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4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线锁缝缝纫机或花式缝缝纫机等与针的上下移动同步地动作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这种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例如有图11~图15所示那样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通过弯针连杆45和弯针曲柄44,将球形的曲柄部43a的单向回转动作变换成弯针摆动轴46和安装于弯针摆动轴46的摆动臂47的摆动运动,该球形的曲柄部43a相对于与缝纫机针40的上下移动同步地回转的主轴43的轴线偏心。摆动臂47的前端的圆筒部47a,由左右的保持架48、49,通过垫圈56、57夹持于摆动臂47前端的圆筒部47a的两侧面,两保持架48、49嵌插固定于弯针杆42上。摆动臂47的摆动运动从摆动臂47前端的圆筒部47a通过左右的保持架48、49变换成弯针杆42的轴向往复运动。与此相随,在弯针杆42的一端通过弯针台41a安装的弯针41,沿弯针杆42的轴向往复运动。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那样,固定于主轴43的偏心轮53的单向回转运动,通过连接杆52变换成弯针杆导向件50的前后摆动运动。弯针杆导向件50设有长孔50a。由嵌插于该长孔50a的方形滑块51、和保持该方形滑块51并嵌插固定于弯针杆42的左侧的保持架48,连接弯针杆导向件50和弯针杆42。连接杆52的前端连接于弯针杆导向件50的凸出部54。与此相随,在弯针杆42的一端通过弯针台41a离开轴心地安装的弯针41,进行绕弯针杆42的轴心的摆动运动。
在上述构成中,弯针41通过弯针杆4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与绕轴心的前后摆动运动的合成运动进行图11中由符号A示出的那样的椭圆轨道的运动,与上下运动的缝纫机针40协同动作,形成双线锁缝等的线迹。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53078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199987号在上述过去构成的弯针驱动装置中,当进行弯针杆4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摆动臂47前端的圆筒部47a交替地推压左右的保持架48、49,由沿弯针杆导向件50的长孔50a的方形滑块51的滑动、朝轴线方向笔直地引导弯针杆42。另一方面,弯针杆42需要与弯针杆导向件50一起进行前后摆动,方形滑块51还起到约束弯针杆42相对弯针杆导向件50的相对回转、将弯针杆导向件50的前后摆动传递到弯针杆42的作用。
因此,用于对弯针杆42的轴向的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方形滑块51的滑动,是伴随着由弯针杆导向件50的前后摆动朝长孔50a内的前后两侧壁交替推压而产生的,特别是在实现缝制速度的高速化的缝纫机中,存在两者的滑动面间早期磨损的问题,由该磨损在两者的滑动面间产生间隙。当该间隙发生时,弯针41的动作轨迹产生偏移,弯针41与缝纫机针40的上下移动的协调被破坏,成为跳线等缝制不良的一个原因,从而成为实现缝制速度的高速化的大的障碍。
因此,过去,如图15所示那样,采用下述的固定方法。即,为了对方形滑块51和长孔50a相互进行锥形配合,分别形成为V字形截面的锥形,同时,从方形滑块51的下端面朝下方突设固定杆51a,将该固定杆51a插入到左侧的保持架48,从该保持架48的侧面由固定螺钉55进行固定。当上述滑动面的磨损导致的动作不良发生时,松开固定螺钉55,解除方形滑块51的固定,仅按滑动面的摩损量压下方形滑块51,调整到没有滑动面间的间隙的适当的滑动状态,然后,拧紧固定螺钉55,再次固定方形滑块51。
然而,在这样的场合不仅存在方形滑块51和长孔50a的滑动面的锥形加工很费事等加工上的问题,而且存在用于滑动状态的适当化的方形滑块51的调整非常麻烦、困难、需要熟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在该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中,通过将上述那样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改良为使左右1对的第1、2保持架具有上述过去的方形滑块的功能的构造,从而可实现当随着高速运行弯针杆导向件发生磨损时、调整到适当的滑动状态的调整作业容易化,弯针杆导向件的加工容易化,方形滑块的省略及由此带来的安装工时和构件数量的减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在缝纫机主体上具有可朝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而且可绕轴心摆动地受到支承的弯针杆,与缝纫机的主轴回转联动地绕弯针摆动轴左右摆动的摆动臂,可滑动夹持上述摆动臂的前端地固定于上述弯针杆上的左右1对的第1、2保持架,及可绕上述弯针杆的轴心前后摆动地受到支承、并随上述主轴的回转联动地对该弯针杆进行绕轴心摆动驱动的弯针杆导向件。通过上述弯针杆的、由上述摆动臂的左右摆动产生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和由上述弯针杆导向件产生的绕轴心的前后摆动的合成运动,使安装于该弯针杆的一端的弯针产生预定的椭圆轨道的运动。其中在上述弯针杆导向件上设置与上述弯针杆的轴线方向平行的前后1对的第1、2滑动面,在上述第1保持架上设置具有相对上述第1滑动面或第2滑动面中任意一方的滑动面自由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面的第1滑动部,在上述第2保持架上设置具有相对上述第1滑动面成第2滑动面中任意另一方的滑动面自由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面的第2滑动部。
