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1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纤维和薄荷和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纱线由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纤维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所占比重为:芦荟纤维10~50%、薄荷纤维10~50%、棉纤维40~70%,芦荟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放湿性,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蓬松性;薄荷纤维具有清香除臭、抗菌消炎,吸湿透气性好特点;同时,棉纤维也具有较好的吸收透气性,三种纤维混纺,取长补短,得到的纱线具有吸湿透气、亲肤养肤、持久抑菌的功效。
【专利说明】一种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 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芦荟纤维是继牛奶蛋白纤维、珍珠纤维及海藻纤维之后的又一新型护肤纤维,作 为一种集医药、美容、保健、食品及观赏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植物,芦荟早已受到日、美等发 达国家消费者的不断追捧,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芦荟"热潮。芦荟含有丰富的天然 维生素E、C、A及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如钾、锌、硒等)和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保持机体青 春常在的基本营养素。另外,如芦荟多糖、酚类化合物等都是芦荟所特有的美容护肤成份, 这些特殊成份和基本美容营养素一起,共同完成芦荟良好的美容护肤作用。芦荟纤维具有 良好的吸湿性、放湿性,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蓬松性,抗起毛起球性能突出,用其加工的织物 穿着特别舒适。但是作为一种保健纤维,芦荟纤维的抑菌率低,抑菌持久性差。
[0003] 薄荷是中华常用的中药之一,薄荷中的薄荷醇和8种茶萘酚酸,在中医上是常用 的凉性发汗解热药,薄荷醇能刺激皮肤末梢感受器,先产生凉的感觉,继而有轻微的灼热 感,缓慢渗透人皮肤,引起长时间的充血,从而达到治疗作用;薄荷所含的8种茶萘酚酸是 有效的抗炎剂,能治疗各种皮炎,如过敏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 和湿疹等;薄荷纤维是将薄荷中的主要成分薄荷醇和8种茶萘酚酸提取物在纺丝过程中均 匀加入天然的再生纤维中,薄荷纤维具有优良的保健功能,清香除臭、抗菌消炎,抗菌功能 持久,抑菌率高达99%以上,纤维可纺性好,混纺性好,吸湿透气性好。
[0004] 棉纤维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式 由a葡萄糖为基本结构单元重复构成,其元素组成为碳44. 44%、氢6. 17%、氧49. 39%。棉纤 维的聚合度在6000?11000间。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 性基因(-0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 5%左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透气、亲肤养肤、持久抑菌的芦荟纤维、薄荷纤维 和棉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芦荟纤维和薄荷纤维和棉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纱线的组分为芦荟 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纤维,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含量为:芦荟纤维10?50%、薄荷纤维 10?50%、棉纤维40?70%。
[0007] 所述的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的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如下: (1) 芦荟纤维/薄荷纤维/棉10?50%/10?50%/40?70% ;成纱线密度48tex? 7. 4tex ; (2)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开清棉步骤:采用清花工序混棉,开清棉采用多梳少打 柔和工艺,打手速度偏低撑握,减少纤维损伤,同时配置多仓混棉机; (3)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梳理步骤:锡林转速为320?350r/min,刺辊转速为 650?800r/min,锡林、盖板5点隔距偏大撑握,减少纤维损伤,总牵伸倍数为98?170,生 条定量 17. 5g ?21g/5cm ; (4)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并条步骤:头道采用6?8根并合,二道和三道并条采用 8根条子并合,头并后区牵伸倍数1. 8?2,二并后区牵伸倍数1. 2?1. 4,三并后区牵伸倍 数在1?1. 1 ; (5)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粗纱步骤:粗纱牵伸倍数7?10,后区牵伸倍数宜小选 择,选为1. 18?1. 30 ; (6)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细纱步骤: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芦荟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纤维混纺,三者取长补短,得到的 纱线具有吸湿透气、亲肤养肤、持久抑菌的功效,改善了各种纤维单独纺纱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0] 原料准备:芦荟纤维1. 33dtexX 38mm ;薄荷纤维1. 33dtexX 38mm ;棉229,马克隆 值4. 3 纺纱规格:芦荟纤维/薄荷纤维/棉纤维:20%/20%/60%, 成纱线密度:16. 8tex a. 开清棉工序 芦荟纤维20% +薄荷纤维20%:抓棉机打手转速为850r/min,打手伸出胁条2mm ; SFA035C型混开棉机角钉帘?压棉帘隔距为20mm,均棉打手速度140r/min平行打手速度 I为260r/min,II为330r/min,鼻形打手速度450r/min,FA106A型豪猪开棉机打手速度为 460r/min,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790r/min,棉卷重量不勻0. 8% ; 棉:抓棉机打手转速为850r/min,打手伸出胁条2mm ;SFA035C型混开棉机角钉帘?压 棉帘隔距为20mm,均棉打手速度140r/min,平行打手速度I为320r/min,II为350r/min, 鼻形打手速度460r/min,FA106A型豪猪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70r/min,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 790r/min,棉卷重量不匀0. 75% ; b. 梳理工艺 选用FA231A梳棉机,锡林转速为330r/min,刺辊转速为675r/min,道夫速度为18r/ min,锡林盖板5点隔距为0. 31、0. 28、0. 28、0. 28、0. 31 (mm),总牵伸倍数为114,生条定量 18g/5m ;c?并条工艺 选用TMD - 81、TMD - 81 (S)并条机,三道并条工艺,头道6根条子并合,其中棉纤维 两根,2?3道采用8根条子并合,头并后牵伸区牵伸倍数1. 76,二并后区牵伸倍数1. 23, 三道并条后区牵伸倍数为1. 27 ; d.粗纱工艺 选择FA458A粗纱机,粗纱总牵伸倍数为8. 9,后区牵伸倍数宜小选择,选为1. 17,粗纱 捻系数为60,锭速为900r/min ; e.细纱工艺 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选择FA506细纱机,细纱锭速为12000rpm,集聚槽吸风负压控制 在2000Pa,吸风双槽对称配置,双槽出口间距上6mm下3mm,槽宽1.5,细纱捻系数330。 [001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芦菩纤维、薄荷纤维和棉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纱线的组分为芦菩 纤维、薄荷纤维和棉纤维,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含量为:芦菩纤维10?50%、薄荷纤维 10 ?50%、棉 40 ?70〇/〇。
2.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菩纤维、薄荷纤维和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 在于:
(1)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纺纱规格为: 芦菩纤维/薄荷纤维/棉10?50%/10?50%/40?70% ; 成纱线密度48tex?7. 4tex ; (2)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开清棉步骤;采用清花工序混棉,开清棉采用多梳少打 柔和工艺,打手速度偏低撑握,减少纤维损伤,同时配置多仓混棉机; (3)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梳理步骤:锡林转速为320?350r/min,刺親转速为 650?8(K)r/min,锡林、盖板5点隔距偏大撑握,减少纤维损伤,总牵伸倍数为98?170,生 条定量 17. 5g ?21g/5cm ; (4)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并条步骤:头道采用6?8根并合,二道和H道并条采用 8根条子并合,头并后区牵伸倍数1. 8?2,二并后区牵伸倍数1. 2?1. 4, H并后区牵伸倍 数在1?1. 1 ; (5)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粗纱步骤;粗纱牵伸倍数7?10,后区牵伸倍数宜小选 择,选为1. 18?1. 30 ; (6) 所述混纺纱线生产工艺的细纱步骤: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
【文档编号】D02G3/04GK104420041SQ20131040601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孙建华 申请人:南通格来斯毛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