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

文档序号:166823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包含:(a)提供一溶剂及一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b)加热该溶剂至其沸点,使该溶剂持续产生一新鲜蒸气,该新鲜蒸气的温度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且该染料可以溶解于该溶剂中;(c)使该新鲜蒸气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一该溶剂的冷凝液;(d)利用该溶剂的冷凝液萃取该聚酯纤维中的该染料,以形成一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e)使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回至该溶剂中;(f)重复进行前述步骤使该聚酯纤维脱色。本发明脱色方法可以将染料移除并能避免染料回染与残留等问题,溶剂用量少且可以循环使用。
【专利说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环保意识增强,工业与民生用废弃物的再利用已形成现今重要议题与商机。 目前全球的聚酯制品年产量约为7000万吨,其中,占聚酯总量3成的瓶用聚酯材料,目前已 具备完善的回收机制,而全球消耗量最大的纺纤用聚酯纤维却仍未建立合理的回收,因此 成为现今最重要议题之一。
[0003] 聚酯纤维回收系统中,染料的去除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若聚酯纤维中的染料 未能完全去除,则后续回收将无法有效进行聚酯材料的纯化与再使用,所以如何建立有效 的染料去除方法则是建立聚酯纤维回收系统必须克服的重点。
[0004] 美国专利公告第5356437和5613983号公开利用氧化剂将聚酯纤维中的染料氧 化,达到淡色或脱色的效果。但此方法并未将染料从聚酯纤维中移出,停留于聚酯纤维中的 染料在后续回收纯化中仍会造成极大困扰,主要的困扰是聚酯纤维所惯用的分散型染料分 子尚具有许多重氮基或卤素(C1或Br)等基团,高温下易引发一连串热分解反应或其他副 反应,当副反应所产生的副产物分散于聚酯纤维中,会造成聚酯的纯度降低及物性劣化,因 此后续的脱色技术开始朝向利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去除聚酯纤维中的染料。
[0005] 美国专利公告第7192988号公开利用活性碳吸附聚酯产品中的染料的方法。但此 方法必须先加入甲醇或乙二醇至聚酯产品,以使聚酯产品于180°C至280°C下解聚成较小 的单体,接着使该单体于高温下(170°C以上)进行活性碳的吸附。此方法虽然不会破坏染 料的结构,但于解聚的过程中,染料会因为高温环境及触媒的存在发生一连串热分解反应 或其他副反应产生,造成活性碳吸附能力下降;此外,活性碳对染料为选择性吸附,不同种 类的活性碳会因为具有不同的表面孔洞结构和官能基团,对于各种染料的吸附/脱附效果 不同。此方法的另一个困难点在于尚需将吸附有染料的活性碳自该聚酯产品移除,方能获 得脱色的聚酯产品,而聚酯单体和活性碳不易分离,致使活性碳的去除更加困难。
[0006] 更近期的脱色技术则着重在使聚酯纤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状态下来移除染料,例 如采用溶剂萃取的方式将聚酯纤维中的染料溶出并带走。此法的优点为能将染料移除,且 能有效避免染料因受到高温而分解或产生副产物等问题,但在符合环保需求及不危害人体 健康的考量下,降低溶剂的使用量成为重要的课题。
[0007] 美国专利公告第7959807号公开一种以非氯系溶剂萃取使聚酯纤维脱色的方法, 此法是将聚酯纤维浸泡于溶剂中,以让聚酯纤维接触溶剂并进行染料的萃取,此法因采用 浸泡方式进行萃取,所以当溶剂中的染料达到饱和浓度时,则会有染料回染至聚酯纤维的 问题,所以必需对聚酯纤维进行多次萃取,耗费大量溶剂方能达到所需的染料去除率,就环 保的角度来说仍不够理想。
[0008] 由上述可知,以萃取方式移除聚酯纤维中的染料,虽可避免染料及聚酯纤维于高 温下所衍生的问题,但需通过增加萃取次数,才可以提高染料移除率,过程中使用大量溶剂 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仍需找寻一种高效率且对环境较为友善的使经染料着色的 聚酯纤维脱色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环保且有效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 法。且此方法不需通过浸泡的方式即可以使该溶剂以新鲜蒸气的型态与该聚酯纤维接触。
[0010] 本发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包含:
[0011] (a)提供一溶剂及一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
[0012] (b)加热该溶剂至其沸点,使该溶剂持续产生一新鲜蒸气,该新鲜蒸气的温度介于 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且该染料可以溶解于该溶剂中;
[0013] (c)使该新鲜蒸气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一该溶剂的冷凝液;
[0014] (d)利用该溶剂的冷凝液萃取该聚酯纤维中的该染料,以形成一带有该染料的萃 取液;
[0015] (e)使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回至该溶剂中;
[0016] (f)重复进行步骤(a)至步骤(e),使该聚酯纤维脱色。
[0017] 较佳地,该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为17-40(J/cm2)°_5。
