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66375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经纬向均采用涂炭加工处理后的进口尼龙66化纤长丝为原料,有效减少纱线运动产生的静电,提高产品抗静电效果,克服了国产织机被动传动,便于更好地控制质量稳定;利用日本织带机设备,通过改造实现了张力检测积极传动进行织造;采用高密斜纹反向织造,更贴近特高支纱的运行方向,减少摩擦阻力,提高集聚性能,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目数,比常规目数增加10%-15%,调整其透气性,实现与特高支纱纤维须条较细的配合,提高适纺性能;采用蒸汽定型,延长定型时间,使尺寸稳定性更好,延长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紧密纺配件中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紧密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控制区,实现纤维束加捻之前的横向凝聚,使纤维束的宽度大大缩小,几乎接近加捻三角区的宽度,纤维束经过集聚后再被加捻卷绕,几乎纤维束的每根纤维都能紧密到纱体中,从而提高成纱性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大减少有害毛羽。
[0003]网格圈型紧密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紧密纺形式,其通过网格圈实现纤维集聚,因此网格圈是核心元件。但是目前网格圈生产特高支纱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特高支纱生产过程中,由于纤维较少,纤维须条较细,使得传统网格圈对纤维集聚过程中的控制变差,影响成纱质量。同时,目前网格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失效,需要更换,网格圈通常的失效形式有:受力后伸长变形,磨损形成破洞,抗静电差形成积花,进而导致网格圈散边、断裂或者形成窟窿,导致网格圈的使用寿命缩短,这是由于它自身化学纤维单丝的材料性质以及长期受压的工作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质来提高其抗拉伸强度的方法受到价格的限制,对网格圈性能的改善也不是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特高支纱生产的耐用紧密纺网格圈及其加工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进口尼龙66为原料,并进行涂炭加工后使用,有效减少纱线运动产生的静电,提高产品抗静电效果;利用日本织带机设备,自行改造加大织机张力,调整提综顺序,配套相应的棕丝、钢筘等器材,满足织造要求,通过改造实现了张力检测积极传动,克服了国产织机被动传动,便于更好地控制质量稳定;采用高密斜纹反向织造,更贴近特高支纱的运行方向,减少摩擦阻力,提高集聚性能,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目数,比常规目数增加10% _15%,调整其透气性,实现与特高支纱纤维须条较细的配合,提高适纺性能;采用蒸汽定型,延长定型时间,使尺寸稳定性更好,延长使用寿命。
[0006]本发明网格圈采用经过涂炭加的进口尼龙66织造,有效减少纱线运动产生的静电,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恒温蒸汽定型进行一次预缩处理与经纬组织结点超声波二次加热定型相配合的方法,保证网格圈的各个组织结点粘结固定,经纬各单丝不能移动,从而避免外力导致网格圈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一、网格圈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化纤长丝织造,基丝采用经过涂炭加工后的进口尼龙66,导电材质可以为碳或银镀层,织造时考虑预缩量,网格圈直径应比成品大2% -7%。
[0008]二、利用日本织带机设备,自行改造加大织机张力,调整提综顺序,配套相应的棕丝、钢筘等器材,满足织造要求,通过改造实现了张力检测积极传动,克服了国产织机被动传动,便于更好地控制质量稳定;织造过程中采用高密斜纹反向织造,同时适当增加目数,比常规目数增加10% -15%。
[0009]三、将织造成管状的网格圈坯料切成一定长度,套在相应的芯棒上,芯棒直径必须小于坯料的直径,套制过程中不能施以太大外力,防止坯料上的经纬纱移动。
[0010]四、将套在芯棒上的网格圈放入烘箱进行第一次恒温蒸汽热定型预缩处理。
[0011]五、将套有网格圈坯料的芯棒架到切烫装置上,按照网格圈所需规格对网格圈进行切割和熔边。
[0012]六、采用超声波加热定型的方式对单只网格圈进行二次定形,使网格圈的经纬组织结点粘结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其特征在于网格圈由经纬均由经过涂炭加工的进口尼龙66化纤长丝织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密斜纹反向织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其特征在于网格圈设计目数比常规目数增加10% -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其特征在于网格圈采用蒸汽定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支纱专用网格圈,其特征在于织造过程中采用张力检测积极传动。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4131370SQ20131015926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日
【发明者】章彦, 王晓敏, 朱振岳, 韦翠英, 阚新荣, 孙建平 申请人: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