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635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中,除了一些先进的大锭数的细纱机采用集体落纱外,大部分细纱 机仍然使用人工落纱方式,因此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满足市场对单锭自动落纱 机的需求,各种落纱机正在不断涌现,但是落纱方式几乎大同小异,如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 93244100. 9 “用于环锭精纺机的圆盘式落纱机的操作机构”、01213325. 6 “落纱机械手”和 CN86203193U “改进型电动落纱机”中提供的落纱装置,均是由圆盘式拔纱和落纱,其不足之 处正像专利号为ZL200820136492. 7的自动落纱机中所诉其拔纱时对锭子产生一个径向 力,容易碰弯和损坏锭子,还经常损坏纱管和成纱,并容易造成油纱污染,因此需要进一步 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细纱自动 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包括拔纱单元和落纱单元,拔纱时,该拔纱单元的拔纱辊与满纱管上 部没有纱的位置接触,并且拔纱力向上,能够避免对锭子的损伤,落纱时,是在满纱管与锭 子脱离的状态下完成,也可避免对成纱的损害和污染,有效提高成纱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自动落纱机14 上的拔纱单元和落纱单元;该拔纱单元主要包括电机1、主动链轮2、从动链轮3、传动轴6、主动锥齿轮7、从动 锥齿轮8、拔纱辊9以及定位盘10 ;该电机1设置在自动落纱机14的滑座16上,该电机1 的驱动轴上设置主动链轮2 ;该自动落纱机14滑座16上设置轴座4,该轴座4上设置连接 架5且穿设传动轴6 ;该传动轴6 —端设置从动链轮3,另一端穿设两个主动锥齿轮7,从动 链轮3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2连动;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在连接架5与轴座4相互对应 的两个侧壁上,该两个定位盘10上分别设置一个从动锥齿轮8,该两个从动锥齿轮8分别与 相对应的两个主动锥齿轮7啮合,且分别螺合一个拔纱辊9 ;该落纱单元主要包括自动落纱机的行走电机24、电机座25、主动带轮26、从动带 轮27、转动轴28、小链轮29、支架22、连接板21、支座13、链轮20、传动轴19以及落纱辊 18 ;该支架22通过螺栓23固定在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上,且支架22上设置连接板21,该 连接板21上设有支座13,该支座13上穿设传动轴19,该传动轴19 一端设置落纱辊18,另 一端设置链轮20 ;该行走电机24通过电机座25连接在自动落纱机14的机架上,行走电机 24驱动轴上设置主动带轮26,该主动带轮26通过皮带驱动穿设在转动轴28上的从动带轮 27,该转动轴28上设置小链轮29且穿设在连接板21上,该连接板21 —端连接支座13,另 一端连接支架22,小链轮29与链轮20通过链条连动;链轮20由小链轮29带动后再带动传动轴19转动,随着传动轴19的转动,固定在该传动轴19上的落纱辊18进行转动。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拔纱辊9为扁圆柱体,该扁圆柱体中心 设有沉孔91,该沉孔91供螺钉穿过与从动锥齿轮8螺合,该沉孔91两侧设有圆柱体92,该 圆柱体92嵌入从动锥齿轮8内固定。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定位盘10与从动锥齿轮8相结合的一面 设成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度至15度,使两个从动锥齿轮8之间的间距呈向自 动落纱机14行走方向的外喇叭口状。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轴座4为板形体,其通过螺钉固定在滑 座16上;连接架5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体构成,其中一块板体与轴座4垂直螺接,另一块板 体与轴座4平行;该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在连接架5平行于轴座4的板体与轴座4相对 的一侧壁以及轴座4相对连接架5平行于轴座4的板体的一侧壁;该从动链轮3设置在轴 座4背离定位盘10的另一侧壁上。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拔纱辊9扁圆柱体为弹性材料制成。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落纱辊18包括一个轴套181、一个螺旋 形片体182和一个支撑体183,该轴套181套装在传动轴19远离链轮20的一端,该螺旋形 片体182 —端通过一个支撑体183固定在轴套181上。