[0018] 较佳地,该溶剂是选自于: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己醇、乙二 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氮,氮-二甲基乙胺、二甲基亚砜、 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及前述的组合。
[0019] 较佳地,该步骤(c)的冷凝液的温度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 间。
[0020] 较佳地,该聚酯纤维与该冷凝液的重量比例为1 :4至1 :2。
[0021] 较佳地,该染料包括一分散型染料。
[0022] 较佳地,该聚酯纤维是隔离地设置于该溶剂上,而该新鲜蒸气是通过且部分冷凝 于该聚酯纤维。
[0023] 较佳地,于该步骤(e)中,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是借由重力自该经染料着色的 聚酯纤维滴落至该溶剂。
[0024] 较佳地,步骤(a)至步骤(f)是于一脱色槽中进行,且该脱色槽还设有一冷凝设 备。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通过使溶剂形 成新鲜蒸气再冷凝的方法萃取该聚酯纤维中的染料,能够将染料完全移除,以取代过去以 溶剂浸泡聚酯纤维去除染料的方式。本发明脱色方法可以循环使用溶剂而大幅减少溶剂用 量,且经移除的染料不会再回染该聚酯纤维,并符合环保及节约成本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态 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包含:
[0028] (a)提供一溶剂及一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
[0029] (b)加热该溶剂至其沸点,使该溶剂持续产生一新鲜蒸气,其中,该新鲜蒸气的温 度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且该染料可以溶解于该溶剂中;
[0030] (c)使该新鲜蒸气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一该溶剂的冷凝液;
[0031] (d)利用该溶剂的冷凝液萃取该聚酯纤维中的该染料,以形成一带有该染料的萃 取液;
[0032] (e)使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回至该溶剂中;
[0033] (f)重复进行步骤(a)至步骤(e),使该聚酯纤维脱色。
[0034] 该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是指内含有染料的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种类并没有特 别限制,可例如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简称PET,玻璃转移温度为69-82°C, 熔点为250-265°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简称PBT,玻璃转移温度为80°C,熔点为 225°C)、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简称PTT,玻璃转移温度为60°C,熔点为223°C)、聚对 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纤维(简称PCT),及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简称 PEN,玻璃转移温度为117°C,熔点为337°C)等。较佳地,该聚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纤维。该染料为一般适用于聚酯纤维的染料,可例如但不限于分散型染料、阳离子性染料 及荧光增白剂等。较佳地,该染料包括一分散型染料,可例如但不限于中孚染料股份公司出 品的XF-19、CBN-356或XF-284。较佳地,该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进一步包含添加剂,可 例如但不限于各式加工助剂。
[0035] 在步骤(b)中,该新鲜蒸气的温度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 且该染料可以溶解于该溶剂中。在一般现有技术中,新鲜蒸气的温度即为该溶剂的沸点,所 以,较佳地,该溶剂的沸点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若该溶剂于常压下 的沸点低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则可通过加压的方式,使该溶剂的沸点提升至不 低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相反地,若溶剂于常压下的沸点高于该聚酯纤维的熔点 温度时,则可通过减压方式,使该溶剂的沸点降低至不高于该聚酯纤维的熔点温度。前述的 加压或减压方式,于本发明中并无特别限制,该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经由 阅读本发明说明书,当可以理解并选用适合的现有方式进行加压或减压。
[0036] 本发明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该溶剂至其沸点,并于该温度下,使该溶剂持续产生 该新鲜蒸气;该加热装置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加热该溶剂至该溶剂的沸点即可。该加 热装置可与聚酯纤维分别设立于不同的槽体中,而加热装置所产生的新鲜蒸气可借由管线 注入具有聚酯纤维的槽体中以进行脱色。此方法不需通过浸泡的方式即可以使该溶剂以蒸 气的型态与该聚酯纤维接触。当该聚酯纤维与该新鲜蒸气接触后,由宏观的角度,该聚酯纤 维会开始膨润,由微观的角度,该聚酯纤维内的分子会受新鲜蒸气的温度影响开始进行分 子运动,此有利于步骤(d)的萃取。
