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12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涉及一种使针进给和上下进给同步而进行综合进给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使针进给机构、下进给机构及上进给机构同步而使被缝制物进给的所谓综合进给缝纫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所述综合进给缝纫机具有按压机构,其具有从上方按压被缝制物的压脚;下进给机构,其利用从下方接触被缝制物的下进给齿使缝制物进给;上进给机构,其利用与压脚交互从上方抵接被缝制物的、且与上述针进给机构同步而摆动的上进给脚,使被缝制物进给;针进给机构,其与该下进给机构及上进给机构同步而进行针进给;切线机构,其在缝制后,在被缝制物的下方切断针线;以及挑线机构,其具有挑线器(wiper),将由切线机构切线后的针线向被缝制物的上方挑出。
上述压脚和上进给脚分别与大致三角形的双臂曲柄的底角附近连结,以彼此相反的相位即交互地上下运动,从上方接触被缝制物。而且,在被缝制物厚度超过规定厚度的情况下,通过使摆动支点向上方移动,使上下运动的上死点及下死点同时向上方移动,以防止按压机构和上进给机构损坏。另外,在上述综合进给缝纫机的情况下,如果被缝制物的厚度增加,则缝针即使停止在上方位置,也存在该缝针的前端以插入在上进给脚上形成的针孔内的状态停止的情况。因此,由于无法利用挑线器在缝针的下端和上进给脚之间挑线,所以在缝制结束时,挑线器穿过与缝针同时停止在上死点上的上进给脚和以下方按压被缝制物的状态停止的压脚之间,从被缝制物中挑出针线。
专利文献1实开平7-35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述现有的综合进给缝纫机所示,在具有挑线器穿过压脚和上进给脚之间进行挑线的结构的情况下,挑出的线端部会夹持在该压脚和上进给脚之间,在下次缝制时,缝制开始侧的针线的残留端变长。因此,存在需要进行摘除该残留端的工作而花费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缝制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缝纫机,其具有针棒(13),其保持缝针而进行升降;缝纫机电动机(60),其使上述针棒上下运动;切线机构,其配置在被缝制物下方,切断针线;上进给脚(14),其在从上方接触被缝制物的状态下,以与上述针棒的升降动作连动的方式向规定方向移动,使上述被缝制进给物;压脚(20),其将上述被缝制物按压向上述针板;交互上下机构(94),其使上述压脚和上述上进给脚交互上下运动;上进给机构,其使上述上进给脚摆动;挑线机构(95),其具有挑线器,该挑线器穿过上述上进给脚的下方而挑出针线;以及调节机构,其利用上述上进给机构调节上述上进给脚的上下移动量,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机构具有旋转驱动源(33),其通过驱动而使上述上进给脚的上下移动量变化,具有控制单元,其在用于使上述切线机构进行切线的上述缝纫机电动机停止后至将要驱动上述挑线器的期间,驱动上述旋转驱动源,将上述上进给脚的高度调节至规定高度。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上述挑线器的期间,驱动上述旋转驱动源,将上述上进给脚的高度调节为使上述上进给脚和上述被缝制物之间的距离为0。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中记述的发明中,上述旋转驱动源是脉冲电动机。
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上进给脚和压脚通过交互上下机构交互地进行上下运动。而且,通过上进给机构摆动上进给脚使被缝制物进给。另外,通过由针棒支持的缝针和釜的协同动作形成线迹。并且,在用于由切线机构切断针线的缝纫机电动机停止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的期间,由控制单元驱动旋转驱动源,将上进给脚的高度调节至规定高度。由此,确保缝针的前端和上进给脚之间的间隙,通过挑线器在该间隙进行挑线,能够将针线的切断端部向上进给脚的上方挑出。因此,由于在下次缝制开始时,上线端不会残留在被缝制物上,能够缩短在切线后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针线残留端的长度,所以能够形成美观的线迹。另外,不需要摘除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针线的残留端的工作,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控制单元在利用切线机构切断针线的缝纫机电动机停止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的期间,进行使上进给脚和被缝制物之间的距离为0的控制。由此,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相同的效果,另外能够与被缝制物的厚度对应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缝针前端和上进给脚之间的间隔,能够提高由挑线器进行挑线动作的可靠性。
