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簇绒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提花簇绒机可在底布上用簇绒针栽绒,形成具有一定花纹的提花簇绒地毯。提花簇绒机一般包括机架、底布喂给机构、提花机构、针梁、簇绒针、用于控制针梁横向移动的针梁横移控制机构、用于驱动簇绒针往复进出于底布的针梁升降驱动机构、成圈钩组件、控制柜和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底布喂给机构、针梁横移控制机构、针梁升降驱动机构、成圈钩组件通常设于机架上,簇绒针安装在针梁上;针梁横移控制机构、针梁升降驱动机构均与针梁传动连接;成圈钩组件处于针梁下方,并且成圈钩组件与簇绒针位置相对应;控制柜设于机架的旁边,工控机安装在控制柜中,底布喂给机构、·提花机构、针梁横移控制机构、针梁升降驱动机构、成圈钩组件与工控机相应的端口连接,工控机用于控制底布喂给机构、提花机构、针梁横移控制机构、针梁升降驱动机构、成圈钩组件等按一定的规律运行。上述提花簇绒机中底布喂给机构输送底布,使底布通过簇绒区(即簇绒针与成圈钩组件之间的区域);提花机构控制纱线向各簇绒针喂给;针梁横移控制机构按照预定花纹的要求,控制针梁的横向移动;针梁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簇绒针往复进出于底布,并且在成圈钩组件的配合下在底布上形成圈绒(圈绒可进一步被割开而形成割绒)。另外,提花簇绒机还包括为提花机构提供纱线的供纱机构,供纱机构通常包括多个纱筒和多个输纱管,纱筒与输纱管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纱筒放出的纱线经输纱管进入对应的提花单元。上述提花簇绒机中,提花机构与簇绒针之间还设有纱线牵引机构,提花机构输出的纱线经纱线牵引机构后喂入簇绒针(纱线喂入速度由步进电机的转速决定)。纱线牵引机构的作用是将提花机构与簇绒针之间的各纱线张紧,使各纱线按次序整齐排列,消除因纱线松弛、晃动而发生纱线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现有的纱线牵引机构包括支架、两个罗拉以及罗拉驱动机构,两个罗拉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与罗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罗拉均为沟槽罗拉,沟槽罗拉外表面通常设有多条沿其轴向延伸的梯形沟槽,各梯形沟槽在沟槽罗拉的周向均匀排列,沟槽罗拉的断面形状为齿轮状,两个罗拉相啮合。纱线从两个罗拉之间穿过,罗拉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罗拉转动,对纱线进行牵引。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纱线牵引机构对纱线具有足够大的牵引力,要求两个罗拉对纱线施加足够大的握持力,这样导致罗拉的齿顶对纱线施加过大的压力,在纱线上产生压痕,从而导致在簇绒产品上产生不需要的花纹,降低簇绒产品的美观程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这种纱线牵引机构对纱线具有足够大的牵引力,并且不会在纱线上产生压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包括支架、两个罗拉以及罗拉驱动机构,两个罗拉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两个罗拉均与罗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罗拉的外表面为花纹面;两个罗拉之间有间距,其中一个罗拉处于另一个罗拉下方。这种纱线牵引机构工作时,由提花机构输出的纱线首先包绕上边的罗拉,再包绕下边的罗拉,自下边的罗拉送出后喂入簇绒针,也就是说,纱线在纱线牵引机构中按S形路线移动,纱线在两个罗拉上均有一定大小的包角,包角的大小可通过改变两个罗拉的具体安装位置加以调整。将两个罗拉的外表面设为花纹面,可以增大纱线与罗拉外表面之间的
摩擦力,使纱线牵弓I机构对纱线具有足够大的牵弓I力。优选上述花纹面的花纹纹路为网纹,该花纹面由设于罗拉外表面上相交的多个条形凹槽、以及由所述条形凹槽分隔的多个凸起块构成。更优选上述条形凹槽分成两组,其中第一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一个方向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第二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二个方向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这样,第一组条形凹槽与第二组条形凹槽相交,上述多个凸起块是形状及大小一致的平行四边形凸起块,凸起块在网纹面上均匀分布;更优选第一组条形凹槽中的各条形凹槽沿左旋螺旋线延伸,第二组条形凹槽中的各条形凹槽沿右旋螺旋线延伸,并且第一组条形凹槽中各条形凹槽的螺距与第二组条形凹槽各条形凹槽的螺距相等,这样,上述多个凸起块是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菱形凸起块,菱形凸起块一对角线处于罗拉轴向、另一对角线处于罗拉周向。上述罗拉驱动机构可设有一动力装置,两个罗拉均由该动力装置驱动;上述罗拉驱动机构也可设有两个动力装置,其中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一罗拉,另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另一罗拉。