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

文档序号:16693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具体包括将经染料染色织物经防染料迁移整理、防水防油整理、聚氨酯涂层整理、聚酯涂层整理和轧光整理,制得功能涂层整理纺织品。制备的纺织品不仅具有特殊的涂层产品风格,而且克服了分散染料因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会产生的染料迁移问题;并且该整理方法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可操作性,适于工业化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背景技术】
[0002]含涤纶、锦纶纤维染色织物的涂层整理,因涂层剂中含有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经涂层整理的织物,在高温处理时,纤维内部的染料,特别是分散染料,会发生热迁移,染料热迁移的方向与染料的上染过程相反,部分染料会重新迁移至纤维表面,导致整理后的染色织物的成品色牢度大幅度下降。并且随着多样化纺织品涂层整理的发展,分散染料不仅有热迁移现象,而且有溶剂迁移现象,特别当非极性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甚至在成品较长时间放置时就会发生,溶剂迁移导致织物表面产生色花和色点。如涤锦织物的涂层产品,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织物先经有机氟防水剂整理,再在织物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水溶性聚氨酯树脂(PU)涂层,织物另一面(织物的正面)进行油腊涂层完成涂层整理,结果发现涂层整理织物在放置15?20天后,分散染料会向表面发生迁移,特别是深色制品,会产生严重的色点和色花等病疵。
[0003]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种防染料迁移织物涂层的整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因涂层剂中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导致分散染料向纤维表面热迁移或者溶剂迁移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染料热迁移以及溶剂迁移的问题,由其整理得到的织物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防油和油光效果以及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0005]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防染料迁移整理:将染色织物浸轧防迁移剂水溶液,再经12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
所述防迁移剂水溶液由阴离子高分子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钾和水组成,其中阴离子高分子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2?5%,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2?1%,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数为4?8%,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数为0.168?0.63%,其余为水;所述阴离子高分子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或者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物树脂;
(2)防水防油整理:将经步骤(I)焙烘处理过的织物浸轧防水防油剂乳液,再经160?180°C焙烘处理2?3分钟;
所述的防水防油剂乳液由有机氟树脂乳液和水组成,其中有机氟树脂乳液的质量分数为4?10% ;所述有机氟树脂为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3)涂层整理:将经步骤(2)焙烘处理过的织物的反面进行直接涂层整理,再经14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所述的涂层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涂敷量为20?35克/平方米;
(4)聚酯涂层整理:将经步骤(3)焙烘处理过的织物的正面进行直接涂层整理,再经14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所述的涂层剂为高分子聚酯乳液;涂敷量为15?25克/平方米;
(5)轧光整理:将经步骤(4)焙烘处理过的织物进行轧光整理即完成染色织物功能涂
层的整理。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染色织物为用分散染料染色的织物。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阴离子高分子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5?3.5万。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物树脂由质量比为5?7: I的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制得。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为涤纶织物、锦纶织物或涤锦交织物;所述涤锦交织物中,按质量百分比,涤纶75%,锦纶25%。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轧光温度为50?120°C,线压力500?3000公斤/米°
[0011]本发明中,织物分二面,可根据织物的织地区分为正面和反面;浸轧、涂层整理属于现有技术,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机氟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酯涂层剂。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首次在染色织物涂层整理工艺中加入防染料迁移整理,使得染料具有很好的耐溶剂迁移牢度,从而避免了因其它整理剂中含有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染料迁移现象,沾色程度最高达到5级;
(2)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制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防油和油光效果,以及优异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同时整理后的织物表面没有色点、色花缺陷;
(3)本发明的整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整理时间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有机氟树脂乳液、聚氨酯涂层剂和聚酯涂层剂均为市售产品;有机氟树脂乳液为有机氟防水剂HS,聚氨酯涂层剂为PU涂层剂202,聚酯涂层剂为油腊涂层剂806。
[0014]实施例一: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1)将织物浸轧整理溶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丙烯酸树脂为20g/Kg,丙烯酸为2g/Kg,丙烯酰胺为80g/Kg,过硫酸钾为5.5g/Kg,其余为水;再在120°C下焙烘处理8分钟;
(2)将步骤(I)处理的织物浸轧整理乳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有机氟树脂乳液40g/Kg,其余为水;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3分钟;
(3)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2)处理的织物的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氨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0克/平方米,再在140°C下焙烘处理8分钟;
(4)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3)处理的织物的未经涂层处理的一面(织物的正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5克/平方米,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4分钟;
(5)在压光设备上,将步骤(4)处理的织物经70°C的轧压处理,线压力500公斤/米;即完成染色织物的功能涂层整理,得到涤纶功能涂层织物。
[0015]实施例二: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1)将织物浸轧整理溶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丙烯酸树脂为45g/Kg,丙烯酸为Sg/Kg,丙烯酰胺为50g/Kg,过硫酸钾为2.9g/Kg,其余为水;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4分钟;
(2)将步骤(I)处理的织物浸轧整理乳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有机氟树脂乳液90g/Kg,其余为水;再在180°C下焙烘处理2分钟;