[0037] 较佳地,该步骤(c)的冷凝液的温度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 间,且不高于溶剂的沸点;若该冷凝液温度高于该聚酯纤维的熔点(Tm),该聚酯纤维恐因 温度过高而熔化;若该冷凝液温度低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该染料不易被冷凝液 萃取出来。又较佳地,该步骤(c)的冷凝液的温度为130-220°C,更佳地为140-190°C。另, 该冷凝液的温度可借由红外线检测器测量而得,且可视需要调整该聚酯纤维与外部热源的 距离来控制反应期间该聚酯纤维与该冷凝液的温度,当聚酯纤维与外部热源距离较近时, 冷凝液温度可提高,相反地,若聚酯纤维与外部热源距离较远时,可相对降低冷凝液温度。 该距离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该距离能使该聚酯纤维与该冷凝液的温度控制在介于该聚酯纤 维的玻璃转移温度与熔点间即可。
[0038] 较佳地,该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为17-40 (J/cm2) ° 5。
[0039] 较佳地,该溶剂是选自于:二甲苯[Xylene,沸点140°C,溶解度参数17.93 (J/ cm2) °5]、对二甲苯[p-Xylene,沸点 138.3 °C,溶解度参数 17. 93 (J/cm2) °5]、间二甲 苯[m-Xylene,沸点 139 °C,溶解度参数 17. 93(J/cm2)a5]、邻二甲苯[o-Xylene,沸 点144 °C,溶解度参数17. 93 (J/cm2) °_5]、正己醇[1-Hexanol,沸点158 °C,溶解度参 数 21. 68(J/cm2)a5]、乙二醇[EthyleneGlygcol,沸点 197 °C,溶解度参数 34. 09(J/ cm2) °_5]、二乙二醇[diethyleneglycol,沸点 230 °C,溶解度参数 27. 09 (J/cm2)a5]、 1,3-丙二醇[1,3-?1'叩&1^虹01,沸点217 1:,溶解度参数 27.400/0112)0.5]、1,4-丁 二醇[l,4-Butanediol,沸点 230 °C,溶解度参数 22. 31(J/cm2)a5]、二甲基甲酰 胺[Dimethylformamide,沸点 153 °C,溶解度参数 24. 74(J/cm2)a5]、N,N-二甲基 乙胺[Dimethylacetamide,沸点 116 °C,溶解度参数 22.0(J/cm2)a5]、二甲基亚 砜[Dimethylsulfoxide,沸点 189 °C,溶解度参数 24. 54(J/cm2)a5]、碳酸乙烯酯 [EthyleneCarbonate,沸点 248 °C,溶解度参数 30. 06 (J/cm2) °_5]、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沸点 242°C,溶解度参数 27. 19 (J/cm2)a5],碳酸丁烯酯[Butylenescarbonate, 沸点251°C,溶解度参数24. 74 (J/cm2) °_5],及前述的组合,上述溶剂沸点皆于常压下所测 得。更佳地,该溶剂是选自于:乙二醇、二甲苯、正己醇、1,3_丙二醇、碳酸乙烯酯,及前述的 组合。
[0040] 较佳地,该聚酯纤维与用于萃取染料的该冷凝液的重量比例为1 :4至1 :2,该重量 比的计算方式是将一聚酯纤维布予以秤重,记为「原聚酯纤维布重」,并在聚酯纤维布完全 润湿且开始滴落液体时(已达饱和吸附量),取出该聚酯纤维布并秤重,记为「饱和吸附的 聚酯纤维布重」,将饱和吸附的聚酯纤维布重减去原聚酯纤维布重后,则为该「溶剂的冷凝 液重量」,并计算该溶剂的冷凝液重量与原聚酯纤维布重的重量比。
[0041] 步骤(c)是使该蒸气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该溶剂的冷凝液,该新鲜蒸气不限于通 过该聚酯纤维并直接冷凝于该聚酯纤维上,或是接触该脱色槽且冷凝于槽壁后滴落于该聚 酯纤维。需特别注意的是,该聚酯纤维并未实质直接接触该溶剂,较佳地,该聚酯纤维是隔 离地设置于该溶剂上,而该溶剂所产生的新鲜蒸气是通过且部分冷凝于该聚酯纤维上;更 佳地是该新鲜蒸气通过该聚酯纤维,并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该溶剂的冷凝液。
[0042] 相较于过去将该聚酯织物浸泡于溶剂中进行萃取的作法,本发明脱色方法所需的 溶剂用量明显减少,且当步骤(d)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回至该溶剂,该带有该染料的萃 取液的溶剂部分又可以重新转变成该新鲜蒸气,因此能够重复地对该聚酯纤维进行脱色。 [0043] 使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自该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分离的方法可以是任何已 知的固液分离方法,可例如但不限于重力自然滴落、压力过滤器、由氮气加压过滤、真空吸 引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方式。较佳地,使用重力自然滴落时,该聚酯纤维是隔离地设置于该 溶剂上,而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是借由重力自该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滴落至该溶剂。