根据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利用作为旋转驱动源设置的脉冲电动机的驱动,能够得到与上述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通过采用脉冲电动机作为旋转驱动源,可以将上进给脚的上下移动量恰当地设定为期望值。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机构线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中具有的调节部件的倾斜角度变动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中的要部周边的基本结构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中的要部周边的基本结构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中的控制部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动作(切线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动作(挑线器驱动前)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动作(挑线器驱动中)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动作(挑线器驱动后)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至1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以综合进给缝纫机为例来说明。综合进给缝纫机例如是如下所示的缝纫机为了防止被缝制物伴随进给动作而偏移,通过使由针上下运动机构产生的缝针的上下运动、由针摆动机构产生的针摆动、以及由上进给机构及下进给机构产生的进给动作同步,在将缝针刺入较厚的被缝制物(例如,皮具)的状态下进行进给。在这里,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沿着进给方向(箭头F)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与X轴方向正交的缝纫机臂8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
(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1的基本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缝纫机1的机构线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进给缝纫机1(以下简称为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架2;缝纫机工作台3,其载置缝纫机架2;针上下运动机构90,其内置于缝纫机架2中,与上轴(主轴)9连动,使保持缝针12(参考图5、图6)的针棒13上下升降;针摆动机构91,其与针棒13的上下驱动同步,使缝针12沿着进给方向摆动;作为旋转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60,其使上轴9旋转而上下驱动针棒13;下进给机构92,其利用下进给齿44,沿进给方向搬运被缝制物;按压机构93,其具有从上方将被缝制物按压向针板的压脚20;上进给脚14,其在从上方抵接针板上的被缝制物的状态下,以与针棒13的升降动作连动的方式向规定方向移动,使被缝制物进给;上进给机构95,其使压脚20和上进给脚14交互进行上下运动,同时使交互上下机构94和上进给脚14摆动;作为调节机构的高度调节机构96,其调节由该上进给机构95进行的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的上下移动量;釜,其位于针板下方,与缝针12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进给量调节机构97,其利用作为旋转驱动源的进给调节电动机4,同时调节由下进给机构92产生的每一针的进给量和针摆动机构91的针摆动量这两者;进给调节电动机驱动电路5,其用于驱动进给调节电动机4;切线机构,其配置于针板下方,切断针线;挑线机构98,其具有挑线器73,该挑线器73穿过上进给脚14的下方而挑出针线;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部6,其控制上述各机构的驱动;以及缝纫机踏板P,其通过操作,在前踩位置和踩回位置之间进行摆动操作。
(缝纫机臂侧的结构)首先,基于图2说明缝纫机架2中的缝纫机臂8侧的结构。在缝纫机臂8的内部设有上轴9,其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缝纫机臂8上;针棒摆动轴10,其以相对于上轴9平行的方式配置,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以及针棒摆动台11,其与针棒摆动轴10连结,在缝制方向上可自由摆动地被支撑。上轴9及针棒摆动轴10沿Y轴方向延伸。另外,在上轴9上连接缝纫机电动机60,利用该缝纫机电动机60使上轴9旋转。
(针摆动机构及针上下运动机构)在针棒摆动台11的上端部,连结使针棒摆动台11摆动的针棒摆动轴10。在针棒摆动台11的下端部,支撑保持缝针12的针棒13及用于使被缝制物进给的上进给脚14。针棒摆动轴10与针棒摆动杆59(后述)连结,该针棒摆动杆59与后述的下进给机构92连结并以与下进给齿44相同的周期(与缝针12的上下运动周期同步)进行摆动。由此,针棒摆动轴10进行往复转动。并且,如果伴随针棒摆动轴10的转动而针棒摆动台11向缝制方向摆动,则针棒13及上进给脚14的下端部向缝制方向摆动。即,由上轴9、针棒摆动杆59、针棒摆动轴10及针棒摆动台11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上进给机构95的针摆动机构91。
