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4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包括送料牙和布料切断装置,其中,送料牙 将类似女性用内衣等、以花边布料和薄布料两片重叠的状态朝缝制行进方向搬送,布料切 断装置在落针部的前方处将上述送料牙在缝制行进方向上搬送的布料的端部切断,利用空 气回收处理直线缝缝纫机或交叉缝缝纫机在缝制时产生的布料的切断端切屑、线屑等的灰尘。在利用上述构成的缝纫机进行缝制时,在针板的周边部,多产生被布料切断装置 切下的布料端切屑、线屑等的灰尘。产生的灰尘的大部分通过针板的落针孔部等进入针板 下部的缝纫机底座内部,并逐渐附着堆积于缝纫机底座内部的送料牙驱动机构、旋梭等各 种可动零件或轴承部等的固定部位。此外,由于长时间连续缝制、灰尘的堆积量达到一定以 上时,会导致送料牙、旋梭等可动零件的转动不良、功能降低,其结果是,易产生缝制不良以 及可动零件的变形、破损的不良情形。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残留在针板上部的一部分灰 尘飞散到缝制处周围,漂浮在空中,导致对缝制作业者的卫生、健康不益,导致作业环境的 变差。
背景技术
作为抑制因这种缝制时产生的灰尘的影响造成的缝制不良、不良情形的发生和作 业环境变差的装置,以往提出有具有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081706号公报、日本专利实公昭 34-7621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的吸尘(除尘)装置的缝纫机。日本专利第4081706号公报中公开的以往的吸尘(除尘)装置中,在缝纫机底座 内部的上部设有具有可将产生于针板下部的灰尘吸入的吸入口的吸气管,此外,在缝纫机 底座内部的下方部设有具有空气喷出口的强制空气导入路,该空气喷出口利用朝上述吸引 口喷出的空气的上升气流将没有吸入到上述吸气管的吸引口而朝缝纫机底座内部下方落 下飞散的灰尘吹起,并引导至吸引口。此外,日本专利实公昭34-762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以往的除尘装置中,在缝纫机 底座内部的送料牙驱动机构与旋梭之间的一侧部附近设置空气喷出兼吸入管,该空气喷出 兼吸入管可对应于针的上下往复运动,在喷出空气吹拂除去灰尘的状态和吸入缝纫机底座 内部的灰尘的状态间进行转换。在上述日本专利第4081706号公报中公开的以往的吸尘(除尘)装置中,灰尘 产生量大的针板下部附近的吸入作用与利用从吸入位置下方的位置喷出的空气的上升气 流吹起灰尘的作用叠加,可发挥将缝纫机底座内部产生的灰尘的大部分吸引除去的除尘功 能。此外,上述日本专利实公昭34-7621号公报中公开的以往的除尘装置中,利用喷 出空气将粘在缝制布料和线上的、由于与针和送料牙的滑动接触(擦动)而掉落的灰尘拂 拭除去,藉此,可抑制该灰尘进入旋梭和送料牙驱动机构的零件中,此外,当送料牙和旋梭 不动作时,能发挥吸入缝纫机底座的灰尘、并将其排出到外部进行处理的除尘功能。
不过,上述两公报中公开的以往的除尘装置中,对于将缝纫机底座内部的特定部 位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少量的灰尘从特定部位除去是有效的,但在缝制作业中,由于布料的 端部始终被切断,对于含有不间断地、且在针板的上部和下部(缝纫机底座内部)的较宽范 围内产生的布料端切屑的大量灰尘,不能完全除去。由此,长时间连续缝制时,大量的灰尘 残留在缝纫机底座内部,附着并逐渐堆积于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等各种可动零件或轴承 部等固定部位,其结果是,如上所述,不可避免地,随着送料牙和旋梭等可动零件的转动不 良、功能下降,较早地出现缝制不良、可动零件的变形、破损的不良情形。此外,存在以下问 题,由于大量的布料端切屑附着堆积于针板的上表面部,这些切屑飞散漂浮在空中,也不可 避免地使作业环境显著变差,产生对缝制作业者的卫生、健康不良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该带 吸尘装置的缝纫机能将含有布料端切屑的、大量产生于缝纫机底座内部的灰尘完全且高效 地除去,即便长时间连续作业,也不会产生可动零件的转动不良等,能可靠、顺利地进行缝 制,此外,能在浮尘少的作业环境下进行卫生、健康地缝制作业。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包括将载置于针板的上 表面的布料朝缝制行进方向搬送的送料牙;以及在落针部的前方处将上述送料牙在缝制行 进方向上搬送的布料的端部切断的布料切断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针板的上部设有第一 吸气管,其在靠近上述布料切断装置处具有朝下方开口的吸入口,将含有上述布料切断装 置所切断的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此外,在上述针板下部的缝纫机底座 内部,在上述送料牙的左右两侧部中,在一侧部配置有第一空气喷出管和第二空气喷出管, 其中,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配置于上述送料牙的布料搬送方向的终端部侧,具有从该终端 部侧朝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配置于上述 送料牙的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具有与从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交叉的、朝 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另一侧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此外,在上述缝纫机底座内部,在上述 送料牙的左右两侧部中,在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吸气管,该第二吸气管具有与上述第二空气 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相对的吸入口,将从第二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以及在缝纫机底座内 