(3)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2)处理的织物的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氨酯涂层剂,涂敷量为35克/平方米,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4分钟;
(4)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3)处理的织物的未经涂层处理的一面(正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酯涂层剂,涂敷量为15克/平方米,再在140°C下焙烘处理7分钟;
(5)在压光设备上,将步骤(4)处理的织物经110°C的轧压处理,线压力3000公斤/米;即完成染色织物的功能涂层整理,得到涤纶功能涂层织物。
[0016]实施例三: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1)将织物浸轧整理溶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物树脂为30g/Kg,丙烯酸为2g/Kg,丙烯酰胺为50g/Kg,过硫酸钾为2.6g/Kg,其余为水;再在140°C下焙烘处理5分钟;
(2)将步骤(I)处理的织物浸轧整理乳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有机氟树脂乳液60g/Kg,其余为水;再在170°C下焙烘处理3分钟;
(3)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2)处理的织物的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氨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8克/平方米,再在150°C下焙烘处理6分钟;
(4)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3)处理的织物的未经涂层处理的一面(织物的正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0克/平方米,再在150°C下焙烘处理6分钟;
(5)在压光设备上,将步骤(4)处理的织物经50°C的轧压处理,线压力1500公斤/米;即完成染色织物的功能涂层整理,得到涤纶功能涂层织物。
[0017]实施例四:经分散染料染色的锦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制得锦纶功能涂层织物。
[0018]实施例五: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锦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涤锦织物中,涤纶75%,锦纶25%,采用实施例二的方法,制得涤锦织物功能涂层织物。
[0019]对比例一: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O将织物浸轧整理乳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有机氟树脂乳液40g/Kg,其余为水;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3分钟;
(2)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I)处理的织物的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氨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0克/平方米,再在140°C下焙烘处理8分钟;
(3)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2)处理的织物的未经涂层处理的一面(织物的正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酯涂层剂,涂敷量为25克/平方米,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4分钟;
(4)在压光设备上,将步骤(3)处理的织物经70°C的轧压处理,线压力500公斤/米;即完成染色织物的功能涂层整理,得到涤纶功能涂层织物。
[0020]对比例二:经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O将织物浸轧整理乳液,其中整理溶液组成为:有机氟树脂乳液90g/Kg,其余为水;再在180°C下焙烘处理2分钟;
(2)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1)处理的织物的一面(织物的反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氨酯涂层剂,涂敷量为35克/平方米,再在160°C下焙烘处理4分钟;
(3)在涂层设备上,将步骤(2)处理的织物的未经涂层处理的一面(正面)进行涂层整理,涂层剂为聚酯涂层剂,涂敷量为15克/平方米,再在140°C下焙烘处理7分钟;
(4)在压光设备上,将步骤(3)处理的织物经110°C的轧压处理,线压力3000公斤/米;即完成染色织物的功能涂层整理,得到涤纶功能涂层织物。
[0021]实施例六:测试结果
工艺流程I (对比工艺):织物(经分散染料染色)一防水防油整理一聚氨酯涂层整理一聚酯涂层整理一轧光整理。
[0022]工艺流程II (本发明技术工艺):织物(经分散染料染色)一防染料迁移整理一防水防油整理一聚氨酯涂层整理一聚酯涂层整理一轧光整理。
[0023]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涤纶功能涂层织物(规格:IOcmX IOcm)的正反面贴合两块同面积的白色涤纶织物,缝合四周,在170°C处理5min,测试白色涤纶织物正面和反面的沾色程度,按GB/T251-2008沾色样卡评定。
[0024]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涤纶功能涂层织物在室温下放置20天,观察织物表面的色花和色点发生的情况。
[0025]对比例采用相同的测试`工艺,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涤纶功能涂层织物,正反面贴合的白色涤纶织物的沾色程度较轻,在室温下放置20天后表面基本不产生色花和色点的现象。
[0026]表1不同整理工艺的测试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防染料迁移整理:将染色织物浸轧防迁移剂水溶液,再经12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 所述防迁移剂水溶液由阴离子高分子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钾和水组成,其中阴离子高分子树脂的质量百分数为2?5%,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2?1%,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数为4?8%,过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数为0.168?0.63%,其余为水;所述阴离子高分子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或者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物树脂; (2)防水防油整理:将经步骤(I)焙烘处理过的织物浸轧防水防油剂乳液,再经160?180°C焙烘处理2?3分钟; 所述的防水防油剂乳液由有机氟树脂乳液和水组成,其中有机氟树脂乳液的质量分数为4?10% ;所述有机氟树脂为含氟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3)涂层整理:将经步骤(2)焙烘处理过的织物的反面进行直接涂层整理,再经14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所述的涂层剂为聚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涂敷量为20?35克/平方米; (4)聚酯涂层整理:将经步骤(3)焙烘处理过的织物的正面进行直接涂层整理,再经140?160°C焙烘处理4?8分钟;所述的涂层剂为聚酯乳液;涂敷量为15?25克/平方米; (5)轧光整理:将经步骤(4)焙烘处理过的织物进行轧光整理即完成染色织物功能涂层的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织物为用分散染料染色的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高分子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5?3.5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物树脂由质量比为5?7:I的丙烯酸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轧光温度为50?1200C,线压力500?3000公斤/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种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涤纶织物、锦绝织物或者漆锦交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锦交织物中,按质量百分比,涤纶75%,锦纶25%。
【文档编号】D06M15/263GK103696265SQ20131063627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李小凤, 朱亚伟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