作为一个优选形式,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可将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第1、2滑动面形成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前后的外侧面,或设在设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长孔内的前后相对壁面上。
对于第1、2保持架,通过第1、2滑动部的各滑动面在弯针杆导向件的前后1对的第1、2滑动面滑动,发挥出弯针杆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的导向功能。另外,第1、2保持架的第1、2滑动部,通过时常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的前后1对的第1、2滑动面,约束弯针杆相对弯针杆导向件的相对回转,发挥出将弯针杆导向件的前后摆动传递到弯针杆的功能。即,第1、2保持架除了在弯针杆上可滑动接触地夹持摆动臂的前端的原有的功能外,还具有过去的方形滑块的功能。因此,可省略过去的方形滑块,由此可相应地减少安装工时和部件数量。
在弯针杆导向件的第1、2滑动面与第1、2保持架的第1、2滑动面之间因为磨损而产生间隙的场合,拧松将第1、2保持架中的至少一方紧固于弯针杆的螺钉,使第1、2保持架绕弯针杆的轴心回转,使该保持架的滑动面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的滑动面,将第1、2保持架再次固定于弯针杆,从而可调整到适当的滑动状态,所以,可简易而且迅速地进行该调整作业。
通过这样在弯针杆导向件上加工成在前后设置与弯针杆的轴线平行的第1、2滑动面的简单的形状,从而即使在第1、2保持架与弯针杆导向件的两者的滑动面间产生磨损的场合,也可简单地调整到适当的状态,所以,弯针杆导向件不需要如过去那样非常费事的带锥度的长孔加工,由此可容易地加工弯针杆导向件。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3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纵截正面图。
图4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纵截侧面图。
图5为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6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包含弯针杆导向件和第1、2保持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第1、2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8为相应于图5示出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为相应于图5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0为相应于图2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11相应于图1示出过去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2相应于图3示出过去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纵截正面图。
图13相应于图4示出过去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纵截侧面图。
图14为过去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左右保持架和摆动臂的立体图。
图15为过去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弯针杆导向件、方形滑块及左侧的保持架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正面图,图3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纵截正面图,图4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纵截侧面图,图5为图2的B-B线截面图,图6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包含弯针杆导向件和第1、2保持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为图1的弯针驱动装置的第1、2保持架的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那样,成为驱动对象的弯针1,通过弯针台3离开弯针杆2的轴心地安装于弯针杆2的一端。对于弯针杆2,与缝纫机针4的上下移动方向和布料的进给方向F分别大体直交而且与主轴5平行地配置,并且,可朝轴线方向自由滑动而且可绕轴心摆动地支承于固定在缝纫机主体(图中未示出)的一部分6的左右套筒7、8中的左侧的套筒7。左右的各套筒7、8形成为在一端具有小直径部7a、8a的台阶形状。
如图6所示那样,弯针杆导向件9形成为由预定的前后宽度而且沿轴线方向(左右方向)伸长的连接板9c连接相对的左右1对支承端板9a、9b上端缘的门形,在支承端板9a、9b上设置支承孔10、11。弯针杆导向件9,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将左右的支承孔10、11可自由回转地嵌插于套筒7、8的各小直径部7a、8a而可绕弯针杆2的轴心前后摆动地受到支承。在该弯针杆导向件9的连接板9c的前后两外侧面端面上,如图6所示那样,平行于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地形成与后述的左右1对的第1、2保持架12、13的各滑动面14a、15a滑动的、垂直的前后1对第1、2滑动面16、17。