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支架22由相互垂直的两块板体构成,其 中一块板体通过螺栓23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螺接固定,另一块板体与自动落纱机 14的侧板呈垂直状;该支座13位于支架22上方,其是由一块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 而截面呈半圆形的块体131和一块倾斜于自动落纱机14侧板的板体132构成,该连接板21 一端连接在支座13的板体132上,另一端与支架22垂直于自动落纱机14侧板的板体连接, 传动轴19穿设在支座13的块体131上。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落纱辊18螺旋形片体182的螺距与细纱 机锭距相同。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的有益效果,落纱单元动力链轮与细纱自 动落纱机的行走电机连接,因此细纱自动落纱机每行走一个锭子的距离,落纱辊正好转动 一周,使落纱辊的螺旋曲面适时接触到刚刚被拔起的满纱管后将其带起落入收纳箱内。另 外,为了保证落纱辊不与细纱自动落纱机上的隔纱板相碰,将落纱辊与满纱管的接触面设 计为螺旋形状,螺距与细纱机锭距相同,这样让落纱辊起始位置的表面同步作用于满纱管, 随着落纱机的前行,落纱辊同步进行转动,落纱机行走一个锭距恰好落纱辊转动一圈,即可 一边拔取满纱管一边避免接触到锭子与锭子之间的隔纱板。再者,拔纱辊与满纱管的接触 位置是在满纱管上部没有纱的位置,使拔纱辊不与纱直接接触,并且拔纱力向上,避免拔纱 时对锭子的损伤,落纱时是在满纱管与锭子脱离的状态下完成,所以对成纱也没有损害,有 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成纱的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拔纱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拔纱单元拔纱辊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拔纱单元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落纱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落纱单元落纱辊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电机、2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轴座、5连接架、6传动轴、7 主动锥齿轮、8被动锥齿轮、9拔纱辊、10定位盘、11隔纱板、12锭子、13支座、131块体、132 板体、14落纱机、15收纳箱、16滑座、17满纱管、18落纱辊、181轴套、182螺旋形片体、183 支撑体、19传动轴、20链轮、21连接板、22支架、23螺栓、24行走电机、25电机座、26主动带 轮、27从动带轮、28转动轴、29小链轮、91沉孔、92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自动 落纱机14上的拔纱单元和落纱单元;该拔纱单元主要包括电机1、主动链轮2、从动链轮3、 传动轴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拔纱辊9以及定位盘10 ;该电机1设置在自动落纱 机14的滑座16上,该电机1的驱动轴上设置主动链轮2 ;该自动落纱机14滑座16上设置 轴座4,该轴座4上设置连接架5且穿设传动轴6 ;该传动轴6 —端设置从动链轮3,另一端 穿设两个主动锥齿轮7,从动链轮3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2连动;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 在连接架5与轴座4相互对应的两个侧壁上,该两个定位盘10上分别设置一个从动锥齿轮 8,该两个从动锥齿轮8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主动锥齿轮7啮合,且分别螺合一个拔纱辊9, 如图2所示;该落纱单元主要包括自动落纱机的行走电机24、电机座25、主动带轮26、从动 带轮27、转动轴28、小链轮29、支架22、连接板21、支座13、链轮20、传动轴19以及落纱辊 18 ;该支架22通过螺栓23固定在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上,且支架22上设置连接板21,该 连接板21上设有支座13,该支座13上穿设传动轴19,该传动轴19 一端设置落纱辊18,另 一端设置链轮20 ;该行走电机24通过电机座25连接在自动落纱机14的机架上,行走电机 24驱动轴上设置主动带轮26,该主动带轮26通过皮带驱动穿设在转动轴28上的从动带轮 27,该转动轴28上设置小链轮29且穿设在连接板21上,该连接板21 —端连接支座13,另 一端连接支架22,小链轮29与链轮20通过链条连动;链轮20由小链轮29带动后再带动 传动轴19转动,随着传动轴19的转动,固定在该传动轴19上的落纱辊18进行转动。如图 5所示。