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42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结构,尤其与一种于布料巻 收于巻布杆前,将布料二侧边缘向外展开,以避免布料二侧内折而产 生巻绕不均,及布边损耗的展布改良结构有关。
技术背景
在纺织作业流程中,圆编织机织布完成后,必需将布料拉送至一 巻布机,由该巻布机将布料巻收至一巻布杆上,以便于运送、保存, 而在巻布的过程中,往往要配合设有一展布机构,其于布料巻收于巻 布杆前,将布料二侧边缘向外展开,以避免布料二侧内折而产生巻绕
不均,及布边损耗,现有的展布机构如专利号为200420084614所公 开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 一巻布机构于二侧机箱4'中 段之间横设有二相邻且平等延伸的导布轴41'、 42',且于该导布轴 42'另旁侧依序设有一拉布杆43'与支杆44',副机箱'5设于前述 二侧机箱的上方旁侧,于二副机箱5'间设有二导布杆51'、 52',另 于两导布轴41'、 42'两端部之间分别向上斜伸一导轨6',各导轨6' 并相对设有一导槽,以供容置一巻布杆61'于其内升降滑移,所述 的展布机构包括两壳体r其固设在机台的支杆44'上,包括顶面 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贯穿孔12'、 13',于两贯穿孔之间的另一侧边 设有另一贯穿孔14';两侧向拉张机构,是由一驱动轮21'、 一从动轮22'、 一驱动马达23'、 一迫紧机构24,及两条皮带25'、 26'所 组成,驱动马达的驱动轴由壳体底侧贯穿该贯穿孔12'并向上延伸, 套合连动驱动该驱动轮,从动轮套合在另一贯穿孔13'上,迫紧轮 套合于底座上的另一贯穿孔14'上,皮带套设在驱动轮及从动轮上; 驱动马达23'带动驱动轮21,转动,以连动第一、二皮带25'、 26' 向拉布杆43'的二端外侧回转。
动作时,当布料7'受二反向转动的导布杆5r、 5' 2辗压、下 送至拉布杆43'与侧向拉张机构2'之间时,布料7'的布边缘71' 会与拉布杆43'、第一、二皮带25'、 26'产生磨擦,由第一、二皮 带25'、 26'向外回转磨擦该布料7'的二侧边缘,可使布料7' 二 布边缘保持平整的于拉布杆43'周缘巻收,并经由导布轴42'、 41' 的推动而缠绕于该巻布杆61'周缘,且该巻布杆61'可随周缘布料 7'巻收厚度的增加而沿导轨6'向上位移,由此使巻布杆61'周缘 的布料7'得以保持均匀压挚于二导布轴4r、 42'之间,并避免布 边产生折痕,减少布匹耗损。
上述结构的展布机构缺点在于,驱动轮还需一驱动马达带动动 作,成本较高,且调整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 相对较低、调整方便的展布改良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包括 一壳体,两动力传动机构, 及两侧向拉张机构。
所述的展布改良结构另设有一传动支撑杆其平行固设在主机的 导布辊边,其中的一端贯穿于主机的侧机箱内由主机的动力带动;
所述的壳体其一侧设有凹槽,壳体借凹槽卡设在主机架体上并 可在架体上移动,其侧边设有一贯孔供传动支撑杆穿设;
所述的两动力传动机构为两转向变换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 由传动支撑杆带动将轴向传动转变为径向传动;
两侧向拉张机构其安装在壳体上方可随壳体移动,包括主动轮, 从动轮,及展布带,所述的主动轮由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带动旋转。
所述的两转向变换机构的结构为包括一对垂直转向的齿轮,其 主动齿轮设置在传动支撑杆上并由其带动转动,从动齿轮的一端伸出 壳体外形成变换转向后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两侧向拉张机构的结构为包括一主动轮,两从动轮及一 展布带,所述的主动轮固设在转向变换机构的从动齿轮输出端由其驱 动,两从动齿轮分别固设在上述壳体上,展布带套设在三个轮子上, 且其一边与导布辊平行且相邻近。
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的主动齿轮中心设有穿孔供传动支撑杆穿 过并带动旋转。
所述的展布带套设在三个轮子上呈三角形,且其两从动轮一边与 导布辊平行且相邻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直接由主机动力带动动 作,无需电机带动,节省成本,节省能源,调整安装更方便,且展布 带与导布辊平行且邻近,使展布的效果更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参阅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一种圆编织机
