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681726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该针织物以由主纱线织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基底,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通过横向的衬纬纱线的添加,使其具有了梭织布的横向弹性小、横向尺寸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兼具了针织布的纵向弹性高、纵向延伸性能好的优点。该方法采用普通电脑横机,该横机具备前针床及后针床,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至少两个给纱口给纱,通过在前针床及后针床的翻针动作中横向添加衬纬纱线,从而实现了能够生产得到该针织物。
【专利说明】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指采用普通横机 针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纺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梭织面料以及非织造布面料,其中非织造布通常也叫无 纺布,属于较为新兴的面料。针织指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 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梭织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 织而成织物的工艺过程。而在传统纺织的针织面料及梭织面料中,针织面料在纵向、横向方 向都具有良好的延伸性能、弹性较好,但是相对应地尺寸稳定性较差;梭织织物的性能与针 织面料基本相反,织物一般紧密坚硬,尺寸稳定性好但是延伸性较差、弹性较差。
[0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织物面料的要求也在提升,因此兼顾梭织面料及针 织面料性能的纺织品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针织物,其具有梭织布的 横向弹性小、横向尺寸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兼具针织布的纵向弹性高、纵向延伸性能好的 优点。
[0005] 同时还提供了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其能够实现生产得到该针织物。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针织物,以由主纱线织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基底,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 柱前后。
[0007] 优选地,所述基底采用单面平针组织、单面提花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或双 反面组织。
[0008] 优选地,基底采用一根主纱线及一根衬纬纱线织成,所述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 在全部相邻线圈的圈柱如后。
[0009] 可选地,采用两根主纱线及两根衬纬纱线织成,其中两根主纱线交织构成所述基 底,两根衬纬纱线分别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
[0010] 另选地,所述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所述基底的局部部分线圈的圈柱前后。
[0011] 制造以上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普通电脑横机,该横机具备前针床及后 针床,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至少两个给纱口给纱,包括以下步骤: a、 主纱线通过前针床往后针床翻针,使前后针床分别形成线圈; b、 横向垫入衬纬纱线,再将后针床的线圈翻到前针床,从而将衬纬纱线固定在线圈的 圈柱如后; c、 若添加多根衬纬纱线,根据衬纬纱线的数量重复所述步骤a、b ; d、 按所需的行数往复循环编织,得到所述针织物。
[0012] 优选地,依据以上所述的编织方法,具体采用一根主纱线及一根衬纬纱线,使用两 个给纱口给纱。
[0013] 可选地,依据以上所述的编织方法,具体采用两根主纱线及两根衬纬纱线,使用四 个给纱口给纱。
[0014] 另选地,依据以上所述的编织方法,衬纬纱线的给纱口运动至局部指定位置,自局 部横向垫入衬纬纱线,所述衬纬纱线的给纱口在垫入衬纬纱线的过程中做行程小于主纱线 的给纱口行程的局部往复循环动作,从而完成局部织造。
[0015] 本发明所述的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该针织物以由主纱线织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 基底,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通过横向的衬纬纱线的添加,使其具有了 梭织布的横向弹性小、横向尺寸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兼具了针织布的纵向弹性高、纵向延 伸性能好的优点。该方法采用普通电脑横机,该横机具备前针床及后针床,在针床的长度方 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至少两个给纱口给纱,通过在前针床及后针床的翻针动作中横向 添加衬纬纱线,从而实现了能够生产得到该针织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线圈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编织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实物照片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线圈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编织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实物照片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线圈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编织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针织物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实物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所述的该针织物,以由主纱线织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基底,衬纬纱线横向 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通过横向的衬纬纱线的添加,使其具有了梭织布的横向弹性 小、横向尺寸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兼具了针织布的纵向弹性高、纵向延伸性能好的优点。