另外,针棒13经由连杆部件16与安装在上轴9上的偏心凸轮15连结,与上轴9的转动连动而进行上下运动。即,由上轴9、偏心凸轮15及连杆部件16,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针上下运动机构90。
另外,上述针摆动机构91及针上下运动机构90,通过与上轴9的旋转同步而分别被驱动,相互连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针摆动机构91和针上下运动机构90同步,在缝针12向下方贯穿被缝制物的状态下,向缝制方向使被缝制物进给。
另一方面,在上进给脚14的上端部,经由连杆部件17连结大致三角形状的双臂曲柄18。另外,在双臂曲柄18的与连杆部件17的连结位置18a的后方(图2沿箭头I方向观察的左侧)的连结位置18b上,经由连杆部件19连结压脚20。压脚20以缝制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而仅进行上下运动的方式被支撑。
并且,在双臂曲柄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上,经由连杆部件21连结传动臂22。在传动臂22的未连结连杆部件21一侧的端部上,连结与上轴9连动的摆动轴23的一端部。
(交互上下机构、上进给机构及高度调节机构)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度调节机构96的分解斜视图。如图3所示,在摆动轴23的另一端部上,连结与摆动轴23一起转动的转动连结部24。在该转动连结部24上,经由连杆部件26连结与上轴9连结的曲柄杆25。于是,上轴9的转动经由曲轴杆25、连杆部件26及转动连结部24,传递至摆动轴23,使摆动轴23转动。
如果与上轴9连动而摆动轴23进行往复转动,则经由传动臂22及连杆部件21,双臂曲柄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向缝制方向摆动。在双臂曲柄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向图2所示的沿箭头I方向观察的右方摆动的情况下,双臂曲柄18自身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上进给脚14下降。如果因下降而上进给脚14与被缝制物的上表面或与正对着上进给脚的下表面移动的下进给齿44(后述)抵接,则上进给脚14的下降被限制,双臂曲柄18以连结位置18a为中心向沿箭头I方向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双臂曲柄18的连结位置18b上升,压脚20上升。
另一方面,在双臂曲柄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向图2所示的沿箭头I方向观察的左方摆动的情况下,双臂曲柄18自身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压脚20下降。如果因下降而压脚20与被缝制物的上表面或针板抵接,则压脚20的下降被限制,双臂曲柄18以连结位置18b为中心向沿箭头I方向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双臂曲柄18的连结位置18a上升,上进给脚14上升。
即,利用连杆部件17、19、21、双臂曲柄18、传动臂22、摆动轴23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交互上下机构94,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伴随连杆部件21的摆动而在彼此相反的相位上即交互地进行上下运动。
另外,由于在上进给脚14上下运动时针棒摆动台11进行摆动,所以上进给脚14一边上下运动一边向缝制方向摆动。即,构成上进给机构95,其利用由针棒摆动轴10及针棒摆动台11进行的上进给脚14的摆动动作,从上方接触并沿缝制方向使被缝制物进给。
另外,如图3所示,在曲轴杆25上连结一对夹持部件27,其以与连杆部件26的上端部同轴的方式夹持该连杆部件26,在该夹持部件27上连结经由该夹持部件27调节曲轴杆25的初始位置的调节模块28。调节模块28固定在与上轴9平行而可自由转动地设置的调节轴29的一端部上,通过该调节轴29转动,其倾斜角度发生变动。在调节轴29上固定有旋转角度调节用的突起部30。在突起部30的突起31上抵接可自由转动的勾形玉坠状的旋转板32。由于旋转板32的从旋转轴至外周沿的距离在各个部位都不同,所以突起31伴随旋转板32的旋转而进行升降。并且,由该突起31的升降而突起部30转动,从而使调节轴29转动。在旋转板32上经由联轴器32a连结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驱动源即高度调节电动机33(脉冲电动机),通过使该高度调节电动机33旋转,旋转板32进行旋转。而且,高度调节电动机33与后述的控制部6电气连接,基于存储在控制部6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或缝制数据,能够控制以规定的定时及规定的旋转量进行驱动。
另外,如图2所示,在调节轴29上紧固臂部件29a的一端侧。该臂部件29a的另一端侧配置在能够与液压缸51的连杆抵接的位置上。并且,在液压缸51下降时,紧固在调节轴29上的突起31与和高度调节电动机33连结的旋转板32抵接,以在液压缸51的连杆和臂部件29a之间确保规定量的间隙。如果液压缸51上升,则该液压缸51的连杆与臂部件29a抵接,使调节轴2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突起31从旋转板32离开规定量。
