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1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革是模拟天然皮革的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并可作为天然皮革代用品的复合材料。通常以无纺布模拟网状层,以微孔聚氨酯涂层模拟粒面层,所得到的合成革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皮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的316家人造革合成革企业产量统计,2010年度我国人造革合成革总产量为218. 9万吨,合39亿平方米,其中,聚氨酯合成革24. 3亿平方米,其生产总量排名世界第一。据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网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聚氨酯合成革生产 线为1575条,比2009年增长17%,总体来看,在大的经济环境复苏的情况下,我国聚氨酯合成革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主要采用溶剂型的生产工艺,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非织造布一溶剂型聚氨酯湿法凝固涂层(底层)一水洗一干燥一溶剂型聚氨酯干法移膜涂层(上层)。采用这种生产工艺存在以下重大的技术问题。其一,采用溶剂型聚氨酯湿法凝固涂层作底层,湿法凝固涂层是将溶剂型聚氨酯(PU)浆料,利用滚涂机涂布在非织造布的表面,然后进入“H20-DMF”凝固浴,使PU凝固而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这种工艺中采用了 DMF (二甲基甲酰胺)做溶剂,加工过程会造成DMF的溶剂污染。而且,水并不能完全的直换聚氣酷中的DMF,会引起广品的DMF残留问题,最终造成广品安全问题。而这种广品安全问题,会在众多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中,限制产品进入高档市场。其二,采用溶剂型聚氨酯干法移膜涂层作顶层,这种工艺是将溶剂型聚氨酯浆料,利用刮涂机涂布在离型纸的表面,然后与带有湿法移凝固涂层的非织造布贴合,干燥后剥离,将聚氨酯膜转移到湿法移膜层的表面,最终得到合成革。由于这种工艺采用溶剂型涂饰系统,含有大量的有毒有机溶剂,如TOL (甲苯)、MEK (甲乙酮)和THF(四氢呋喃)等。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有机溶剂极易挥发,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对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依据上述传统的溶剂型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非清洁的生产过程。所得到的聚氨酯合成革中容易出现DMF的残留问题,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所以,依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开发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合成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谓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合成革,包含两个主要的含义。其一,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过程必须是清洁化的生产工艺,即对环境友好;其二,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合成革产品本身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即产品对人体友好。对于合成革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友好型聚氨酯合成革生产技术的研发,目前研究是最多的是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技术和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生产技术。对于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生产技术而言,它够很好的解决溶剂型生产工艺产生的挥发性溶剂污染问题,同时,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外观更加接近于天然皮革,涂层的卫生性能更好。目前,在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研发领域内,主要以开发材料为主,如国外的拜耳、巴斯夫和陶氏化工等公司,国内的优耐克、科天、华大、中大等公司都在此领域进行深入研发。然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技术目前仍然无法在工业化生产中取得明显的突破,主要的问题有三点。其一,水性聚氨涂层的物理机械能比溶剂型聚氨酯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差距较大,难以满足实际产品的应用需要;其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的效率较低,导致工厂经济效益下降;其三,水性聚氨酯价格较高,导致最终产品成本较高,工厂难以接受。对于无溶剂聚氨酯合成合成革生产技术而言,它无疑是未来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研发的热点是发泡底层工艺,这种工艺是采用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发泡材料,在使用时将两种组分混合,形成发泡的涂层。由于聚氨酯的固含量为100%,不含溶齐U,不含水,不含助溶剂,不含增塑剂,也不需要添加上述物质,所以从工艺的角度来讲,完全摒弃了溶剂的使用,能够实现清洁化的生产。目前,在该领域研究较多的是BASF公司和佛山飞凌皮化有限公司,其中后者的SF无溶剂双组分发泡底料可以常温发泡,所得到的涂层具有溶剂型湿法凝固涂层的优点。该技术的实施能够很好的解决溶剂型生产工艺的溶剂污染问题,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其一是该技术只能做发泡的底层,目前仍无法 实现顶层的干法移膜,所以无法单一使用该系统生产成品的无溶剂合成革;其二,由于采用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发泡材料,使用时两种组分的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喷头堵塞和粘刀现象,整个系统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很高;其三,目前现有的工艺难以达到机剥离的要求,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生产环境友好的采用直接涂层法生产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I)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40 9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10 7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180g 28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将50 95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I 5份的增稠剂、I 5份的流平剂、I 6份的水性聚氨酯交联剂、2 8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80g 160g/m2 ;最后,进入烘道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4)表面喷涂工艺首先,按质量份数将10 20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15 25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55 70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30g 60g/m2 ;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低聚物多元醇或多元胺,即含有端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含有端氨基的聚醚多元胺,且A组分为单一的低聚物多元醇或多元胺或多种多元醇和多元胺的混合物;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二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单体或者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即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液化二苯基甲烷-4,4 ' -二异氰酸酯(液化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且B组分为单一的异氰酸酯单体或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或多种异氰酸酯单体或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的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为聚氨酯类增稠剂。