部产生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含有伴随布料端部的切断产生的布料端切屑中、产生于针板 上部的切屑的灰尘被第一吸气管吸入口吸入,并被搬送到回收部,另一方面,利用从第一空 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朝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喷出的空气将穿过针板的落针部进入 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布料端切屑和产生于缝纫机底座内部的线屑等灰尘,在绕过送料牙驱动 机构和旋梭等各种可动零件的状态下,引导至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随后,利用与上述 空气交叉的、从第二空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喷出的空气,在绕过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 等各种可动零件的状态下,从缝纫机底座内部的送料牙的一侧部朝另一侧部流动,在另一 侧部,被与第二空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相对的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引导,并被搬送到回 收部。因此,能将含有缝制时大量产生的布料端切屑的灰尘从针板的上部和缝纫机底座 内部分别完全且高效地回收除去。特别地,利用从第一空气喷出管和第二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使进入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在绕过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等 各种可动零件的状态下流动,然后,被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吸入,以交接式依次排送灰尘进 行回收处理,藉此,具有以下效果,能抑制因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等各种可动零件的转动 不良和功能下降造成的缝制不良,此外,能抑制因灰尘堆积量异常增加造成的可动零件的 变形、破损的不良情形的发生,即便长时间进行连续缝制作业,也能可靠、顺利地进行,此 外,也可减少缝制处周边部的浮尘,实现作业环境的改善,能卫生、健康地进行连续缝制作 业。作为优选,本发明的所涉及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中,设定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 的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比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的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 大,此外,设定上述第二吸气管的从吸入口吸入的吸入力比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的从喷出 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此时,如上所述,可进一步抑制交接式依次排送的灰尘脱离规定的流动路径、附着 堆积于各种可动零件的情形,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此外,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一吸气管和第二 吸气管都利用随着从其吸入口附近朝与该吸入口相反的方向喷出空气所产生的负压作用, 吸入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此时,即便在使用具有能确保较大的灰尘吸入范围这样的大口径的吸入口的第一 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的情形下,也不需要使用适合该口径大小的大容量的真空泵,在使用 小径的空气喷出管朝与吸入口相反的方向喷出空气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能使各吸入口的 吸入力足够大。由此,能实现设备方面的成本降低,并能确保规定的吸尘(除尘)性能。此外,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的 喷出口和第二空气喷出管的喷出口都形成扁平开口状,以使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 平面的扁平气流,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形成大径的圆形开口状。此时,由于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平面的扁平气流,因此,能抑制随该扁平气流空气 流动的灰尘在缝纫机底座内部扩散、附着到可动零件等,此外,能将以扁平集合状态流动的 灰尘的大概全部可靠地吸入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并高效地回收。