下面,基于图2至图4,说明在液压缸51上升的情况下的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的上下量或上升位置的变化。
如果液压缸51上升,则调节轴29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图4中,从双点划线变化为实线的状态),使调节模块2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调节模块2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夹持部件27和曲轴杆25的连结点从G1移动至G2。
伴随着曲轴杆25的往复运动,摆动轴23更大地转动,摆动角变大(A<B)。由此,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的上下量上升,其上死点位置也上升。
并且,如果使液压缸51下降,则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的上下量成为由高度调节电动机33设定的上下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高度调节电动机33、联轴器32a、旋转板32、液压缸51、调节轴29、调节模块28、夹持部件27、曲轴杆25等构成高度调节机构96。另外,由高度调节电动机33进行的调节模块28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在小于由液压缸51产生的调节量的范围内多阶地进行调节。
(缝纫机底座侧的结构)下面,说明位于缝纫机架2中的缝纫机底座50侧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缝纫机底座50的内部设有下轴37,其经由滑轮34、35及皮带36与上轴9连动而进行总旋转;以及上下进给轴38及水平进给轴39,它们与下轴37平行地配置,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在所述缝纫机底座50的内部设有下进给机构92,其沿进给方向使被缝制物进给;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97,其调节由该下进给机构进行的被缝制物的进给量。
(下进给机构)如图2所示,下进给机构92具有水平进给轴39,其与缝纫机电动机60连动而转动;进给台腕43,其固定在该水平进给轴39的一端;上下进给轴38,其与缝纫机电动机60连动而转动;进给台42,其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进给台腕43上,另一端经由连杆部件41可自由转动地与从上下进给轴38向侧方延伸出的臂部件40连结;以及下进给齿44,其固定在进给台42的上部。
上述上下进给轴38经由进给腕45进行往复转动,该进给腕45由进行总旋转的下轴37利用偏心杆46施加摆动力。另外,上述水平进给轴39经由臂部件47进行往复转动,该臂部件47与双臂曲柄48连结,该双臂曲柄48由进行总旋转的下轴37利用偏心杆49施加摆动力。
该下进给机构92利用与缝纫机电动机60连动的上下进给轴38的转动,经由水平延伸臂40、连杆部件41,在进给台42的另一端施加上下方向的摆动。另外,利用水平进给轴39的摆动,经由进给台腕43在进给台42的一端施加水平方向的摆动。并且,通过这些上下及水平方向的摆动动作进行连动,下进给齿44进行椭圆运动,其结果,下进给齿44的上部一边从针板露出/降下,一边沿椭圆的长轴方向移动,进行被缝制物的进给。
另外,水平进给轴39成为以下结构由后述的进给量调节机构97调节其往复转动角度及相位,以与水平进给轴39的转动量对应的水平移动量即进给间距,向正方向或反方向使被缝制物进给。
另外,水平进给轴39在与下进给齿44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固定连结在针棒摆动轴10上的针棒摆动杆59的部件的一端部连结,将该水平进给轴39的转动驱动力经由针棒摆动杆59传递至针棒摆动轴10。因此,如果由进给量调节机构97调节水平进给轴39的往复转动角度及相位,则针棒13及上进给脚14的摆动角度量及相位也同时被调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1在缝制时进行所谓的综合进给,即,通过由上进给脚14和下进给齿44夹持被缝制物,进而通过穿过设在上述上进给脚14和下进给齿44上的针孔而贯穿被缝制物的缝针12同步地进行摆动,使被缝制物进给。即,缝纫机1被设定为,由针摆动机构进行的缝针12的针摆动、支撑下进给齿44的进给台42的摆动及上进给脚14的摆动相互同步,以夹持被缝制物的状态向缝制方向前进。所述动作基于存储在控制部6中的控制程序执行。
(进给量调节机构)进给量调节机构97具有进给量变换体52,其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架2上,具有沿与其转动中心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槽部。在进给量变换体52的槽部中,经由未图示的转动滑块连结双臂曲柄48的一端,该转动滑块沿该槽部的形成方向可自由滑动。另外,进给量变换体52经由臂部件56、连杆部件57及摆动轴58,与进给调节电动机4连结。并且,通过由进给调节电动机4的驱动使进给量变换体52转动,能够调节上述下进给机构92的下进给齿44的进给量。另外,如果由该进给量调节机构97调节下进给机构92的进给量,则经由针棒摆动杆59,针摆动量及上进给脚14的进给量也同时被调节。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针上下运动机构90、针摆动机构91、下进给机构92及上进给机构95相互连动,这些机构协同动作而进行综合进给。另外,各机构的进给量由进给调节电动机4驱动而进行调节。