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拔纱辊9 为扁圆柱体,该扁圆柱体中心设有沉孔91,该沉孔91供螺钉穿过与从动锥齿轮8螺合,该 沉孔91两侧设有圆柱体92,该圆柱体92嵌入从动锥齿轮8内固定;其定位盘10与从动锥 齿轮8相结合的一面设成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度至15度,使两个从动锥齿轮 8之间的间距呈向自动落纱机14行走方向的外喇叭口状;其轴座4为板形体,其通过螺钉 固定在滑座16上;该连接架5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体构成,其中一块板体与轴座4垂直螺 接,另一块板体与轴座4平行;该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在连接架5平行于轴座4的板体 与轴座4相对的一侧壁以及轴座4相对连接架5平行于轴座4的板体的一侧壁;该从动链 轮3设置在轴座4背离定位盘10的另一侧壁上;其拔纱辊9扁圆柱体为弹性材料制成。如图1、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落纱辊 18包括一个轴套181、一个螺旋形片体182和一个支撑体183,该轴套181套装在传动轴19远离链轮20的一端,该螺旋形片体182 —端通过一个支撑体183固定在轴套181上;其支架22由相互垂直的两块板体构成,其中一块板体通过螺栓23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 螺接固定,另一块板体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呈垂直状;该支座13位于支架22上方,其是 由一块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而截面呈半圆形的块体131和一块倾斜于自动落纱机 14侧板的板体132构成,该连接板21 —端连接在支座13的板体132上,另一端与支架22 垂直于自动落纱机14侧板的板体连接,传动轴19穿设在支座13的块体131上;本实用新 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中落纱辊18螺旋形片体182的螺距与细纱机锭距相同, 如图5所示。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的使用,细纱自动落纱 机开机时,电机1同时启动,电机1通电后驱动电机1驱动轴上的主动链轮2,主动链轮2通 过链条传动从动链轮3,从动链轮3带动传动轴6 —起转动,该传动轴6由带动两个主动锥 齿轮7转动,随着两个主动锥齿轮7的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被动锥齿轮8进行转 动;利用定位盘10的斜面设计使固定在两个被动锥齿轮8上的两个拔纱辊9之间的间距呈 向自动落纱机14行走方向的外喇叭口状,当落纱机前行时,拔纱辊9随着两个被动锥齿轮 8 一起转动,并在通过两个拔纱辊9小开口端时与满纱管17上部没有纱的位置相接触,利 用两个转动的拔纱辊9给满纱管17 —个向上的拔力,使满纱管17脱开与细纱锭子12的配 合,并上升一段距离,完成拔纱动作,如图4所示。落纱过程中,落纱机行走电机24启动,该 行走电机24驱动主动带轮26转动,由主动带轮26通过皮带驱动穿设在转动轴28上的从 动带轮27,随着从动带轮27的转动,带动设置在转动轴28上的小链轮29转动,再由小链 轮29通过链条带动设置在转动轴19上的链轮20转动,该链轮20又带动传动轴19转动, 随着传动轴19的转动,带动传动轴19上固定的落纱辊18进行转动,当转动的落纱辊18行 走到刚刚被拔纱辊9拔起的满纱管17的位置时,被拔起的满纱管17正好再次落下,在插入 锭子12之前,正好接触到落纱辊18的表面,这样满纱管17随着落纱辊18的转动,被一支 接一支地投入到满纱管的收纳箱15内,完成落纱动作。本实用新型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使用时,由于落纱单元的动力链轮20与 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行走电机连接,即落纱单元与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行走使用一个动力源, 因此细纱自动落纱机每行走一个锭子的距离,落纱辊18正好转动一周,使落纱辊18的螺旋 曲面适时接触到刚刚被拔起的满纱管17后将其带起落入收纳箱15内。另外,为了保证落 纱辊18不与细纱自动落纱机上的隔纱板11相碰,将落纱辊18与满纱管17的接触面设计 为螺旋形状,螺距与细纱机锭距相同,这样让落纱辊起始位置的表面同步作用于满纱管,随 着落纱机的前行,落纱辊同步进行转动,落纱机行走一个锭距恰好落纱辊转动一圈,即可一 边拔取满纱管一边避免接触到锭子与锭子之间的隔纱板。再者,拔纱辊9与满纱管17的接 触位置是在满纱管17上部没有纱的位置,使拔纱辊9不与纱直接接触,并且拔纱力向上,避 免拔纱时对锭子的损伤,落纱时是在满纱管17与锭子脱离的状态下完成,所以对成纱也没 有损害,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自动落纱机(14)上的拔纱单元和落纱单元;该拔纱单元主要包括电机(1)、主动链轮(2)、从动链轮(3)、传动轴(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拔纱辊(9)以及定位盘(10);该电机(1)设置在自动落纱机(14)的滑座(16)上,该电机(1)的驱动轴上设置主动链轮(2);该自动落纱机(14)滑座(16)上设置轴座(4),该轴座(4)上设置连接架(5)且穿设传动轴(6);该传动轴(6)一端设置从动链轮(3),另一端穿设两个主动锥齿轮(7),从动链轮(3)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2)连动;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