此外,作为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中,同可挠吸气软管的前端 部连通连结的便携式吸气管与上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连接成可分离,将便携式吸气管从 上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分离,且握住该分离后的吸气管,在使可挠吸气软管弯曲的状态 下进行移动操作,藉此,可通过手动吸入在缝纫机底座内部残留附着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 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此时,在缝制作业结束时等,分离便携式吸气管,握住该分离后的便携式吸气管, 在使可挠吸气软管弯曲的状态下,任意地进行移动操作,藉此,能通过手动吸入回收在缝纫 机底座内部残留附着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在下次缝制时也能可靠地发挥与上述相同 的吸尘(除尘)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结构和效果在实施方式中可得以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利用上述缝纫机的布料切断装置进行两层重叠布料的缝制及切断布 料端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缝纫机的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吸尘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 图。图4是使上述缝纫机的缝纫机主体相对于缝纫机台板朝后方倾倒状态的主要部 分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使用上述缝纫机的便携式吸气管通过手动吸入处理残留附着于缝纫 机底座内部、储油构件的灰尘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缝纫机底座3 针板6a、6b 送料牙7下布料(前后身布料)8 上布料9 针14布料切断装置16第一吸气管16a第一吸气管的吸入口28 第一空气喷出管28a 第一空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29 第二空气喷出管29a 第二空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30第二吸气管30a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31 可挠吸气软管32便携式吸气管32a便携式吸气管的吸入口X缝制行进方向(布料传送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利用布料 切断装置进行两层重叠布料的缝制及切断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配置 于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吸尘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 图3中,符号1是缝纫 机底座,设有在将该缝纫机底座1围起的状态下与该缝纫机底座1的上表面齐平的缝纫机 台板2(参照图3 图5)。在上述缝纫机底座1上,针板3及滑板4以其上表面与缝纫机底座1的上表面大 致齐平的状态安装。针板3上贯穿有相互平行的两列槽状长孔5a、5b。其中一侧的长孔5b 夹有供上下运动的针9落入、进行规定缝制的落针部10而被分割成前后两段。一侧的长孔
75a内设有通过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合成运动、将前后身布料(下布料)7与花边布料等的 上布料8的两片重叠布料朝缝制行进方向X依次移送的前后一体的送料牙6a,此外,在另一 侧长孔5b内设有将上述两片重叠布料朝缝制行进方向X依次移送的、被分割成前后的一对 送料牙6b。由于使上述送料牙6a和6b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合成运动的进给驱动机构是 众所周知的,省略其详细说明。在上述针板3的前后两段的槽状长孔5b的横侧部与布料传送方向X平行地形成 有下切刀安装用切槽11,此外,在该切槽1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对应上述落针部10 处的针板3部分贯穿形成有后述的上切刀的上下摆动运动用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部12。如图1所示,第一吸气管16在上述针板3上部经由鞍状配件18和安装板19固定 于缝纫机底座1的上表面,该第一吸气管16在靠近布料切断装置14处具有朝下方开口的 吸入口 16a,将含有布料切断装置14所切断的前后身布料7的端部切屑的灰尘吸入。该第 一吸气管16通过挠性软管20与灰尘回收部(未图示)连接。如图3所示,在上述针板3下部的缝纫机底座1的内部设有具有通过与针9的联 合动作形成线迹功能的旋梭21,此外,在该旋梭21的横侧部设有用于使上述布料切断装置 14的上切刀15上下往复摆动的上切刀驱动机构。该上切刀驱动机构被切刀台驱动装置驱 动,绕上切刀轴26的轴心上下往复摆动,其中,切刀台驱动装置由将上述上切刀15相对固 定安装的可动切刀台22、上切刀转臂23、角块24和两股状被动部25构成,上切刀轴26被 固定于针板3的下表面的上切刀台支架27支承成可旋转。通过该上切刀驱动机构使上切 刀15上下往复摆动,藉此,上切刀15的直线状刀刃部与下切刀13的直线状刀刃部断续地 接触,切断缝制前的两片重叠布料中的下布料(前后身布料)7的端部。此外,在上述缝纫机底座1内部,在上述送料牙6a、6b和旋梭21的左右两侧部中, 在一侧部配置有第一空气喷出管28和第二空气喷出管29,其中,第一空气喷出管28配置于 送料牙6a、6b的布料搬送方向的终端部侧,具有从该终端部侧朝向始端部侧、沿箭头χ方向 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 28a,第二空气喷出管29配置于送料牙6a、6b的布料搬送方向的始 端部侧,具有与从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喷出口 28a喷出的空气大致垂直地交叉的、朝 向缝纫机底座1的另一侧部、沿箭头1方向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 29a。