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2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在巻染机上对染液进行过 滤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织物的染整加工中,平幅巻染机是印染企业常用的染色设备。专利号
为ZL 0320960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巻染机,其对现有的平幅巻 染机进行了改进,把原巻染机中织物浸渍给液改为通过染液施加器喷液给液, 染液由机内加热方式改为由机外循环加热系统供给,从而达到降低浴比、节 省染化料和水、减少废水排放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由于该专利需要将染液 循环使用,而且是通过施加器的喷嘴喷射到织物上,为了防止喷嘴堵塞,在 染液循环加热过程中必须将织物上落下的短纤维绒毛等杂物过滤掉,因此, 在染液加热桶内需要安装过滤器,在染液从集液槽流入加热桶的过程中将染 液进行过滤,滤去染液中可能堵塞喷头的短纤维绒毛等杂物,确保以清洁的 染液注入喷嘴,并施加到织物上,从而确保染色过程的顺利完成。目前在该 种染色机上使用的通常是静止的平面状或袋状过滤网形式的过滤器,这种静 止过滤器主要用来过滤染液中的杂物,工作时染液由上而下通过过滤网,而 杂物被阻挡在过滤网的上面,采用这种形式的过滤器来过滤织物上落下的短 纤维绒毛,很容易造成过滤网的堵塞,尤其象棉、绢这类短纤维绒毛落下较 多的织物,绒毛会很快堵塞整个滤网,无法持续正常工作,需要经常进行人工 清理,而在实际生产中染液的温度接近沸点,给操作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 一种在改进巻染机上使用的新型过滤器,其采用封闭式旋转过滤和用过滤后 的染液反冲过滤网,以防止堵网现象的发生,实现可持续长时间正常运转。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过滤器,包括管状中心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中心轴上套有一绕其转动的转动盘,该转动盘上装有 一与其连动的桶状过滤网,两者组成一网腔,管状中心轴的内端为染液出口 端,该出口端置于所述的网腔中,桶状过滤网外装有反冲管。管状中心轴是 固定不动,轴的一端是染液进口端,它与改进巻染机上的集液槽相连,另一 端是染液出口端;转动盘在外加动力的驱动下可绕管状中心轴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转动,桶状过滤网随转动盘一起旋转;反冲管通过管道与改进巻 染机上的加压器相连,将过滤后的染液反冲到桶状过滤网上。
染液通过管状中心轴流到转动盘与桶状过滤网组成的网腔中,再透过过 滤网流到染料加热桶内,实现染液的过滤作用。过滤网在液下对染液进行过 滤,当附着了短纤维绒毛的过滤网转动到液面上时,被反冲管洗去绒毛重新 变成干净通畅,再转动回到液面以下对染液进行过滤,如此循环往复,从而 确保了染液的过滤作用能够长时间持续有效地进行。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

上述的过滤器,所述的桶状过滤网通过一快速脱卸机构与转动盘连接, 当过滤网中的短纤维绒毛聚集到一定的数量时,可通过快速脱卸机构将桶状 过滤网从转动盘上快速卸下,取出短纤维绒毛进行集中清理,避免因短纤维 绒毛过多而产生堵网问题。上述的过滤器,所述的快速脱卸机构包括安装在桶状过滤网边缘处的T 形定位件、开在转动盘边缘处的缺口、位于缺口下方的两个挡块、轴接在缺 口下方的卡钩和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另一端固定在卡钩上,T 形定位件置于缺口内并与卡钩的钩部配合使用,缺口和两个挡块周向均布在 转动盘的边缘处,转动盘与桶状过滤网之间装有密封圈,增强连接处的密封 性。卡钩与缺口用于对桶状过滤网上部一处的定位,挡块用于对桶状过滤网 下部两处的定位,这样三处的定位实现了转动盘与桶状过滤网之间的连接可 靠。拆卸时,先将卡钩向外拉,使弹簧变形,直至卡钩的钩部与桶状过滤网 上的定位件脱离,这时就可以将定位件从缺口内取出,拆卸快速方便。
上述的过滤器,反冲管的内侧外壁上开有多个小喷孔,小喷孔的喷射角 度正对桶状过滤网的侧面,通过小喷孔处喷出的染液对桶状过滤网进行冲洗。