(釜机构)釜机构具有釜61,其在针板的下方旋转而导出下线。釜61设有外釜(未图示),其形成该釜61的外侧并进行旋转;以及内釜(未图示),其配置在外釜内侧而不进行旋转。在内釜中装备作为下线供给源的线轴。并且,通过设置在进行旋转的外釜上的尖端,捕捉直至针板的下方进行落针的缝针12向针板上方上升时形成的上线的线环,与下线缠绕,从而形成线迹。
(切线机构)在缝纫机底座50内的下进给齿44附近设有在缝制后在该下进给齿44下方切断线的切线机构。
该切线机构具有未图示的可动刀片,其在待机位置和线捕捉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未图示的固定刀片,其在待机位置和接近于针落下点且位于该针落下点后方的作用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在作用位置上与上述可动刀片协同动作而切断缝线;以及作为驱动源的切线螺线管7(参考图7),其驱动可动刀片。
并且,在缝制结束时,如果检测出由缝纫机踏板P的后踩动作而产生的切线信号,则切线螺线管7进行驱动,可动刀片前进移动至下进给齿44的针孔下方而捕捉上线及下线的一部分,进行后退移动而利用与固定刀片的协同动作进行切线。
(挑线机构)下面,参考图5及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挑线机构98。
如图5及图6所示,在形成于缝纫机架2的底部的突出部(未图示)上,以沿Y轴方向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支轴71。该支轴71位于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之间。在支轴71的一个端部上固定有安装腕72的一端,在安装腕72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作为挑线部件的挑线器73的一端。另外,在支轴71的另一端部固定有转动腕74的一端。并且,这些安装腕72、挑线器73及转动腕74与支轴71一起转动,利用插入支轴71的螺旋弹簧75以总是向箭头D的方向转动的方式被预紧。在挑线器73的另一端部形成弯曲的线捕捉部73a,在上述支轴71转动时,该针线捕捉部73a在缝针12的升降路线上前后横切移动。
另外,挑线器73的位置设定方式为,在设置为能够调节上下方向高度的上述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可以进行该调节的范围内,针线捕捉部73a总是在穿过上述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之间的位置进行挑线。
转动腕74的另一端经由轴和长孔与连结连杆76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连结,连结连杆76的另一端,与转动连杆77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并且,转动连杆77的另一端由固定在缝纫机架2的面部侧的支点轴78可自由转动地支撑。
在缝纫机臂8前端的后面部上设有作为挑线机构98的驱动源的挑线螺线管79。挑线螺线管79以其输出轴面向下方的方式配置,该输出轴和上述转动连杆77的中间部由驱动连杆80连结。
于是,在缝针12停止在上方位置,在缝纫机底座50内由切线机构进行切线后,挑线器73在以从上方按压被缝制物的状态而停止的压脚20、和与缝针12一起在上死点停止的上进给脚14之间进行往复摆动,从被缝制物中挑出针线。即,挑线器73在缝制结束时,在位于上死点的上进给脚14和位于下死点的压脚20之间的缝针12的上下运动路线上前后横切,将针线引向压脚20的上方。即,由上述支轴71、安装腕72、挑线器73、转动腕74、螺旋弹簧75、连结连杆76、转动连杆77、支点轴78、挑线螺线管79、驱动连杆80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挑线机构98。
(缝纫机的控制系统)如图7所示,上述缝纫机电动机60、进给调节电动机4、液压缸51、切线螺线管7、挑线螺线管79、高度调节电动机33及缝纫机踏板P与控制部6电气连接。并且,控制部6基于设置于该控制部6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或缝制数据,集中控制上述60、4、51、7、79、33的驱动,实现缝制动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中具有在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73的期间,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将上进给脚14的高度调节至规定高度的功能,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作用。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中具有下述功能在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73的期间,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调节上进给脚14的高度,使其高度和被缝制物上表面的距离为0。即控制部6在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73的期间,进行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的控制,以使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之间的交互上下量为0或者为0附近。