此外,在上述缝纫机底座1内部,在上述送料牙6a、6b和旋梭21的左右两侧部中, 在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吸气管30,该第二吸气管30具有与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喷出口 29a相对的吸入口 30a。如图4所示,该第二吸气管30配置于缝纫机底座1的正下方部,被 与收容润滑油的储油构件33的端部相连倾斜板部33a固定支承,与沿缝纫机台板2的下表面设置的可挠吸气软管31的前端部连通连结的、俯视呈 L字状的便携式吸气管32的前端吸入口 32a与上述第二吸气管30的基端部(与吸入口 30a 相反的端部)连接成可插入、拔出分离。如图4所示,缝制时,将第二吸气管30插入第二吸 气管30的基端部而连接使用,将被从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吹 散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沿箭头ζ方向引导而吸入第二吸气管30内,并可将该吸入的灰 尘经由该便携式吸气管32和可挠吸气软管31搬送到灰尘回收部。此外,在缝制结束时等,将上述便携式吸气管32从第二吸气管30的基端部分离, 如图5所示,用手握住该分离后的吸气管32,一边使可挠吸气软管31弯曲,一边移动操作前 端吸入口 32a,藉此,可通过手动吸入在缝纫机底座1内部、与上述储油构件33的端部相连的倾斜板部33a的上表面残留附着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上述灰尘回收部。设定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从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比上述第一空 气喷出管28的从喷出口 28a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此外,设定上述第二吸气管30的从吸 入口 30a吸入的吸入力比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从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此外,在上述第一吸气管16的吸入口 16a和第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的附近 连接有朝向与上述各吸入口 16a、30a相反的方向喷出空气的细径的空气喷出软管17、34, 随着从上述空气喷出软管17、34喷出空气,在产生于吸入口 16a、30a附近的负压的作用下, 吸入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除此之外,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喷出口 28a和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喷出口 29a都形成扁平开口状,以使从喷出口 28a和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平面的扁平气 流,另一方面,第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比其他部分的直径大,形成大径的圆形开口状。图1中,符号35是布料压脚。此夕卜,图4和图5中,符号36是形成于储油构件33 的端部的倾斜板部33a的插手口,是在对旋梭21更换收容有有限长度的底线的摆梭(梭芯 套)时,供手从缝纫机台板2的下部插入的开口。 此外,包括缝纫机底座1和缝纫机机臂37的缝纫机主体可相对于缝纫机台板2和 储油构件33朝后方倾倒,通过使缝纫机主体朝后方倾倒,如图4和图5所示,可打开储油构 件33。如上述构成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中,在将前后身布料(下布料)7和花边布料等 上布料8的两片重叠布料置于缝纫机底座1、针板3及滑板4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旋转缝纫 机,使得两枚重叠布料通过送料牙6a、6b朝缝制行进方向X依次移送。此时,如图2所示, 将两片重叠布料上下分开移送,即两片重叠布料中的上布料8被与上切刀15相连的布料引 导片15a引导,绕过切断作用位置的上方地移送,此外,前后身布料7沿针板3的上表面地 移送,并被送入切断作用位置。此外,通过由上切刀摆臂23、角块24及双叉状被动部25形成的切刀台驱动装置驱 动可动刀台22绕固定于可动刀台22的上切刀轴26的轴心上下往复摆动,上述上切刀摆臂 23与缝纫机的旋转连动而往复驱动摆动,通过该可动刀台22的上下往复摆动,上切刀15的 直线状刀刃部15与下切刀13的直线状刀刃部断续地接触,从而切断即将缝制的两片重叠 布料中的下布料(前后身布料)7的端部,切断后,针9落入落针部10,对两片重叠布料的端 部彼此进行缝制,缝制处被朝缝制行进方向X依次移送并不断地进行缝制。在上述缝制时,含有随着布料切断装置14切断下布料(前后身布料)7的端部所 产生的布料端切屑中、产生于针板3的上部的切屑的灰尘被通过负压作用产生吸入力的第 一吸气管16的吸入口 16a吸入,并经由可挠软管20被搬送到回收部。另一方面,利用从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空气喷出口 28a朝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 侧喷出的空气将穿过针板3的落针部10和长孔5a、5b等进入缝纫机底座1内部的布料端 切屑和产生于缝纫机底座1内部的线屑等灰尘,在绕过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21等各种可 动零件的状态下,引导至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随后,利用与上述空气交叉的、从第二 空气喷出管29的空气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在绕过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等各种可动零 件的状态下,具体来说,通过缝纫机底座1内部的靠后端位置,从送料牙6a、6b的一侧部朝 另一侧部流动,在另一侧部,被与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空气喷出口 29a相对的第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引导,并被吸入第二吸气管30内,经由便携式吸气管32和可挠软管31被 搬送到回收部。