下面,说明用于驱动弯针1和弯针杆2的机构部。
首先,根据图2、图3说明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驱动机构部。设于主轴5的球状偏心部5a和在弯针摆动轴18上固定基端的弯针曲柄19,由弯针连杆20连接。弯针摆动轴18朝与主轴15直交的方向延伸。该驱动机构部通过主轴5的回转将绕轴心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弯针摆动轴18。在弯针摆动轴18上固定摆动臂21的基端,摆动臂21的前端部21a具有圆筒形的二叉部。另一方面,在弯针杆2上用螺钉22、23紧固左右1对的第1、2保持架12、13,该第1、2保持架12、13通过左右的垫圈24、25没有间隙地夹持摆动臂21的前端部21a。左右的垫圈24、25可自由回转地嵌插于弯针杆2上。
此时,随着弯针摆动轴18的摆动运动,摆动臂21绕弯针摆动轴18左右摆动,摆动臂21的前端部21a推压左右的垫圈24、25。这样,摆动臂21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左右的保持架12、13,变换成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
下面,根据图4说明用于使弯针杆2绕轴心前后摆动的驱动机构部。在主轴5上固定偏心轮26,可回转地将连接杆27的基端连接于该偏心轮26,连接杆27的前端枢轴支承地连接在从弯针杆导向件9的连接板9c的后侧面一部分朝后方突设的凸起9d上。这样,该驱动机构部由主轴5的回转通过偏心轮26和连接杆27将弯针杆2的绕轴心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弯针杆导向件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弯针驱动装置中,使得仅在第1、2保持架12、13与弯针杆导向件9二者间,可获得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的导向功能和将弯针杆导向件9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弯针杆2的绕轴心的摆动运动的功能。
为此,在第1、2保持架12、13中,如图6、图7所示那样,分别朝上以立起状一体地形成第1滑动部14和第2滑动部15。该第1滑动部14具有垂直的滑动面14a,该滑动面14a从左侧的第1保持架12的上端的后侧端接触在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2滑动面17并进行滑动。该第2滑动部15具有垂直的滑动面15a,该滑动面15a从右侧的第2保持架13的上端的前侧端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1滑动面16并进行滑动。
这样,在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时,与弯针杆2同行的第1、2保持架12、13的第1、2滑动面14a、15a分别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2的第1、2滑动面16、17进行滑动,从而朝轴线方向笔直地引导弯针杆2。另一方面,弯针杆2需要与弯针杆导向件9一起绕轴心前后摆动,第1、2保持架12、13时常将第1滑动部14和第2滑动部15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2滑动面17和第1滑动面16,从而约束弯针杆2相对弯针杆导向件9的的相对回转,还具有将弯针杆导向件9的摆动传递到弯针杆2的作用。
当进行第1、2保持架12、13的安装时,将第1、2保持架12、13和弯针杆导向件9插通到弯针杆2,先用螺钉23将第2保持架13紧固到弯针杆2的预定位置,同时,使其滑动面15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前侧的第1滑动面16,然后,使另一方的左侧的第1保持架12绕弯针杆2的轴心回转,将其滑动面14a接触到弯针杆导向件2的后侧的第2滑动面17,用螺钉22将该保持架12紧固到弯针杆2。这样,可相对弯针杆2和弯针杆导向件9简单而且可靠地安装第1、2保持架12、13。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弯针驱动装置中,当由缝纫机的驱动源使主轴5回转时,弯针杆2进行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同时,进行绕轴心的前后摆动运动。结果,在弯针杆2的一端偏离轴心安装的弯针1,如图1的符号A所示那样,进行在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轨道的运动。该弯针1的运动与缝纫机针4的上下移动协调地进行,使弯针1与缝纫机针4配合,从而形成双线锁缝的线迹。
按照上述构成的弯针驱动装置,对于第1、2保持架12、13,除了可滑动接触地夹持摆动臂21的前端的原有的功能外,还兼有过去的方形滑块的功能,即对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功能,以及约束弯针杆2相对弯针杆导向件9的相对回转、将弯针杆导向件9的前后摆动传递到弯针杆2的功能,因此,可省略方形滑块,由此可相应地减少安装工时和部件数量。
另外,在弯针杆导向件9上将第1、2滑动面16、17设于其前后,由此即可不需要如过去那样费事地加工带锥度的长孔,所以,可相应地使加工变得容易。
