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209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花样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花样机上的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在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上、下往复移动的压框,压框上设置有工作区,在工作区内设置有中间片,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压框的底平面上,在中间片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条形开口槽,压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向中间片往复移动的折片,折片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在底座上还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动前后及上下往复移动的小压板,小压板位于中间片的上方,且位置与中间片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折片可将商标的两边折向中间片的底下,实现自动折边,避免了手工折边及熨烫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用于缝制商标的场合。
【专利说明】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花样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花样机上的前后伸缩折边装置。【背景技术】:
[0002]一般衣服上都缝制有商标,有些商标是要先把商标的两边进行折边,再进行缝制。目前,商标的折边都是通过手工来操作的,也就是说,通过操作人员先将商标的两边折边,然后熨烫,最后放到机器上进行缝制。这种方式存在着以下缺陷:人工折边后熨烫,费时费力,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折边,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序的前后伸缩折边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在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上、下往复移动的压框,压框上设置有工作区,在工作区内设置有中间片,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压框的底平面上,在中间片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条形开口槽,压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向中间片往复移动的折片,折片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折片的上平面低于中间片的底平面,在动力装置驱动折片伸出到位后折片上的条形开口槽与中间片上的条形开口槽重合,在底座上还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动前后及上下往复移动的小压板,小压板位于中间片的上方,且位置与中间片的位置相对应。
[0006]上述的底座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所述的压框通过压脚与压框滑块连接,小压板滑块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两端设置在底座前端部的两端之外,在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左翼及固定右翼,在固定左翼与固定右翼外分别设置有导轨滑块,导轨设置在导轨滑块内,两导轨的前端与移动板固连,在移动板上设置有小压板,动力装置设置在移动板与固定左翼或固定右翼之间,动力装置驱动导轨沿导轨滑块前、后往复移动及移动板、小压板前、后往复移动,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动力装置驱动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在底座上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压框及小压板上下往复移动。
[0007]上述的两导轨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左翼及移动右翼,移动左翼及移动右翼之间通过移动板连接,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左翼或移动右翼上、另一端相应地固定在固定左翼或固定右翼上。
[0008]上述的小压板通过L形的压脚块与移动板连接,在压脚块的竖直板上设置有可横向调节压脚块位置的条形开口槽,螺钉穿过条形开口槽螺接在移动板上将压脚块固定。
[0009]上述的折片的一端固设有折叠座、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开口槽,折叠座与驱动装置连接。
[0010]上述的压框上设置有折叠座槽,折叠座设置在折叠座槽内,折叠座槽与压框上的工作区联通。
[0011]上述的小压板为塑料压板。
[0012]上述的压框为两竖板与一横板形成的一端开口的口字型结构,工作区由两竖板与一横板围成,所述的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横板的底平面上。
[0013]上述的横板的底平面上设置有凹槽,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且固定后中间片的底平面位置高于横板的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沿中间片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4]上述的两竖板的底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折片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固定后折片的底平面的位置高于竖板底平面的位置、低于中间片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沿折片的宽度方向设置,折叠座槽设置在两竖板上。
[00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6]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压框左右两侧的折片可将商标的两边折向中间片的底下,实现自动折边,避免了手工折边及熨烫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
[0017]2、本实用新型压脚块可在移动板上左右位置调节,适应不同商标的缝制要求;
[0018]3、本实用新型压框和中间片的结构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不同宽度的商标的缝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
[0020]图2是实施例1压框连接在底座上的示意图;
[0021]图3是实施例1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1:参见图1一 3:
[0024]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采用气缸。
[0025]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在底座10的前端设置有由压框气缸驱动上、下往复移动的压框20,压框20上设置有工作区30,在工作区30内设置有中间片40,中间片40的一端固定在压框20的底平面上,在中间片4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条形开口槽401,压框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由折片气缸150驱动向中间片30往复移动的折片50,折片50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501,折片50的上平面低于中间片30的底平面,在折片气缸150驱动折片50伸出到位后折片50上的条形开口槽501与中间片40上的条形开口槽401重合,在底座10上还设置有由小压板气缸驱动上下往复移动及由导轨气缸160驱动前后往复移动的小压板,小压板位于中间片40的上方,且位置与中间片40的位置相对应。
