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307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指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同步带、伺服电机、同步轮及主动轮,所述的同步带通过同步轮涨紧,且同步轮转动连接于底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主轴上,伺服电机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同步轮为同步齿轮,同步带的内壁设置有轮齿,轮齿与同步齿轮相适配,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减速装置与同步齿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于:在同步轮与同步带的配合面上采用齿传动,大大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同步带不易拉伸,大大减小了伺服电机的负荷,且通过减速装置传动同步齿轮,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机械惯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专利说明】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指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背景技术】
[0002]倍捻机是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的设备,再倍捻机中,电子成形装置起到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倍捻机包括底板、移丝杆、同步带及伺服电机,该同步带通过涨紧轮将同步带撑开,移丝杆通过滑动总成固定于同步带上,套设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的主动轮与传送带传动连接,且主动轮的直径远远大于涨紧轮的直径,实现了伺服电机驱动涨紧轮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转动,最后带动移丝杆的来回移动;在该过程中,由于涨紧轮与同步带的接触面为平滑面,造成在传动过程中,传送带的拉深度较大,存在打滑的情况,需要较大的传动力,才能驱动传动带的转动,大大增加了伺服电机的负荷,缩短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由于主动轮的直径远远大于涨紧轮的直径,在传动过程中,机械惯性较大,导致结构布局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不易拉伸、伺服电机负荷较小且机械惯性较小的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包括底板、同步带、伺服电机、同步轮及主动轮,所述的同步带通过同步轮涨紧,且同步轮转动连接于底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主轴上,伺服电机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同步轮为同步齿轮,同步带的内壁设置有轮齿,轮齿与同步齿轮相适配,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减速装置与同步齿轮传动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同步轮与同步带的配合面上采用齿传动,大大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同步带不易拉伸,大大减小了伺服电机的负荷,提高了伺服电机的工作效率,且通过减速装置传动同步齿轮,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机械惯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减速装置包括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的从动轮与同步轮固定连接,传动带分别与从动轮及主动轮传动连接。
[0008]优选为,所述的从动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同步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
[0009]优选为,所述的传动带的内壁设置有卡齿,所述的主动轮为主动齿轮,该从动轮为从动齿轮,所述的卡齿分别与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相适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通过轮齿传动来实现了伺服电机的输出力,在保证传动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机械惯性,且该套减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一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包括底板1、同步带2、伺服电机3、同步轮4及主动轮7,所述的同步带2通过同步轮4涨紧,且同步轮4转动连接于底板I上,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轮7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3的主轴上,伺服电机3固定于底板I上,所述的同步轮4为同步齿轮,同步带2的内壁设置有轮齿21,轮齿21与同步齿轮相适配,所述的主动轮7通过减速装置与同步齿轮传动连接,在同步轮与同步带的配合面上采用齿传动,大大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同步带不易拉伸,大大减小了伺服电机的负荷,且通过减速装置传动同步齿轮,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机械惯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0016]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速装置包括从动轮5及传动带6,所述的从动轮5与同步轮4固定连接,即从动轮5与同步轮4眼竖直方向固定于传动轴8上,传动带6分别与从动轮5及主动轮7传动连接,其中从动轮5的直径大于主动轮7的直径,同步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7的直径,且传动带6的内壁设置有卡齿61,所述的主动轮7为主动齿轮,该从动轮5为从动齿轮,所述的卡齿61分别与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相适配,只通过轮齿传动来实现了伺服电机的输出力,在保证传动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机械惯性,且该套减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包括底板、同步带、伺服电机、同步轮及主动轮,所述的同步带通过同步轮涨紧,且同步轮转动连接于底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主轴上,伺服电机固定于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轮为同步齿轮,同步带的内壁设置有轮齿,轮齿与同步齿轮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减速装置与同步齿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装置包括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的从动轮与同步齿轮固定连接,传动带分别与从动轮及主动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同步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带的内壁设置有卡齿,所述的主动轮为主动齿轮,该从动轮为从动齿轮,所述的卡齿分别与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相适配。
【文档编号】D01H1/36GK203513856SQ20132052992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孙永兵, 钱建平 申请人:嵊州市科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