[0044] 本发明脱色方法并不限于特定的反应空间中进行,只要该反应空间可以使该新鲜 蒸气不外泄且可以承受该溶剂的沸点即可。该新鲜蒸气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该溶剂至其 沸点,并于该温度下,使该溶剂持续产生该新鲜蒸气;该加热装置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 以加热该溶剂至该溶剂的沸点即可。该加热装置可与聚酯纤维分别设立于不同的槽体或是 设立于同一槽体中,当设立于不同槽体时,经加热装置所产生的新鲜蒸气可借由外接管线 注入具有聚酯纤维的槽体中,以进行脱色。
[0045] 较佳地,步骤(a)至步骤(e)是于一脱色槽中进行。需说明的是,该新鲜蒸气不限 于直接冷凝于该聚酯纤维上,或是接触该脱色槽且冷凝于槽壁后滴落于该聚酯纤维,只要 于步骤(d)中该溶剂的冷凝液与该染料接触,即可以萃取该染料,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0046] 参阅图1,在本发明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一溶剂 2、一聚酯纤维3及一金属网架4是放置于一脱色槽1中,其中,该脱色槽1是设置在一外部 热源5上,且该脱色槽1上方还设有一冷凝设备6 ;该脱色槽1中盛装有该溶剂2,该聚酯纤 维3是放置于该金属网架4上且隔离地设置于该溶剂2上,不与该溶剂2接触。
[0047] 当该外部热源5加热并达到该溶剂的沸点,该溶剂2形成该新鲜蒸气(图未示), 该新鲜蒸气将充满脱色槽1并与该聚酯纤维3接触,同时,该聚酯纤维3开始膨润(图未 示)。该新鲜蒸气于该聚酯纤维3及该脱色槽1的内表面上冷凝形成该溶剂2的冷凝液,其 中,冷凝于该聚酯纤维3上的冷凝液将直接萃取该聚酯纤维3中的染料,冷凝于该脱色槽1 的内表面上的冷凝液将滴落至该聚酯纤维3上再萃取该染料,形成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 (图未示)。当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凝聚于该聚酯纤维3中并且达到该聚酯纤维的饱和 吸附量时,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即借由重力自该聚酯纤维3滴落回流至该溶剂2中。其 中,所谓「饱和吸附量」是指该聚酯纤维完全被该萃取液浸湿且使该萃取液开始滴落时的聚 酯纤维中所吸附溶剂的冷凝液重量。带有该染料的该萃取液中的溶剂2部分因处于其沸点 的环境下又再次形成蒸气并与该聚酯纤维3接触,如此不断地循环,直到该聚酯纤维3脱色 至所需求的程度,其中该染料是借由冷凝液被萃取出来,并不会随着蒸气被带回聚酯纤维。
[0048] 较佳地,该聚酯纤维3与外部热源5的距离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以调控该聚酯纤 维3中的冷凝液的温度。
[0049]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 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0050] 〈化学品及仪器〉
[0051] 1.XF-19:高牢度偶氮型深黄色染料,属于分散型染料,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出 品。
[0052] 2. CBN-356:分散型深红色染料,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0053] 3. XF-284:分散型深蓝色染料,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0054] 4.二甲苯:购自于J. T. Barker,纯度为 99. 9%。
[0055] 5.乙二醇:购自于东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0056] 6.正己醇:购自于AlfaAesar,纯度为"%。
[0057] 7.1,3_ 丙二醇:购自于MerckSchuchardtOHG,纯度为 98%。
[0058] 8.碳酸乙烯酯:购自于东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0059] 9.丙酮:购自于友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0060] 10.色差计:供应商NIPP0NDENSH0KU,型号NE4000。
[0061] <实施例1至10及比较例1至6>
[0062][实施例1]
[0063] 首先秤取1.5g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100%聚酯纤维,布面面积10X10cm2,是 经XF-19染色的PET,玻璃转移温度为69°C,熔点为250°C)。
[0064] 于一 1L常压玻璃脱色槽底部设置一加热器,使该脱色槽底部及槽身可以加热 升温,脱色槽顶部设置一冷凝设备,并于脱色槽中装入150g二甲苯(J.T.Barker,纯度 99. 9%)。该脱色槽内部放置一金属多孔网架,将前述深黄色经染聚酯纤维布放置于该金属 网架上,使该聚酯纤维布与脱色槽中的溶剂液面维持一段固定距离。
[0065] 控制该脱色槽中的温度为二甲苯的沸点(即140°C),于常压下使二甲苯形成新鲜 蒸气对该聚酯纤维布进行脱色处理1小时,该新鲜蒸气的温度为140°C(即为二甲苯的沸 点)。然后,取出该聚酯纤维布并置入25°C去离子水中,以去除表面过多的溶剂,并于100°C 下烘干。
[0066] 实施例1的染料、聚酯纤维布及溶剂种类,以及各项反应参数详细记载于表1。
[0067][实施例2至7]
[0068] 实施例2至7是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分别对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进行脱 色,不同的地方在于:实施例2及5至7改变溶剂种类,而产生不同种类的新鲜蒸气,实施例 3及4是采用经不同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PET,玻璃转移温度为69°C,熔点为250°C)进 行测试,并改变溶剂的种类,详如表1所示。
[0069][比较例1]