如上所述,针板3的上部和缝纫机底座1内部中的含有缝制时产生的大量的布料 端切屑的灰尘分别被第一吸气管16和第二吸气管30吸入,能充分且高效地回收除去灰尘。 特别地,利用从第一空气喷出管28和第二空气喷出管29喷出的空气使进入缝纫机底座1 内部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在绕过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等各种可动零件的状态下流 动,然后,被第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吸入,以交接式依次排送灰尘进行回收处理,藉此, 能抑制因送料牙驱动机构和旋梭21等各种可动零件的转动不良和功能下降造成的缝制不 良,此外,能抑制因灰尘堆积量异常增加造成的可动零件的变形、破损的不良情形的发生, 即便长时间进行连续缝制作业,也能可靠、顺利地进行,此外,也可利用第一吸气管16吸入 回收缝制处周边部的浮尘,藉此,能实现作业环境的改善,能卫生、健康地进行连续缝制作 业。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设定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从喷出口 29a喷出的 空气的喷出力比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从喷出口 28a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此外,设 定上述第二吸气管30的从吸入口 30a吸入的吸入力比上述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从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藉此,如上所述,可进一步抑制交接式依次排送的灰尘脱离规 定的流动路径、附着堆积于旋梭21等各种可动零件的情形,能实现除尘效果的提高。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采用以下结构,上述第一吸气管16和第二吸气管30 都利用随着从上述吸入口 16a和吸入口 30a附近朝与该吸入口 16a和吸入口 30a相反的方 向喷出空气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藉此,即便在使用具有能确保 较大的灰尘吸入范围这样的大口径的吸入口 16a、30a的第一吸气管16和第二吸气管30的 情形下,也不需要使用适合该口径大小的大容量的真空泵,在使用小径的空气喷出管17、34 朝与吸入口相反的方向喷出空气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可使各吸入口 16a、30a的吸入力足 够大,因此,可实现设备方面的成本降低,能确保规定的吸尘(除尘)性能。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上述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喷出口 28a和第二空气喷 出管29的喷出口 29a都形成扁平开口状,以使从喷出口 28a和喷出口 29a喷出的空气形 成沿水平面的扁平气流,另一方面,通过使上述第二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形成大径的 圆形开口状,使得从第一空气喷出管28和第二空气喷出管29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平面的 扁平气流,由此,能抑制随该扁平气流空气流动的灰尘在缝纫机底座1内部扩散、附着到可 动零件等,此外,能将以扁平集合状态流动的灰尘的大概全部不在第二吸气管30的吸入口 30a残留地、可靠地吸入并高效回收。除此之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缝制作业结束时等,将与上述第二吸气管30 的基端部可分离地连接的便携式吸气管32从第二吸气管30拔出分离,用手握住该分离后 的吸气管30,在使可挠吸气软管31弯曲的状态下,移动操作前端吸入口 32a,藉此,例如可 通过手动吸入在缝纫机底座1内部残留附着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进行回收处理, 如图5所示,在使缝纫机主体相对于缝纫机台板2和储油构件33朝后方倾倒、打开储油构 件33的状态下进行相同的移动操作,藉此,可通过手动吸入在储油构件33的端部的倾斜板 部33a的上表面残留附着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进行回收处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空气喷出管28的喷出口 28a和第二空气喷出管29的喷出口 29a形成沿水平面的扁平开口状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采用细径的多个空气喷出管 沿水平面紧密接触地配置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布料切断装置14,除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的结构以 外,还可采用其他任何结构。
权利要求