在连接架(5)与轴座(4)相互对应的两个侧壁上,该两个定位盘(10)上分别设置一个从动锥齿轮(8),该两个从动锥齿轮(8)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主动锥齿轮(7)啮合,且分别螺合一个拔纱辊(9);该落纱单元主要包括自动落纱机的行走电机(24)、电机座(25)、主动带轮(26)、从动带轮(27)、转动轴(28)、小链轮(29)、支架(22)、连接板(21)、支座(13)、链轮(20)、传动轴(19)以及落纱辊(18);该支架(22)通过螺栓(23)固定在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上,且支架(22)上设置连接板(21),该连接板(21)上设有支座(13),该支座(13)上穿设传动轴(19),该传动轴(19)一端设置落纱辊(18),另一端设置链轮(20);该行走电机(24)通过电机座(25)连接在自动落纱机(14)的机架上,行走电机(24)驱动轴上设置主动带轮(26),该主动带轮(26)通过皮带驱动穿设在转动轴(28)上的从动带轮(27),该转动轴(28)上设置小链轮(29)且穿设在连接板(21)上,该连接板(21)一端连接支座(13),另一端连接支架(22),小链轮(29)与链轮(20)通过链条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纱辊(9)为 扁圆柱体,该扁圆柱体中心设有沉孔(91),该沉孔(91)供螺钉穿过与从动锥齿轮(8)螺合, 该沉孔(91)两侧设有圆柱体(92),该圆柱体(92)嵌入从动锥齿轮(8)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0) 与从动锥齿轮(8)相结合的一面设成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度至15度,使两个 从动锥齿轮(8)之间的间距呈向自动落纱机(14)行走方向的外喇叭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4)为 板形体,其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座(16)上;该连接架(5)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体构成,其中一 块板体与轴座(4)垂直螺接,另一块板体与轴座(4)平行;该两个定位盘(10)分别设置在 连接架(5)平行于轴座⑷的板体与轴座⑷相对的一侧壁以及轴座⑷相对连接架(5) 平行于轴座(4)的板体的一侧壁;该从动链轮(3)设置在轴座(4)背离定位盘(10)的另一 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纱辊(9)扁 圆柱体为弹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纱辊(18) 包括一个轴套(181)、一个螺旋形片体(182)和一个支撑体(183),该轴套(181)套装在传 动轴(19)远离链轮(20)的一端,该螺旋形片体(182) —端通过一个支撑体(183)固定在 轴套(18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由 相互垂直的两块板体构成,其中一块板体通过螺栓(23)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螺接固定,另一块板体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呈垂直状;该支座(13)位于支架(22)上方, 其是由一块与自动落纱机(14)的侧板平行而截面呈半圆形的块体(131)和一块倾斜于自 动落纱机(14)侧板的板体(132)构成,该连接板(21) —端连接在支座(13)的板体(132) 上,另一端与支架(22)垂直于自动落纱机(14)侧板的板体连接,传动轴(19)穿设在支座 (13)的块体(1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纱辊(18) 螺旋形片体(182)的螺距与细纱机锭距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细纱自动落纱机的落纱装置,包括设在自动落纱机上的拔纱和落纱单元;拔纱单元电机设在自动落纱机滑座上,电机驱动轴设主动链轮,轴座上设连接架且设传动轴,传动轴设从动链轮与两个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连动;两个定位盘设在连接架与轴座对应侧壁上,定位盘上设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且螺合拔纱辊;落纱单元支架固定在自动落纱机侧板上,支架设连接板,连接板设支座,支座设传动轴,传动轴设落纱辊与链轮,自动落纱机行走电机设在自动落纱机机架上,行走电机驱动轴设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穿设在转动轴上从动带轮,转动轴上设小链轮且设在连接板上,小链轮与链轮连动;避免对锭子损伤,提高成纱质量。
文档编号D01H9/08GK201598368SQ20092025237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杨琳, 王晨曦, 高秀满 申请人: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