的展布改良结构,包括 一壳体,两动力传动机构,及两侧向拉张机 构。
所述的展布改良结构另设有一传动支撑杆1:其平行固设在主机 的导布辊2边,其中的一端贯穿于主机的侧机箱内由主机的动力带 动;
所述的壳体5:其一侧设有凹槽,壳体5借凹槽卡设在主机架体 6上并可在架体上移动,其侧边设有一贯孔51供传动支撑杆1穿设;
所述的两动力传动机构为两转向变换机构4,其设置在壳体5内, 由传动支撑杆l带动将轴向传动转变为径向传动;结构为包括一对垂直转向的齿轮41、 42,其主动齿轮42中心设有穿孔供传动支撑杆 穿过并带动旋转,从动齿轮41的一端伸出壳体5外形成变换转向后 的动力输出端。
两侧向拉张机构其安装在壳体上方可随壳体移动,包括一主
动轮7,两从动轮81、 82及一展布带9,所述的主动轮7固设在转向 变换机构的从动齿轮41输出端由其驱动,两从动齿轮81、 82分别固 设在上述壳体5上,展布带9套设在三个轮子上呈三角形,且其一边 与导布辊2平行且相邻近。
在实施过程中,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还可为螺轮螺杆机构或者其 它机构,只要能达到将轴向运动转换成径向运动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直接由主机动力带动动 作,无需电机带动,节省成本,节省能源,调整安装更方便,且展布 带与导布辊平行且邻近,使展布的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两动力传动机构,及两侧向拉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展布改良结构另设有一传动支撑杆其平行固设在主机的导布辊边,其中的一端贯穿于主机的侧机箱内由主机的动力带动;所述的壳体其一侧设有凹槽,壳体借凹槽卡设在主机架体上并可在架体上移动,其侧边设有一贯孔供传动支撑杆穿设;所述的两动力传动机构为两转向变换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由传动支撑杆带动将轴向传动转变为径向传动;两侧向拉张机构其安装在壳体上方可随壳体移动,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展布带,所述的主动轮由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带动旋转。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转向变换机构的结构为包括一对垂直转向的齿轮,其 主动齿轮设置在传动支撑杆上并由其带动转动,从动齿轮的一端伸出 壳体外形成变换转向后的动力输出端。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向拉张机构的结构为包括一主动轮,两从动轮及一 展布带,所述的主动轮固设在转向变换机构的从动齿轮输出端由其驱 动,两从动齿轮分别固设在上述壳体上,展布带套设在三个轮子上, 且其一边与导布辊平行且相邻近。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的主动齿轮中心设有穿孔供传动支撑杆穿 过并带动旋转。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展布带套设在三个轮子上呈三角形,且其两从动轮一边与 导布辊平行且相邻近。
专利摘要一种圆编织机的展布改良结构,包括一传动支撑杆其平行固设在主机的导布辊边,其中的一端贯穿于主机的侧机箱内由主机的动力带动;一壳体其一侧设有凹槽,壳体借凹槽卡设在主机架体上并可在架体上移动,其侧边设有一贯孔供传动支撑杆穿设;两转向变换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由传动支撑杆带动将轴向传动转变为径向传动;两侧向拉张机构其安装在壳体上方可随壳体移动,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展布带,所述的主动轮由所述的转向变换机构带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直接由主机动力带动动作,无需电机带动,节省成本,节省能源,调整安装更方便,且展布带与导布辊平行且邻近,使展布的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D04B27/00GK201144322SQ20072000920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
发明者邵仁俊 申请人:大渝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