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配合发明专利号ZL02116206. 9号「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进一步使弹性带状料在缝制过程中一旦被切断之后,仍然能够继续保持原定需求的张力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并与起始端完整地衔接,使得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弹性带状料,自始至终都能够对被缝制物形成所需的弹性伸缩与美观效果。
背景技术
在被缝制物〔例如内裤〕上缝制弹性带状料〔例如松紧带〕,对成衣制造业者而言,是很普遍的需求。发明专利号ZL 02116206.9号「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它是利用马达36驱动送带轮37旋转,并协同压带轮39 —齐夹压弹性带状料42,使带状料42从经过送带轮37与压带轮39之间的夹压部位开始,至缝纫机械压布脚与送布齿之间的夹压部位 为止,形成张力段。而上述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的带状料张力控制构造,则是根据带状料的张力设定值与张力控制构造所产生的带状料的张力实测值,以便决定马达的转向,进而控制弹性带状料42的张力,使弹性带状料42能够按照所需的松紧度缝制在被缝制物上,使被缝制物的特定部位具有所需的松紧度,以便于舒适地穿着。当接近缝程终了,必须切断弹性带状料42〔通常是利用自动切断器剪断〕,以便结束弹性带状料42的设定缝程。由于自动切断器无法逼近缝针,而必须适度地远离缝针,以免自动切断器干扰缝制作业。故一旦弹性带状料42被切断后,原本施加于弹性带状料42的张力立即消失。亦即自切断后,弹性带状料42尚未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剩余段,就完全没有张力,并且还被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直到整个缝程终了。所以在缝程终了前,被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弹性带状料42的剩余段,就不具有弹性与美观效果。这项缺失不但无法被使用者接受,而且对成衣制造业者而言,更是一项难以克服的极大缺失。有鉴于上述现有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当接近缝程终了,也就是于弹性带状料42被切断之后,原本施加于弹性带状料42的张力立即消失,导致弹性带状料42尚未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剩余段,就完全没有张力,并且还被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所以缝程的剩余段就会出现完全没有伸缩效果的问题,而且外观很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它能够使弹性带状料被切断之后尚未完成缝制作业的剩余段,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原定需求的张力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并与起始端完整地衔接,使得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弹性带状料,自始至终都能够对被缝制物形成所需的弹性伸缩与美观效
果O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配设于具有缝针的缝纫机,上述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包含夹带构造,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该夹带构造包含导带组件,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导带组件具有贯穿的导带轨道,可供弹性带状料穿过;夹带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带组件处,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以及,驱动机构,设置于导带组件处,以便驱动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根据前文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中夹带构造设置于缝针与操作者之间的位置。根据前文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中导带组件具有导带轨道,可供弹性带状料通过。根据前文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进一步包含带宽调整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带组件的导带轨道处,以便调整弹性带状料通过导带组件的位置。
根据前文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进一步包含引带构造,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处,该引带构造包含二个引带构件,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处,而且二个引带构件之间形成引带通道,该引带通道的间距与位置可沿着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调整。本发明所提供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它能够使弹性带状料被切断之后尚未完成缝制作业的剩余段,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原定需求的张力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并与起始端完整地衔接,使得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弹性带状料,自始至终都能够对被缝制物形成所需的弹性伸缩与美观效果。但是现有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当接近缝程终了,亦即于弹性带状料被切断之后,原本施加于弹性带状料的张力立即消失,导致弹性带状料尚未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剩余段,就完全没有张力,并且还被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所以缝程的剩余段就会出现完全没有伸缩效果的问题,外表也很不美观。显然地,本发明确实增进了弹性带状料缝制于被缝制物上的圆满伸缩与美观效
果O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完整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引带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夹带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的夹带构造与夹压滚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即将配合切带动作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配合切带动作正在进行夹带动作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完成夹带动作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所完成具有完整伸缩效果的被缝物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
20弹性带状料棚紧装置
30夹带构造31导带继傳
311第一导带构件312第二导带构评
3120穿孔3121导槽
310承带部313、314导带部
315导带轨道316螺丝
317 Φ宽调整构件318螺丝
319调整槽320第三导带构件
3201导槽321螺丝
33夹带构件330穿孔
37驱动机构370致动器
3700活塞371联轴器
372穿孔373枢销
374、375圈定螺纹376、377螺帽
50引带构造53引带构ft
530调整槽54引带通Jt 55、56螺丝
60缝针61被缝制物行迸方_
62夹带滚轮63弹性带状料
631起始端632剩余段
633多余段634起始段
64被缝制物65自动切刀
66压布脚661、662螺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20包含夹带构造
30及引带构造50。请参阅图2、图4、图6所示,夹带构造30设置于缝针60与操作者之间的位置,且