所述的流平剂为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所述的水性聚氨酯交联剂为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所述的熟化烘道温度为115 160°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8 15m/min。所述的熨平温度为150 180°C。所述的烘道干燥温度为80 160°C。所述的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温度为150 180°C。所得到的聚氨酯合成革具有三层结构,表面为水性聚氨酯涂层,中间为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下面为非织造布或针织布。本发明与传统的工艺相比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其一,以无溶剂双组分发泡聚氨酯发泡涂层技术替代原有的溶剂型聚氨酯湿法凝固涂层技术,彻底解决了 DMF的溶剂污染问题和残留问题;其二,利用水性聚氨酯干法移膜工艺取代了溶剂型聚氨酯干法移膜工艺,彻底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溶剂污染问题;其三,这种工艺结合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合成革技术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优点,避开了二者的缺点,能够生产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型聚氨酯合成革;其四,这种工艺不用离型纸,也省去了 DMF溶剂回收的装置和回收过程,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创新的生产系统,新技术应用可以产生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I)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6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5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含有端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18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熟化烘道温度为115°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8m/min 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在150°C下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将95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4份的聚氨酯类增稠剂、5份的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3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交联剂、8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80g/m2 ;最后,进入烘道在80°C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在150°C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4)表面喷涂工艺首先,按质量份数将10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20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55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30g/m2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实施例2 I)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8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7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含有端氨基的聚醚多元胺;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22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熟化烘道温度为130°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10m/min
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在170°C下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将80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5份的聚氨酯类增稠剂、3份的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4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交联剂、6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100g/m2 ;最后,进入烘道在100°C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
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在170°C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4)表面喷涂工艺首先,按质量份数将13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15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60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50g/m2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实施例3:I)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4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1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含有端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与含有端氨基的聚醚多元胺的混合物;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26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熟化烘道温度为145°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12m/min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在160°C下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将65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3份的聚氨酯类增稠剂、I份的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I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交联剂、2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130g/m2 ;
最后,进入烘道在130°C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在160°C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
4)表面喷涂工艺首先,按质量份数将17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22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65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30、50、60、40g/m2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实施例4 I)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9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3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即含有端伯羟基的聚酯多元醇与含有端氨基的聚醚多元胺的混合物;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液化二苯基甲烷-4,4' -二异氰酸酯(液化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的混合物;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28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熟化烘道温度为160°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15m/min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在180°C下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首先,按质量份数将50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I份的聚氨酯类增稠剂、4份的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6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交联剂、4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160g/m2 ;最后,进入烘道在160°C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在180°C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4)表面喷涂工艺首先,按质量份数将20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25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70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40g/m2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本发明采用的水性色浆为工业化的常规产品,能够使水性聚氨酯涂层着色。