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13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锭纺落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普遍的纺纱技术,细纱生产过程需要将纺好的纱管取下,即称为落纱。目前现有的双圆盘自动落纱机采用前导轮、后导轮接触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采用辅助轮接触环锭纺纱机的下轨道,通过电机经减速后驱动后导轮转动,从而驱动落纱机沿着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前进。由于行走时,主要通过后导轮与上轨道摩擦前进,行走中出现打滑现象,行走不准确,造成双圆盘拔锭时对锭子较大伤害。 有的落纱机为了实现行走准确,将前导轮和后导轮均改为被动轮,在落纱机上安装主动齿轮,在上轨道下方平行固定安装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落纱机沿上轨道前进。这种方式要对环锭纺纱机进行上轨道改造安装沿轨道纵向全长的齿条,制造和维修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该装置可实现落纱机的精确定位行走,无需改造现有的环锭纺纱机的上、下轨道,无打滑现象,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维修成本低,适用于移动式自动落纱机上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电机、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导轨和至少四个伸缩单元;所述每个伸缩单元包括连接座、拨块和滑杆;所述基座固定安装在车架中,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中,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分别活动套设在基座中,主动轮、从动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从动轴上;所述传动件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件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与环锭纺纱机的锭子中心线均平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相连;每个伸缩单元均与传动件相连,各伸缩单元中的连接座分别与传动件固接;每个伸缩单元中,所述滑杆滑动镶嵌在连接座中,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拨块固接,滑杆的另一端滑动镶嵌在导轨中;导轨固定镶嵌在基座中;所述滑杆在连接座中的滑动方向与主动轴垂直,所述连接座均匀分布在传动件上。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环锭纺纱机的所有锭子的锭子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为平面P,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段直线段K,该直线段K平行于平面P且垂直于锭子中心线;所述导轨满足以下条件当每个滑杆运动到接触导轨的直线段K时,该滑杆所固接的拨块与环锭纺纱机上等间距的固定凸起物相啮合;当每个滑杆运动到接触导轨上除了直线段K以外的其他部分时,与该滑杆固接的拨块不接触环锭纺纱机。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起物为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杆、锭盘或锭脚。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采用传动带、链条或绳,所述的主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所述的从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件配合形成带、链或绳传动关系。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采用至少3个车轮或者直线滑动轨道和滑块方式与环锭纺纱机或者地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一个导轨槽,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镶嵌在该导轨槽中。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一个面Q, 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导轨上的面Q相接触;所述的伸缩单元还包括簧件,所述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杆与连接座;簧件使滑杆靠向面Q。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件采用扭簧、拉簧、压簧或片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本发明装置采用电机、传动机构、导轨、多个伸缩单元等综合实现了环锭纺自动落纱机精确行走功能。该装置利用电机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带动伸缩单元连续运动,同时利用导轨实现伸缩单元的滑杆和拨块伸缩,利用拨块拨动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盘来实现驱动落纱机行走的功能。由于拨块可以伸缩,从而避免了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拨块与锭盘的干涉,由于锭盘与锭子的中心线是一致的,也是等间距布置的,因此行走精确性得到保证,该装置可以实现落纱机的精确定位行走,无需改造现有的环锭纺纱机的上、下轨道,无打滑现象,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维修成本低,走位精确,防止抓管手爪装置与锭子发生干涉碰撞,适用于间歇移动或连续移动式自动落纱机。