本实用新型牵引纱线时,纱线在两个外表面为花纹面的罗拉上均有一定大小的包角,利用罗拉外表面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对纱线进行牵引,具有足够大的牵引力;而且,由于牵引过程中纱线是包绕在罗拉上的,纱线没有受到纱线牵引机构的挤压,因此不会在纱线上产生压痕,可有效避免在簇绒产品上产生不需要的花纹,确保簇绒产品的美观程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罗拉外表面的展开图(局部)图3是图I所示纱线牵引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 一图2所示,这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包括支架I、两个罗拉2 (包括罗拉2 - I和罗拉2 — 2)以及罗拉驱动机构,两个罗拉2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架I上,并且两个罗拉2均与罗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罗拉2之间有间距,其中罗拉2 — 2处于罗拉2 — I下方。罗拉2的外表面为花纹面,本实施例中,该花纹面的花纹纹路为网纹,该花纹面由设于罗拉2外表面上相交的多个条形凹槽3、以及由所述条形凹槽3分隔的多个凸起块4构成。参考图2,条形凹槽3分成两组(即第一组条形凹槽和第二组条形凹槽),其中第一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一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为左旋螺旋线)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3(3 - 1),第二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二个方向(第二个方向为右旋螺旋线)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3(3 - 2),并且第一组条形凹槽中各条形凹槽3 - I的螺距与第二组条形凹槽各条形凹槽3 - 2的螺距相等;由条形凹槽3分隔的多个凸起块4是形状及大小一致的菱形凸起块,菱形凸起块一对角线处于罗拉2轴向、另一对角线处于罗拉2周向,凸起块4在网纹面上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罗拉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5 (动力装置)、主动链轮6、链条7、从动链轮8、上齿轮9和下齿轮10,主动链轮6固定安装在电动机5的动力输出轴11上,从动链轮8固定安装在罗拉2 — I的一端,主动链轮6通过链条7连接从动链轮8,上齿轮9固定安装在罗拉2 - I的另一端,下齿轮10固定安装在罗拉2 - 2的一端并且与上齿轮9啮合。下面简述一下本纱线牵引机构的工作原理参考图3,由提花机构输出的纱线12首先包绕上边的罗拉2 - 1,再包绕下边的罗拉2 - 2,自下边的罗拉2 - 2送出后喂入簇绒针,也就是说,纱线12在纱线牵引机构中按S形路线移动,纱线12在两个罗拉2上均有 一定大小的包角;电动机5带动主动链轮6旋转,主动链轮6经链条7、从动链轮8带动罗拉2 — I旋转,罗拉2 — I通过上齿轮9、下齿轮10带动罗拉2 — 2旋转(罗拉2 — 2与罗拉2 — I旋转方向相反),利用罗拉2外表面与纱线12之间的摩擦力,对纱线12进行牵引。
权利要求1.一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包括支架、两个罗拉以及罗拉驱动机构,两个罗拉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两个罗拉均与罗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罗拉的外表面为花纹面;两个罗拉之间有间距,其中一个罗拉处于另一个罗拉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花纹面的花纹纹路为网纹,该花纹面由设于罗拉外表面上相交的多个条形凹槽、以及由所述条形凹槽分隔的多个凸起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条形凹槽分成两组,其中第一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一个方向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第二组条形凹槽包括沿第二个方向延伸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条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条形凹槽中的各条形凹槽沿左旋螺旋线延伸,第二组条形凹槽中的各条形凹槽沿右旋螺旋线延伸,并且第一组条形凹槽中各条形凹槽的螺距与第二组条形凹槽各条形凹槽的螺距相等。
专利摘要一种提花簇绒机的纱线牵引机构,包括支架、两个罗拉以及罗拉驱动机构,两个罗拉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两个罗拉均与罗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罗拉的外表面为花纹面;两个罗拉之间有间距,其中一个罗拉处于另一个罗拉下方。本实用新型牵引纱线时,纱线在两个外表面为花纹面的罗拉上均有一定大小的包角,利用罗拉外表面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对纱线进行牵引,具有足够大的牵引力;而且,由于牵引过程中纱线是包绕在罗拉上的,纱线没有受到纱线牵引机构的挤压,因此不会在纱线上产生压痕,可有效避免在簇绒产品上产生不需要的花纹,确保簇绒产品的美观程度。
文档编号D05C15/16GK202766841SQ20122040563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郑伯强, 徐祖国 申请人:广东大洋地毯机械设备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