这里,所谓“规定高度”,是指在缝针12在其上下运动中位于上停止位置时,挑线器73的线捕捉部73a能够穿过该缝针12的下端和上进给脚14之间的高度,其中,所述上停止位置相当于缝纫机电动机60在停止时使上轴9停止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死点为0°的情况下,处于50°±10°的范围)。
也就是说,该规定高度优选至少使挑线器73能够穿过缝针12和上进给脚14之间的高度,优选调节至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之间的交互上下量为0的高度。
所谓“交互上下量”,是指在上轴9停止在上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的各底面高度的相对的上下方向的差,即两者在上下方向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进给缝纫机1中,由于具有上进给脚14或压脚20的任一个的下降被限制时另一个上升的结构,所以在两者的底面同时抵接在被缝制物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彼此的底面高度相同。即,在所述的抵接状态下,交互上下量为0。
并且,在该交互上下量为0的高度中,确保位于上死点附近的缝针12的下端与上进给脚14或压脚20之间的距离最大。
另外,与交互上下量为0的高度对应的高度调节电动机33的旋转角度,通过设定存储在控制部6的存储单元中。
(综合进给缝纫机的动作说明)下面,基于图8至图11详细说明综合进给缝纫机1的动作。
如果检测到缝纫机踏板P的前踩动作,则控制部6以与踩下量对应的速度驱动缝纫机电动机60。通过与缝纫机电动机60连动而升降的缝针12和釜61的协同动作,形成线迹。另外,如果缝纫机踏板P复原至中立位置,则停止驱动缝纫机电动机60。此时,即在缝制结束时,如图8所示,缝针12及上进给脚14一起被配置在其上下运动中的上停止位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1中,缝针12及上进给脚14停止在上轴角度为50度左右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压脚20以其下表面抵接在被缝制物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停止。即,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如图8所示,在彼此上下隔离的状态下,上进给脚14以配置在高于压脚20的位置的状态停止。
并且,如果检测出基于缝纫机踏板P的后踩动作的切线信号,则控制部6在该定时进行驱动切线螺线管7的控制。由此,通过位于针板下方的切线机构的未图示的可动刀片及固定刀片,切断上线及下线。在切断后,插入缝针12的穿线孔12a的上线,如图9的实线所示,成为保持着穿过被缝制物的状态而垂落在针板下方的状态。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在驱动切线螺线管7后,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而执行使上进给脚14下降的控制。
具体地说,控制部6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使图6所示的摆动轴2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摆动轴23向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连杆部件21经由传动臂22向右方移动(摆动)。由于双臂曲柄18以连结位置18b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与上进给脚14的连结位置18a下降。于是,在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的各底面分别与相同高度的被缝制物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高度调节电动机33停止(参考图9)。即,控制部6在切线机构切断上线及下线后,在驱动对挑线器73进行驱动的挑线螺线管79之前,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进行使上进给脚14和压脚20之间的交互上下量为0的控制。于是,确保挑线器73的线捕捉部73a能够容易地穿过缝针12与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之间的间隔。
在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后,控制部6驱动挑线螺线管79。如果挑线螺线管79被驱动,则安装腕72以支轴71为中心向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摆动。由此,挑线器73的线捕捉部73a前后通过处于缝针12的下端与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之间的缝针12的上下运动路线上。并且,在挑线器73利用螺旋弹簧75的预紧力向图10及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而返回时,将上线的切断端部向被缝制物、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的上方挑出后进行保持(参考图11)。
