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缝纫机上的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及该加工工艺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应用在工业缝纫机上的差动送布曲柄上需加工圆弧槽,该圆弧槽具有外弧形面和内弧形面,外弧形面所在圆周的半径比内弧形面所在圆周的半径大,而圆弧槽尺寸精度直接影响缝纫机的性能,如果圆弧槽与缝纫机上的其它零件配合不当,就会直接影响针距大小,在缝纫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大、噪音大及断线率高的问题,而现有的差动送布曲柄上的圆弧槽的外弧形面和内弧形面分两次磨削,这使得圆弧槽的尺寸无法精确控制,槽口锥度难以控制、误差大,易导致缝纫机高速运转时出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及设备,可精确控制圆弧槽的尺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用磨削工具的两侧磨削面分别对差动送布曲柄的外弧形面和内弧形面进行同步磨削,直至在差动送布曲柄上形成圆弧槽。
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杯形砂轮,所述的杯形砂轮的中部具有圆槽,所述的杯形砂轮的周边部为圆环形的磨削部,所述的磨削部的外圆周表面为外磨削面,所述的磨削部的内圆周表面为内磨削面。
所述的外磨削面、内磨削面之间的距离为杯形砂轮的磨削部的宽度,该宽度在9毫米到11毫米之间。
所述的磨削部的宽度为9.997-10.003毫米。
在所述的磨削部的端部开有至少一个散热槽。
在所述的磨削部开有四个散热槽,所述的四个散热槽位于四等分磨削部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杯形砂轮的磨削部同步磨削差动送布曲柄的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以形成所需的圆弧槽,圆弧槽的槽宽即为杯形砂轮的磨削部的宽度值,采用这种加工工艺,便于控制差动送布曲柄上的圆弧槽的尺寸精度以及槽口锥度,可减小误差,提高差动送布曲柄与其它零件的配合精度。


附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杯形砂轮磨削差动送布曲柄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杯形砂轮磨削差动送布曲柄的局部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所采用的杯形砂轮的仰视图;附图4为附图3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杯形砂轮;2、差动送布曲柄;3、螺钉;4、散热槽;5、圆弧槽;6、内弧形面;7、外弧形面;8、外圆磨夹具;9、圆槽;10、外磨削面;11、内磨削面12、磨削部;13、轴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用磨削工具的两侧磨削面分别对差动送布曲柄2的外弧形面7和内弧形面6进行同步磨削,直至在差动送布曲柄2上形成圆弧槽5。
参见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杯形砂轮1,所述的杯形砂轮1的中部具有圆槽9,所述的杯形砂轮1的周边部为圆环形的磨削部12,所述的磨削部12的外圆周表面为外磨削面10,所述的磨削部12的内圆周表面为内磨削面11。所述的外磨削面10、内磨削面11之间的距离为杯形砂轮1的磨削部12的宽度,该宽度在9毫米到11毫米之间,在本发明所采用的杯形砂轮1的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磨削部12的宽度应加工为9.997-10.003毫米。
在所述的磨削部12的端部开有至少一个散热槽4,在附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磨削部12上开四个散热槽4,所述的四个散热槽4位于四等分磨削部12处。散热槽4的主要作用在于及时散热,可防止被杯形砂轮1磨削的工件(即差动送布曲柄2)变形。
参见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图,在磨削差动送布曲柄2前,将三只差动送布曲柄2装在外圆磨夹具8(与杯形砂轮1配套使用的常用工具)上,并安装螺钉3,杯形砂轮1的轴心线处开有轴孔13,通过该轴孔13使得杯形砂轮1与加工设备的磨头(图中未显示)相传动连接,使差动送布曲柄2的外弧形面7与杯形砂轮1的外磨削面10相对,并使差动送布曲柄2的内弧形面6与杯形砂轮1的内磨削面11相对,当差动送布曲柄2的位置位于磨削所需的适当位置时,拧紧螺钉3,运转杯形砂轮1,使得差动送布曲柄2的内弧形面6和外弧形面7被同步磨削,由于杯形砂轮1的磨削部12的宽度被设定为所需的固定值,故可在差动送布曲柄2上磨削形成尺寸精度高的圆弧槽5,采用这种工艺加工出的差动送布曲柄2应用于工业缝纫机上,其与缝纫机上的其它零件的配合精度较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用磨削工具的两侧磨削面分别对差动送布曲柄(2)的外弧形面(7)和内弧形面(6)进行同步磨削,直至在差动送布曲柄(2)上形成圆弧槽(5)。
2.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设备包括杯形砂轮(1),所述的杯形砂轮(1)的中部具有圆槽(9),所述的杯形砂轮(1)的周边部为圆环形的磨削部(12),所述的磨削部(12)的外圆周表面为外磨削面(10),所述的磨削部(12)的内圆周表面为内磨削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磨削面(10)、内磨削面(11)之间的距离为杯形砂轮(1)的磨削部(12)的宽度,该宽度在9毫米到11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削部(12)的宽度为9.997-10.00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磨削部(12)的端部开有至少一个散热槽(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磨削部(12)上开四个散热槽(4),所述的四个散热槽(4)位于四等分磨削部(12)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送布曲柄的圆弧槽的加工工艺,采用特定的加工设备,即通过杯形砂轮的磨削部同步磨削差动送布曲柄的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以形成所需的圆弧槽,圆弧槽的槽宽即为杯形砂轮的磨削部的宽度值,采用这种加工工艺,便于控制差动送布曲柄上的圆弧槽的尺寸精度以及槽口锥度,可减小误差,提高差动送布曲柄与其它零件的配合精度。
文档编号D05B27/00GK1785595SQ20051012297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8日
发明者葛长存, 潘本利, 周平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