图I是本发明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与环锭纺纱机龙筋、锭子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未画出车架)。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与环锭纺纱机龙筋、锭子的俯视图(未画出车架和上盖板)。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与环锭纺纱机锭子的底部视图(未画出车架、下盖板和龙筋)。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正视图(可以看出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的关系)。图5是图4的左侧视图(可以看出与环锭纺纱机的上、下轨道的关系)。图6是导轨板的正视图(可以看到导轨的设置曲线)。图7是导轨板的剖视图(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I视图去掉上盖板的情况。图9是拨块的三维图。在图I至图9中I —车架,11 —基座,111 —上盖板, 112 —下盖板,113 —导轨板,114 —连接柱,12—电机,13 —减速机, 14 —导轮, 15 —辅助轮,21 —主动轴,22 —从动轴, 23 —主动轮, 24 —从动轮,25 —传动件,3—导轨,41 —淀子,411 —淀子中心线,412 —淀杆,413 —淀盘,
414 一淀脚,42 —龙筋, 421 —龙筋下部,43—上轨道, 44 一下轨道,51 —连接座,52 一拨块,53 —滑杆, 54 —端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多个实施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的内容。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如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包括车架I、基座11、电机12、主动轴21、从动轴22、主动轮23、从动轮24、传动件25、导轨3和12个伸缩单元;所述每个伸缩单元包括连接座51、拨块52和滑杆53 ;所述基座11固定安装在车架I中,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基座11中,所述主动轴21、从动轴22分别活动套设在基座11中,主动轮23、从动轮24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21、从动轴22上;所述传动件25连接主动轮23和从动轮24 ;所述主动轮23、从动轮24和传动件25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主动轴21、从动轴22与环锭纺纱机的锭子中心线411均平行;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主动轴21相连;每个伸缩单元均与传动件25相连,各伸缩单元中的连接座51分别与传动件25固接;每个伸缩单元中,所述滑杆53滑动镶嵌在连接座51中,所述滑杆53的一端与拨块52固接,滑杆53的另一端滑动镶嵌在导轨3中;导轨3固定镶嵌在基座11中;所述滑杆53在连接座51中的滑动方向与主动轴21垂直,所述连接座51均匀分布在传动件25上。本实施例中,设环锭纺纱机4的所有锭子41的锭子中心线411所在的平面为平面P,所述导轨3包括了一段直线段K (也可以是多段),该直线段K平行于平面P且垂直于锭子中心线411 ;所述导轨3满足以下条件当每个滑杆53运动到接触导轨3的直线段K时,该滑杆53所固接的拨块52与环锭纺纱机4上等间距的固定凸起物相啮合;当每个滑杆53运动到接触导轨3上除了直线段K以外的其他部分时,与该滑杆53固接的拨块不接触环锭纺纱机。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起物为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杆412、锭盘413或锭脚41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凸起物为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盘413。所述拨块与环锭纺纱机上锭杆、锭盘或锭脚相啮合的面可以与锭杆、锭盘或锭脚的外形相适应,例如两者接触部分的形状相同就可以满足,当然也可以不同,只要两者能够产生沿着车架行进方向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接触时应不产生沿 车架前进方向的相对位移。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块52与锭盘413相啮合的面与锭盘413的外形相同,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形状,拨块52的三维图如图9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采用传动带、链条或绳,所述的主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所述的从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件25采用传动链条,所述的主动轮23相应的采用链轮,所述的从动轮24相应的采用链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件配合形成链传动关系。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采用至少3个车轮或者直线滑动轨道和滑块方式与环锭纺纱机或者地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本实施例的车架可以具有 至少3个车轮,所述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相接触或者与地面接触或者两者兼有,从而使车架的全部重量挂靠在环锭纺纱机上,或者车架的部分重量挂靠在环锭纺纱机上、部分重量放置在地面上,或者车架的全部重量放置在地面上。