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有机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所得到的聚氨酯合成革中也不含有任何任何有机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形成是一个反应成型的过程,即两种组分反应生高分子聚合物,并行成涂层,涂层中泡孔的大小依据压缩空气喷枪中空气的混入量和浆料的雾化程度而定。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工艺中,采用双喷头供料系统供料技术,在供料时,一个喷头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处在清洗待用状态,两个喷头循环使用和清洗,可以有效的解决堵塞喷头的问题。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工艺中,采用双刀刮涂技术,在刮涂时,一刀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刮刀处在清洗待用状态,可以有效的解决粘刀的问题。 本法明的关键技术和原理有以下几点其一,采用无溶剂双组分发泡聚氨酯作为底层和水性聚氨酯作为顶层的干法移膜工艺,由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溶剂,能够彻底解决溶剂型生产系统产生的溶剂污染问题,同时产品中也不会有溶剂的残留,得到的成品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合成革;其二,采用无溶剂双组分发泡聚氨酯作为底层和水性聚氨酯作为顶层的干法移膜工艺,解决了单一水性聚氨酯涂层物理机械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单一无溶剂聚氨酯无只能作为底层的矛盾;其三,采用双喷头上料机上料技术,在上料时,一个喷头处于工作状态,一个喷头处在清洗待用状态,两个喷头循环使用和清洗,可以有效的解决堵塞喷头的问题;其四,采用双刀刮涂技术,在刮涂时,一刀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刀处在清洗待用状态,可以有效的解决粘刀的问题;其五,本工艺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技术,这种工艺不用离型纸,也省去了 DMF溶剂回收的装置和回收过程,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创新的生产系统,新技术应用可以产生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1)底层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制备 首先,按质量份数分别将40 9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10 70份的无溶剂聚氨酯B组分通过供料泵输送到混合器,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进入双喷头供料系统; 然后,将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接涂层工艺生产线,以双喷头供料系统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通过压缩空气喷枪雾化,喷涂到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面,施涂量为180g 280g/m2,再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形成均一的发泡涂层,进入烘道熟化; 最后,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熨平得到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 2)顶层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 首先,按质量份数将50 95份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I 5份的增稠剂、I 5份的流平剂、I 6份的水性聚氨酯交联剂、2 8份水性色浆混合均匀得顶层涂料; 然后,将带有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上,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顶层涂料涂布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上面,施涂量为80g 160g/m2 ; 最后,进入烘道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 3)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工艺 将步骤2)制备的带有涂层的非织造布或针织布采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后采用冷却滚筒冷却; 4)表面喷涂工艺 首先,按质量份数将10 20份固含量为20%的有机硅类滑爽剂、15 25份固含量为18%的硝化棉类光亮剂与55 70份的水混合得表面处理剂; 然后,将步骤3)处理后的织造布或针织布送入具有旋转式喷枪机的喷涂生产线,采用喷涂法将表面处理剂喷涂在涂层表面,喷涂量为30g 60g/m2 ; 最后,将其送入烘道干燥,干燥后得到成品的合成革。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A组分为低聚物多元醇或多元胺,即含有端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含有端氨基的聚醚多元胺,且A组分为单一的低聚物多元醇或多元胺或多种多元醇和多元胺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溶剂聚氨酯B为二异氰酸酯单体或者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即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液化二苯基甲烷-4,4' -二异氰酸酯(液化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且B组分为单一的异氰酸酯单体或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或多种异氰酸酯单体或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低分子质量预聚体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聚氨酯类增稠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平剂为氟改性的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类流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聚氨酯交联剂为脂肪族环氧树脂或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熟化烘道温度为115 160°C,通过式滚涂机的干法直涂工艺生产线的车速为8 15m/min。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熨平温度为150 180°C。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道干燥温度为80 160°C。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温度为150 180°C。
10.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聚氨酯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得到的聚氨酯合成革具有三层结构,表面为水性聚氨酯涂层,中间为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涂层,下面为非织造布或针织布。
全文摘要
一种基于直接涂层法的聚氨酯合成革清洁生产工艺,首先,利用双喷头上料机将混合后的双组分无溶剂双组分发泡聚氨酯通过喷头的往复式运动喷在非织造布或针织布上,通过双刀刮涂机刮涂成膜,通过烘箱进行干燥熟化,并采用通过式滚筒熨平机熨平,在非织造布或针织布形成多孔,表面平整的底层。然后利用滚涂机,采用滚涂法将含有水性聚氨酯、增稠剂和流平剂的水性聚氨酯浆料涂布在发泡聚氨酯底层上面,通过烘箱进行干燥,形成平整光滑的水性聚氨酯表面层。最后,利用通过式辊式压花机压花在涂层上面压花,再利用旋转式喷涂机平喷涂水性的表面处理剂,最终得到成品合成革。
文档编号D06N3/14GK102758359SQ2012102337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刘宝, 马兴元 申请人:河南永合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