[0026]上述的底座10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压框滑块60及小压板滑块70,所述的压框20通过压脚80与压框滑块60连接,小压板滑块70与固定板90连接,固定板90的两端设置在底座10前端部的两端之外,在固定板90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左翼100及固定右翼110,在固定左翼100与固定右翼110外分别设置有导轨滑块120,导轨130设置在导轨滑块120内,两导轨130的前端与移动板140固连,在移动板140上设置有小压板,动力装置设置在移动板140与固定左翼100或固定右翼110之间,导轨气缸160驱动导轨130沿导轨滑块120前、后往复移动及移动板140、小压板前、后往复移动,在底座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框气缸及小压板气缸,压框气缸及小压板气缸的一端连接底座10、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框滑块60及小压板滑块70,压框气缸及小压板气缸驱动压框滑块60及小压板滑块70在底座10上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压框20及小压板上下往复移动。
[0027]上述的两导轨13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左翼170及移动右翼180,移动左翼170及移动右翼180之间通过移动板140连接,导轨气缸160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左翼140或移动右翼180上、另一端相应地固定在固定左翼100或固定右翼110上。
[0028]上述的小压板通过L形的压脚块190与移动板140连接,在压脚块190的竖直板上设置有可横向调节压脚块190位置的条形开口槽1901,螺钉穿过条形开口槽1901螺接在移动板140上将压脚块190固定。
[0029]上述的折片50的一端固设有折叠座200、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开口槽501,折叠座200与折片气缸150的气缸杆的外端连接。
[0030]上述的压框20上设置有折叠座槽210,折叠座522设置在折叠座槽210内,折叠座槽210与压框52上的工作区30联通。
[0031 ] 上述的小压板为塑料压板。
[0032]上述的压框20为两竖板202与一横板201形成的一端开口的口字型结构,工作区30由两竖板与一横板围成,所述的中间片40的一端固定在横板201的底平面上。
[0033]上述的横板201的底平面上设置有凹槽203,中间片40的一端固定在凹槽203内,且固定后中间片40的底平面位置高于横板201的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401沿中间片40的宽度方向设置。
[0034]上述的两竖板202的底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204,折片50的一端设置在凹槽204内,且固定后折片50的底平面的位置高于竖板202底平面的位置、低于中间片40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501沿折片50的宽度方向设置,折叠座槽设置在两竖板202上。
[00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36]将需要缝制商标的衣物或布料设置在缝台上,压框20在压框气缸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压住衣物或布料,在中间片40的上平面上放置商标,小压板在小压板气缸及导轨气缸160的作用下向下及向前移动压在中间片40上方的商标上,折片50气缸将商标的两边折至中间片40的两端的底下,折片50上的条形开口槽501与中间片40上的条形开口槽401重合,机器在条形开口槽401、501内将商标的两端缝制在衣物或布料上,缝制完成后,将商标从中间片40、折片50及小压板上抽出,小压板、折片50、压框20复位。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动力装置采用电动推杆驱动。由电动推杆代替实施例1中的气缸。由电动推杆分别驱动压框、小压板及折片动作。
[0039]实施例3:
[0040]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动力装置采用由电磁铁驱动的动力装置。具体结构是:包括有主轴、电磁铁、固定座,主轴设置在固定座上,主轴可在固定座上沿轴线移动,在主轴的一端与固定座之间形成电磁铁,在主轴的该端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电磁铁通电时,主轴的一端与固定座相互吸引,则主轴收缩,当电磁铁断电时,主轴的一端与固定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分离,则主轴伸出。本实施例由电磁铁驱动的动力装置代替实施例1中的气缸分别驱动压框、小压板及折片动作。[004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上、下往复移动的压框,压框上设置有工作区,在工作区内设置有中间片,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压框的底平面上,在中间片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条形开口槽,压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向中间片往复移动的折片,折片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折片的上平面低于中间片的底平面,在动力装置驱动折片伸出到位后折片上的条形开口槽与中间片上的条形开口槽重合,在底座上还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动前后及上下往复移动的小压板,小压板位于中间片的上方,且位置与中间片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所述的压框通过压脚与压框滑块连接,小压板滑块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两端设置在底座前端部的两端之外,在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左翼及固定右翼,在固定左翼与固定右翼外分别设置有导轨滑块,导轨设置在导轨滑块内,两导轨的前端与移动板固连,在移动板上设置有小压板,动力装置设置在移动板与固定左翼或固定右翼之间,动力装置驱动导轨沿导轨滑块前、后往复移动及移动板、小压板前、后往复移动,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动力装置驱动压框滑块及小压板滑块在底座上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压框及小压板上下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导轨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左翼及移动右翼,移动左翼及移动右翼之间通过移动板连接,动力装置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左翼或移动右翼上、另一端相应地固定在固定左翼或固定右翼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压板通过L形的压脚块与移动板连接,在压脚块的竖直板上设置有可横向调节压脚块位置的条形开口槽,螺钉穿过条形开口槽螺接在移动板上将压脚块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片的一端固设有折叠座、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开口槽,折叠座与驱动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框上设置有折叠座槽,折叠座设置在折叠座槽内,折叠座槽与压框上的工作区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压板为塑料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框为两竖板与一横板形成的一端开口的口字型结构,工作区由两竖板与一横板围成,所述的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横板的底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板的底平面上设置有凹槽,中间片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且固定后中间片的底平面位置高于横板的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沿中间片的宽度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后伸缩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竖板的底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折片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固定后折片的底平面的位置高于竖板底平面的位置、低于中间片底平面的位置,条形开口槽沿折片的宽度方向设置,折叠座槽设置在两竖板上。
【文档编号】D05B35/08GK203440628SQ20132045168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王俊跃 申请人: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