例如,对于车架的全部重量挂靠在环锭纺纱机上的情况,车轮的布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方式Ca)两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一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龙筋下部421或者与环锭纺纱机的下轨道44相接触;(b)—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两个车轮同时与环锭纺纱机的龙筋下部421或者下轨道44相接触;(c)一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两个车轮分别与环锭纺纱机的龙筋下部421和下轨道44相接触。此外,一个车架也可以多加若干个车轮与上轨道43接触,或者多加若干个车轮与龙筋下部421或下轨道44相接触。例如,对于车架的部分重量挂靠在环锭纺纱机上的情况,车轮的布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方式Ca)两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一个车轮与地面相接触;(b)—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两个车轮与地面接触;(C)一个车轮与环锭纺纱机的上轨道43相接触,一个车轮与龙筋下部421或者下轨道44相接触,一个车轮与地面相接触,等。例如,对于车架的全部重量放置在地面的情况,三个车轮均与地面接触。本实施例车架也可以不采用圆形车轮与环锭纺纱机或者地面相连,而是采用直线滑动轨道与滑块的方式与环锭纺纱机或者地面相连。利用本装置来进行行走驱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为一个导轨槽,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镶嵌在该导轨槽中。本发明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导轨具有一个面Q,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导轨上的面Q相接触;所述的伸缩单元还包括簧件,所述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杆与连接座;簧件使滑杆靠向面Q。所述簧件采用扭簧、拉簧、压簧或片簧。本实施例中,由于拨块接触的是锭盘,因此将相邻连接座51在传动件25上的距离设计为等于环锭纺纱机4的锭距。如果拨块接触的不是锭子而是固接在龙筋上的其他等间距的凸起物,那么相邻连接座51在传动件25上的距离要设计为等于相邻凸起物的距离。本实施例还包括减速机13,电机12通过减速机13与主动轴21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包括上盖板111、下盖板112、导轨板113和两个连接柱114,四者固接在一起,其中导轨板113上有导轨槽。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均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上盖板111和下盖板112中。上盖板111、下盖板112和导轨板113平行布置。为了增加连接座的稳定性,可以将连接座滑动镶嵌在基座中。为了减小摩擦损耗,在转动或者滑动的地方可以采用轴承。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根滑杆53的一端与拨块固接,两根滑杆53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端块54固接在一起,两根滑杆53滑动镶嵌在连接座51中可以水平滑动。端块54滑动镶嵌在导轨板的导轨槽中。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附图I至9,叙述如下电机12转动,通过减速机13减速后带动主动轴21转动,主动轮23、从动轮24和传动件25转动,传动件25带动连接座51转动,连接座51带着滑杆53和拨块52转动,滑杆53 —端的端块54在导轨板113的导轨3中滑动,由于导轨3的约束,滑杆53相对于连接座51进行滑动,带动拨块52相对于连接座51进行滑动,当与滑杆53固接的端块54经过直线段K时,拨块52相对连接座51伸出后与环锭纺纱机4上的锭子41的锭盘413相啮合,在短时间内拨块52与锭盘413不发生相对位移,电机的动力将使得拨块52拨动锭盘413,锭盘413的反作用力将基座11和与之固接的车架I向前推动,实现驱动车架I前进的目的,由于有间距与锭距相等的多个伸缩单元,电机12的连续转动将通过多个伸缩单元不断拨动锭盘413,锭盘413对拨块52的反作用力连续不断地推动车架I前进。导轨的作用可以看作一个平面的凸轮,让拨块在不与锭子干涉的位置伸出后接触到锭子上,通过拨动锭子使得车架往前行进,当拨块转到快要离开锭子时,此时导轨让拨块 收缩回来,由于有多个拨块与锭子接触,因而实现了连续的行进。为了能够顺利进行这个过程,导轨需要在推出拨块和收回拨块的地方要采用斜坡,斜坡角度不宜过大,根据摩擦系数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角度,一般宜小于45度。除了前面说的直线段K之外,其余地方的导轨可以让拨块收缩回来,当然只要拨块快要接触锭子和快要离开锭子时保证拨块不与锭子干涉碰撞,导轨的形状是可以有很多种的。由于导轨3让伸缩单元在旋转中收缩起来,在运转到直线段K时才伸出来,因此避免了拨块52与锭盘413的干涉碰撞问题。由于锭盘413在环锭纺纱机4上布置间距一致,因此本装置使得车架I行走极为精确,有效避免了传统移动式落纱机由于行走不精确带来的撞锭杆问题,同时本装置也适合用于间歇或者连续移动式的自动落纱机的使用。本实施例的导轨板113正视图如图6所示,A-A剖视图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所采用的导轨的曲线见图6中的中心线,中心线的箭头表明端块54的滑动方向。该导轨的曲线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最下方为直线段K,直线段K的左右两边分别为两个不大于45度的斜坡Ml、M2,除了直线段K和两个斜坡Ml、M2之外为圆弧段SI和S2、直线段Dl和D2。在S1、S2、D1和D2中,导轨距离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中心连线C比较近。当端块54接触到直线段K时,拨块接触锭盘;当端块54接触到SI、S2、Dl或D2时,拨块收缩靠拢连接座;当端块54从Dl末端经过斜坡段Ml向K走时,由于斜坡Ml的推动作用使得拨块逐渐从收缩靠拢连接座移动到外侧离开连接座,直到进入直线段K,此时拨块接触锭盘,该拨块参与拨动锭盘让车前进;之后当拨块经过斜坡段M2时,由于斜坡(楔块)M2的阻挡作用使得拨块逐渐从伸展出去移动到收缩靠拢连接座,此时,拨块渐渐不再接触锭盘,直到拨块进入S2,之后经D2、S1和S2,循环上述过程,实现车架连续的前行。