上述的过滤器,管状中心轴的出口端与管状中心轴成90度角,出口端朝下。
上述的过滤器,管状中心轴的出口端位于网腔的右侧,反冲管位于网腔 左侧的上方,此种结构用于转动盘顺时针旋转,过滤网的转动带动网腔内的 染液也发生顺时针方向的翻动,染液的这种翻动作用又带动染液中的短纤维 绒毛在处附近产生翻滚,并相互缠绕,使网腔内染液中的短纤维绒毛在某处 形成团聚或集聚,从而降低了网腔内其它部位染液中分散的绒毛浓度,使过 滤网的过滤压力大为降低,短纤维绒毛对过滤网的堵塞作用减少,这样染液 就能够不断地从干净畅通的过滤网上通过流到染料加热桶内。
上述的过滤器,管状中心轴的出口端位于网腔的左侧,反冲管位于网腔 右侧的上方,此种结构用于转动盘逆时针旋转,带动网腔内的染液也发生逆 时针方向的翻动,染液的这种翻动作用又带动染液中的短纤维绒毛在某处附近产生翻滚,并相互缠绕形成团聚或集聚。
上述的过滤器,管状中心轴通过一与其一体的定位座与转动盘连接,定 位座对转动盘的轴向和径向进行定位,但不限制转动盘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l)由于采用密闭式旋转过滤,确保了染 液经过完全过滤;(2)滤网的自净功能,因采用了反冲管冲洗的方式,被短纤 维绒毛堵塞滤网经过染液冲洗可重新变干净,不需要在染色过程中经常通过 人工的清理来保持滤网的畅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过滤器持续正常地运 转,达到防止喷嘴堵塞的目的;(3)短纤维绒毛的自聚功能,由于滤网的转动, 带动了滤网上冲洗下来的短纤维绒毛和滤网内染液的一起滚动,这种运动促 使了短纤维绒毛相互之间的缠绕和团聚,有效地降低了染液中迷散短纤维绒 毛的浓度,提高了滤网的畅通能力;(4)转动盘和桶状过滤网之间采用快速脱 卸装置,便于快速取出团聚的短纤维绒毛。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状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B向剖视图。
图7为图1的B向视图。
图8为图7的A-B向剖视图。
图中,1-管状中心轴,2-转动盘,3-桶状过滤网,4-反冲管,5-网腔,6-出口端,7-T形定位件,8-缺口, 9-挡块,10-卡钩,11-弹簧,12-定位座, 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过滤器,管状中心轴1上套有绕其转动的转动盘2,两者通过 与管状中心轴一体的定位座12实现定位,该转动盘2通过快速脱卸机构与桶 状过滤网3连接且两者实现连动,转动盘2与桶状过滤网3组成网腔5。管状 中心轴l的外端是染液进口端,内端为染液出口端6,出口端6位于网腔5的 右侧且朝下,出口端6与管状中心轴1成90度角。桶状过滤网3左侧的上方 装有反冲管4,反冲管4的内侧外壁上开有多个小喷孔(图中未表示),小喷孔 的喷射角度正对桶状过滤网3的侧面。
所述的快速脱卸机构由位于桶状过滤网边缘处且与其一体的T形定位件 7、开在转动盘边缘处的缺口 8、位于缺口下方的两个挡块9、轴接在缺口下 方的卡钩10和弹簧11组成,弹簧ll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盘2上,另一端固定 在卡钩10上,T形定位件7置于缺口 8内并与卡钩10的钩部配合使用,挡块 9形成的凹槽与桶状过滤网3的边缘配合使用,缺口 8和两个挡块9周向均布 在转动盘2的边缘处,转动盘与桶状过滤网之间装有密封圈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染液加热桶内的液面高度控制在中心水平线AB的下方,染液通 过管状中心轴l流到网腔中,再透过桶状过滤网3流到染料加热桶内,实现 了染液的过滤作用。当染液通过桶状过滤网时,短纤维绒毛被液面以下的过 滤网阻挡而附着在桶状过滤网的内壁上对染液的通过产生了阻碍作用,并随 着过滤过程的持续而累积,从而造成过滤网的过滤作用降低。但由于桶状过 滤网3是随着转动盘2朝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见图2),附着了短纤维绒毛而被部分堵住的过滤网从A端向上转动离开染液面,并被反冲管4喷出的经过 过滤的染液从外向里冲洗,将堵塞过滤网的短纤维绒毛冲回到网腔内部的染 液中,干净畅通的过滤网随着转动再从B端重新进入染液,继续对染液进行 有效的过滤。如此循环往复,从而确保了染液的过滤作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
