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流清棉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清棉除杂装置,属于棉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国内外棉纺行业的清梳联自动生产线上,清棉除杂工序多采用气流清棉除杂 方式进行,如国内的气流直接输送除杂式和国外最新的气流180度摆动式除杂装置,虽能 在输送中清理纤维杂质,但棉絮短绒率难以降低,供棉质量难以满足工艺需要,需要进一步 提高清棉除杂和输棉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清棉除杂装置,能满足棉纺工艺需求,自动高 效地实现清理棉絮中的杂质并降低短绒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集尘导板、气流喷口、滤尘笼、输棉气流通道、 机壳、气流脉冲挡板、集尘出口遮板、集尘漏斗和集尘管,电机传动轴组成,其特征是机壳 中有滤尘笼,在滤尘笼中,电机传动轴上连接有输棉气流通道和气流喷口 ,滤尘笼外和集尘 漏斗相连,气流脉冲挡板固定在滤尘笼外侧,集尘导板和集尘管相连,集尘管和集尘出口遮 板相连。气流喷口由多个均匀分布的开口组成,且和输棉气流通道相连在电机传动轴上,能 360度旋转并调速输送棉絮;多片气流脉冲挡板,对称固定在滤尘笼外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清理了棉絮中 的杂质,降低短绒率,输棉速度快质量好且自动化。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集尘导板2.气流喷口 3.滤尘笼4.输棉气流通道5.机壳6.气流 脉冲挡板7.集尘出口遮板8.集尘漏斗9.集尘管10.电机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附图中,机壳(5)中有滤尘笼(3),在滤尘笼(3)中,电机传动轴(10)上 连接有输棉气流通道(4)和气流喷口 (2),滤尘笼(3)外和集尘漏斗(8)相连,气流脉冲挡 板(6)固定在滤尘笼(3)外侧,集尘导板(1)和集尘管(9)相连,集尘管(9)和集尘出口遮 板(7)相连。 本说明书中的说明及实施方案,均是为满足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发明 所说的气流清棉除杂装置加以理解,而对本气流清棉除杂装置所做出进一步的引伸修改和 变化,如气流喷口和脉冲档板数量的数量增减或旋转角度及调速变化之列,已都包含在本 说明书权利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气流清棉除杂装置,由集尘导板、气流喷口、滤尘笼、输棉气流通道、机壳、气流脉冲挡板、集尘出口遮板、集尘漏斗和集尘管,电机传动轴组成,其特征是机壳中有滤尘笼,在滤尘笼中,电机传动轴上连接有输棉气流通道和气流喷口,滤尘笼外和集尘漏斗相连,气流脉冲挡板固定在滤尘笼外侧,集尘导板和集尘管相连,集尘管和集尘出口遮板相连。F2009202334938C00011.tif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清棉除杂装置,其特征是气流喷口由多个均匀分布的 开口组成,且和输棉气流通道相连在电机传动轴上,能360度旋转并调速输送棉絮。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流清棉除杂装置,其特征是多片气流脉冲挡板,对称固定 在滤尘笼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清棉除杂装置,属于棉纺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集尘导板、气流喷口、滤尘笼、输棉气流通道、机壳、气流脉冲挡板、集尘出口遮板、集尘漏斗和集尘管,电机传动轴组成,其特征是机壳中有滤尘笼,在滤尘笼中,电机传动轴上连接有输棉气流通道和气流喷口,滤尘笼外和集尘漏斗相连,气流脉冲挡板固定在滤尘笼外侧,集尘导板和集尘管相连,集尘管和集尘出口遮板相连。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清理了棉絮中的杂质,降低短绒率,输棉速度快质量好且自动化。
文档编号D01G9/08GK201473645SQ2009202334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陈文卿 申请人:盐城金大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