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8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制系统,包括被测物体、位置感应模块,用于感受被测物体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发出;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感应模块发出的输出信号,控制缝纫机关闭并回到原点;所述被感测物体为铁磁片;所述位置感应模块为位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缝制系统,生产前先把被测物体放置到缝纫机需要停止的位置,然后开始工作时,当缝纫机上的位置感应模块感受到被测物体后,发出信号给系统控制模块,接着系统控制模块控制缝纫机停止工作并回到原点,这样避免了在生产中通过人工来控制缝纫机的开启和关闭,保证了缝纫机缝合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缝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位置感应来控制的缝制系统。【背景技术】
[0002]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跟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合起来的机器,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使用简便,广泛的使用在制衣行业中。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缝纫机也从脚踏缝制转变为现在的自动缝制,通过开启电机缝纫机就可以自动进行缝制,减少了人力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时缝制的时候需要缝纫机停止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这时一般都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来控制缝纫机的开启和关闭的,从而达到生产的需要,但是这样做一来不能保证缝纫机缝合的质量,二来也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特别对于大规模生产的制衣行业,这种方法不但生产率低下,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操作方便,且能保证缝合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缝制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制系统,包括被测物体、
[0005]一位置感应模块,用于感受被测物体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发出;
[0006]一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感应模块发出的输出信号,控制缝纫机关闭并回到原点。
[0007]优选的,所述被测物体为铁磁片。
[0008]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模块为位置传感器。
[000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缝制系统,当开始生产时,先把被测物体放置到缝纫机需要停止的位置,然后缝纫机开始缝制,当缝纫机上的位置感应模块感受到被测物体后,发出信号给系统控制模块,然后系统控制模块控制缝纫机停止工作并回到原点,这样避免了在生产中通过人工来控制缝纫机的开启和关闭,保证了缝合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制系统的方框线路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被测物体;2、位置感应模块;3、系统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5]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缝制系统,包括被测物体1、位置感应模块2,用于感受被测物体I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发出;系统控制模块3,用于接收位置感应模块2发出的输出信号,控制缝纫机关闭并回到原点;所述被测物体I为铁磁片;所述位置感应模块2为位置传感器。
[0016]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缝制系统,当缝纫机开始使用前,先把需要缝制的布料放置到缝纫机的工作台面上,然后根据生产的需求,把铁磁片放置到缝合时缝纫机需要停止的位置,接着缝纫机开始工作,缝针开始移动并进行缝制,当缝针接触到工作台面上的铁磁片时,位移传感器检测到被测物体的位置并转换成可输出的信号,系统控制模块接收到位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缝纫机停止工作并回到原点,然后缝纫机继续循环缝合下一件布料即可。
[0017]本实用新型的缝制系统,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
[001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物体、 一位置感应模块,用于感受被测物体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发出; 一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感应模块发出的输出信号,控制缝纫机关闭并回到原点。
2.一种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物体为铁磁片。
3.一种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感应模块为位置传感器。
【文档编号】D05B69/24GK203429401SQ20132037012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刘航东 申请人: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