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锅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蒸煮锅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纸料的筛选加工等主要步骤,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散浆,B、打浆,C、 加胶与充填;然后是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勻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之后得到市场销售的用纸。化学纸浆是用化学品混入来蒸煮(Cooking)木材,使原料的纤维容易分离。蒸煮目的是要以化学品与木质等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以排除木质素,以留下纤维素来作纸浆的用料。蒸煮加工用到的主要设备是蒸煮锅循环系统,在蒸煮锅的蒸煮过程中需要在蒸煮锅的底部加液,但若加液的流量不够准确,容易发生料片冲出蒸煮锅;另外,在对蒸煮锅的中部进行抽液时,容易将蒸煮锅内的料片抽出蒸煮锅,严重影响了蒸煮锅循环系统的正常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液时防止料片冲出蒸煮锅,抽液时防止料片抽出蒸煮锅的蒸煮锅循环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煮锅循环系统,包括蒸煮锅、循环泵及蒸汽加热器,所述蒸煮锅包括锅体,该锅体的下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下锥部,该锅体的顶端设置有装料口,该锅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置换液口,该顶部置换液口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锅体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出液口,该中部出液口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下锥部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进液口,该底部进液口和所述顶部置换液口均与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蒸汽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中部出液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所述锅体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靠近中部出液口的锅体的内腔设置有中部滤板。优选的,所述中部出液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三个中部出液口环形均布于锅体的中部外壁,该至少三个中部出液口均与所述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另一优选的,所述中部出液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中部出液口均与所述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其中,所述蒸汽加热器为直接蒸汽加热器。其中,所述锅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煮锅循环系统,包括蒸煮锅、循环泵及蒸汽加热器,所述蒸煮锅包括锅体,该锅体的下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下锥部,该锅体的顶端设置有装料口,该锅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置换液口,该顶部置换液口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锅体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出液口,该中部出液口与锅体的内腔连通,所述下锥部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进液口,该底部进液口和所述顶部置换液口均与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蒸汽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中部出液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所述锅体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靠近中部出液口的锅体的内腔设置有中部滤板。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煮锅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顶部滤板的作用是在锅体底部的底部进液口加液时防止料片冲出锅体;靠近中部出液口的锅体内部设置有中部滤板,中部滤板的作用是对中部出液口进行抽液时防止料片抽出锅体,防止管道或循环泵堵塞,保证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正常生产,保证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提高蒸煮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蒸煮锅循环系统,包括蒸煮锅、循环泵1及蒸汽加热器2,所述蒸煮锅包括锅体3,该锅体3的下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下锥部4,该锅体3的顶端设置有装料口 5,该锅体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置换液口 6,该顶部置换液口 6与锅体3的内腔连通, 所述锅体3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出液口 7,该中部出液口 7与锅体3的内腔连通,所述下锥部4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进液口 8,该底部进液口 8和所述顶部置换液口 6均与蒸汽加热器 2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1的出口与蒸汽加热器2的入口连通,所述中部出液口 7与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所述锅体3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9,靠近中部出液口 7的锅体3的内腔设置有中部滤板10。工作原理原料经蒸煮锅顶端的装料口 5加入锅体3内,锅体3内的料满后,加入低压蒸汽和中压蒸汽,对料片进行预水解;预水解完毕后,经从锅体3底部的底部进液口 8 加入白液中和预水解后的酸液,随后再从锅体3底部的底部进液口 8加入蒸煮液,开始对原料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蒸煮液先通过锅体3的中部滤板10,再经中部出液口 7抽出进入循环泵1,在循环泵1的作用下蒸煮液被抽送至蒸汽加热器2进行加热,经过加热之后的蒸煮液通过顶部置换液口 6和顶部置换液口 6进入锅体3内,以确保锅内蒸煮液分布均勻,并通过循环加热保证蒸煮锅内的温度;从而实现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循环加热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煮锅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9,顶部滤板9的作用是在锅体3 底部的底部进液口 8加液时防止料片冲出锅体3 ;靠近中部出液口 7的锅体3内部设置有中部滤板10,中部滤板10的作用是对中部出液口 7进行抽液时防止料片抽出锅体3,防止管道或循环泵1堵塞,保证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正常生产,保证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提高蒸煮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实用性强。本实施例的所述中部出液口 7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六个中部出液口 7环形均布于锅体3的中部外壁,六个中部出液口 7均与所述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以便于更加均勻地从
4锅体3内抽取蒸煮液,提高中部滤板10的过滤效果,实用性更强。当然,所述中部出液口 7 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三个中部出液口 7均与所述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其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同样也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所述蒸汽加热器2为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到的直接蒸汽加热器,以保持或调整蒸煮锅内的温度,该直接蒸汽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更高,进一步提高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蒸煮效率和蒸煮质量;另外,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到的直接蒸汽加热器,无需特别制造,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本实施例的所述锅体3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11,用于支撑锅体3,加强所述锅体3 放置于地面的稳固性,实用性较强。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之一,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蒸煮锅循环系统,包括蒸煮锅、循环泵(1)及蒸汽加热器(2),所述蒸煮锅包括锅体 (3),该锅体(3)的下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下锥部(4),该锅体(3)的顶端设置有装料口(5), 该锅体(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置换液口(6),该顶部置换液口(6)与锅体(3)的内腔连通,所述锅体(3)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出液口(7),该中部出液口(7)与锅体(3)的内腔连通,所述下锥部(4)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进液口(8),该底部进液口(8)和所述顶部置换液口 (6)均与所述蒸汽加热器(2)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1)的出口与蒸汽加热器(2)的入口连通,所述中部出液口(7)与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9),靠近中部出液口(7)的锅体(3)的内腔设置有中部滤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出液口(7)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三个中部出液口(7)环形均布于锅体(3)的中部外壁,该至少三个中部出液口( 7)均与所述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出液口(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中部出液口(7)均与所述循环泵(1)的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2)为直接蒸汽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蒸煮锅循环系统,包括蒸煮锅、循环泵及蒸汽加热器,所述蒸煮锅包括锅体,该锅体的下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下锥部,该锅体的顶端设置有装料口,该锅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部置换液口,所述锅体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出液口,所述下锥部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进液口,所述锅体的内顶部设置有顶部滤板,靠近中部出液口的锅体内部设置有中部滤板。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滤板的作用是在锅体底部的底部进液口加液时防止料片冲出锅体;中部滤板的作用是对中部出液口进行抽液时防止料片抽出锅体,防止管道或循环泵堵塞,保证所述蒸煮锅循环系统的正常生产,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D21C7/00GK202099648SQ20112018661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李文俊 申请人: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