[0018] 这里给出纬编针织物的一些基本常识:纬编针织物是区别于针织物中经编针织物 的叫法,纬编针织物是指每根纱线在一个线圈横列中形成线圈,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 织物纬向配置;经编针织物是指每根纱线在每一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 转移到下一横列再形成线圈,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经向配置。因此,在纬编针织 物中一根纱线可以形成一个线圈横列,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由很多根纱线形成一个线圈横 列。
[0019] 纬编针织物的基底多种多样,例如单面平针组织、单面提花组织、罗纹组织、双罗 纹组织或双反面组织都属于纬编针织物的基底,这些基底的形式本身亦应当理解为现有技 术范畴。
[0020] 在制造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采用普通电脑横机,例如采用德国产STOLL牌的 横机,该品牌的横机为业内典型普通横机的一种,该横机具备前针床及后针床,在针床的长 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至少两个给纱口给纱,包括以下步骤:a、主纱线通过前针床 往后针床翻针,使前后针床分别形成线圈;b、横向垫入衬纬纱线,再将后针床的线圈翻到前 针床,从而将衬纬纱线固定在线圈的圈柱前后;c、若添加多根衬纬纱线,根据衬纬纱线的数 量重复所述步骤a、b ;d、按所需的行数往复循环编织,得到所述针织物。
[0021] 为了更加准确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的思想,下面根据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 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为了方便说明,图示的针数比实际要少,仅作为原理的说明使用,在本 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基底10为单面平针组织,单面平针组织为最基础一种组织结构, 基底10采用一根主纱线1及一根衬纬纱线2织成,衬纬纱线2横向交错垫入在全部相邻线 圈的圈柱前后。看图1中线圈的圈柱可知,在实际针织过程中,衬纬纱线2呈两前两后重复 交错。
[0023] 在图1及其他附图中,L1-L5表示线圈横列,A-Η表示线圈纵列。采用两个给纱口 4、6,其中分别为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主纱线的给纱口 6。
[0024]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图,其中S1-S8为工序编号,前针床FB及后针 床BB,图2中的黑点代表织针,右侧栏中的6Y、4Y表示正在运动的给纱口,右栏中的箭头代 表运行方向。中栏中位于黑点之间的上下方向的箭头代表织针的翻针方向。图2中的Α-Η 代表前后针床上的织针对应的纵列。第二种实施例及第三种实施例中的编织图图5及图8 与此类此,后续不再赘述。
[0025] 采用普通电脑横机编织本实施例的针织物,该横机具备前针床FB及后针床ΒΒ,具 体采用一根主纱线及一根衬纬纱线,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两个给纱口 4、6给纱,包括以下步骤:a、主纱线通过前针床FB往后针床ΒΒ翻针,使前后针床分别形成 线圈;b、横向垫入衬纬纱线,再将后针床的线圈翻到前针床,从而将衬纬纱线固定在线圈的 圈柱前后;c、若添加多根衬纬纱线,根据衬纬纱线的数量重复所述步骤a、b ;因为只有一根 衬纬纱线,因此跳过步骤c,直接到步骤d、按所需的行数往复循环编织,得到针织物。
[0026] 结合图2所示的编织图,该步骤a、b、d为连续衔接的动作,更具体地包括: 步骤S1 :主纱线的给纱口 6带动主纱线1自纸面由右向左运动,在前针床FB先形成线 圈,对应A-Η列; 步骤S2,准备将前针床FB上对应的A、D、E、Η列的织针翻到后针床BB上; 步骤S3 :待前针床FB翻到后针床ΒΒ上后,使后针床ΒΒ的A、D、Ε、Η形成对应的线圈, 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自纸面由右至左的横向方向垫入衬纬纱线2,使衬纬纱线2处于线圈的 圈柱如后; 步骤S4 :待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运行到最左端时,后针床ΒΒ对应的A、D、E、H列的织针 向前针床FB翻针,从而固定住衬纬纱线2,使衬纬纱线2形成两前两后的排布形式,得到完 整的横列L1 ; 步骤S5-S8往相反方向重复S1-S4的动作,从而得到第二横列L2,依次往复,按所需行 数织得该针织物。
[0027] 应该理解的是,根据花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翻针位置,同时主纱线及衬纬纱 线亦可选择不同的花色,此类编织的原理亦同上述步骤,因此不再赘述。
[0028] 如图3所示,图3为依照图1所示的线圈原理织成的针织物的实物照片图。
[0029] 实施例二: 为便于说明多根衬纬纱线的情况,本实施例例举最少多根数量,即采用两个衬纬纱线 时的情况,依次类推。
[0030] 如图4所示,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采用两根主纱线la、lb及 两根衬纬纱线2a、2b织成,如图4所示基底为单面提花组织,其中两根主纱线la、lb交织构 成基底10,两根衬纬纱线2a、2b分别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图4中,在实际织 造的过程中,其中一根衬纬纱线2a呈三后一前的形式排布,另一根衬纬纱线2b也呈三后 一前的形式排布)。
[0031] 当然不同的衬纬纱线的交错形式可以有更复杂多变的形式,其原理是相通的,不 再赘述。
