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用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07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编机用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包括针钩、针杆、针舌、回位弹簧和针脚,所述针舌设置在所述针杆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针杆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针舌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经编机与针舌的针尾联接形成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针尾的定位作用,使经编机能更好地握持织针,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高织物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经编机用舌针的防退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到一种经编机用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经编机舌针主要由针钩、针杆、针脚、针尾和针舌组成,针脚和针尾的结构不同,影响舌针床的结构及舌针的安装和定位。现有的经编机舌针通常有两种结构,其一为长针尾凹针脚,针脚位于针杆中间,这种凹型针脚,需要在舌针床的定位槽中单独增加一根定位钢丝;其二为短针尾,凸型针脚,这种结构虽然不需要专门的定位钢丝,但只有一条定位槽用于握持舌针,容易影响这种舌针握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织物的质量,当针脚承受作用力大于经编机底座定位摩擦阻力时,针脚会出现松动现象,造成针脚定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经编机用舌针的防退线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针钩、针杆、针舌和针脚,所述针舌设置在所述针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针杆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针舌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针舌覆盖在所述针钩的开口端上。
[0007]具体地,所述针钩的内侧壁的半径为1.2?1.8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针脚与所述针杆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α小于55度。
[0009]具体地,所述针舌和所述针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经编机与针舌的针尾联接形成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针尾的定位作用,使经编机能更好地握持织针,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高织物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0013]图中:1-针钩,2-回位弹簧,3-转动轴,4-针舌,5-针杆,6-针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钩1、回位弹簧,针杆、针舌和针脚,针舌4设置在针杆5上,回位弹簧2的一端设置在针杆5上,回位弹簧2的另一端设置在针舌4上,针舌4覆盖在针钩I的开口端上,针钩I的内侧壁的半径为1.2?1.8mm,针脚6与针杆I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α小于55度,针舌4和针杆5通过转动轴3转动连接。
[0016]如图1所示,在经编机工作定位时,针舌4在回位弹簧2和针钩I的联合作用下,可以定位在针钩I的开口端位置,防止织物纱线脱落,另外,通过经编机与针舌4的针尾联接形成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针尾6的定位作用,使经编机能更好地握持织针,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闻织物的质量。
[00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包括针钩、针杆、针舌和针脚,所述针舌设置在所述针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针杆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针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舌覆盖在所述针钩的开口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钩的内侧壁的半径为1.2?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与所述针杆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α小于5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舌针的防退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舌和所述针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文档编号】D04B35/04GK203583146SQ20132069526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曹建栋 申请人:浙江宏锋经纬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