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5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针床经编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
背景技术
在双针床经编机中针床需要上下运动完成纱线的成圈。目前针床运动位置的控制是应用滚珠球架导柱、导套结构,在滚珠导柱移动时滚珠驱动球架一起运动,滚珠附加在滚珠球架上有相当大的摩擦力。由于滚珠众多,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比较大,不利于高速,并且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调整织物厚度依靠脱圈板以摆轴为中心旋转位移,脱圈板的前端部相对于织针的前端部在行程方向产生偏差,所以需要对此进行修正,进行织针行程的调整、变更,使得脱圈板的变更作业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用连杆的摆动运动实现针床的上下移动,变更脱圈板间距后无需进行织针行程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具有针床、针床连杆、摆臂、驱动连杆、中间摆臂、中间摆轴、摆轴、偏心驱动机构,针床和织针安装在针床连杆上,摆臂和中间摆臂安装在摆轴和中间摆轴上,摆轴和中间摆轴安装在机架上,中间摆臂与偏心驱动机构、驱动连杆一端活动连接,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针床连杆连接,所述的针床连杆通过上摆杆和下摆杆与摆臂构成四连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摆杆的摆动运动实现针床的上下运动,所以可以大幅提高机构的运动速度和机械效率,降低噪音。同时控制针床运动的摆杆的支点设计在安装有脱圈板的摆臂上,使调节双针床经编机两脱圈板间距时,针床和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不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左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3.偏心驱动机构,7.中间摆臂,8.调整连接杆,9.驱动连杆,10.下摆杆,11.十字接头,12.上摆杆,13.针床连杆,14.针床,15.织针,16.脱圈板,17.摆臂,18.机架,19.中间摆轴,20.摆轴,21.轴承座,22.调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具有针床14、织针15、针床连杆13、摆臂17、驱动连杆9、中间摆臂7、中间摆轴19、摆轴20、偏心驱动机构3。摆臂17在经编机的长度方向上安装若干组,针床14和织针15安装在针床连杆13上,摆臂17和中间摆臂7安装在摆轴20和中间摆轴19上,摆轴20和中间摆轴19安装在机架18上,摆臂17的端部通过十字接头和调整连接杆8连接,调整连接杆8通过十字接头11与机架18连接,中间摆臂7与偏心驱动机构3、连接有驱动连杆9的十字接头11活动连接,驱动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十字接头11与针床连杆13连接,上摆杆12、下摆杆10上下分置,它们的两端分别和针床连杆13、摆臂17活动连接,针床连杆13通过上摆杆12和下摆杆10与摆臂17构成四连杆结构,摆臂17作为本四连杆机构的机架,上摆杆12、下摆杆10作为本四连杆结构的连架杆,上摆杆12与连接驱动连杆9的十字接头11同轴连接。平时摆臂17不动,当需要调整双针床经编机两脱圈板16间距时,只要通过十字接头11调整调整连接杆8和驱动连杆9的长度可使摆臂17以摆轴20为中点摆动,由于脱圈板16安装在摆臂17上,脱圈板16间的间距和针床高度得以调整到机器适用范围。经编机运行时,主轴上的偏心驱动机构3驱动中间摆臂7以中间摆轴19为中心摆动,中间摆臂7通过驱动连杆9驱动针床连杆13上下运动,实现织针按编织要求在与脱圈板16一定距离范围内进行近似的直线运动完成成圈机构。
如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左半部分,整机左右对称,其它部件如上所述,只是摆轴20安装在轴承座21上,轴承座21通过调整孔22安装在机架18上,与摆轴20安装在机架18上的固定支承方式相比,通过调整轴承座21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宽的脱圈板16间距。
权利要求1.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具有针床(14)、织针(15)、针床连杆(13)、摆臂(17)、驱动连杆(9)、中间摆臂(7)、中间摆轴(19)、摆轴(20)、偏心驱动机构(3),针床(14)和织针(15)安装在针床连杆(13)上,摆臂(17)和中间摆臂(7)安装在摆轴(20)和中间摆轴(19)上,摆轴(20)和中间摆轴(19)安装在机架(18)上,中间摆臂(7)与偏心驱动机构(3)、驱动连杆(9)一端活动连接,驱动连杆(9)的另一端与针床连杆(1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针床连杆(13)通过上摆杆(12)和下摆杆(10)与摆臂(17)构成四连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摆臂(17)端部通过调整连接杆(8)与机架(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摆轴(17)安装在轴承座(21)上,轴承座(21)通过调整安装孔(22)安装在机架(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调整连接杆(8)通过十字接头(11)和摆臂(17)、机架(18)活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连杆(9)通过十字接头(11)和中间摆臂(7)、针床连杆(1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摆杆(12)与连接驱动连杆(9)的十字接头(11)同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成圈机构,具有针床、织针、针床连杆、摆臂、摆轴、驱动连杆、中间摆臂、中间摆轴、偏心驱动机构,所述的针床连杆通过上摆杆和下摆杆与摆臂构成四连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摆杆的摆动运动实现针床的上下运动,可以大幅提高机构的运动速度和机械效率,降低噪音。同时控制针床运动的摆杆的支点设计在安装有脱圈板的摆臂上,使调节双针床经编机两脱圈板间距时,针床和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不变。
文档编号D04B27/00GK2885907SQ20062007063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伟丰 申请人:王伟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