一种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包括将载置于针板的上表面的布料朝缝制行进方向搬送的送料牙;以及在落针部的前方处将所述送料牙在缝制行进方向上搬送的布料的端部切断的布料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板的上部设有第一吸气管,该第一吸气管在靠近所述布料切断装置处具有朝下方开口的吸入口,将含有所述布料切断装置所切断的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此外,在所述针板下部的缝纫机底座内部,在所述送料牙的左右两侧部中,在一侧部配置有第一空气喷出管和第二空气喷出管,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配置于所述送料牙的布料搬送方向的终端部侧,具有从该终端部侧朝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所述第二空气喷出管配置于所述送料牙的布料搬送方向的始端部侧,具有与从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交叉的、朝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另一侧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口,此外,在所述缝纫机底座内部,在所述送料牙的左右两侧部中,在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吸气管,该第二吸气管具有与所述第二空气喷出管的空气喷出口相对的吸入口,将从第二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以及在缝纫机底座内部产生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第二空气喷出管的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比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的 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此外,设定所述第二吸气管的从吸入口吸入的吸入力比 所述第二空气喷出管的从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喷出力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都利用随着从其吸入口附近朝与该吸入口相反的方向 喷出空气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的喷出口和第二空气喷出管的喷出口都形成扁平开口状,以使从 这些喷出口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平面的扁平气流,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形 成大径的圆形开口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同可挠吸气软管的前端部连通连结的便携式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连接 成可分离,将便携式吸气管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分离,且握住该分离后的吸气管,在 使可挠吸气软管弯曲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操作,藉此,可通过手动吸入在缝纫机底座内部残 留附着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的喷出口和第二空气喷出管的喷出口都形成扁平开口状,以使从 这些喷出口喷出的空气形成沿水平面的扁平气流,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吸入口形 成大径的圆形开口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同可挠吸气软管的前端部连通连结的便携式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连接 成可分离,将便携式吸气管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基端部分离,且握住该分离后的吸气管,在 使可挠吸气软管弯曲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操作,藉此,可通过手动吸入在缝纫机底座内部残 留附着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并将其搬送到回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配置于缝纫机底座的正下方部,被与收容润滑油的储油构件的端部相 连的倾斜板部固定支承,另一方面,所述可挠吸气软管和与可挠吸气软管的前端部连通连 结的便携式吸气管沿着缝纫机台板的下表面设置,此外,包括缝纫机底座和缝纫机臂的缝 纫机主体可相对于缝纫机台板和储油构件朝后方倾倒,通过使缝纫机主体朝后方倾倒,可 打开储油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带吸尘装置的缝纫机,在针板的上部设置将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的第一吸气管,在缝纫机底座内部,在送料牙的一侧部配置有第一空气喷出管和第二空气喷出管,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喷出管从布料搬送方向的终端部侧朝始端部侧喷出空气,所述第二空气喷出管与从第一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交叉,朝缝纫机底座内部的另一侧部喷出空气,在另一侧部设有第二吸气管,该第二吸气管将从第二空气喷出管喷出的空气以及在缝纫机底座内部产生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吸入,并搬送到回收部,藉此,能有效地除去在缝纫机底座内部大量产生的含有布料端切屑的灰尘,不会产生可动连接的转动不良等情形,能顺利地、且在浮尘少的作业环境下卫生地连续进行缝制作业。
文档编号D05B81/00GK101962881SQ2010102411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水本裕章, 酒井逸夫 申请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