其中,斜坡段既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圆弧过渡的,还可以是其他曲线的。本发明装置采用电机、传动机构、导轨、多个伸缩单元等综合实现了环锭纺自动落纱机精确行走功能。该装置利用电机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带动伸缩单元连续运动,同时利用导轨实现伸缩单元的滑杆和拨块伸缩,利用拨块拨动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盘来实现驱动落纱机行走的功能。由于拨块可以伸缩,从而避免了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拨块与锭盘的干涉,由于锭盘与锭子的中心线是一致的,也是等间距布置的,因此行走精确性得到保证,该装置可以实现落纱机的精确定位行走,无需改造现有的环锭纺纱机的上、下轨道,无打滑现象,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维修成本低,走位精确,防止抓管 手爪装置与锭子发生干涉碰撞,适用于间歇移动或连续移动式自动落纱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电机、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导轨和至少四个伸缩单元;所述每个伸缩单元包括连接座、拨块和滑杆;所述基座固定安装在车架中,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中,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分别活动套设在基座中,主动轮、从动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主动轴、从动轴上;所述传动件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件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与环锭纺纱机的锭子中心线均平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相连;每个伸缩单元均与传动件相连,各伸缩单元中的连接座分别与传动件固接;每个伸缩单元中,所述滑杆滑动镶嵌在连接座中,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拨块固接,滑杆的另一端滑动镶嵌在导轨中;导轨固定镶嵌在基座中;所述滑杆在连接座中的滑动方向与主动轴垂直,所述连接座均匀分布在传动件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环锭纺纱机的所有锭子的锭子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为平面P,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段直线段K,该直线段K平行于平面P且垂直于锭子中心线;所述导轨满足以下条件当每个滑杆运动到接触导轨的直线段K时,该滑杆所固接的拨块与环锭纺纱机上等间距的固定凸起物相啮合;当每个滑杆运动到接触导轨上除了直线段K以外的其他部分时,与该滑杆固接的拨块不接触环锭纺纱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起物为环锭纺纱机上的锭子的锭杆、锭盘或锭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采用传动带、链条或绳,所述的主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所述的从动轮相应的采用带轮、链轮或绳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件配合形成带、链或绳传动关系。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采用至少3个车轮或者直线滑动轨道和滑块方式与环锭纺纱机或者地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一个导轨槽,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镶嵌在该导轨槽中。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一个面Q,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导轨上的面Q相接触;所述的伸缩单元还包括簧件,所述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杆与连接座;簧件使滑杆靠向面Q。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件采用扭簧、拉簧、压簧或片簧。
全文摘要
一种环锭纺自动落纱机行走装置,属于环锭纺落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电机、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导轨和多个伸缩单元。该装置利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伸缩单元连续运动,同时利用导轨实现滑杆伸缩,利用拨块拨动锭盘来实现驱动落纱机行走的功能。可以实现落纱机的精确定位行走,无打滑现象。由于拨块可以伸缩,从而避免了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拨块与锭盘的干涉,由于锭盘与锭子的中心线是一致的,因此行走精确性得到保证。该装置的使用,无需改造现有的环锭纺纱机的上、下轨道,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维修成本低,适用于间歇移动或连续移动式自动落纱机。
文档编号D01H9/04GK102719943SQ20121020661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张文增, 张晓方, 曹立国 申请人:清华大学, 青岛城阳华祥纺织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