行。被冲洗下来的短纤维绒毛在A端反冲管下方桶状过滤网3的内侧(C点附 近)重新落入网腔内的染液中,由于过滤网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滤网的 转动带动网腔内的染液也发生顺时针方向的翻动,染液的这种翻动作用又带 动染液中的短纤维绒毛在C点附近产生翻滚,并相互缠绕团聚,使网腔内染 液中的短纤维绒毛在C处形成集聚,从而降低网腔内其它部位染液中分散的 绒毛浓度,使过滤网的过滤压力大为降低,短纤维絨毛对过滤网的堵塞作用 减少,这样染液就能够不断地从干净畅通的过滤网上通过流到染料加热桶内, 当染色过程完成或过滤网中的短纤维绒毛聚集到一定的数量时,可将桶状过 滤网3从转动盘2上卸下,取出团聚短纤维绒毛进行集中清理,避免因短纤 维绒毛过多而产生堵网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新型过滤器,包括管状中心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中心轴(1)上套有一绕其转动的转动盘(2),该转动盘(2)上装有一与其连动的桶状过滤网(3),两者组成一网腔(5),管状中心轴(1)的内端为染液出口端(6),该出口端(6)置于所述的网腔(5)中,桶状过滤网(3)外装有反冲管(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状过滤网(3)通 过一快速脱卸机构与转动盘(2)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脱卸机构包括 安装在桶状过滤网(3)边缘处的T形定位件(7)、开在转动盘边缘处的缺口 (8)、 位于缺口下方的两个挡块(9)、轴接在缺口下方的卡钩(10)和弹簧(11),弹簧 (1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盘(2)上,另一端固定在卡钩(10)上,T形定位件(7) 置于缺口 (8)内并与卡钩(10)的钩部配合使用,缺口 (8)和两个挡块(9)周向均 布在转动盘(2)的边缘处,转动盘与桶状过滤网之间装有密封圈(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反冲管(4)的内侧外壁上 开有多个小喷孔,小喷孔的喷射角度正对桶状过滤网(3)的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管状中心轴的出口端(6) 与管状中心轴(1)成90度角,出口端朝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管状中心轴(l)的出口端 位于网腔(5)的右侧,反冲管(4)位于网腔(5)左侧的上方。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管状中心轴(l)的出口端 位于网腔(5)的左侧,反冲管(4)位于网腔(5)右侧的上方。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管状中心轴通过一与其一 体的定位座(12)与转动盘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在卷染机上对染液进行过滤的装置。现有的过滤器过滤织物上落下的短纤维绒毛时,很容易造成过滤网的堵塞,无法持续正常工作,需要经常进行人工清理,而在实际生产中染液的温度接近沸点,给操作带来了困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中心轴上套有一绕其转动的转动盘,该转动盘上装有一与其连动的桶状过滤网,两者组成一网腔,管状中心轴的内端为染液出口端,该出口端置于所述的网腔中,桶状过滤网外装有反冲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式旋转过滤和用过滤后的染液反冲过滤网,防止了堵网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可长时间持续正常运转。
文档编号D06B3/32GK201245770SQ200820121289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叶建军, 唐国治, 庆 杨, 王海平, 蔡乃琛, 赵志民, 斐 邓, 阮铁民 申请人: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