生一处纱条细节(DS1;DS2)或一处断头(BB)。本发明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纺纱准备机。
文档编号D01G27/00GK1690267SQ2005100651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
发明者B·莫尔, Ch·谢里夫 申请人:吕特 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