[0032] 结合图4及图5所示,采用普通电脑横机编织本实施例的针织物,该横机具备前针 床FB及后针床BB,具体采用两根主纱线及两根衬纬纱线,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 轨迹通过四个给纱口 3、4、5、6给纱,包括以下步骤:a、主纱线6通过前针床FB往后针床 BB翻针,使前后针床分别形成线圈;b、横向垫入衬纬纱线,再将后针床的线圈翻到前针床, 从而将衬纬纱线固定在线圈的圈柱前后;c、若添加多根衬纬纱线,根据衬纬纱线的数量重 复所述步骤a、b ;因为有两根衬纬纱线,因此步骤c中需重复一次步骤a、b的动作,再到步 骤d、按所需的行数往复循环编织,得到针织物。
[0033] 其中分别为主纱线la、lb的给纱口 6、3,衬纬纱线2a、2b的给纱口 4、5。
[0034] 结合图4及图5所示,图5为第二种实施例中针织物的编织图,本实施例中的编织 方法包括更为具体的以下步骤: 步骤S1 :主纱线的给纱口 6、3分别自纸面右端向左端运动,在前针床FB上形成线圈; 步骤S2 :前针床FB位于B、F纵列的织针向后针床BB翻针; 步骤S3 :待后针床BB形成线圈后,第一根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自纸面右端向左端运 动,使第一根衬纬纱线2a垫入在前后针床的线圈圈柱前后,再使后针床BB向前针床翻针, 将后针床B、F列的织针重新翻回前针床FB ; 步骤S4 :待步骤S3完成后,前针床第二次向后针床翻针,将前针床位于C、G纵列的织 针向后针床翻针; 步骤S5 :待步骤S4完成后,后针床BB位于C、G纵列的织针形成线圈,第二根衬纬纱线 的给纱口 5自纸面右端向左运动,垫入第二根衬纬纱线2b在前后针床的线圈圈柱前后; 步骤S6 :待步骤S5完成后,后针床BB第二次向前针床FB翻针,将位于C、G纵列的线 圈重新翻回前针床FB,从而形成对应图4中的L1横列线圈; 步骤S7-步骤S12的给纱口运动方向与步骤S1-S6相反,即自反方向重复步骤S1-S6 的动作,得到L2横列线圈; 依据所述针织物的行数完成针织,从而得到针织物。
[0035] 如图6所示,图6为对应本实施例的针织物的实物照片图。
[0036] 实施例三: 结合图1、图2、图7及图8可知,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衬纬纱线 2横向交错垫入在基底10的局部部分线圈的圈柱前后。在编织过程中,衬纬纱线2的给纱 口运动至局部指定位置,自局部横向垫入衬纬纱线,衬纬纱线2的给纱口 4在垫入衬纬纱线 2的过程中做行程小于主纱线1的给纱口 6行程的局部往复循环动作,从而完成局部织造。
[0037]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的针织物的衬纬纱线自L1横列的右端横向进 入,运动到纵列C时即自L2横列往复运动到F列,因此只在C、D、E、F纵列形成衬纬,从而 形成局部织造。
[0038] 如图8所示,图8为该具体类型针织物的编织图,步骤S3中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自 纸面右端运动到C纵列的位置,待步骤S4后针床翻针后,形成图7中的L1横列,步骤S5-S8 中,衬纬纱线的给纱口 4自左向右运动到纵列F处,最后形成图7中的L2横列。
[0039] 如图9所示,图9为这种针织物的实物照片图。这种在基底局部织造的针织物通 常用于肘部或者脚踝、膝部等的保护,以及类似的其他应用场合。
[0040] 根据以上的阐述,清楚地阐述了本发明的思想及几种典型应用中的编织方法,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鉴于针织物基底花型及花色的多样复杂性,基于该思想 原理的其他变形不再一一穷举,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 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 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针织物,其特征在于,以由主纱线织成的纬编针织物作为基底,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 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采用单面平针组织、单面提花组 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或双反面组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基底采用一根主纱线及一根衬纬纱线织 成,所述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全部相邻线圈的圈柱前后。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根主纱线及两根衬纬纱线织成,其 中两根主纱线交织构成所述基底,两根衬纬纱线分别横向交错垫入在线圈的圈柱前后。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纬纱线横向交错垫入在所述基底 的局部部分线圈的圈柱前后。
6. 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普通电脑横机,该横机具备前针 床及后针床,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沿不同运行轨迹通过至少两个给纱口给纱,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主纱线通过前针床往后针床翻针,使前后针床分别形成线圈; b、 横向垫入衬纬纱线,再将后针床的线圈翻到前针床,从而将衬纬纱线固定在线圈的 圈柱如后; c、 若添加多根衬纬纱线,根据衬纬纱线的数量重复所述步骤a、b ; d、 按所需的行数往复循环编织,得到所述针织物。
7. 制造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编织方法,具体采用一根主纱线及一根衬纬纱线,使用两个给纱口给纱。
8. 制造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编织方法,具体采用两根主纱线及两根衬纬纱线,使用四个给纱口给纱。
9. 制造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编织方法,衬纬纱线的给纱口运动至局部指定位置,自局部横向垫入衬纬纱线,所述衬纬纱 线的给纱口在垫入衬纬纱线的过程中做行程小于主纱线的给纱口行程的局部往复循环动 作,从而完成局部织造。
【文档编号】D04B1/10GK104109931SQ20141036116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杨桂萍 申请人:无锡富士时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