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34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四组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在纺纱过程中,在细纱工序采用三粗纱A粗纱、B粗纱和C粗纱经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从后罗拉喂入,经过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得到所需的纱线。本实用新型总牵伸倍数最高可提高到300倍以上,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彩纱。
【专利说明】—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和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逐渐加强,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纱线品种逐渐向高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因此,采用混纺方法通过将几种不同功能的纤维进行组合,提高所生产纱线或者织物的综合性能逐渐受到重视。 [0003]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尤其是喷气纺,采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纤维束假捻包缠成纱而彻底改变了环锭纺的加捻机制,但是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质量上仍无法取代环锭纺。因此,目前环锭纺仍然是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通过对传统环锭纺技术进行改进以实现高质量细纱的生产是目前纺织行业最热门的课题。
[0004]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号码: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号码: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在中国专利“细纱机四皮圈大牵伸装置”(号码:200520073617. 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四皮圈大牵伸机构,将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但是还不能满足纺织原料的发展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牵伸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前皮辊、阻捻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可实现喂入的粗纱的紧密混合;所述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可实现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可实现被吹散开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均匀混合;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集聚作用;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
[0008]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直径为50mm,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直径为25mm,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直径为27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还包括集棉风道,所述集棉风道具有三个风道,分别用于集棉、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和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提供集聚负压。
[0010]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所需的纤维吹散正压由单独的正压系统提供。
[0011]本实用新型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可实现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纱线色彩风格,满足实际需求,提高纱线附加值。在细纱工序部分,通过牵伸部分采用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可实现30-300倍的超大牵伸,为三粗纱重定量喂入纺纱奠定基础,有效提升纺纱效率。同时通过在后罗拉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并配合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以及相应钳口处加装的分割辊装置可实现喂入的三粗纱在后区的牵伸整理和均匀混合,中前罗拉采用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紧密集合作用,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大幅提高成纱质量;另一方面,采用四列牵伸罗拉可将原来三罗拉结构的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提升到现在的三个牵伸区:前牵伸区、中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有效提高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最高可提高到300倍以上,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集棉风箱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一种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 ;牵伸采用四罗拉牵伸机构,包括由后罗拉6和后皮辊15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与中后皮辊16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与中前皮辊17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和前皮辊26、阻捻皮辊18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其中,在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的上方、前皮辊26和阻捻皮辊18之间含有一个可加强纤维集聚的气流导向板装置19 ;在后罗拉6上加装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在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钳口处加装分割辊装置10。集棉风箱13带有三个风道:第一风道14用于原有的集棉,第二风道12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提供集聚负压,第三风道23为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提供集聚负压,同时为保持集棉吸风系统的负压稳定性,在集棉风箱13内含有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1 ;正压吸风系统25通过风道24为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提供纤维吹散正压。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为一直径为50mm的钢质空心罗拉,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0,使用时,负压通过吸风组件20传递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实现集聚;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为一直径为25mm的钢质空心罗拉,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1,使用时,负压通过吸风组件21传递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实现集聚;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为一直径为27_的钢质空心罗拉,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22,使用时,正压通过吸风组件22传递到窄槽式负压中后罗拉7表面的窄槽,使得通过罗拉表面的纤维分散。
[0015]纺纱过程中,三根粗纱1、2和3由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从后罗拉6喂入,后经过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的机械力的作用实现喂入的三根粗纱的紧密集合,集合后的粗纱经过后区较小的牵伸和整理后进入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7,在正压的作用下分散开来,分散的纤维进入分割辊装置10,实现后区整理过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混合,继而实现喂入的三粗纱的均匀混合,整理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经过中区的牵伸后在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内集聚负压的作用下再次紧密集合后进入前区主牵伸,完成牵伸作用,牵伸后的纤维须条经过窄槽式负压前罗拉9的紧密集聚作用后被加捻,后经导纱钩卷绕在纱管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前皮辊、阻捻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间距可调的三喇叭口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上加装有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可实现喂入的粗纱的紧密混合;所述中后罗拉采用窄槽式正压空心罗拉,可实现将后区整理过的须条吹散;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可实现被吹散开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均匀混合;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集聚作用;所述前罗拉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直径为50mm,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直径为25mm,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直径为2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还包括集棉风道,所述集棉风道具有三个风道,分别用于集棉、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和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提供集聚负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正压中后罗拉所需的纤维吹散正压由单独的正压系统提供。
【文档编号】D01H5/72GK203487299SQ20132056134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谢春萍, 高卫东, 徐伯俊, 刘新金, 苏旭中, 张洪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