[0070]比较例1为未经染色的白色聚酯纤维织物。
[0071][比较例2及3]
[0072] 比较例2及3是分别采用溶剂浸泡萃取的方式对1. 5g深黄色经染聚酯纤维布 (100%聚酯纤维,布面面积10X10cm2,分散型染料XF-19为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 高牢度偶氮型染料)进行脱色。
[0073] 比较例2是于一 1L玻璃脱色槽底部设置一加热器,使该脱色槽底部及槽身可以 加热升温,脱色槽顶部设置一冷凝设备,并于脱色槽中装入150g二甲苯(J.T.Barker,纯度 99.9%)。将该聚酯纤维布完全浸泡于该溶剂液面下。控制该脱色槽中的新鲜蒸气的温度为 140°C,进行脱色处理1小时。然后,取出该聚酯纤维布并置入25°C去离子水中,以去除表面 过多的溶剂,并于l〇〇°C下烘干。
[0074] 比较例3的作法大致与比较例2相同,不同处在于改变溶剂的种类。比较例2及 3的染料、聚酯纤维布及溶剂种类,以及各项反应参数详细记载于表1。
[0075][比较例4及5]
[0076] 比较例4及5是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分别对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进行脱 色,不同的地方在于改变溶剂的种类,其中,去离子水沸点为l〇〇°C,对该染料的溶解度参数 为47. 84(J/cm2)°_5,丙酮的沸点为56. 5°C,对该染料的溶解度参数为20. 25(J/cm2)°_5。
[0077] 比较例4及5的染料、聚酯纤维布及溶剂种类,以及各项反应参数详如表1所示。
[0078][实施例8至10]
[0079] 实施例8至10是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分别对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进行 脱色,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调整该聚酯纤维布与外部热源的距离来控制反应期间该聚酯 纤维布冷凝液的温度,使冷凝液的温度分别为190°C、160°C及140°C,详如表2所示。
[0080] [比较例6]
[0081] 比较例6是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分别对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布进行脱色, 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调整该聚酯纤维布与外部热源的距离来控制反应期间该聚酯纤维布 冷凝液的温度,使冷凝液的温度为80°C,详如表2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 提供一溶剂及一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 (b) 加热该溶剂至其沸点,使该溶剂持续产生一新鲜蒸气,该新鲜蒸气的温度介于该聚 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且该染料可以溶解于该溶剂中; (c) 使该新鲜蒸气于该聚酯纤维中生成一该溶剂的冷凝液; (d) 利用该溶剂的冷凝液萃取该聚酯纤维中的该染料,以形成一带有该染料的萃取 液; (e) 使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回至该溶剂中; (f) 重复进行步骤(a)至步骤(e),使该聚酯纤维脱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剂的 溶解度参数为17-40 (J/cm2)a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剂是 选自于: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己醇、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 1,4-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氮,氮-二甲基乙胺、二甲基亚砜、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 酸丁烯酯,及前述的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 的冷凝液的温度是介于该聚酯纤维的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酯纤 维与该冷凝液的重量比例为1 :4至1 :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染料包 括一分散型染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酯纤 维是隔离地设置于该溶剂上,而该新鲜蒸气是通过且部分冷凝于该聚酯纤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 (e)中,该带有该染料的萃取液是借由重力自该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滴落至该溶剂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染料着色的聚酯纤维的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至步骤(f)是于一脱色槽中进行,且该脱色槽还设有一冷凝设备。
【文档编号】D06L3/00GK104420191SQ20131054162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刘邦锦, 郑幸伶, 王正廷 申请人: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