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纱引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19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纬纱引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纬纱引入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直接引入织布 机进行织造的纬纱引入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玻璃纤维布织造用的纬纱都要经过原丝、合股工序,原丝在、合股过程中与 设备之间的摩擦会损伤纬纱,造成纬纱的抗拉强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纬纱在进入织布机 之前还要通过储纬器引入,纬纱与储纬器的再次摩擦,导致纬纱断裂概率上升,从而增加了 停机率,使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受到严重影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储纬器结构又十 分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还加强了对纬纱的摩擦,使纬纱断裂现象频发,进而提高了 生产能耗,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耐用、降低摩擦强度、避免纬纱断裂的纬纱 引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挡纱桶和张力调节轮组成, 支架由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四根支撑杆的下部分别与四根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后支撑 杆高于前支撑杆,前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前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 杆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后支撑杆顶端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支撑杆顶端的连接 杆上设置固定架,两个张力调节轮套在固定轴的中部,两个张力调节轮侧面的固定轴上分 别套装弹簧,张力调节轮的直径设为5-15cm,固定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轴下 方的后支撑杆之间设置挡纱桶,挡纱桶底部设置通孔,通孔中设置氧化镁瓷眼,挡纱桶与后 支撑杆固定连接,连接前支撑杆顶端的连接杆上设置连接架,连接架上设置两组张力调节 弹片。本实用新型的纬纱引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采用挡纱桶和张力调节轮的组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使两股或者三股以上 的玻璃纤维原丝穿过挡纱桶底部通孔的瓷眼后,引入两个张力调节轮之间,再导入两组张 力调节弹片的操作十分方便,挡纱桶的设置避免了两股或者三股以上玻璃纤维原丝在作业 中发散现象的发生,使原纱在作业中得以整齐的输送;张力调节轮的设置更是有效的调节 了原丝的伸展,避免了原丝在输送过程中起毛现象的发生,克服了原丝的发散和缠绕;挡纱 桶和张力调节轮的组合,结构简单,实用耐久,摩擦减小,制造成本低廉,杜绝了原丝的断丝 现象,提高了原丝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纬纱引入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纬纱引入装置的背面示意图。[0009]其中1、为支架,2、为挡纱桶,3、为张力调节轮,4、为支撑杆,5、为连接杆,6、为固定架,7、为固定轴,8、为弹簧,9、为通孔,10、为连接架,11、为张力调节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图2所示的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1、挡纱桶2和张力调节轮3组成,支架1由 支撑杆4和连接杆5组成,四根支撑杆4的下部分别与四根连接杆5端部固定连接,后支撑 杆4高于前支撑杆4,前支撑杆4的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前支撑杆4的顶端分别 通过连接杆5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支 撑杆4顶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固定架6,两个张力调节轮3套在固定轴7的中部,两个张力 调节轮3侧面的固定轴7上分别套装弹簧8,张力调节轮3的直径设为5-15cm,固定轴7两 端分别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固定轴7下方的后支撑杆4之间设置挡纱桶2,挡纱桶2底部 设置通孔9,通孔9中设置氧化镁瓷眼,挡纱桶2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连接前支撑杆4顶 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连接架10,连接架10上设置两组张力调节弹片11。
权利要求一种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1)、挡纱桶(2)和张力调节轮(3)组成,支架(1)由支撑杆(4)和连接杆(5)组成,四根支撑杆(4)的下部分别与四根连接杆(5)端部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高于前支撑杆(4),前支撑杆(4)的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前支撑杆(4)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杆(5)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固定架(6),两个张力调节轮(3)套在固定轴(7)的中部,两个张力调节轮(3)侧面的固定轴(7)上分别套装弹簧(8),固定轴(7)两端分别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固定轴(7)下方的后支撑杆(4)之间设置挡纱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纱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挡纱桶底部设置通孔(9),通孔 (9)中设置氧化镁瓷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纱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挡纱桶(2)与后支撑杆(4)固定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纱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张力调节轮(3)的直径设为 5_15c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1)、挡纱桶(2)和张力调节轮(3)组成,支架(1)由支撑杆(4)和连接杆(5)组成,后支撑杆(4)高于前支撑杆(4),前支撑杆(4)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杆(5)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固定架(6),两个张力调节轮(3)套在固定轴(7)的中部,两个张力调节轮(3)侧面的固定轴(7)上分别套装弹簧(8),固定轴(7)两端分别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固定轴(7)下方的后支撑杆(4)之间设置挡纱桶(2),挡纱桶底部设置通孔(9),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耐久,操作、维修都方便,适宜于玻璃纤维原丝引入织布机进行织布时使用。
文档编号D03D49/00GK201614449SQ20102006131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黄新春 申请人:黄新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