另外,在利用挑线器73完成挑线动作之后,上进给脚14及压脚20的交互上下量的调整值,通过控制部6从0恢复到原来的值,上进给脚14被配置在上停止位置。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进给缝纫机1,由于采用高度调节电动机33(脉冲电动机)作为转动旋转板32的旋转驱动源,所以可以恰当地将上进给脚14的上下移动量设定为期望值。并且,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器6进行控制,所以在针板下方利用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73的期间,可以自动地调节上进给脚14的高度,使该上进给脚14和被缝制物之间的距离为0。由此,可以在缝针12的前端和上进给脚14之间确保与被缝制物的厚度对应的最大限的间隙,能够使挑线器73容易地穿过缝针12和上进给脚14之间。并且,通过由挑线器73在该间隙挑线,可以将针线的切断端部向上进给脚14的上方挑出。由此,由于在下一缝制开始时,针线的切断端部不会残留在被缝制物上,能够缩短在切线后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针线剩余端的长度,所以能够形成美观的线迹。另外,不需要摘除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针线的剩余端的工作,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为经由联轴器32a连结旋转板32和高度调节电动机33,在与旋转板32的旋转轴同轴的位置上设置高度调节电动机33,但在上述部件不配置在同轴位置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由同步带连结而将高度调节电动机33的旋转传递至旋转板32上。
另外,旋转驱动源也可以是例如旋转螺线管。
另外,控制部6的结构为,在检测出基于缝纫机踏板P的后踩动作的切线信号时,驱动切线螺线管7,然后进行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33的控制,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在检测出基于缝纫机踏板P的后踩动作的切线信号后,进行同时驱动切线螺线管7和高度调节电动机33的控制。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缩短缝纫机1的循环时间。
另外,也可以在缝纫机踏板P进行后踩动作时,在使交互上下量为0后,进行切线、挑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以缝针12位于上死点时的上轴角度为0°,则使缝纫机电动机60停止时的上轴角度为50°±10°,但也可以是0°±10°。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缝针而进行升降;缝纫机电动机,其使上述针棒上下运动;釜,其位于针板下方,与上述缝针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切线机构,其配置在上述针板下方,切断针线;上进给脚,其在从上方接触上述针板上的被缝制物的状态下,以与上述针棒的升降动作连动的方式向规定方向移动,使上述被缝制物进给;压脚,其将上述被缝制物按压向上述针板;交互上下机构,其使上述压脚和上述上进给脚交互上下运动;上进给机构,其使上述上进给脚摆动;挑线机构,其具有挑线器,该挑线器穿过上述上进给脚的下方而挑出针线;以及调节机构,其调节利用上述上进给机构进行的上述上进给脚的上下移动量,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机构具有旋转驱动源,其通过驱动而使上述上进给脚的上下移动量变化,具有控制单元,其在用于使上述切线机构进行切线的上述缝纫机电动机停止后至将要驱动上述挑线器的期间,驱动上述旋转驱动源,将上述上进给脚的高度调节至规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上述挑线器的期间,驱动上述旋转驱动源,将上述上进给脚的高度调节为使上述上进给脚和上述被缝制物之间的距离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驱动源是脉冲电动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高缝制品质。综合进给缝纫机具有针上下运动机构、针摆动机构、下进给机构、上进给机构、按压机构、切线机构及挑线机构,还具有高度调节机构,其利用上进给机构调节上进给脚及压脚的上下移动量。设置高度调节电动机作为该高度调节机构的旋转驱动源,同时控制部在切线机构切线后至将要驱动挑线器的期间,驱动高度调节电动机调节高度,使上进给脚和针板之间的距离为0。由此,可以确保挑线器的线捕捉部穿过缝针的下端和上进给脚之间的间隙,由于能够将上线的切断端部向上进给脚的上方挑出,所以可以缩短切线后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上线的剩余端长度。
文档编号D05B65/00GK101054760SQ200710091200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
发明者高桥正人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