在磨损使得弯针杆导向件9与第1、2保持架12、13的滑动面间产生间隙的场合,在松缓由螺钉22进行的第1保持架12相对于弯针杆2的紧固状态,而第2保持架13的滑动面15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1滑动面16的状态下,使第1保持架12绕弯针杆2的轴心回转,将第1保持架12的滑动面14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2滑动面17,拧紧螺钉22,再次将第1保持架12固定于弯针杆2,从而可调整为适当的滑动状态,可简易而且迅速地进行该调整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弯针杆导向件9的前后的外侧面形成第1、2滑动面16、17,但作为其替代,也可如图8所示那样,在弯针杆导向件9的连接板9c上设置沿轴向伸长的长孔28,在该长孔28内的平行弯针杆2的轴线而且垂直的前后对置壁面28a、28b上设置第1、2滑动面16、17。在该场合,第2保持架13的第2滑动部15的滑动面15a以接触于长孔28内的前侧的第1滑动面16的方式滑动地设置,第1保持架12的第1滑动部14的滑动面14a以接触于后侧的第2滑动面17的方式滑动地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从第1保持架12上端的后侧端立起的第1滑动部14的滑动面14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2滑动面17,使从第2保持架13上端的前侧端立起的第2滑动部15的滑动面15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1滑动面16,但也可与其相反地构成,即,从第1保持架12上端的前侧端立起第1滑动部14,使该第1滑动部14的滑动面14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1滑动面16,另一方面,从第2保持架13上端的后侧端立起第2滑动部15,使该第2滑动部15的滑动面15a接触于弯针杆导向件9的第2滑动面17。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螺钉22、23将第1、2保持架12、13紧固于弯针杆2上时,如图5、图7所示那样,设置切槽型的轴抱合部29,该切槽型的轴抱合部29在左侧的第1保持架12上设置切槽部29a,可由该切槽部29a的开闭调整轴径,将该轴抱合部29抱合于弯针杆2,拧紧螺钉22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在插通于弯针杆2的右侧的第2保持架13的圆筒部13a的圆周一部设置螺钉孔30,在该螺钉孔30拧紧螺钉23,使该螺钉23的前端进入到设于空心状的弯针杆2的预定位置上的孔31中进行接合固定。另外,也可如图9所示那样,分别在第1、2保持架12、13双方,以与上述实施例的第1保持架12的场合相同的方式,设置具有切槽部29a的轴抱合部29,使各轴抱合部29抱合于弯针杆2,拧紧螺钉22、23进行固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那样,弯针杆2仅在左侧的套筒7处可朝轴线方向滑动而且可绕轴心回转地受到单侧支承,该弯针杆2的基端侧的端部2a插通固定于右侧的第2保持架13,在右侧的套筒8中可回转地支承弯针杆导向件9右侧的支承端板9b,但作为其替代构成,也可如图10所示那样,将弯针杆2在两侧支承于左右的套筒7、8。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在缝纫机主体上具有可朝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而且可绕轴心摆动地受到支承的弯针杆,与缝纫机的主轴回转联动地绕弯针摆动轴左右摆动的摆动臂,可滑动夹持上述摆动臂的前端地固定于上述弯针杆上的左右1对的第1、2保持架,及可绕上述弯针杆的轴心前后摆动地受到支承、并随上述主轴的回转联动地对该弯针杆进行绕轴心摆动驱动的弯针杆导向件,通过上述弯针杆的、由上述摆动臂的左右摆动产生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和由上述弯针杆导向件产生的绕轴心的前后摆动的合成运动,使安装于该弯针杆的一端的弯针产生预定的椭圆轨道的运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弯针杆导向件上设置与上述弯针杆的轴线方向平行的前后1对的第1、2滑动面,在上述第1保持架上设置具有相对上述第1滑动面和第2滑动面中任意一方的滑动面自由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面的第1滑动部,在上述第2保持架上设置具有相对上述第1滑动面和第2滑动面中任意另一方的滑动面自由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面的第2滑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第1、2滑动面形成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前后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第1、2滑动面设在设于上述弯针杆导向件的长孔内的前后相对壁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可实现在随着高速运行产生弯针杆导向件的磨损发生时、调整到适当的滑动状态的调整作业容易化,可实现弯针杆导向件的加工容易化,方形滑块的省略及由此带来的安装工时和构件数量的减少。该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通过弯针杆(2)的、由摆动臂(21)的摆动产生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与由弯针杆导向件(9)产生的绕轴心的前后摆动的合成运动,使安装于弯针杆(2)一端的弯针(1)进行预定的椭圆轨道的运动;其中在弯针杆导向件(9)上设置平行于弯针杆(2)的轴线方向的前后1对第1.2滑动面(16、17),在第1.2保持架(12、13)的一方设置具有可自由滑动地接触于上述第1滑动面(16)的滑动面(14a)的第1滑动部(14),在另一方的保持架上设置具有可自由滑动地接触于上述第2滑动面(17)的滑动面(15a)的第2滑动部(15)。
文档编号D05B57/00GK1721608SQ20051008202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5日
发明者西川雅彦, 板东进 申请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