夹带构造30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60〔请另外参阅图6至图9所示〕的邻近,该夹带构造30包含导带组件31、夹带构件33及驱动机构37等构件。请参阅图4所示,上述导带组件31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60的邻近。导带组件31包含第一导带构件311及第二导带构件312。其中第一导带构件311具有承带部310,及从承带部310两侧一体向上弯折竖立的导带部313及314。利用螺丝316自承带部310两侧将第一导带构件311的导带部313及314分别锁结于第二导带构件312的两侧。因此第一导带构件311的承带部310、两侧导带部313及314以及第二导带构件312就组成贯穿的导带轨道315,可供弹性带状料63穿过。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导带构件311及第二导带构件312 —体成型制造。请参阅图I、图2、图3、图4所示,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20还进一步包含带宽调整构件317,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带组件31的导带轨道315处,借由移动带宽调整构件317以改变它在第一导带构件311上的位置,而调整弹性带状料63通过导带组件31的位置,再利用螺丝318穿过带宽调整构件317的调整槽319固锁在第二导带构件312上。
请参阅图4所示,导带组件31进一步包含第三导带构件320,它借螺丝321锁接在第二导带构件312,并在第三导带构件320与第二导带构件312之间形成滑槽〔图中未示〕。而夹带构件33则滑设于第三导带构件320与第二导带构件312之间所形成的滑槽〔图中未示〕。夹带构件33可相对于导带组件31夹压、分离。请参阅图I、图2、图4所示,驱动机构37包含汽压驱动的致动器370与联轴器371。致动器370的汽缸的下端设有固定螺纹374,并穿过第二导带构件312的穿孔3120与螺帽376螺接,使致动器370的汽缸与第二导带构件312固接。而致动器370的活塞3700的下端设有固定螺纹375,并穿过联轴器371的穿孔372与螺帽377螺接。使致动器370的活塞3700与联轴器371固接。联轴器371的枢销373则依序穿过第三导带构件320的导槽3121、夹带构件33的穿孔330、第二导带构件312的导槽3201。当致动器370的活塞3700上下动作时,通过联轴器371驱动夹带构件33上下动作,可对穿过导带轨道315的弹性带状料63夹压或分离。请参阅图I、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20进一步包含引带构造50,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66处,该引带构造50包含二个引带构件53及53,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66处,而且二个引带构件53及53之间形成引带通道54,该引带通道54的间距与位置可沿着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调整。请参阅图2、图3所示,引带构件53及53各自设有调整槽530及530,分别借螺丝55及56各自锁在压布脚66的螺孔661及662。因此引带通道54的间距及左右位置都可以配合被缝制物64及压布脚66,而沿着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61作调整。请参阅图6所示,在弹性带状料63的前段缝程中,夹带构件33向上升起,未对弹性带状料63夹压。请参阅图7所示,当弹性带状料63的缝程即将终了时,夹带构件33向下动作,并配合第一导带构件311共同对弹性带状料63夹压时,夹带滚轮62及62亦同时对弹性带状料63夹压。接着自动切刀65切断弹性带状料63,此一瞬间,自缝针60至夹带构件33这一段的弹性带状料63形成剩余段632。〔现有的缝纫机械带状料馈送装置因为没有夹带构件33与第一导带构件311共同对弹性带状料63夹压,所以现有的构造在缝制时,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是松弛的,所以缝制完成后是不具有伸缩性的〕。但是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夹带构件33与第一导带构件311,可以继续共同对弹性带状料63夹压,但并未将此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夹死,而是以预定的夹压阻力施加于此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使此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以所需的绷紧力继续通过夹带构件33与第一导带构件311的夹压阻力线继续前进,所以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仍然是被绷紧的,缝针60继续把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缝制在被缝制物64,直到此剩余段632以及接续在此剩余段632末端的多余段633,也都全部被完全缝结在被缝制物64上,整个缝程才告终止。请参阅图8所示,当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也被缝结在被缝制物64后,弹性带状料63的多余段633脱离夹带构件33与第一导带构件311。由于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已经接合在弹性带状料63的起始端631,因此全部的缝程就形成完整而不中断的循环。请参阅图8所示,弹性带状料63的剩余段632正好接合在弹性带状料63的起始端631,且弹性带状料63的多余段633则被重叠缝在弹性带状料63起始端631以后的起始段 634。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20,它能够使弹性带状料63被自动切刀65切断之后尚未完成缝制作业的剩余段632,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原定需求的张力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64上,并与起始端631完整地衔接,使得缝制在被缝制物64上的弹性带状料63,自始至终都能够对被缝制物64形成所需的弹性伸缩及美观等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20,可以适用于各种缝纫机械,例如平车、包缝车等,本发明不予自限。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于具有缝针的缝纫机,包括 夹带构造,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该夹带构造包含: 导带组件,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导带组件具有贯穿的导带轨道,可供弹性带状料穿过; 夹带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带组件处,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 驱动机构,设置于导带组件处,以便驱动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带构造,设置于所述缝针与操作者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组件具有导带轨道,可供弹性带状料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带宽调整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带组件导带轨道处,以便调整弹性带状料通过导带组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引带构造,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处,该引带构造包含 二个弓I带构件,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压布脚处,而且二个弓I带构件之间形成引带通道,该引带通道的间距与位置可沿着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调整。
全文摘要
一种弹性带状料绷紧装置,是配设于具有缝针的缝纫机,包括夹带构造,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夹带构造包含导带组件,大略垂直于被缝制物行进方向,可调整地设置于缝针的邻近,导带组件具有贯穿的导带轨道;夹带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带组件处,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驱动机构,设置于导带组件处,以便驱动夹带构件相对于导带组件夹压、分离。本发明能使弹性带状料被切断之后尚未完成缝制作业的剩余段,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原定需求的张力继续缝制在被缝制物上,并与起始端完整地衔接,使缝制在被缝制物上的弹性带状料,自始至终都能够对被缝制物形成所需的弹性伸缩与美观效果。
文档编号D05B35/06GK102899816SQ2011102103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吕学忠, 萧朝兴 申请人:吕学忠, 萧朝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